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病历书写要求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6
口腔科门诊病历书写模板精选1.对口腔卫生进行定期维护,保持口腔清洁;2.定期复诊,随时观察病情变化;3.注意饮食惯,避免过度进食甜食和粘性食物;4.遵医嘱服用口腔抗菌药物和口腔抗炎药物。
牙龈炎主诉:刷牙出血半年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刷牙及咀嚼食物时牙龈出血,含漱可止血,现要求诊治。
既往史:患者无明显疾病史,无过敏史,无手术史,无传染病史。
检查:口腔卫生状况一般,有少量色素附着,牙石较多,牙龈充血色红,质地松软,边缘厚钝,龈圆钝,肥大面光亮,龈沟深度3mm,BI3°,无附着丧失。
诊断:慢性牙龈炎。
治疗计划:洁治术处置:口腔卫生宣教,指导刷牙方式及牙线使用。
已向患者交代清楚患牙情况及费用,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全口龈上洁治,喷砂,抛光,上药。
医嘱:定期复诊,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度进食甜食和粘性食物。
牙周炎主诉:下前牙松动半年现病史:患者近两年来时常牙龈刷牙时出血,有口臭。
近半年下前牙自觉松动,牙龈偶有脓液溢出,要求诊治。
既往史:患者无明显疾病史,无过敏史,无手术史,无传染病史。
检查:口腔卫生状况较差,有大量色素附着,龈上牙石较多,牙龈充血色红,质地松软,边缘厚钝,龈圆钝,肥大面光亮,牙龈萎缩,PD约3-5mm,下颌前牙区牙周袋内可见脓性分泌物。
BI4-5°。
下颌前牙区牙齿松动I-II°,余牙尚可。
X线检查全口牙槽骨水平吸收达根长1/3左右。
诊断:慢性牙周炎,32-42牙周脓肿。
治疗计划:牙周序列治疗处置:口腔卫生宣教,指导刷牙方式及牙线使用。
已向患者交代清楚患牙情况及费用,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全口龈上洁治,龈下超声刮治,手工根面平整,牙周袋内810nm激光照射。
全口喷砂,抛光,上药。
医嘱:定期复诊,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度进食甜食和粘性食物,遵医嘱服用口腔抗菌药物和口腔抗炎药物。
患者一周前开始感到左下磨牙后区胀痛,食物嵌塞,口臭,自行口腔清洁后症状稍有缓解,但仍存在,遂来就诊。
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 3篇门诊病历书写范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 3篇门诊病历书写范文在病历印刷边框线内、使用蓝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体工整、能够辨认,无自创字,错别字;更正笔误用双线划在错字上,原字迹可辨认。
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11、病历书写总要求2、病历首页3、主诉4、现病史5、既往史、家族史6、体检7、诊断8、处置9、签名一、病历书写总要求1、在病历印刷边框线内、使用蓝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体工整、能够辨认,无自创字,错别字;更正笔误用双线划在错字上,原字迹可辨认; 审查修改病历,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2、语言通顺,术语正确,绘图标记正确。
3、增加附页应在页眉处记明姓名、页码。
4、主诉牙(主诉病)首诊按初诊书写病历。
复诊指主诉牙(主诉病)的继续治疗。
5、发现病历误、漏时应于篇尾补记并说明情况,禁止在误、漏原位处修改。
6、牙片袋上注明病人姓名、病历号二、病历首页1、记载姓名、性别、年龄;存档病历应记载电话、通信地址、初诊科别、日期、邮编及X线片号、病理号。
2、药物过敏史注明过敏药物或记为否认。
存档病历首页应另外记载以下内容:3、诊断或初步诊断:部位+诊断名称。
4、主诉牙(主诉病)每次诊治后需在病历首页填明日期、科别、诊断、处置及医师签名。
三、主诉1、部位+症状+发病时间(或病程日期)2、有些主诉可不含症状或发病时间(如要求修复缺失牙或拔除残根等)。
3、复诊:同一患牙或疾病写治疗后自觉症状。
四、现病史主诉牙(主诉病)病史的发生、发展、曾经治疗、目前情况五、既往史、家族史、全身情况1、正确记录患者陈述(与本病有关的)2、无陈述时记明情况六、检查一般检查1、皮肤2、淋巴结3、头部4、眼5、耳6、鼻7、咽喉六、检查口腔专科检查1、检查内容:额面部、口腔软组织、颞额关节、涎腺、上下班颈部和牙体、牙周组织2、检查原则:应根据主诉,有选择地、顺序地先口外后口内逐项检查记录,以免遗漏,尽量做到全面细致。
标准口腔科病历的规范书写第一节口腔科病历书写的重点要求1.一般资料及病史(一)常规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出生地等。
这些项目对每一个患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均有密切关系。
1、年龄:青少年性牙周炎好发于年轻人,而口腔癌多见于老年人。
2、性别:白斑多见于男性,而播散性红斑狼疮主要是女性患者。
3、民族:由于长期生活环境不同,患者体质及对疾病的感受性也不同,例如藏族的患龋率较汉族低.又如牙骨质瘤常见于黑种人。
4、职业和劳动条件:有些疾病与职业有关,例如汞中毒、铅中毒、牙齿酸蚀症等。
5、出生地、成长地或久居地:某些地区由于饮水及食物种类关系,可以影响牙疾病的发生。
例如饮水中含氟量过高会引起斑釉症;因食物中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而使牙龈炎或牙周炎特别严重。
(二)主诉用患者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记录。
例如:“一周来左上后牙遇冷热痛",“左舌缘溃烂已3个月"。
(三)现病史包括与主诉有关的自觉症状与检查结果。
例如:“左舌缘溃烂已3个月,溃疡逐渐扩大,有自发痛.检查时溃疡大小为 1.5cmx1cm,边缘不整,有到悬,低面不平,有无数小结节,表面被覆污秽黄色假膜,基底不硬”等等。
在本栏内不要记录所有的口腔情况,因为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容易遗漏。
(四) 既往史既往史包括的内容见前述章节,在本栏内应将有关的重要部分记录下来。
例如:“一年前患过浸润性肺结核”,“注射链霉素时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五) 家族史家族中若有类似患者的疾病,应记录在本栏。
一、一般体格检查1、皮肤:皮肤表面有无皮疹和皮下脂肪。
2、淋巴结:重点检查头颈部淋巴结,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如发生头颈部淋巴结转移,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都非常重要。
当颌颈部淋巴结肿大,凝为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或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等与全身淋巴系统有关的疾病时,应对全身各组淋巴结作详细记录。
3、头部:口腔颌面部与头颅相邻。
口腔颌面部的损伤、肿瘤或类肿瘤疾病,如骨纤维结构不良、浆细胞瘤等,均可累及头部。
在书写口腔病例时,以下是一个常见的模板,包括了一般性的信息和结构:
1.患者信息:
●姓名:
●年龄:
●性别:
●职业:
●就诊日期:
2.主诉(患者主诉的问题或不适):
3.既往病史:
●过去的牙科治疗历史
●有关牙齿或口腔疾病的既往病史
●其他身体健康相关的既往病史
4.现病史:
●出现的症状描述
●症状出现的时间和频率
●症状的影响和恶化因素
5.口腔检查结果:
●牙齿情况:如龋齿、牙缺失、牙色变化等
●牙周状况:如牙龈出血、牙周袋深度等
●口腔黏膜:如溃疡、肿胀等
●颞下颌关节(TMJ)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结果(如X光片、CT扫描等)
6.诊断:
●针对患者的口腔疾病或问题的正式诊断
7.治疗计划:
●建议的治疗方案和步骤
●使用的工具、技术或药物等
8.随访计划:
●提供必要的随访建议,以监测治疗进展和效果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模板,实际书写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编写病例时,确保准确记录患者信息、症状、检查结果和治疗计划等重要内容,并遵守相关法律和伦理规范。
口腔科病历书写
口腔科病历书写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主诉:患者自述的主要症状和不适。
现病史:包括疾病发病时间、病程进展、症状表现等。
既往史:包括过往的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等。
个人史:包括婚育史、吸烟饮酒史、药物过敏史等。
家族史:包括遗传性疾病、家族中存在的口腔科疾病史等。
体格检查:口腔科病历中需包括口腔内外的体格检查,包括口腔粘膜、牙齿、牙龈、颌面部等的检查结果。
辅助检查:如拍片、CT、MRI等检查结果。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疾病。
治疗方案:包括口腔科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口腔护理等。
注意事项:对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说明。
口腔科病历书写需要准确、清晰、完整,确保医生之间的沟通和患者信息的记录准确。
同时,要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保护患者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3篇口腔病历书写范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3篇口腔病历书写范文在病历印刷边框线内、使用蓝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体工整、能够辨认,无自创字,错别字;更正笔误用双线划在错字上,原字迹可辨认; 审查修改病历,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1一、现病史1.颌面部炎症性疾病:发病时间,病程缓急,张口、吞咽、咀嚼功能障碍的程度,肿痛的中心部位,全身反应的证状。
2.颌面部创伤:部位、出血量。
有无骨折及异物存留;有无恶心、呕吐、耳漏、鼻漏、呼吸困难、休克、昏迷等,其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无颅脑和颈部多发伤。
3.口腔颌面部肿瘤:原发部位、生长速度、病程长短,有无疼痛、出血、溃疡,口腔内修复物的摩擦情况,既往手术或其他治疗情况。
4.口腔颌面部畸形:先天性畸形对进食、语言功能的影响,呼吸道感染的频度和程度,病理畸形的发病和形成畸形的全过程,口腔功能障碍种类、程度及诊疗情况。
二、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口腔颌面部肿瘤应询问有无烟酒嗜好;口腔颌面部畸形应询问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母亲孕期健康情况,有无外伤等。
三、专科检查1.颌面部检查(1)面颊部:颜面部外形是否对称,有无畸形;皮肤颜色,有无疤痕、红肿、伤口、溃烂、瘘管及新生物(记录其部位、大小及与深层组织关系)。
(2)唇及口角部:形态、大小,有无畸形、缺损,粘膜色泽,有无红肿、糜烂、溃疡、脱屑、皲裂及新生物(记述其部位及范围)。
(3)上下颌骨:大小、外形是否对称,有无膨隆或缺损(记录其部位及病损范围),骨面有无乒乓球感,骨折(部位,开放或闭合性,有无移位、骨擦音、张口受限、牙)错乱、血肿)。
头颈部淋巴结(包括枕、耳前、耳后、腮腺、面、额下、颈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性,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有无压痛及波动感。
2.口腔检查(1)口腔前庭:唇、颇系带的位置,唇颊及牙龈粘膜的色泽,有无伤口、痿管、溃疡或新生物;腮腺导管开口有无红肿,导管口排出物的量与性质(清亮、浑浊或脓液)。
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一)病历书写项目:1、病历书写总要求2、病历首页3、主诉4、现病史5、既往史、家族史6、体检 /查体7、诊断8、处置9、签名病历书写总要求:1、在病历印刷边框线内、使用蓝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体工整、能够辨认,无自创字,错别字;更正笔误用双线划在错字上,原字迹可辨认;审查修改病历,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2、语言通顺,术语正确,绘图标记正确。
3、增加附页应在页眉处记明姓名、页码。
4、主诉牙(主诉病)首诊按初诊书写病历。
复诊指主诉牙(主诉病)的继续治疗。
5、发现病历误、漏时应于篇尾补记并说明情况,禁止在误、漏原位处修改。
病历首页的书写:1、记载姓名、性别、年龄;存档病历应记载电话、通信地址、初诊科别、日期、邮编及X 线片号、病理号。
2、药物过敏史注明过敏药物或记为“否认”。
存档病历首页应另外记载以下内容:3、诊断或初步诊断:部位+诊断名称。
4、主诉牙(主诉病)每次诊治后需在病历首页填明日期、科别、诊断、处置及医师签名。
主诉的书写:1、部位+症状+发病时间(或病程日期)2、有些主诉可不含症状或发病时间3、复诊:同一患牙或疾病写治疗后自觉症状。
现病史的书写:主诉牙(主诉病)病史的发生,发展,曾经治疗,目前情况。
既往史、家族史、全身情况的书写:1、正确记录患者陈述(与本病有关的)2、无陈述时记明情况。
口腔专科检查的书写:1、检查内容:额面部、口腔软组织、颞额关节、涎腺、上下班颈部和牙体、牙周组织。
2、检查原则:应根据主诉,有选择地、顺序地先口外后口内逐项检查记录,以免遗漏,尽量做到全面细致。
有关鉴别诊断的重要阴性项目亦应记录。
一.牙体牙髓专业、口腔儿科专业1、龋齿、牙髓及根尖病主诉牙的牙位或与主诉、症状相符的牙位、龋坏牙面、龋蚀度数、探诊、叩诊及松动度。
拍X线片者,需正确描述根吸收、根尖周、根分歧、恒牙胚等情况。
正确记录疑有病变的非主诉牙牙位、龋坏牙面及其它异常情况。
口腔门诊病历书写规范3篇一、现病史1.颌面部炎症性疾病:发病时间,病程缓急,张口、吞咽、咀嚼功能障碍的程度,肿痛的中心部位,全身反应的证状。
2.颌面部创伤:部位、出血量。
有无骨折及异物存留;有无恶心、呕吐、耳漏、鼻漏、呼吸困难、休克、昏迷等,其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无颅脑和颈部多发伤。
3.口腔颌面部肿瘤:原发部位、生长速度、病程长短,有无疼痛、出血、溃疡,口腔内修复物的摩擦情况,既往手术或其他治疗情况。
4.口腔颌面部畸形:先天性畸形对进食、语言功能的影响,呼吸道感染的频度和程度,病理畸形的发病和形成畸形的全过程,口腔功能障碍种类、程度及诊疗情况。
二、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口腔颌面部肿瘤应询问有无烟酒嗜好;口腔颌面部畸形应询问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母亲孕期健康情况,有无外伤等。
三、专科检查1.颌面部检查(1)面颊部:颜面部外形是否对称,有无畸形;皮肤颜色,有无疤痕、红肿、伤口、溃烂、瘘管及新生物(记录其部位、大小及与深层组织关系)。
(2)唇及口角部:形态、大小,有无畸形、缺损,粘膜色泽,有无红肿、糜烂、溃疡、脱屑、皲裂及新生物(记述其部位及范围)。
(3)上下颌骨:大小、外形是否对称,有无膨隆或缺损(记录其部位及病损范围),骨面有无乒乓球感,骨折(部位,开放或闭合性,有无移位、骨擦音、张口受限、牙)错乱、血肿)。
头颈部淋巴结(包括枕、耳前、耳后、腮腺、面、额下、颈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性,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有无压痛及波动感。
2.口腔检查(1)口腔前庭:唇、颇系带的位置,唇颊及牙龈粘膜的色泽,有无伤口、痿管、溃疡或新生物;腮腺导管开口有无红肿,导管口排出物的量与性质(清亮、浑浊或脓液)。
(2)牙齿、牙周及咬合:牙齿的数目(缺失或增多)及排列情况;有无龋齿、牙冠变色(必要时做活动力测验)、牙折、叩痛、咬合关系;牙周有无红肿、增生、肥大、萎缩、溢脓及牙周袋、牙结石。
(3)固有口腔腭:硬、农腭有无红肿、溃疡、畸形及新生物(大小、硬度、活动度),软助听腭运动情况,有无发音、吞咽等功能障碍。
口腔科病历书写要求
口腔科病历书写要求
(一)病史
病案记录一般要求,已详见一般病历及普通外科病历,但须注意以下各项:
1.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及有关不良习惯。
2.口腔卫生情况、疾病史、手术史及治疗经过。
3.家族史询问患者直系亲属中是否有人患过癌、糖尿病、结核病,先天性畸形等疾病。
(二)体格检查
应详述专科检查,即口腔及颌面部情况,应分述:
1.牙齿
(1)牙齿部位的记录符号以十字形线条将上下左右四区的牙齿,依照牙位排列顺序,自前至后,用数字代表,分别记载于各区。
恒牙用阿拉伯数字代表,乳牙用罗马数字代表。
见下表。
(2)形态、数目、色泽及位置
注意牙齿形态、大小,有无畸形,有无缺牙及多生牙;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拥挤、稀疏、错位、倾斜、阻生等情况。
(3)松动度
正常生理性松动度不计度数,大于生理性松动度而不超过
1mm者为Ⅰ°,松坳度相当于1~2mm者为Ⅱ°,松动度大于2mm者为Ⅲ°,异常松动至上下浮动者为Ⅳ°。
(4)牙体缺损及病变
记录病变名称、牙位、围及程度等,必要时进行温度、电活力或局部麻醉试验,以查明病变部位及性质。
(5)修复情况有无充填物、人造冠、固定桥及托牙等,注意其密合度,有无继发性病变。
(6)咬合关系记录正常、反、锁(跨)、超、深复、对刃、开及低间隙等。
(7)缺牙情况缺牙数目位置,拔牙创口愈合情况。
2.牙龈
(1)形态、色泽及坚韧度
注意有无炎症、溃烂、肿胀、坏死、增生、萎缩、瘘管,色泽是否正常,是否易出血。
(2)盲袋情况
盲袋分为龈袋及牙周袋(骨上袋、骨下袋)两种,记录其部位及围,并测量其深度,以mm计算,盲袋有无分泌物。
(3)牙石
分为龈上及龈下两类,注意其部位及程度,龈上牙石可分为少量(+),中等量(++),大量(+++)(牙石多或面亦附有者)。
3.唇及粘膜
注意有无色泽、形态异常,有无疱疹、皲裂、脱屑、角化、充血、出血、溃疡、糜烂、结痂、硬结、畸形等,记录其部位、大小及围。
4.舌
注意舌体大小、颜色,有无硬结、溃疡、肿块、印迹,是否松软、肿胀,有无舌苔及其颜色、厚薄,舌背有无裂纹、角化,乳头有无异常,舌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有无障碍,舌系带是否过短。
5.腭注意有无瘘管、充血、角化、糜烂、溃疡、肿块、畸形等,软腭运动有无障碍。
6.涎腺及其导管有否肿胀、压痛、阻塞、充血、溢脓、外瘘等。
7.淋巴结
注意耳前、耳后、颊、颏下、颌下及颈部各组淋巴结的数目、大小、硬度、活动度、压痛等。
8.面部
观察表情、外形是否对称,有无畸形、缺损、肿胀、瘢痕、瘘管、颜色改变,查明痛区及麻木区(可拍照片或绘简图说明)。
9.颌骨
分别检查上、下颌骨的外形,两侧是否对称,有无畸形、肿大、压痛、缺损及不连接等,注意咬合及开口情况。
10.颞下颌关节注意形态及运动情况,有无压痛、弹响,并以两侧作对比。
口受限时,其程度以口时上下切牙切缘相距的厘米数表明。
(三)检验
除一般常规检验规定者外,尚应注意下列事项:
1.住院患者
(1)肺结核患者手术前,或口腔溃疡久不愈合时,应留痰检查结核菌。
心血管患者于手术前作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作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2)颌面部植皮或植骨手术的患者,手术前应测定血红蛋白。
(3)颌面部凡需在全麻下手术者,如需要多次手术的患者(如整形、肿瘤等),下颌骨植骨,上颌骨或下颌骨截除等手术患者,术前均须作肝、肾功能检查。
(4)凡有口腔结核及口腔恶性肿瘤可疑者,应测定血沉及碱性磷酸酶。
(5)外伤或拔牙手术后出血不止及有长时间出血史的患者,除作出血、血凝时间及血常规检查外,尚应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等。
(6)口腔恶性肿瘤在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期,每周至少作白细胞计数1~2次及胸透1次。
2.门诊患者
(1)凡颌面急性炎症患者,应测体温、脉搏,并作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2)门诊须行手术的患者,根据过去史及全身情况,测定出血、血凝时间及白细胞计数。
如有需要,术前应测体温、脉搏、血压等。
(3)疑有血液病的患者,应作出血、血凝时间及血常规检查。
(4)口腔颌面部的慢性溃疡、肿物、角化、糜烂等,可作活检或涂片检查。
(四)X线及其他检查
口腔颌面部X线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1.口X线摄片及透视
(1)牙体、牙周及尖周病变的检查、诊断、治疗效果,采用口标准片(约3×4cm),儿童则采用儿童片(约2×3cm),病变围较大时,可采用咬合片(6×8cm)。
(2)摄片时,应注意X线中心射线的投射角度,务使所摄牙齿的大小、长度适合,牙体及牙根周围的骨质,均清晰可辨。
2.口外X线摄片
(1)颌骨、涎腺、颞下颌关节等病变,以及颌面部异物定位,均须用口外X线摄片。
(2)口外X线摄片方法较多,如侧位、前后位、鼻颏位、颅顶位等,应根据检查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摄片方法。
(3)必要时可采用全口体层摄片,用以观察上下颌骨及牙齿、上颌窦、颞下颌关节等处病变的部位、围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
3.X线造影
慢性涎腺炎症、涎瘘、结石(应先作平片检查)及涎腺肿瘤等,必要时可行涎腺造影。
急性炎症期禁忌造影。
4.CT及MRI检查
对于翼腭凹、咽旁、上颌窦等深部肿瘤、异物的诊断与骨折的定位等,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