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不变的规律(六步)
- 格式:ppt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13
“商不变的规律”说课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的的内容。
编者意图是在学生学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构建“商不变的规律”这一知识模型,并能运用该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本节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
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计算,然后依次按照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顺序去观察,比较算式中被除法和除数的变化及对应的商的关系,从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对于规律的学习,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比较清楚的描述,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应用,而不要求用统一的语言去描述并强记,另外“商不变的规律”是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学习“小学除法”的基础,因此该“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对于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有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知识基础,并且在本册的第三单元学生在学习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时,通过具体的情景活动,他们已经历“发现问题、举例验正、归纳规律、实践运用”的过程,这些学习方法的形成对学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学生“商不变的规律”时,完全可以把探索、发现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确定观察的方法,自己归纳观察结果。
但这次我去执教的地点是一个村校,通过调查得知该班学生思维不太活跃,发言不很积极,上课很难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所以我想采取有趣的情境引入,提问层次适当放低,探索过程教师作一些适当引导,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针对不同学生达到有效教学。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模型,并运用建构的规律解决问题,在建构、运用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商不变的规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商不变的规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是在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3.运用: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商不变的规律,并强调规律的应用。
5.练习: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和提高对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采用图示、流程图、列表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
可以通过观察、问答、练习等方式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前两位<除数时,商是一位数,
被除数前两位≧除数时,商是两位数。
3、商的变化规律:
(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
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要除
以(或乘以)相同的数。
(2)、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
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简便记法:除数与商的变化方向相反,被
除数与商的变化相同。
(3)、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这叫做“商不变规律”(或商不变性质)。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习了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之后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一规律。
让学生认识到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进行简算,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由于在第一单元学习“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时,通过填表、提问引导学习发现规律时,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在上课时,我改变了一下教材的呈现方式,以几道口算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口算时发现一个问题: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怎么商不变?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发现规律。
接着又让学生自己举例,来验证一下有没有商变化的情况,通过检验,使他们确信被乘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是不变的。
本节课虽然在设计时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由于备课时不够充分,也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一、引入时的材料不够充分。
课的开始,我先出示了一道题16÷8= 让学生口算。
接着又呈现了6道除法算式,让大家口算:(1)48÷24 (2)80÷40 (3)160÷80 (4)96÷48 (5)64÷32 (6)8÷4 从这6道题不难发现,前5道题同16÷8 比较,都是扩大几倍,而只有第6题是缩小的情况。
因此学生在发现缩小几倍的规律概括的不是很好。
既然是发现规律,就应该从多个材料中去找相同的地方。
如果多出示一些口算题,这里面多数是商是2的,还有几道不是得2的,其中商2的口算扩大或缩小的情况尽可能多一些。
然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接着再探究商都是2的这些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效果也(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许会更好一些。
二、小组合作安排得不够恰当。
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
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的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