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11
专题一: 西方君主专制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一、西方的君主专制一、为君权辩护(西方的专制主义理论)(一)教会的“君权神圣”思想1、背景①基督教会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基督教成为人们长期的普遍信仰;②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同教权进行了长期斗争;③先进思想(“异端”)的冲击。
2、代表人物及主张: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①国家观:国家是上帝的产物;②政体观: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③教权与君权:代表上帝意志的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统治者。
3、目的:调和教权和君权的矛盾,从理论上阐述教权至上;神化了世俗王权。
(二)世俗君主的“君权神授”思想(以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为例)1、背景①英国在都铎王朝统治时期(亨利八世为代表),专制王权空前强大;②斯图亚特王朝开始了在英国的统治,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③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上升,要求国内统一,加强海外贸易。
2、内容:王权来自上帝,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3、表现:竭力压制议会,对人民横征暴敛,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
4、后果:议会与国王之间尖锐对立,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三)世俗化知识分子的“君权至上”思想1、产生条件: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一些思想家对君权神授的观点提出质疑。
2、代表人物及主张①马基雅弗利(《君主论》)A、从世俗权力的角度为新君主国论证,提出君权至上论,反对君权神授;B、最早提出新君主国的概念;C、君主为维护权力可以不择手段;D、斥责罗马教廷是意大利分裂的罪魁祸首。
②霍布斯(《利维坦》)A、反对君权神授,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B、认为国家是人造的,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C、不赞成君主世袭制,只强调权威。
(四)“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理论提出的意义1、积极作用:都强调国家权力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3【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1.产生的时代背景2.“天赋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1.时代背景2. “权力分立”思想的重要内容及意义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1.时代背景2.“主权在民”思想的重要内容及意义重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权力分立”思想内容及历史作用难点: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历史贡献【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属于思想史的内容,其主要思想在高一教学中可能都多有涉及,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引用和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在整合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把握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评价历史史实水平。
【导入新课】让学生课前先查阅一下有关斯宾诺莎名言名句。
如“快乐不是美德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
”“在嫉妒心重的人看来,没有比他人的不幸更使他快乐,亦没有他人的幸福,更使令他感到不安。
”“教育的目的应为教人如何思考。
”“由于痛苦就把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
”斯宾诺莎的许多名言被我们所熟悉,而正是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的思想,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论证,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1.产生的时代背景近代欧洲早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兴起。
其目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是什么?(目的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根本原则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民主政治”追求“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认为人民可以对国家大事自由发表意见,直接伙间接地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
16世纪中叶,尼德兰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要求摆脱西班牙统治,实现民族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