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68.00 KB
- 文档页数:7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专题考点回顾:近代西方代议制确立和发展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各国颁布的宪法以及政体类型考查次数最多。
本涉及的考点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具体看,本专题主要要注意以下相关内容:《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从近两年的各地高考试题题型看,本专题的内容涉及各种题型,图文型的试题占有相当比重,2007年、2008年两年的高考试题,多数以选择题选择题形式出现。
从涉及的重点知识看看,命题重心已经从过去“革命”的政治斗争转向“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上,突出对《权利法案》、《人权宣言》与《1787年宪法》等重要文献的考查,并加强了对代议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联邦制等概念内涵的考查。
能力考查上侧重于分析、比较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注意从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得出启示,即要对民主、平等这些观念进行肯定,又要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
二.试题典例剖析:例1.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解析】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从2008年实行新课标地区的考题来看,江苏卷和海南卷有个别题目考察基础知识,但广东和山东卷中已经很难见到此类试题,说明新课程考题的考查方向开始由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向更高的能力考查渗透。
但浙江省09年刚刚实行新课程高考,为了完成由传统高考向新课程高考顺利过渡,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一般以稳定为主,在能力要求以及难度不是很大。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①二次内战,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过程②新贵族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③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④“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影响: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①颁布的条件:
限制王权法案②《权利法案》等法案:内容、实质
一、英国君主立(2)确立过程③结果: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近宪制的确立①形成过程:
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②特点(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西③影响:
方(3)特点:虚君、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民①结束专制制度,走上民主化的道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保障主(4)作用②权力互相制约和平衡,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③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新的统治模式产生巨大影响。
治
的(1)背景: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邦联”制使美国陷入窘境。
确①主要内容:联邦制、三权分立的原则
立二、美国总统制制约权力: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与共和制确立②特点中央与地方
发联邦宪法的制定平衡利益大州与小州
展南方与北方
(2)确立③评价:
①1788年6月,联邦宪法正式生效
联邦政府的成立②1789年1月,华盛顿当选总统
③意义:
★比较美国共和和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此内容略。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1、责任制内阁责任制内阁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制内阁、议会内阁制。
责任制内阁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权力受议会的制约,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2、英国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1.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
2.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
3、近代英国民主政治的特点(1)与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相比,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是典型的代议制民主。
①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议会,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的权力。
②与古代直接民主相比,代议制民主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包容性。
(2)就英国的政体来看,君主立宪制是其最主要的特色。
①在君主立宪制下,君主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②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这就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注入了时代特色。
(3)就英国近代民主政治来看,彰显了民主与法制密切结合的特色。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至上、限制君权的原则。
1689年,这两个原则被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写入了《权利法案》。
此后,英国又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为民主的发展提供保障。
(4)就英国近代民主的发展道路来看,充分体现了和平渐进的发展特色。
①1689年,君主立宪制确立时,英国国王仍享有充分的行政权力。
②1721年,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国王“统而不治”,英国民主政治进入了新的阶段。
高考热点分析及近代史易错知识点分析:西方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历程在高考问答题中,原因类题往往占很大比重。
这是因为这类题具有思辨性,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对照联系强,涵盖知识面广。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复习备考:中国近现代史易错易混知识点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性质,因为它规定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的农副产品。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反封建反侵略与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推销商品和进行经济侵略活动的代理人。
清朝初年,买办专指为广东外国商馆办事的中国公行中的采买人或管事人。
真正意义上的买办和买办商人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孕育、产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已经形成为一个阶层。
《马关条约》其内容体现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指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这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要求。
《马关条约》中关于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的真实含义是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
《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同盟会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主要依据是从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旗帜,新道德是手段,新文学是载体。
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是指法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新道德主要指平等、自由、博爱。
新道德宣传了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
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基本任务是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的中心问题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而不是急于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总论】(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2)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很是激烈,民主的确立几经曲折反复。
(3)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发源地,相对比较温和,这个“议会之母”,议会制度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美国在一个广阔的领土上独创了联邦共和政体。
法国则是保皇派和龚共和派旗鼓相当,所以走向了独特的议会制共和制道路。
德国因为独特的国情,走向的与英国不同的是另一种君主立宪制。
这四个国家分别代表近代代议制的一种类型。
【代议制】:代议制指在宪法中规定议会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治制度。
它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式,是间接民主,也叫做议会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是真正代表民意的代议机关。
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
代议制民主思想的一些基本要素是在中世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孕育形成的。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共同体是政治权力的最终;王权源于人民权力的转让。
西方古典城邦时代的民主属于直接民主,即公民以直接到场的方式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过程。
当17—18世纪近代民主产生的时候,它采取了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的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公民不是直接参与政治决策过程,而是通过他们的代表。
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
②政治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建立自己的政权;封建王权统治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③思想原因:启蒙运动确立的原则。
④历史原因:中世纪及古代希腊罗马的一些政治思想和实践。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君主立宪制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二】建立过程:(1)王权来源从神授到议会授予: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光荣革命。
①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1640-1688年。
②斗争双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斯图亚特王朝为代表的封建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