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下册课件 -1.2 美丽的水乡 沪教版 (共12张PPT)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98 MB
- 文档页数:15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美丽的水乡|沪教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和描绘,了解和感受水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绘画水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描绘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首先,教师会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著名的水乡景观,如江南水乡、威尼斯水城等,让学生初步感受水乡的魅力。
然后,教师会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水乡的特点,如水道、桥梁、建筑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水乡的风貌。
最后,教师会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绘画技巧,如透视、光影、色彩等,来表现水乡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绘画水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水乡风景画。
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运用透视、光影、色彩等绘画技巧,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水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水乡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观察与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乡的特点,如水道、桥梁、建筑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技巧讲解:教师讲解绘画水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透视、光影、色彩等,并示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独立完成一幅水乡风景画。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品,提出改进的方向。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美丽的水乡2. 教学目标:了解和感受水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掌握绘画水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教学内容:了解和描绘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观察和描绘水乡的特点,如水道、桥梁、建筑等;运用绘画技巧,如透视、光影、色彩等,来表现水乡的美。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美丽的水乡|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培养学生对水乡的热爱之情。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水乡特色的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水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2.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3. 创作一幅具有水乡特色的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水乡的印象和感受。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水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如水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建筑风格等。
2. 教师讲解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并结合水乡的特点进行示范。
三、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水乡的印象,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水乡特色的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水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水乡的热爱之情,并表示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水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培养了学生对水乡的热爱之情。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了一幅具有水乡特色的作品,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在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评价,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水乡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使作品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的一课。
本课以江南水乡为题材,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江南水乡的特色和美丽风光。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江南水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介绍,以及绘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江南水乡的了解可能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和文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绘画实践中不断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水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学会用绘画表现江南水乡的特色和美丽风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江南水乡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江南水乡的特点和绘画表现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江南水乡的特色和文化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绘画材料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江南水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特点,使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3.绘画技巧讲解:讲解如何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法表现江南水乡的特色。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江南水乡风景的绘画创作。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境保护,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的一课。
本课以江南水乡为题材,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和绘画作品,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独特的风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江南水乡的了解可能有限。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本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表达对江南水乡的认识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3.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现手法,创作出有层次的风景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点,学会用绘画表现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江南水乡的特色,有层次地表现画面,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和生动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江南水乡的图片和绘画作品,了解其特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江南水乡的认识和感受。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江南水乡的图片、绘画作品和相关资料。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布置教室,营造江南水乡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和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根据自己对江南水乡的认知和感受,进行绘画创作。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点评,指导学生改进作品。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有层次的风景-江南水乡|沪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通过学习江南水乡的地貌特点、建筑风格、人文环境,了解江南水乡的风景。
2.掌握风景绘画的构图方法和创作技巧,制作出符合江南水乡特点的风景画。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现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艺术创造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江南水乡的情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江南水乡的地貌特点、建筑风格、人文环境。
2.学习风景绘画的构图方法和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将江南水乡的特点巧妙地融入到绘画中去。
2.如何通过绘画表现江南水乡的氛围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A. 导入环节活动1:“了解江南水乡”1.师生共同探讨江南水乡的意义与特色,并通过互动方式学习江南水乡的地貌特点、建筑风格和人文环境。
2.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传统文化。
B. 提高情感认知活动2:情感认知1.向学生展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和景点。
2.通过谈论、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江南水乡的情感和氛围表现出来。
C. 教学重点活动3:风景画构图1.教师向学生讲解风景画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引导学生进行构图练习,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方法。
活动4:风景画创作1.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江南水乡进行观察和人物的创意描绘,以五彩棉布作为画布绘制出一幅他们心目中的江南水乡风景画。
2.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将江南水乡的特色和气息融入到绘画中去。
D. 总结回顾活动5:作品展示1.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江南水乡的图片和资料,为下一次课堂作品展示做准备。
2.让学生将绘制的风景画展示给其他同学和老师,通过谈论、评价的方式,了解不同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了解江南水乡的同时,掌握了风景绘画的构图方法和创作技巧,培养了观察、想象、表现和创新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艺术创造的能力和绘画技能。
美丽的水乡——小学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乡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水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观察、欣赏、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水乡的自然风光2. 水乡的民俗文化3. 水乡的历史文化4. 水乡的美术作品欣赏5. 水乡的手工制作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你们对水乡有什么了解?(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水乡是指我国江南地区的一些地方,如苏州、杭州、无锡等,这里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的旅游胜地。
2. 学习新课(1)水乡的自然风光教师出示水乡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觉得水乡的自然风光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水乡的自然风光以水为主要特点,有“水乡泽国”之称。
这里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景色宜人。
(2)水乡的民俗文化教师出示水乡的民俗文化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水乡有哪些民俗文化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水乡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划龙舟、舞狮、放风筝等传统活动,还有独特的婚嫁习俗、节庆活动等。
(3)水乡的历史文化教师出示水乡的历史文化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水乡有哪些历史文化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水乡的历史文化悠久,有许多历史名人、古建筑、古遗址等,如苏州的拙政园、杭州的西湖等。
(4)水乡的美术作品欣赏教师出示水乡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美术作品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水乡的美术作品以描绘水乡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风格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5)水乡的手工制作教师出示水乡的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并提问:你们会制作哪些水乡的手工制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水乡的手工制品有扇子、香囊、灯笼等,这些制品富有水乡特色,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购买。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美丽的水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水乡》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的第二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水乡的美丽,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水乡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美术的方式表现出水乡的美丽,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水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水乡的美丽。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水乡美丽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现出水乡的美丽。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水乡的特色,以及如何培养学生通过美术的方式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水乡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水乡的美丽。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水乡的感受和想法。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4.评价法: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乡的图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础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水乡的美丽。
同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水乡的了解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方式表现水乡的美丽。
学生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美术的方式,表现出水乡的特色?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美丽的水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水乡》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的第2课。
本课以我国江南水乡为题材,通过描绘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水乡的独特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水乡景色的描绘,也有对水乡民俗的介绍,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绘画素材和技法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水乡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水乡的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学会用绘画表现水乡的特色。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绘画水乡的基本技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抓住水乡的特点,用绘画表现出来。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范画等辅助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水乡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让学生深入了解水乡的特色。
3.技法讲解:示范绘画水乡的技法,引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
4.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对水乡的理解,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5.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乡的特点和绘画技法。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自然风光:线条、色彩2.民俗风情:线条、色彩3.绘画技法:线条、色彩、构图八.说教学评价1.学生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2.学生对水乡特色的理解和运用。
3.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活动名称:《美丽的水乡》(大班)活动特质:偏艺术领域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水乡民居层叠、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尝试用水墨表现民居特点。
2.在绘制长卷画的过程中体验同伴合作的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进行过拓印活动,有一定的拓印经验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长卷轴、百洁布、墨盘、油画棒、水彩笔、湿纸巾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意图:感受江南民居之美)
重点提问:
1.照片里有什么?
2.有的房子为什么看不到全部呢?
小结:许多的房子层层叠叠,互相遮挡,有的我们只能看见一部分。
二、欣赏感受(意图:观察水乡民居层叠、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
1.欣赏水墨画
2.介绍作画工具:百洁布
重点提问: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画房子的哪部分?
3、个别尝试
小结:
三、创作表现(意图:尝试用水墨表现民居特点,体现江南名居之美)
1、简单交流:我们合作的时候应当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结:印的时候不要太密,房子是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
房子完成以后,再在空白处进行添画。
2、幼儿合作绘画一副长卷画作品。
四、展示评价(意图:交流江南民居之美,体验合作作画的快乐)
说说这幅画里你最喜欢的地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