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百花园二教案1
- 格式:docx
- 大小:20.04 KB
- 文档页数:4
语文百花园四教学要求:1、辨析形近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练习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4、阅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
5、练习介绍家乡。
重点、难点:1、正确辨析形近字。
2、介绍家乡,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比一比,在组词。
1、认读四组形近字。
2、比较它们的不同。
3、指名扩词后纠错,然后读一读。
二、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1、读题明题意。
2、读题中例句,掌握合并句子的方法。
3、学生齐读例句,再次感受合并的方法。
4、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合并句子的练习。
5、教师小结:平时说话、写话时遇到类似的情况,也就是由同一个主语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活动时,后面的主语就可以适当省略。
三、读读背背古诗《鹿柴》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认识多音字:柴、鹿柴。
5、理解诗题:鹿柴——表示一个地名。
6、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7、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诗句,给大家介绍介绍。
8、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9、练习背诵古诗。
10、认识诗人王维: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创作的许多古诗都是描写自然景物与田园风光的。
11、师生交流王维创作的其他古诗。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完成“阅读平台”与“能说会道”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走走、看看、问问,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与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一、阅读平台——雨中的树林1、谈话导入。
2、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3、精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神奇。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在这四小节的诗歌中,主要是围绕哪一个小节进行描写的?6、教师总结:诗歌按照从总到分的写作方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雨中树林发生的事情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让我们感受到了雨中的树林犹如一个新奇、美妙的童话世界。
7、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二、能说会道——谁是最佳小导游1、指名认读本题中的提示。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文:语文百花园一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次语文百花园有四项内容,分别是“语海畅游”“背一背”“我的采集本”“能说会道”。
本课的教学注重知识的整合与灵活运用,鼓励学生去发现、掌握识记字音、字形的规律,引导学生注重积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多音字,能正确判断汉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2. 引导学生观察词语,了解一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灵活运用。
3. 引导学生读、背、说,积累关于“笑”的词语。
4. 举办“我爱家乡”展示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
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2. 弄清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思。
3. 能说完整的语段。
教学难点:
举办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展示会,把想说的话完整地写下来。
课前准备:
1. 搜集有关“笑”的词语。
2. 多媒体课件。
3.请学生围绕“我爱家乡”这一主题,自己动手写一写、画一画、剪一剪,为展示活动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语文(S)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百花园一
语文(S)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百花园一。
语文(S)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二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一年级上册文:语文百花园二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语文百花园二》有三项内容,一项“语海畅游”,是识字、写字、学词方
面内容,一项是读背诗歌,一项是口语交际。
旨在复习巩固本单元的识字写字,扩大阅读,积累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爱说,会说,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巩固八个生字,掌握“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书写规则。
2.认识“自行车、小汽车”等词语,并认识相对应的事物。
3. 读读背背两首诗歌,感受大自然的可爱。
4.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巩固所学的生字词语,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
教学难点:
借助个体事物认识词语,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语文(S)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过程。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四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文:语文百花园四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次百花园设置了“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
生辉”五个栏目,共安排了六道训练题。
具体内容包括形近字辨析、把两个句子
合并成一句话、读背古诗、朗读儿歌、当小导游(口语交际)、观察景物写作等。
通过这些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读写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本设计力求使“语文百花园”成
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培养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夯实基础,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 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和组词,培养辨识汉字的能力。
2. 通过背诵古诗、朗读诗歌,积累语言。
3. 通过当小导游介绍家乡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提高语言表
达和口语交际能力。
4. 练习围绕一个意思描写自己喜欢的景物,培养观察思维和写作能力。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正确辨析形近字。
教学难点:
介绍家乡,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四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四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四。
小学语文语文社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二第1课时活动设计科目版本小学语文语文社S版三年级上册章节第二单元课名语文百花园二第1课时学习目标 1.读绕口令,进行方音辨正,提高学生普通话的语音水平,锻炼口齿。
2.进行关于因果关系的句子练习,掌握因果句式。
3.朗读唐代诗人罗隐写的一首诗《蜂》,了解诗的大意,练习背诵。
具体环节设计教学环节内容1. 教师上课1.1学习绕口令(1)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学习绕口令。
你先试着读一读。
(2)这两个字的读音比较难区分,请你试着读一读。
(3)老师给大家读一读。
请你认真听,注意区分易混的声母和韵母。
【点击播放音频】(4)自己试着读一读,再跟同桌说一说。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注音。
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1.2学习因果句式(1)我们一起做句式练习,请你把句子读一读。
(2)你知道横线上缺少什么内容吗?因为之后的空格处缺的是原因,所以之后的空格处缺的是结果。
(3)请你试着填一填,然后说一说。
可以这样填。
这样的句子,你还会说哪些?同桌之间说一说。
1.3学习古诗(1)我们一起学习《蜂》这首诗,请你自己读一读。
(2)这些字容易读错,先听老师读一读,你再试着读一读。
【点击播放音频】(3)听老师读一读这首诗。
注意听字的读音。
听完后,你也试着读一读吧!【点击播放音频】(4)结合注释,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谁来说一说?(5)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的意思。
(6)请你在刚才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试着背诵古诗。
注意读音正确。
1.4课堂小结同学们,练习绕口令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区分易混淆的声母和韵母。
学习因果句式,运用这样的句式可以让我们表达意思更加清楚、准确。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多加巩固和练习相关内容。
2. 学生自学2.1跟我学今天我们跟随画面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语文百花园二的绕口令、因果句式和《峰》这首诗。
学习目标:1.读绕口令,进行方音辨正,提高自己普通话的语音水平,锻炼口齿。
2.进行关于因果关系的句子练习,掌握因果句式。
“ “ 语文(S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三语文(S )教学设计教 课板材:语文(S )三年级上册 文:语文百花园三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百花园三》是由“语海畅游”、 积少成多”、 阅读平台”、 能说会道” 和“笔下生辉”五部分组成。
在本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很多知识点的学习都是通过学生的自学自悟、互学交流来 完成。
课件的利用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对学生的视觉进行了刺激,提高了教学效 率。
教学目标:1.通过词句的练习,了解同音字的不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寻 找同音字,并能区分不同;初步理解叠词的特点,积累词汇;能够把陈述句 改为“把”字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2.朗读、理解并背诵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懂得读书的重要。
3. 独立阅读《第一个望远镜》,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观察、 思考的兴趣。
4. 通过练习请假和学习写请假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请假和学习写请假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请假和学习写请假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23己向老师请假。
4.分别以两种方式进行表演,师生评议。
听能力。
第三课时一、谈话激趣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关于请假的口语交际练习。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书面形式来请假,看看该如何写请假条。
二、学习写请假条(一)学习例文。
1.(展示课件示第十一屏),仔细观察请假条,看看你都发现了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 汇报展示。
4. 归纳学生所说。
(展示课件示第十二屏)同时讲解格式。
5.探究正文写法:(1)引导学生默读思考:你发现写请假条正文要注意什么?(2)小组讨论。
(3)以小组方式汇报,师生补充,总结(展示课件示第十三屏)。
(二)练习写一张请假条。
1. 自己写一张请假条。
2. 小组交流,修改。
3. 展示请假条,评议。
语文(S)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二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文:语文百花园二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通过学生、场景、教师的有效对话,即在外在场景的诱因和教者的引导下,在学生内省式的感悟和参与下,通过学生主动地学得,自觉地习得,通过阅读、理解、感悟、熏陶、实践等丰盈语文心智。
这个过程其实是活化场景、内化语言、研习法则、享受文化、提升情感的演练场,在这样的演练中形成特有的语文心智。
1. 在语海畅游这一环节,按照“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检查读”的程序展开语文活动,要求读准字音,积累词语,最大限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分类识字,理解字义,掌握规律。
2.在积少成多与阅读平台的环节中,以新课标——“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为指导,在教学古诗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
在这个过程中给予诵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美的教育。
3.在能说会道——动物明星评选会的环节中,充分利用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评价能力。
通过观察激趣——读文了解目标——介绍交流几个程序落实说话要清楚、具体,有条理的教学目标。
4.在笔下生辉——制作动物档案卡片的环节中,让学生参与评议,促使他们更认真地对待这件事,也更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并欣赏他人的优点,或质疑争论,或提出建议和批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1.语海畅游——复习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同偏旁的字,进一步学习汉语知识。
2.查工具书、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与底蕴。
3.积少成多——读读背背《清明》。
4.阅读平台——奇妙的鲤鱼溪。
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了解鲤鱼溪得名的缘由以及这儿的鲤鱼不怕人的原因。
语文(S)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二5. 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口头表达和评价能力,围绕标准评议自己,评价他人。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要求1.识字与写字(1)具有初步的独立读写能力,能够使用音序检测和部首检测查找词典和词典。
(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楷书,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本课程。
能够背诵所需的课程和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够借助字典、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意单词的使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够掌握段落中的关键句子,理解自然段落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验逗号和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和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1)注意你周围的事物,愿意在一段话中写下你感兴趣的东西和你经历过的有趣的情况,并且能够把它们读给别人听,并与他人分享你练习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片,能够根据多张图片进行想象,并将图片中描述的内容写清楚。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头交流(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对话中尽量把你的意思说清楚;听的学生要认真听,听后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养成在谈话中寻求建议和与他人讨论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1)结合语言学习,观察生活和社会。
(2)在两次“语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
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
2022-2022学年下学期的语言学科时间表周别教学内容(课或或单元)教学活动时数备注1导言-1。
海歌22、帽子和鸟窝――4、沙滩上的童话3.百花花园I-6。
蜗牛47、寓言两则中秋节58.好搭档——玉白花园第二届运动会6语百花园二国庆节79.电脑国际象棋选手-10。
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1.辨析形近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读一读成语,了解大意,并能熟练掌握。
3.读读背背格言。
4.练习请假和学习写请假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能够看懂图的意思,并说一说故事,正确的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练习请假和学习写请假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比一比,再组词。
1.认读四组形近字。
2.比较它们的不同。
3.指名扩词后纠错,然后读一读。
二、读一读,记一记。
1.自己先自由读一读。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说说成语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可以查字典解决。
3、采用多种方法反复练读,直至准确记忆。
三、课件出示请假条:1.仔细观察请假条,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2.归纳学生所说。
点击相关部分闪烁,同时讲解格式:题目:在中间。
称呼(假条给谁写的):左上角。
正文:开头空两个格。
落款:右下角。
(与请假人的关系、姓名,之间空格)写假条的日期:落款下面。
3.探究正文写法:(1)引导学生默读思考:你发现写请假条要注意什么?(2)小组讨论。
(3)以小组方式汇报,师生补充,总结:A语言简练、意思清楚。
B内容:请假原因、请假时间。
C文明礼貌(您、请。
)(4)练习写一张请假条。
(5)小组交流,修改。
4.在练习本上写一次请假条。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展示同学们写的请假条。
二、读读背背。
1.同学自由读,同桌读,把名言读通顺。
2.指名说一说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全班交流。
3.老师简单的指导是学生理解名言的大意。
4.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三、口语交际。
1.谈话引入:2.读懂题目要求:3.明确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和方式:要用具体的事例说,要说清楚事情的经过。
4. 和可以说说长辈关心你的事例,或谈谈你的感受。
5.分别以两种方式进行表演,师生评议。
6.同时以评价和追问及点拨的方式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礼貌、简练、明确、清楚等。
)板书相应的词语。
7.评一评谁说的具体,给人印象最深。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1.欣赏漫画。
语文S版《语文百花园二》教案
语文S版:《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我会写
1、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笔顺。
2、重点强调书写时要整体观察,看清整个字后再书写。
3、学生在书上书写。
4、展示书写工整的字,大家共同评议。
二、我爱识字
1、语言导入:我们想想去某个地方时,怎么去?(让学生充分说)。
2、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交通工具。
3、出示单幅图和与图相应的词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语文百花园二》包括识字写字、词语练习、读背练习和口语交际训练,旨在复习本单元识字写字,扩大阅读,积累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连一连,读一读
1、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内容。
2、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
3、将词语和图画上有关的实物图连起来,师巡视检查。
4、读一读词语。
四、读读背背
1、师范读。
2、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诗读顺读熟。
3、学生尝试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师引导学生猜出谜底。
4、反复读,练习背诵。
五、能说会道
1、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2、看图,想像图上的小朋友会说些什么。
3、启发谈话:
(1)你想和哪位同学做朋友?
(2)为什么想和这位同学做朋友?
4、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5、指名在全班内交流,师生评议。
语文百花园二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说绕口令的练习继续学说普通话;通过补充完整句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知道因果关系句子间的联系,掌握因果关系句子的特点,发展学生语言;继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和按要求积累词语的能力;通过阅读练习,使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介绍动物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说过绕口令吗?你会说哪个?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练习说绕口令:
1.课件出示绕口令(一):
2.自由练读,圈出难说的字。
3.课件闪烁难读字:平、盆。
4.点击分别出示音节进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5.自由练读。
重点练习这两个字。
6.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读得快,读得清楚。
7.课件出示绕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两”“辆”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
8.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说绕口令有什么好处?(纠正普通话、区分易混声母和韵母)9.激发学生收集和练习绕口令的积极性:请同学们课余时间去收集和练习说绕口令,准备绕口令比赛。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因为,所以我今天没到公园去玩。
因为,所以。
自由读句子,思考:两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为”和“所以”是什么关系?
2.思考横线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写缺少的部分。
4.指名读填好的语句,评议对错。
5.引导学生拓展练习:你还会说这样的语句吗?试一试。
四、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蜂》。
自由读。
2.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读准字音。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
落实背诵。
五、我的采集本:
1.课件出示题目中的成语,自由练读。
2.观察思考:词语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
3.圈出表示动物名字的字。
4.熟读词语。
5.课件出示缺少动物名字的词语,指名填空读词。
6.拓展积累:你还知道那些带有动物名字的词语。
7.布置作业:通过多种方法(问、查、摘等)积累这样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喜欢观察吗?对于身边的事物你感兴趣吗?你有记录观察到的事物的习惯吗?读一读语文天地中的观察日记吧!
二、阅读观察日记:
1.自由读,认识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2.整体感知:日记中写的是小作者观察什么的事?
3.指名读短文:继续整体感受:你觉得写日记的小朋友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引导思考:小作者都观察到了什么?读一读、画一画。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读边画的好习惯。
]
5.出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读中理解小蚂蚁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儿般回家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发生发展经过进行写作的顺序。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
1.你们一定喜欢动物吧?谁能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2.既然喜欢,那你们一定对这些动物有比较多的了解,想不想把你了解到的介绍给同学们听?
二、自由介绍喜欢的动物
1.引导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呢?
2.指名说:你想介绍动物的什么?
板书:
整体(大小、胖瘦、颜色)
外形、
局部(头、身子、四肢、尾巴)
吃乖巧
习性、喝性格淘气
睡勇敢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介绍,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形到习性。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3.自由练习介绍。
4.小组交流,互相倾听并提问、解答。
[口语交际不仅要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还要注重听的训练。
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会倾听。
培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一边说,一边思考同时调整语言和语调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互动起来,在互动中培养合作、交往能力。
]
三、笔下生辉——学写观察日记:
1.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练习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动物,还学习了怎样把动物介绍清楚。
能不能把我们平时观察到的动物写出来呢?我们也来学习写一篇观察日记吧!
2.分析短文,思考:观察日记是按照怎样的格式写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题目、月、日、星期、天气。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部分位置的安排。
课件演示。
3.课件出示观察与思考题: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动物什么样的?它喜欢吃什么?玩什么?
想一想:你对小动物的哪些方面感兴趣?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小组互相交流、评议。
4.学生课堂练笔。
5.投影展示、评议格式和语言表达是否通顺合理。
6.小组交流、评议、修改。
四、布置作业:完成观察日记。
五、拓展学习:观察其他动物或植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