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法亲和素与生物素系统的操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
蛋白质浓度是指在给定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有的蛋白质的量。
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生物素-亲和法和BCA法等。
1.比色法:
●原理:利用蛋白质与某种化学试剂发生反应后产生颜色,并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来推算蛋白质浓度。
常用的试剂有布拉德福德试剂、劳氏试剂和二酰肼试剂等。
●步骤:将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然后通过标准曲线或
计算公式来确定蛋白质浓度。
2.生物素-亲和法:
●原理: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相互作用原理,通过检测生物素与亲和素的结合程度来
测定蛋白质浓度。
生物素可以与亲和素(如珠蛋白素)非常稳定地结合,并且该结
合可以被检测方法所测量。
●步骤:将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与生物素标记的亲和素结合,经过洗涤去除未结合物
质后,使用特定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结合的生物素含量,并通过标准曲
线或计算公式来确定蛋白质浓度。
3.BCA法(双硫键还原法):
●原理:利用蛋白质中的还原性氨基酸(如半胱氨酸)与BCA试剂发生反应,在碱
性条件下生成紫色络合物,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来推算蛋白质浓度。
●步骤:将待测样品与BCA试剂混合后,在适当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通过测
量吸光度来确定蛋白质浓度,一般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
这些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时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综合考虑。
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复习习题第十一章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技术(附答案解析)一、A1型题1、每个亲和素能结合生物素分子的数目是()A、4B、2C、1D、3E、82、以下关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的说法错误的是()A、1个亲和素分子可结合4个生物素分子B、1个生物素分子可以结合多个亲和素分子C、生物素易与抗体、酶、多聚核苷酸结合D、亲和素易与酶、铁蛋白、荧光素、核素结合E、亲和素和生物素.有极强的亲和力3、免疫组化技术的优点不包括()A、高特异性B、高敏感性C、形态学的直观性D、精确定量分析E、能对抗原表达情况进行分析4、BAS在ELISA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反应模式是()A、ABAB、ABCC、BRABD、BAE、LAB5、免疫组化染色前,对标本进行固定的目的是()A、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B、防止细胞脱落C、防止细胞自溶D、终止胞内酶的活性E、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6、ABC-ELISA将酶标记在()A、亲和素B、生物素C、抗体D、补体E、抗原7、关于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的错误描述是()A、用于间接包被B、用于终反应放大C、用于酶免疫测定D、用于胶体金测定E、不用于荧光免疫测定8、ABC-ELISA将酶标记在()A、亲和素B、生物素C、抗体D、补体E、抗原9、关于生物素标记蛋白质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抗原或抗体分子结构中所带可标记基团的种类以及分子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活化生物素和反应条件B、活化生物素与待标记抗原或抗体可以为任意比例C、在生物素与被标记物之间加入交联臂样结构可减少空间位阻影响D、生物素与抗原、抗体等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后者的免疫活性E、生物素标记酶时会影响其免疫活性10、亲和素和生物素结合的特点是()A、免疫反应B、不属于免疫反应C、特异性弱D、亲和力小E、不够稳定二、B型题1、 A.ABCBC.BABD.直接法BASE.间接法BAS<1> 、标记亲和素-生物素的方法为();<2> 、亲和素-生物素化酶复合物技术为();<3> 、生物素化第二抗体为();<4> 、生物素化第一抗体为()。
abc elisa原理ABC ELISA原理ABC ELISA(Avidin-Biotin Complex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该方法利用亲合性较高的生物素与亲合性较高的亲和素(例如抗体)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检测。
ABC ELISA的原理是基于酶标记的间接免疫法。
在实验中,首先将待测样品加入到酶标板孔中,使目标抗原或抗体与酶标抗体结合。
然后,通过一系列洗涤步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以减少背景信号的干扰。
接下来,加入生物素标记的二抗(biotinylated secondary antibody)。
生物素与亲和素(例如亲和素化酶标抗体)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这样,目标分子就被生物素标记,便于后续的检测。
随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化酶标抗体)。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能够与生物素结合,在酶标抗体的作用下,HRP会与基质反应产生显色产物。
加入底物溶液,通过底物与HRP的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根据颜色的强度可以判断样品中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含量或活性。
ABC ELISA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较低的背景信号,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病毒或细菌感染的诊断以及药物研发等。
然而,ABC ELISA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该方法需要多个步骤和试剂,操作较为繁琐,需要一定的实验技术。
其次,由于标记物的加入,可能会影响目标分子的结构和活性,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
此外,该方法对样品的处理和存储条件要求较高,以避免样品中其他物质的干扰。
ABC ELISA是一种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通过亲合素的结合和酶标记的作用,实现对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ELISA法是一种基于生物素和亲和素之间高度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免疫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生物素和亲和素之间的结合反应,将抗原或抗体与生物素结合,再通过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结合反应,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
在ELISA中,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可以用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首先,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结合反应非常稳定,可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其次,每个亲和素可以结合4个生物素,使得反应信号放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在ELISA中的应用有多种形式,包括用于固相化抗体或抗原的制备、用于ELISA终反应的放大等。
在固相化抗体或抗原的制备中,先将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包被于固相载体,抗体或抗原也先与生物素结合,然后通过亲和素-生物素反应而使生物素化的抗体或抗原固相化。
在ELISA终反应的放大中,用生物素化的抗体替代常规ELISA中的酶标抗体,然后连接亲和素-酶结合物(BA-ELISA)、或亲和素及酶标生物京(BAB-ELISA)或ABC试剂(ABC-ELISA),从而使反应信号放大,提高检测灵敏度。
总之,生物素-亲和素系统ELISA法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免疫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各种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亲和素与生物素系统的基本原理1979年,Guesdon及其同事首先将生物素—亲和素应用于免疫组化技术中,并成功地建立了标记亲和素—生物素技术(LAB)和桥亲和素—生物素技术(BAB)。
1981年,Hsu在LAB法和BAB法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间接法及ABC法。
近年来,由于双重免疫组化标记技术的发展,除ABC-HRP试剂外,还制成了ABC-AKP和ABC-GOD试剂,进而发展了ABC-AKP等技术。
同时人们又对ABC法进行改进,相继出现了快速ABC法、二步ABC法、PAP和ABC连用等技术。
随着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的应用又出现了LSAB、S-P、SABC等方法。
1.标记亲和素—生物素法(1abeledavidinbiotin,LAB)将亲和素与标记酶(HRP)结合,一个亲和素可结合多个HRP;将生物素与抗体(一抗或二抗)结合,一个抗体分子可连接多个生物素分子,抗体的活性不受影响。
细胞的抗原(或通过一抗)先与生物素化的抗体结合,继而将酶标记亲和素结合在抗体的生物素上,如此多层放大提高了检测抗原的敏感性。
2.桥接亲和素—生物素法(bridgedavidinbiotin,BAB)先使抗原与生物素化的抗体结合,再以游离亲和素为“桥”物素连接,也可达到多层放大效果。
将生物素化抗体与酶标记生3.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avidin-biotin-peroxidasecomplex,ABC)此方法为前两种方法的改进,即先按一定比例将亲和素与酶标生物素(或称生物素化酶)结合,形成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复合物)。
抗原先后与特异性一抗、生物素化二抗、ABC复合物(此ABC复合物不能饱和,即亲和素上的4个结合位点最多允许3个位点与生物素化酶结合,留1~2个位点与生物素化二抗结合)结合,最终形成巨大复合体。
因该复合体网络了大量酶分子,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临床医学检验:免疫标记技术学习资料(强化练习)1、填空题经典的三大标记技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荧光抗体技术;酶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江南博哥)技术2、填空题目前RIA常用的分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第二抗体沉淀法;PEG沉淀法;PR试剂法;活性炭吸附法3、单选用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抗体,应将荧光素标记() A.抗原B.相应抗体C.抗免疫球蛋白抗体D.抗原-抗体复合物E.抗C3抗体正确答案:A4、单选与双抗体夹心法相比,ELISA间接法的主要优点是()A.有较大的放大作用B.减少了操作步骤C.减少了冲洗次数D.可以用一种酶标抗体检测各种与抗原相应的抗体E.缩短反应时间正确答案:D5、名词解释PCR-ELISA正确答案:用ELISA方法来定量检测免疫-PCR扩增产物称为PCR-ELISA。
6、单选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时应注意的是()A.使用前应预热15minB.标本可以长时间照射C.应用发荧光的镜油封片D.调整激发光源波长与荧光物质发射波长一致E.染色后标本应放置一段时间再镜检正确答案:A7、单选为避免放射免疫分析所使用的计数器受到外来放射性物质的污染而影响所分析的结果,所以每日应执行下列哪项工作()A.检测计数器的背景值B.检测器的保养擦拭C.校正计数器计数效率D.对计数器执行擦拭实验E.对作业环境进行辐射侦测正确答案:A8、多选用125I标记抗原,直接标记法最常用于以下哪些物质的碘化标记() A.肽类B.蛋白质C.酶D.环核苷酸E.甾体类化合物正确答案:A, B, C9、多选免疫放射发析与放射免疫分析的不同是()A.IRMA的反应速度更快B.采用固相分离法C.反应属于非竞争性结合,使IRMA灵敏度更高D.可以测定大分子和小分子抗原E.抗体用量大,但对K值要求不高正确答案:A, B, C, D, E10、多选用活化生物素标记核酸的方法有()A.放射免疫法B.缺口移位法C.光化学法D.化学偶联法E.末端标记法正确答案:B, C, D, E11、名词解释免疫放射分析(IRMA)正确答案:是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过量抗体与待测抗原直接结合,采用固相免疫吸附载体分离结合与游离标记抗体的非竞争方法。
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技术生物素与亲和素之间结合的亲和力高、特异性强,各自均可以与各型大小分子结合,以及两者在结合反应时具有的多级放大作用等优越性。
生物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亲和素、链霉亲和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特点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应用生物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生物素(biotin,B)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常从含量较高的卵黄和肝组织中提取,分子量244.31kD。
活化生物素利用生物素的羧基加以化学修饰可制成各种活性基团的衍生物,使之容易地与各种抗原、抗体、酶及核酸分子中相应基团偶联形成生物素化标志物。
包括能标记蛋白质氨基、醛基、巯基和核酸的活化生物素。
常用于标记核酸分子的活化生物素有以下几种:1.光敏生物素它是一种化学合成的生物素衍生物,用于DNA或RNA的标记。
2.生物素脱氧核苷三磷酸先将生物素与某种脱氧核苷酸连接成活化生物素。
可采用缺口移位法掺入到双链DNA中。
3.BNHS和BHZ 二者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核酸胞嘧啶分子中的N-4氨基交联,使核酸分子生物素化。
生物素标记蛋白质(一)生物素化蛋白质衍生物有两类,一种是生物素化的大分子活性物质(如抗原、抗体),另一种是标记材料(如酶)结合生物素后制成的标志物。
而且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连接多个生物素分子,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比活性,在与亲和素的反应中成为多价。
生物素化大分子的多价性,是BAS多级放大作用的物质基础。
生物素化蛋白质衍生物有两类,一种是生物素化的大分子活性物质(如抗原、抗体),另一种是标记材料(如酶)结合生物素后制成的标志物。
(二)标记注意事项1.选择正确的活化生物素和反应条件;2.应有适当的比例,以免影响被标志物的活性;3.可在生物素与被标志物间加入交联臂样结构;4.不影响被标记物的免疫活性。
亲和素、链霉亲和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亲和素(AV)和链霉亲和素(SA)是生物亲和素的天然特异性结合物。
而且,二者均为大分子蛋白,几乎所有用于标记的物质均可以与之结合。
**WB ABC法(Western Blot with Avidin-Biotin Complex)是一种利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系统来增强免疫检测信号的方法**。
Western Blot(WB)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它可以将蛋白质样本通过聚丙烯酰胺电泳按分子量大小分离,并转移到杂交膜上,之后通过一抗/二抗复合物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检测。
WB实验的详细流程包括样品裂解、样品制备、上样和电泳、将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膜上以及抗体染色等步骤。
在WB中,ABC法是一种信号放大策略,它利用了亲和素(Avidin)和生物素(Biotin)之间的高亲和力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使用生物素标记的二抗来识别一抗结合的靶蛋白,然后加入亲和素-酶复合物(如HRP标记的亲和素),由于亲和素有多个生物素结合位点,可以进一步结合多个生物素标记的二抗,从而放大检测信号。
ABC-ELISA材料和方法BA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材料和方法(以筛选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为例)1 材料(1) 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提取物,自制。
(2) 生物素化羊抗鼠IgG(AMG),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所。
(3) ABC试剂,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所。
如ABC试剂需自己配制,可按说明要求,将亲和素与酶标生物素按一定比例混合,置37℃孵育30min后使用。
(4) 被检杂交瘤培养物上清液。
(5) 其他试剂及器材同常规ELISA法。
2 方法ABCELISA间接法程序(1) 用包被液对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提取物作适当稀释(1∶16),加入反应孔中,每孔01ml,置4℃包被过夜或37℃1~2h。
(2) 用洗涤液洗涤2次,每次1min,沥干。
(3) 加入杂交瘤培养物上清液,每孔01ml。
同时作BALB/C小鼠免疫血清(阳性)及正常血清和培养液(阴性)对照,置37℃1~2h。
(4) 洗涤3次,方法同上。
(5) 用保温液对生物素化羊抗鼠IgG作适当稀释(1∶400~1∶1000),加入反应孔中,每孔01ml。
置37℃孵育1h。
(6) 洗涤3次,方法同上。
(7) 用ABC稀释液或保温液对ABC试剂作适当稀释(1∶100),加入反应孔中,每孔01 ml。
置37℃孵育30min。
(8) 洗涤3次,方法同上。
(9) 加入邻苯二胺底物溶液,每孔01ml,置暗盒内室温显色适当时间(30min)。
(10) 加入2mol/L H2SO4,每孔005ml,终止反应。
用酶联检测仪检测结果,并记录其OD值。
3 结果判定以P/N≥2为阳性,或根据自定标准判定。
4 注意事项1 ABCELISA中各要素的最佳反应条件需经筛选后确定,不能照搬常规ELISA的反应条件。
2 ABCELISA对抗原和抗体(或免疫血清)的质量要求高,否则可造成较高的本底或背景显色。
ABC法亲和素与生物素系统的操作流程
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是许世明于1981年在BAB法和LAB法的基础上改良的,其特点是利用亲和素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生物素标记的酶。
ABC法与LAB法、BAB法不同的是第一抗体不为生物素所标记,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ABC复合物相连接,最后进行显色反应定位。
复合物是将过氧化物酶结合在生物素上,再将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物与过量的亲和素反应而制备的。
ABC法与LAB法、BAB法相比较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背景染色淡等优点。
ABC法染色流程如下。
(1)4um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PBS洗3X3min。
(2)IHC的前处理视特异性一抗不同,可采用蛋白酶消化或热诱导的微波抗原修复(AR),PBS洗3X3min。
(3)3%过氧化氢孵育10min(可省略),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
(4)PBS洗3X3min。
(5)10%非免疫性动物血清孵育10min(可省略),以减少非特异性背景,无需冲洗只需吸去多余血清。
(6)滴加适当稀释的第一抗体,37℃孵育60min或4℃过夜。
(7)PBS洗3X3min。
(8)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37℃孵育30~60min。
(9)PBS洗3X3min。
(10)滴加ABC复合物(提前30min,A液与B液等量混合),37℃孵育30~60min。
(11)PBS洗3X3min。
(12)0.04%DAB(含0.03%H:02)显色5~10min。
(13)复染,脱水,常规树胶封固和结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