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热点问题和专家共识
- 格式:pdf
- 大小:226.75 KB
- 文档页数:3
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随访管理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摘要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升,前列腺癌进入慢性疾病管理时代。
雄激素剥夺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基石治疗方案,并贯穿患者治疗的各阶段。
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前列腺癌长期管理的一大难题,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除了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注重前列腺癌的疾病管理,更应该密切随访药物去势治疗后患者的整体情况,尤其对于处于疾病治疗关键阶段的患者,应在疾病重要节点(疾病阶段起始点和治疗切换点)监测睾酮或其他指标,避免错过最佳治疗窗口期。
前列腺癌随访管理应该兼顾疾病本身治疗阶段特点(疾病分期、既往症状、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案)和患者自身诉求,定制个性化的随访策略,更好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
目前中国尚缺乏前列腺癌患者药物去势治疗后随访及生活质量管理的指南或共识,为此,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协作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制定了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治疗随访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期为接受药物去势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随访及生活管理提供参考,进一步改善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药物去势;随访;生活质量;共识在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作为男性的第2大常见肿瘤,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前列腺癌早筛意识的不断普及,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改善。
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2023年恶性肿瘤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已达97.0%,仅次于甲状腺癌。
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虽然与美国存在差距,但2012—2015年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标化5年相对生存率也已从2003—2005年的53.8%提高至66.4%。
生存时间的延长预示前列腺癌进入慢性疾病管理阶段。
在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认知、心理状态等问题应在随访期间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前列腺癌患者行手术去势治疗后的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摘要】去势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特别是心理障碍。
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应了解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文就手术去势治疗后患者易产生的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为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服务患者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247-02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临床上发现的病例主要以晚期前列腺癌为主[1,2]。
长期以来,手术去势一直被认为是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
去势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下尿路症状并延长患者生命,但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它的特殊性以及治疗性毁损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和生理影响[3,4]。
我们不能忽视手术后所引起的心理障碍,同时也不能忽视手术所导致的性欲下降和勃起功能障碍,另外,70%的患者手术后会发生面色发红发热等现象,还有骨质疏松、体重增加、容易疲劳和贫血等。
对于接受去势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就成为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1 手术去势治疗后的并发症的表现1.1去势治疗后的心理障碍去势手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自我形象紊乱与自卑、焦虑、恐惧、多疑、情绪低落、抑郁、逃避等心理障碍。
患者行去势手术后,往往会感觉自己不再完整,出现自卑感。
术后,因雄激素水平降低,超过50%的患者会出现乳房增大及肥胖等变化,使患者对自己的形象改变产生恐惧与悲观心理。
术后很多患者会因失去性器官而产生焦虑心理,尤其担心因性功能丧失,给爱情、婚姻、家庭等带来种种危机。
而逃避则是前列腺癌去势手术患者术后因特定器官缺失所产生的独特心理特点。
CPCC晚期前列腺癌中国专家共识要点晚期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癌已经扩散到远处器官或局部再生长无法手术切除的阶段。
因为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难度较大,因此中国专家共识起到了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CPCC(中国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前列腺癌专业委员会)晚期前列腺癌中国专家共识的要点:1.诊断:晚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膀胱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还需进行骨盆CT和骨扫描来评估是否存在远处骨转移。
2.风险评估: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需要对其风险进行评估。
常用的评估因素包括年龄、PSA水平、肿瘤分级和分期、性格、体力状况等。
这些评估因素可以帮助医生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3.治疗目标: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目标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偏好,可以选择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化疗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
4.多学科团队: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需要建立一个多学科团队,包括泌尿外科、放疗科、内分泌科、肿瘤科、病理科等专业医师。
多学科团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5.外科手术治疗:对于适宜手术的患者,如果肿瘤还没有扩散到远处器官,手术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前列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等。
手术后,可以考虑辅助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6.放疗治疗:放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式。
放疗主要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通过放疗可以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并控制肿瘤进展,达到延长生存时间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7.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种常用治疗方式。
内分泌治疗通过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雄激素依赖性,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剂和雄激素拮抗剂。
8.化疗治疗:化疗对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有限,主要用于控制肿瘤进展和缓解症状。
前列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hormone therapy, NHT或neoadjuvant androgen-deprivation therapy, nADT)即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根治性放疗前给予辅助性的内分泌治疗。
1989年Monfette报道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氟他胺作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的辅助治疗,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及肿瘤体积明显减小,术中失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尤其发现病理标本中存在29%的T0期肿瘤。
近20年,虽然众多研究报道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意义,但是由于其改善生存期的不确定,临床应用一直存在诸多争议。
前列腺癌的预后与前列腺体积、PSA水平、分期、切缘阳性以及Gleason评分等有关。
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能缩小前列腺体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3-6个月NHT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20-50%(1,2),不过有研究认为体积缩小的主要是良性前列腺组织,而肿瘤体积变化不具有显著性(3)。
同时,NHT能有效降低血浆PSA水平(4),但是不需要等PSA降到极低值后再行手术治疗(5)。
多项研究认为NHT能够有效降低临床T2期前列腺癌分期,但临床T3期肿瘤NHT治疗后出现分期降低少见,即便出现也认为是临床诊断时的分期过高所致(6,7)。
切缘阳性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率,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NHT能显著降低临床T2期及以下前列腺癌的切缘阳性(7,8),但临床T3期的肿瘤切缘阳性反而有所升高(9,10)。
原因可能是NHT导致前列腺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切除不彻底,使切缘阳性率升高。
在此之外,NHT却会增高肿瘤的Gleason评分,但有研究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假象。
既然如此,那么NHT治疗能否延长患者生存期?尤其是临床T3期患者是否适合行NHT治疗?欧洲前列腺癌新辅助治疗研究组在2000年报道了402例T2-3N0M0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随访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