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安全名词简称解释(安监室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15个常见的安全名词1、“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犯劳动纪律2、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三不动火:没有批准动火票不动火;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火人不在场不动火。
4、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3)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5、化工操作的“三勤”、“四稳”(1)、“三勤”:勤检查、勤调节、勤排油水。
(2)、“四稳”:温度稳、压力稳、成份稳、液位稳。
6、安全作业“三原则”(1)、无论有电无电,一律视为有电对待;(2)、无论有毒无毒,一律视为有毒对待;(3)、无论有压无压,一律视为有压对待。
7、安全用电“十不准”(1)、任何人不准玩弄电气设备和开关;(2)、非电工不准拆装、修理电气设备和用具;(3)、不准私拉乱接电气设备;(4)、不准使用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5)、不准使用电热设备和灯泡取暖;(6)、不准擅自用水冲洗电气设备;(7)、熔丝熔断,不准调换容量不符的熔丝;(8)、不准擅自移动电气安全标志、围栏等安全设施;(9)、不准使用检修中机器的电气设备;(10)、不办手续,不准打桩动土,以防损坏地下电缆。
8、非工作人员,不准在下列场合逗留或通过:(1)、正在起吊物件的现场;(2)、正在高空作业的场所;(3)、正在进行X光、超声波探伤检查的现场;(4)、正在进行试压、试爆工作的现场;(5)、发生事故的现场。
9、化验室安全“八不准”:(1)、不准将易燃液体倒在地上;(2)、废气不能排在室内;(3)、不准私自动火和用明火加热分析药品;(4)、不准将水倒入酸中,不能用嘴吸液体;(5)、不准使用化验器皿喝水或盛装食品;(6)、不准私自修理电气设备;(7)、不准涂改原始记录。
(8)、遵守各项安全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10、岗位操作人员的“一学、二参、三勤、四要”:(1)、一学:努力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安全生产专用术语解释模版一、安全生产管理术语解释:1. 安全生产管理: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管的管理活动。
2.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职责和责任,划分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和责任,并且形成有效运行的制度体系。
3.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将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制定为规范性文件,并定期进行评价、检验、审核,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4.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指面向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意识培养工作的过程,包括理论教育、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等环节。
5.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指政府及相关监管机构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
6.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是指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责任和教训,并提出事故防范和安全生产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二、安全风险管理术语解释:1. 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分析、评估和预测工作,以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发生的概率。
2. 安全风险控制:是指采取各类措施和方法,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以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
3. 安全风险监测:是指持续地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和跟踪,及时发现和掌握风险的变化和动态。
4. 安全风险防范:是指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安全风险的预防工作,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术语解释: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措施。
2. 《安全生产标准化条例》:是指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规定和措施。
3.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是指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规范和监督的管理办法。
安全和应急管理专业名词统计“七个立即”响应机制“1+5+N”较大以上事故灾害联动处置机制化工行业特殊作业“四令三制”动火作业“三个一律”高处作业“五个必须”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准”建筑施工危大工程“六个不”渔船安全“六个100%”砂石船“六禁”三严三铁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管控“十二项措施”(省厅2021年6月21日)复工复产“六个一”“一线三排”地下涉水工程“六个必须”(省厅2021年7月29日)央企、国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硬六条(省厅2021年7月29日)防台风“五个百分百”(省厅2021年8月5日)四不两直发包单位“七个有”职责(省厅2021年5月2日)承包单位“七个必须”职责(省厅2021年5月2日)化工园区“七必须、七严禁”(省厅2021年8月24日)涉农货运机动车提出“六个严禁”(省厅2021年9月7日)安全执法监督检查“四个100%”(省厅2021年11月22日)应急救援处置八条硬要求(省厅2021年12月5日,森林防灭火)冬季危险化学品安全“十项严防”(省厅2021年12月12日)“七个立即”响应机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七个立即”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明确事故发生后立即派出专家指导组实地指导,立即约谈通报事故企业主要责任人,立即启动“一盘棋”应急响应机制,立即启动事故调查程序,立即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立即开展事故警示教育,立即处理和培训事故企业主要责任人。
“1+5+N”较大以上事故灾害联动处置机制“1”是指根据不同的较大以上灾害事故类型,组建相应的市专项指挥部进行统一指挥调度;“5”是指市公安、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水务、消防救援等5个部门常态化参与各类较大以上事故灾害应急救援任务;“N”是指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根据实际救援需要和职能职责,按照指挥调度参与较大以上事故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化工行业特殊作业“四令三制”动火必须有动火令、动工必须有动工令、复工必须有复工令、停工必须有停工令,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票制、值班室(中控室)24小时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值班制。
安全生产术语在安全生产中常常会看到这些文字“一法两条例”、“一案一卡”“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三违”、“三定”、“三同时”等专业术语层出不穷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部分常用术语一起学习一下吧!1、安全。
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一般来说,我们说的安全,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生命不受到伤害、公司及个人财产不受到损失,环境不被破坏,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杜绝各种不安全行为。
2、安全生产。
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安全治理。
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加强安全生产,使劳动者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所采取的一系列法制措施。
4、事故。
一般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由疏忽失误造成的意外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严重损失的情况,如交通事故、生产事故、医疗事故、自伤事故。
(生产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的突发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支援伤亡或财产损失。
5、事故隐患。
在日常的生产过程或社会活动中,由于人的因素,物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影响等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缺陷、故障、苗头、隐患等不安全因素。
6、不安全行为。
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违反劳动纪律,违反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7、0123管理法0:重大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1:第一把手为第一责任2: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3: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的“三全”对策8、一岗双责。
“一岗”: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对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双责”: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督管理的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组织领导和综合监督管理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安全生产专用术语解释1. 安全生产:指为保障工人、公众和环境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消除或降低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活动。
2. 安全文化:指在组织或社会中形成的一种以安全为核心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风俗习惯,以及以安全为方向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
3. 隐患:指存在于工作场所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因素。
4. 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工作环境、设备、作业任务等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伤害的具体因素和程度的过程。
5. 事故:指意外事件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
6. 职业卫生:指通过对劳动过程中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方式等因素进行监测、评估和控制,预防并保护工人免受职业病危害的一门学科。
7. 安全责任:指组织或者个人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对与其有关的安全事故承担法律责任的义务。
8. 安全教育:是指通过传授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的方式,使人们具备预防事故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9. 准入管理:指对进入特定区域或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进行身体、技术和安全方面的审核和培训,确保人员符合工作要求,并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0. 应急预案:是为应对突发事件或事故,在事前编制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工作流程的规范文档。
11. 安全防护:是指通过采用适当的设备、工具和方法,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以减少和避免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12. 安全检查:指定期定检工作场所、设备、工具和人员的安全状况,发现隐患和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的活动。
13. 安全管理体系:是指组织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建立和运行的一套包括责任分工、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监控措施等组成部分的管理体系。
14. 安全监管:指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工作场所和生产活动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活动。
15. 职业健康监护:指对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的活动。
安全生产专用术语解释1、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2、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单质)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
3、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毒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4、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危险化学品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
5、“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火、防尘6、安全生产“三同时”——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至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7、“三源”——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8、“三类整改”——按A、B、C进行排队梳理、汇总分析和登记造册,必须立即解决的列入A类,限期解决的列入B类,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的列入C类。
9、“三件大事”——一是加强安全监管、监察体系和工作机制的建设。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特别能战斗的安全监管和监察队伍,为履行职责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10、“四客一危”——客渡船、客滚船、高度客船、旅游船和危险品运输船11、“五项落实”——落实整改的项目、措施、部门和负责人、时间、督察验收负责人。
12、“五项创新”——一是安全生产思想观念的创新。
二是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三是安全生产监管手段的创新。
四是安全科技创新。
五是安全文化的创新。
13、“六个支撑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安全信息工程体系、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安全培训体系、矿山应急救援体系14、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15、“井工矿山”——地下开采的矿山16、“三项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安全生产法制和执法队伍。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术语释义研究报告(讨论稿)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10年4月19日前言安全生产名词术语是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安全科技交流和传播的载体。
安全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安全生产的内涵有了新发展。
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宽,从业人员专业背景有差异,对一些重要的名词术语、概念解释各异,影响了先进安全技术、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和法律法规标准的贯彻落实,迫切需要规范和统一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以促进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
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职业安全卫生情报中心(Inter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formation Centre,CIS)出版《职业安全卫生术语》,规范了职业安全卫生专业术语2600条。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等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安全有关的术语标准。
Willie Hammer等出版的《职业安全管理与工程》(第五版)(Occup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Fifth Edition)共辑录了1915个专业术语,涵盖了安全管理的25个主题。
1985年国务院成立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至今已按学科建立了71个分委员会,审定公布了75种科技名词。
1987年3月原国家劳动部组织开展了《安全科学技术词典》的编撰工作,此项工作组织了75名专家,历时4年半,于1991年12月正式出版。
《词典》共收常用词条2945个,分安全管理、工厂安全、矿山安全、劳动卫生工程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五部分。
我国1994年颁布GB/T 15236-1994《职业安全卫生术语》标准,规定了37个术语的内容。
2008年颁布了修订版GB/T 15236-2008《职业安全卫生术语》标准,将术语扩大到71个,分为一般术语、事故及其相关主题、测试与评估、应急与防护措施、职业医学与职业病、工作条件与人机工程6个主题。
安全生产专用术语解释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措施。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使用一些专用术语。
下面是对一些常用安全生产术语的详细解释。
1. 安全生产:保证生产活动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措施。
2. 风险评估: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和预防。
3.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规章制度、流程规范和管理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4. 隐患排查: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记录隐患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消除隐患。
5. 安全生产事故: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而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事件。
6. 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管理者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和责任分工,明确各级责任人的安全责任和任务,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7. 安全意识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使其能够正确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安全设备。
8. 安全生产标准化: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安全生产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确保生产活动符合安全要求。
9.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由相关监管部门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以确保其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10. 安全防护设施: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设置在生产场所中,用于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危害的设施,如安全出口、防护栏杆等。
11. 紧急救援预案:针对突发事件和事故,预先制定的应急措施和行动方案,包括应急疏散、救援、医疗救护等,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的危害。
12. 安全生产宣传: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向员工和社会公众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安全生产监督名词解释嘿,朋友!咱今儿来聊聊“安全生产监督”这个词儿。
你说啥是安全生产监督?这就好比你在开车,得有个交警时刻盯着,防止你违规操作出事故。
安全生产监督呢,就是这么个“交警”,专门盯着那些企业、单位的生产过程,确保不出岔子。
比如说,一家工厂在生产零件。
那机器轰隆隆转着,工人忙忙碌碌地操作。
这时候安全生产监督就来了,它要看看机器有没有定期保养,会不会突然“发脾气”罢工,甚至造成危险;还要瞅瞅工人操作是不是符合规范,有没有戴安全帽、手套这些必要的防护装备。
要是有哪个环节没做到位,就赶紧指出来,让工厂改正,免得发生意外。
这安全生产监督可不是随便看看就行的。
它得像个精明的管家,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就像你在家里整理东西,什么东西该放哪儿,怎么放才安全,都得心里有数。
监督人员得清楚各种生产流程,明白不同的设备可能存在的风险,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
你想想,要是没有安全生产监督,那会咋样?工厂里机器乱响,工人冒险作业,说不定哪天就出个大事故,有人受伤甚至丢了性命,那得多可怕呀!这就好比一艘没有舵手的船,在大海上瞎转悠,能不出事吗?再比如说,建筑工地上,高高的塔吊来回吊运材料。
要是没有监督,塔吊的螺丝松了没人管,操作工人疲劳作业也没人提醒,万一塔吊倒了,那可就是大祸临头啦!安全生产监督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今天看了没问题,以后就不管了。
它得像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飞来飞去,时刻保持警惕。
因为生产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新的问题随时可能出现。
它还得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发现那些隐藏的危险。
就像医生看病,不仅要看到表面的症状,还要能找出深层的病因。
有时候,一些小问题不注意,就可能酿成大灾难。
总之,安全生产监督就是为了给咱们的生产活动保驾护航,让咱们能安心工作,不用担心哪天会飞来横祸。
它是咱们生命和财产的保护神,可重要着呢!所以说,咱可别小瞧了这安全生产监督,它可是关乎着千千万万人的幸福和安宁啊!。
安全监管常用专用术语解释1. 安全监管:指对相关行业或领域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行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2. 安全生产:指在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及危害,保护员工、设备和环境的活动。
3. 安全管理体系:指建立在国际标准和准则基础上的一套规范和程序,以确保组织按照预定的安全要求进行运营和管理。
4. 风险评估:指对相关活动或场所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风险和危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5. 事故调查:指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6. 安全指标:指用于评估和衡量安全水平的指标和标准,如事故率、事故频率、伤亡人数等。
7. 安全防护设施:指在相关场所或设备中设置的各种设施和设备,以预防和减少事故和危险,包括安全标识、消防设备、通风系统等。
8. 安全检查:指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场所、设备或活动进行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9. 安全培训:指为相关人员提供的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10. 安全意识教育:指通过各种活动和方式,提高人们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了解,以避免事故和危害的发生。
11. 紧急预案:指在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和管理相关人员进行及时应对和处置的一套计划和措施。
12. 工作许可制度:指对于一些危险作业或特殊作业,需要事先获得批准和许可证的制度和程序。
13. 安全监控系统:指在相关场所或设备中设置的用于监控、控制和管理安全状况的各种设备、传感器和软件。
14.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指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和机构迅速做出反应和应对措施的过程和行动。
15. 监督检查:指对相关行业或领域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遵守规定。
16. 危险化学品:指具有火险、爆炸、腐蚀、毒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环境和财产具有一定的危害。
17. 安全责任:指相关机构、企业或个人对安全工作负有的义务和责任,包括预防事故、保护员工安全等方面的责任。
部分安全名词简称解释
(安监室)
说明:安全名词简称只是一种习惯性叫法,有些含义比较固定,有些有不同侧重。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的“四全”:“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对外包单位的“四个一样”:
对外包单位的要求和本单位一样;对外包单位的管理和本单位一样;
对外包人员的要求和本单位人员一样;对外包人员的管理和本单位人员一样。
“一反、一措、两票三制”:
“一反”指反违章,包括行为性违章(含指挥性违章)、装置性违章、管理性违章。
“一措”一是指确保安措和反措等安全上必要的投入,二是指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
“两票三制”:指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度。
三个不能过高估计:
①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当前安全生产的形势;
②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企业领导和群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③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我们各个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
五个绝对不允许(或五个确保):
①绝对不允许(确保不)发生重大责任事故;②绝对不允许(确保不)发生重大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③绝对不允许(确保不)在重要的时间段和重要的地点发生重大责任事故;④绝对不允许(确保不)发生有重大社会影响的责任事故。
⑤绝对不允许(确保不)因为燃料供应出现问题而影响安全稳定生产。
“三违”行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四个到位”: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另“四不伤害”:加上不让工作班成员受伤害。
)
“四不放过”:“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员不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相关人员不受到教育不放过”。
“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四零”:零伤害、零违章、零异常、零误操作。
安全工作的要求“严、细、实、狠”:“管理要严、工作要细、作风要实、考核要狠”。
保安全“三个百分之百”:
人员的百分之百(全员);时间的百分之百(每时每刻);力量的百分之百。
安全生产的两大主体:政府的监管主体和企业的责任主体。
安全生产工作的两个负责制:政府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外包队伍管理要把好的“四个关口”是:“队伍、人员、资质、过程”。
安全工作抓“三基”是:“抓基层、抓基础、抓基本功”。
安全管理“三个组织体系”是: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责任体系。
安全管理“三个工作体系”是:风险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事故调查体系。
安全的“三控”是:可控、在控、能控。
安全管理要以“三铁”反“三违”: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或铁的纪律、铁的制度、铁的面孔);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安全管理杜绝“三高”是:杜绝“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基层员工高枕无忧、规章制度束之高阁”。
作业前“四清楚”是:作业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安全措施清楚。
安全文明施工“六化”管理目标是: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布置条理化,机料摆放定置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影响最小化。
特种作业:是指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较大危险的作业。
特种作业包括哪些工种:1.电工;2.锅炉司炉工;3.压力容器操作工;4.起重工;
5.爆破工;
6.电焊工;
7.井下瓦斯检验工;8机动车司机;9机动船舶驾驶员;10.建筑登高作业工。
集团曹培玺总经理的五个共性问题:
①没有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的部署和要求;
②个别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识、落实不到位,没有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
置,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落实不下去,严不起来”的问题严重;
③部分领导干部和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不足,不能适应公
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④现场安全管理处于失控状态,没有严格执行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制度,安全生产保
证体系、监督体系没有履行责任和发挥作用,现场违章和隐患没有得到彻底整治;
⑤没有履行对外包工程统一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以包代管、
以罚代管,现场失去监督。
股份刘国跃总经理的四个方面:
①安全责任意识的树立;②管理能力的适应;③工作作风的务实;④现场措施的执行。
作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
1.自觉遵守国家、上级及本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条例、规程及规章制度,
自觉遵守劳动纪律。
2.有权制止他人的违章作业,有权拒绝执行违章指挥。
3.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4.及时反映,并按照规程规定处理一切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情况。
5.按要求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和检查,参加各项安全活动,为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
产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刻苦学习和钻研自己的专业业务,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技术水平,保证生产安全。
7.尊重和支持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服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