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13
杭州湾跨海大桥X合同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湾跨海大桥X合同项目经理部二00四年八月G01~G08现浇段承台、墩身施工方案及工艺一、编制依据1.《杭州湾大桥Ⅹ合同段工程施工设计图(下部结构)》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4.《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5.《杭州湾跨海大桥专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G1~G8号墩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K81+435-K8I+815,其中,G1、G2墩位于滩涂区G3~G8位于十塘内侧陆地区.2.结构设计情况表1 结构设计情况表墩身钢筋均采用环氧钢筋;承台砼中须加入阻锈剂.3.主要工程数量三、施工部署1.模型及设备配置根据总体施工安排及进度计划,承台模型配置两套,其中φ8。
5m和φ10。
8m各配置一套。
墩身模型配置三套,其中G1墩配一套,G2、G3、G4、G8墩配一套,G5、G6、G7墩配一套。
2.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根据G01~G08现浇段承台工程量和施工设备配置情况,现场施工作业拟配置施工员3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测量人员3人(与其他施工作业测量共用);钢筋工和混凝土工按一班制配置,各配置20人,模型的安装15人;其他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为整个合同段工程共用,此不列入。
3.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的总体施工计划要求,G01~G08现浇段承台施工计划开工日期为2004年8月16日,计划竣工日期2004年12月20日。
具体情况见施工进度计划表:表4 承台墩身进度计划表4.各分部、分项工程计划施工周期⑴承台施工周期表6 G03~G08墩承台施工周期表⑵墩身施工周期⑶钢板桩围堰施工周期:表8 钢板桩施工周期表四、承台施工方案及工艺1.施工方案G01和G02位于滩涂区,受潮汐影响,地下水位较高,拟采用片石筑岛将滩涂变为陆地然后在承台外围打入钢板桩围堰,确保承台基坑施工。
G03至G08位于陆地区,待桩基施工完毕后采用井点降水法开挖基坑。
公路epc项目经典案例公路EPC项目是指公路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模式,即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由一个企业负责完成。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公路EPC项目的经典案例,以供参考:1. 北京市南二环改造项目这个项目是北京市政府为改善南二环交通拥堵问题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项目的EPC总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进度,成功地缩短了工期,并提高了工程质量。
2. 广州至深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该项目是广东省政府为满足珠三角地区快速发展需求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项目的EPC总承包商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成功地完成了公路的改扩建工作,并有效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3. 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这个项目是为了提高上海至杭州之间的交通运输效率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项目的EPC总承包商负责铁路线路的设计、采购和施工,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进度,成功地缩短了工期,并提高了铁路线路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成都至重庆高速公路改建项目该项目是四川省政府为加强成都至重庆之间的交通联系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项目的EPC总承包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成功地改建了现有的公路,并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5. 青岛至烟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这个项目是为了改善山东半岛地区的交通状况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项目的EPC总承包商负责公路的设计、采购和施工,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进度,成功地缩短了工期,并提高了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
6.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为了加强杭州湾地区的交通联系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项目的EPC总承包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成功地建设了跨海大桥,并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7. 广东省南沙大桥建设项目这个项目是为了加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联系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项目的EPC总承包商负责大桥的设计、采购和施工,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进度,成功地缩短了工期,并提高了大桥的质量和安全性。
民营资本进入公共产品领域引发的思考公共产品对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公共产品的供给也是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的性质,一般观点认为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来供给,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再加之政府运营公共产品的成本过高与效率过低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系列问题:公共产品究竟能不能由私人经营管理?民营资本是否能够主导某些公共产品?假定民营资本进入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并在某些重大项目中起主导作用,会不会带来社会不公平?而民资“破冰”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经验则证明民资可以参与提供并且主导某些公共产品。
(一)民资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基础奥斯特罗姆夫妇的多中心理论表示: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多中心治理首先意味着在公共物品生产、公共服务提供和公共事务处理方面存在着多个供给主体,这些主体通过彼此竞争、提高效率来降低其供给成本以使收益的最大化。
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政府或者市场这种“单一制”的治理方式又呈现出不可避免的缺陷。
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限且只注重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平性,忽视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市场又一味的追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无暇顾及社会公平与公益。
所以多中心治理既能避免二者的缺陷,又能有效综合两个主体、两种手段的优势。
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也曾说明,政府不是社会生活的划桨者,而是掌舵者。
因此民资参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修建,是打破政府在大型基建中单一垄断的行为,也是破解政府资金短缺、供给困难的合理与有效的途径。
(二)民资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西方“福利国家政策”所导致的滞涨与经济衰退现象,公共选择学派就曾提出“政府失败论”一说,认为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过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还会出现“寻租”行为等这样一些情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内容摘要本文研究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在全球迅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
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门槛,BOT TOTf PFI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启了民营化模式运作的又一扇大门。
对此,本文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际运作作为分析对象,力图寻求推进公共事业领域内大型项目民营化运作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杭州湾跨海大桥,BOT模式,案例分析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1项目融资的基本内涵 (1)1.1.1项目融资的概念 (1)1.1.2 BOT 项目融资模式概念 (1)1.1.3 BOT 项目融资的特征及结构 (2)1.2 BOT 项目融资的实际意义 (2)2.1项目背景 (2)2.2 项目股权结构 (3)2.3项目融资结构 (4)2.3.1贷款银团 (4)2.3.2承包商 (4)2.3.3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4)2.4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评价 (6)3 完善我国项目融资的建议 (7)3.1 我国当前项目融资存在问题 (7)3.2 提升我国项目融资水平建议 (7)参考文献 (9)引言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行政改革的风起云涌,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在各国崭露头角,并迅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
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事业领域的门槛,BOT TOTf PFI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
这些民营化模式在引入民间资本、提高管理效率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具体运作中也逐渐暴露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融资方式,通过计算WC和IRR来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该项目的不足之处。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国内首次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BO模式的先例,通过研究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案例来分析其民营化模式运作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显然十分必要。
建设行业典型案例
建设行业典型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重庆长江索道:重庆长江索道是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最长的城市索道。
该索道穿越长江,连接渝中区和南岸区,全长116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江索道。
长江索道的建设和运营为重庆市的旅游业和交通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最长、最宽的海湾大桥,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该桥全长36公里,连接浙江省嘉兴市和宁波市,于2008年建成通车。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为浙江省的交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南京青奥中心:南京青奥中心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南京市的地标之一。
该中心包括一座主塔、两座副塔和一座裙楼,高度分别为米、米和米。
南京青奥中心的建设为南京市的城市形象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4.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的一座跨海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
该桥全长5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公里。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为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的交通和经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建设行业相关新闻获取更多信息。
PPP项目失败案例无论是建设文化小镇还是综合管廊,国家目前全力推行PPP模式,虽然例如河北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项目,实施PPP14年,有力带动县财政收入增长近50倍,投资方的资产规模也增加了10多倍,但PPP在运用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国内外9个典型失败案例的分析,以避免今后犯类似的错误。
国内案例1案例1 杭州湾跨海大桥出于对预期效益的乐观评估,杭州湾跨海大桥一度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17家民营企业以BOT形式参股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让这一大型基础工程成为国家级重大交通项目融资模板。
然而现在投资入股的民企又纷纷转让股份,退出大桥项目,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国企回购赎回了项目80%的股份。
通车五年后,项目资金仍然紧张,2013年全年资金缺口达到8.5亿元。
而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大桥通行费收入全年仅为6.43亿元。
按照30年收费期限,可能无法回收本金。
评价:第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预测到2010年大桥的车流量有望达到1867万辆,但2010年实际车流量仅有1112万辆,比预期少了30%以上。
严重的预期收益误判导致民企决策错误。
第二,大桥项目从规划到建成的10年间多次追加投资,从规划阶段的64亿元到2011年的136亿元,投资累计追加1倍还多,参股的民企已先期投入,只能继续追加,最终被“套牢”。
第三,2013年嘉绍大桥通车对杭州湾大桥是“雪上加霜”,接下来,杭州湾第三跨海工程钱江通道2014年底也将通车,另外宁波杭州湾大桥、舟山-上海跨海高速、杭州湾铁路大桥等项目也已纳入地方或国家规划,未来车流量将进一步分流,合同与规划的严重冲突令项目前景更加黯淡。
2案例2 汇津中国(长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首家合资公用事业项目,长春市排水公司于2000年初与香港汇津公司合资建立汇津(长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即汇津长春),合同期限为20年。
同年7月,市政府制定了《长春汇津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