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里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二、琥珀故事举世闻名的俄罗斯“琥珀大厅”1711年,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一世下令建造一个琥珀室。
琥珀室呈方形,占地约200平方米,共用了6吨琥珀,上面饰满了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
它的价值不仅表现在财富的惊人集中,而且还是一件巴洛克艺术的杰作。
5年后,弗雷德里克一世的儿子威廉一世皇帝为了庆祝普鲁士与俄国结盟,将琥珀室送给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将琥珀室收入钻石库。
18世纪中叶,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令工匠对这座大厅进行装修,琥珀室成为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变成了琥珀厅。
1770年修饰最终完成时,大厅华丽得让人眼花缭乱,565枝蜡烛照亮整个大厅,烛光洒在珠宝上流光四射,令人目眩神驰……1941年秋天,侵略苏联的德军占领了原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宫。
希特勒下令将琥珀大厅拆散,把它们装入27个柳条箱运回德国,安放克罗列维茨市(即今天的加里宁格勒)。
1943年,战局急转直下。
大厅重新落入苏军之手,琥珀厅又被德国人拆卸装箱,分别藏在条顿骑士城堡和附近的防空洞里。
1944年8月,盟军轰炸克罗列维茨市,将条顿骑士城堡夷为平地。
从此,琥珀厅下落不明。
现在无数的寻宝人在找寻琥珀大厅,但至今仍没有消息。
半个多世纪前德军抢走了琥珀大厅宝物,今天德国鲁尔天然气公司愿意承担起修复大厅的任务。
1999年9月6日,鲁尔公司总裁和俄罗斯文化部长签订修复琥珀大厅、德方出资350万美元的照片。
两国视这一工程为俄德文化友好交流的象征。
目前40多位俄国珠宝雕刻艺术家,正在按照档案照片,精雕细刻50多万琥珀片和其它贵重宝石等,原色原样镶嵌,争取2003年完工,以纪念圣彼得堡创建300周年。
不久前,载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文章说:当年装有琥珀大厅零件的27个柳条包,由一德军官护送到一城堡,被空袭炸毁了。
1997年护送军官的儿子高价拍卖出售琥珀大厅的碎片,儿子自称不知来处。
柏林当局2000年4月,将这件珍品郑重其事地赠送给普京总统,即便就是俄罗斯琥珀大厅。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
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
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作者介绍: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等。
我会写:怒:怒吼愤怒发怒怒发冲冠吼:吼叫狂吼河东狮吼吼声震天脂:脂肪胭脂脂粉松脂拭:拂拭擦拭拭泪拭目以待餐:午餐西餐聚餐一日三餐划:划动划开划船划算晌:晌午歇晌晌觉后晌半晌辣:毒辣辣椒火辣辣心狠手辣渗:渗出渗透渗流渗水渗色挣:挣扎垂死挣扎番:番茄番薯番邦三番五次埋:掩埋埋伏埋没埋头苦干刷:冲刷刷牙刷鞋刷锅刷子测:推测预测测验变幻莫测详:详细详情安详不厌其详形近字:吼(吼叫)孔(孔雀)脂(脂肪)指(指示)拭(擦拭)试(考试)多音字:划:huá划船huà计划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扎:zhá挣扎zhā扎针zā包扎埋:mái埋藏mán埋怨近义词:柔嫩——娇嫩拂拭——擦拭忽然——突然照射——照耀可怕——恐怖猛烈——剧烈快活——快乐仔细——认真仍旧——仍然推测——推断反义词:高大——矮小断绝——恢复快活——难过少见——常见黏稠——稀薄详细——简略理解词语:【飒飒】形容风雨声。
【柔嫩】软而嫩。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挣扎】用力支撑。
【逼近】靠近;接近。
【生机】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黏稠】又黏又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详细】周密完备。
部编版小学语文《琥珀》课文原文及赏析《琥珀》课文原文:很久以前,一只小苍蝇在阳光下飞舞。
它飞过森林,飞过草地,飞到了一株松树上。
这时,一只蜘蛛悄悄地爬过来,想要捕捉这只小苍蝇。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正好落在小苍蝇和蜘蛛身上,把它们紧紧地包裹住了。
松脂继续滴落,一层又一层,最终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松脂球。
许多年过去了,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片森林变成了海洋,那个松脂球被埋在了深深的海底。
又过了很多年,海水退去,陆地再次出现。
有一天,一位地质学家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石头。
他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竟然是一块琥珀,里面还包裹着一只小苍蝇和一只蜘蛛。
这块琥珀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苍蝇和一只蜘蛛被松脂包裹在一起,经过千万年的变化,最终变成了我们眼前的这块琥珀。
《琥珀》课文赏析:《琥珀》这篇课文以科学的角度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融入了生动的故事元素,使得科普知识更加引人入胜。
首先,课文通过描绘小苍蝇和蜘蛛的活动,以及松脂滴落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琥珀形成的瞬间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生动的描绘方式既吸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
其次,课文通过描述大地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展现了琥珀形成的漫长过程。
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的演变规律,也让他们感受到时间的威力和生命的奇迹。
最后,课文通过地质学家发现琥珀的情节,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
这一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人文情怀。
总的来说,《琥珀》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故事、科学的知识和深刻的主题,为小学生提供了一次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琥珀》读后感《琥珀》是一本由莫斯科作家安娜·卡列尼娜创作的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
这本小说以琥珀这种宝石为象征,描绘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历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对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小说以一个古老的家族为背景,讲述了家族成员们的命运和情感纠葛。
琥珀是这个家族的象征,也是家族成员们情感的寄托。
通过对琥珀的描写,作者展现了家族成员们对传统和家族的依恋,以及他们对爱情和人生的追求。
琥珀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延续,也象征着爱情和梦想。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琥珀的描写,展现了家族成员们对传统的执着和对家族的忠诚。
琥珀在家族中被视为宝物,代表着家族的荣耀和尊严。
家族成员们为了保护琥珀,不惜一切代价,这种对传统和家族的依恋让人感到深深地震撼。
同时,琥珀也成为了家族成员们情感的寄托,他们在琥珀面前表达了对爱情和梦想的追求。
琥珀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宝物,也成为了他们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
除此之外,小说中对琥珀的描写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在小说中,琥珀被视为一种宝石,代表着财富和地位。
家族成员们为了争夺琥珀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种对财富和地位的追逐让人感到心痛。
同时,小说中也展现了社会的变迁,家族成员们在琥珀的面前经历了生死离别和悲欢离合,这种对人生的感悟让人深受触动。
通过对琥珀的描写,作者展现了家族成员们对传统和家族的依恋,以及他们对爱情和人生的追求。
琥珀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延续,也象征着爱情和梦想。
读完这本书,我对琥珀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琥珀是一本值得深思的好书,它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也让我对爱情和梦想有了更深的向往。
四年级《琥珀》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四年级《琥珀》的知识点归纳:
1. 琥珀的定义:琥珀是一种由树脂化石化而成的宝石。
2. 琥珀的形成:琥珀是数百万年前树木分泌的树脂流淌至地面,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
温度作用形成的。
3. 琥珀的特点:琥珀通常呈现黄色、棕色或红色,并有一种温暖、透明的质感。
它轻盈、脆弱但不易磨损。
4. 琥珀的用途:琥珀被用于制作首饰、艺术品和香水等。
它也被认为有治愈作用,可
以增强个人能量和平衡身心。
5. 琥珀的发现地:琥珀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沿岸和中东地区,尤其以东波罗的海地区
最著名。
6. 琥珀的故事和传说:琥珀在古代被视为神圣之物,人们相信它有保护和驱邪的作用。
还有一些关于琥珀与太阳神和爱神阿芙洛蒂的爱情故事。
7. 琥珀的真伪辨别:真正的琥珀可以通过密度、硬度和紫外线测试来辨别。
此外,还
可通过观察琥珀内部的包裹物来确定其真伪。
8. 饰品保养:琥珀需要定期清洗和保养以保持其光泽和颜色。
最好避免接触化学品和
高温,以免损坏琥珀的结构。
这些是四年级了解琥珀的基本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琥珀的起源和特点,增加对宝石知识的了解。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琥珀》课文原文及知识点【本文概要】《琥珀》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
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以及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以下是本文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琥珀》课文原文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年了。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
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
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冲刷着树干,甚至把树连根拔起。
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关于琥珀的传说故事
琥珀是历经千百万年的美丽化石,吸纳天地精华,润泽光华,晶莹剔透,每一颗琥珀都是上天赐予人们最美好的礼物。
美丽的事物人人喜欢,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有足够的能力收藏有价值的物品。
温润动人的琥珀无需质疑的成为人们的心头好,于是,关于琥珀的传说故事也日渐被人们津津乐道。
欧洲流传的琥珀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欧洲的一位国王,将一串灿烂夺目、犹如新嫁娘般美丽的琥珀项链送给他的新婚妻子,他们自始至终都是如此的相爱,人人称羡!多年以后,他们的子孙都在结婚时,获得了此项链中的一颗琥珀作为结婚礼物,他们也都同样有着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古希腊关于琥珀的传说
琥珀在古希腊也有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太阳神福波斯的儿子法厄童私自驾太阳车而遇难,他的母亲和妹妹闻讯后抱头痛哭了4个月,最后妹妹变成了白杨树,而她的眼泪变成了晶莹的琥珀。
北欧民间关于琥珀的传说
海的女儿一次在赴宴途中丢失了自己心爱的项链,她一路哭泣地回到家里,泪水干了,洒在海中的粒粒泪珠则变成了珍贵的琥珀。
中国古代关于琥珀的传说
在中国,琥珀也是吉祥如意之物的代表,收到皇亲贵组的热烈追捧。
琥珀最开始传说是老虎变的,如宋代黄休复在《茅亭客话》中,记有老虎的魂魄入地化作琥珀的传说。
唐代诗人韦应物独具慧眼,在
《咏琥珀》诗中道破了天机:"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
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观",生动传神地描述了琥珀的成因。
由此可见,正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传说,让琥珀这种珍贵的宝石蒙上了更多神秘色彩,似乎琥珀不再是5000万年前由松树树脂掩埋而形成的化石,而是人类情感的凝结物。
《琥珀》读后感上周末我读完了琥珀,并在周一的晚上参加了读后讨论会。
那天晚上,我听到很多人分享对这本书的感受,这些感受引发了我对这本书的重新思考。
琥珀是由作家Karen Thompson Walker所撰写的一本小说,它讲述了一个神秘的现象:世界上开始出现一种无法解释的睡眠病,每当一个人被感染后就会变得无法醒来。
这个故事在我看来是一种警示,给我们提示我们世界间的事情是多么脆弱。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跟随着一群人展开他们的生活和故事。
其中有一个城市与世界联系最多,它因此成为了绝大部分病毒感染的发源地。
在小说的早期阶段,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说有三个角色杀死了一只虎,因为她们睡觉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并最终无法清醒地生活。
根据书中的描写,这是一种吸引人的睡眠,它让受感染者沉陷于自己的梦境之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吸引人的睡眠变得危险,甚至是致命的。
城市里的各个居民都受到了这种病毒的侵害,因此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
当人们的朋友和家人接连不断地沉睡下去,他们开始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人性。
城市的社会秩序已经瓦解,并不断崩溃。
一些人开始走上了独立生存的路,而另一些人则将自己安排在集体中。
他们开始想办法去维持社区的运行,找到答案,探索正在改变他们生存环境的未知。
小说中的主题非常适用于现在,因为世界正面临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就像小说中的角色所面临的一样。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也无法逃避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
这种不确定性已经存在了很久,但今天人们感受更为强烈,因为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和世界相连。
我们可以阅读到世界各地的新闻,看到人们在全球各地面临的危机。
对我们而言,琥珀这本小说提供了一种疗愈的力量,它让我们了解到我们可以在面对未知的时候采取一些措施去应对,比如寻找他人的帮助,支持彼此,并慢慢地寻找出路。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
在整个故事中,作者开创了一个感性的画面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变化,站在人物的角度上去述说这个故事。
琥珀里的故事
我没多少清晰的记忆,恰好每个片段都有你。
时光就像琥珀,凝结在一起。
光阴分不出前后顺序。
我亲爱的少年,你静静地沉睡在琥珀里。
——题记九月,邮政局,将存下的明信片做了下梳理,然后寄给你。
在走路回寝室的路上,迎面走来一对穿着校服的高中生,一男一女,两人之间是不远不近的距离,中间垂着长长的耳机线,只是偶尔地转头说几句话或只是互视而笑。
安静、温馨。
阳光、时光均似带着流水的质感,浅浅地流淌在彼此的呼吸之间。
久违的熟悉感,让自己不禁驻步,视线紧随着他们的身影而走动。
刹那间,记忆里一段不算太遥远的时光,找准了轴对称线,对折过来,没有丝毫误差地与现实重叠起来。
那时正值是蝉声仄仄的季节,闷热黏腻的下午,在记忆里是那样的漫长难挨。
为暂时脱离高考紧锣密鼓的氛围,你我相约在巷口拐角的小书店,用闲书打发时间,顺便借以“书”之名来安慰自己。
微移视线,窗外是一片明媚,夏日难得正好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大片斑驳。
怔愣之间,兀地右耳被塞入一只耳机,将视线投在移过来的一张纸条上。
“很老的seasons in the sun ”看着纸条后面附带的一个搞怪表情,自己低低地嗤笑了一声。
抬头看你,你也只是笑笑,指指耳朵。
我低下头用一只手按住耳机,似乎这样就能更好的听清。
转瞬整个世界静谧得似乎只剩下那阵阵的蝉声作为背景。
再后来,毕业那晚,我和你又像往常一样慢吞吞地走路回家,不远不近,没有十指相扣,没有手肘相依,只是一根白色的耳机线连接着彼此的心情。
亲爱的你,是否还留着那晚真正道别时我塞给你的那张纸条?“是你的陪伴,温暖了整个季节,梦想的喜悦,是我们青春所有的纪念。
希望迈入大学,我的左手依然是你的右手。
”
不过很可惜,我们感情依旧好,依旧插科打诨互相贬损,却很少再有陪在身边时的相视而笑。
十月,图书馆,厚厚的资料书被横压在肘下。
窗外的天空就像是带着稀疏波纹的湛蓝色的池塘,日光被十指割裂,一晃一晃地漾入瞳仁,愈显晕眩。
恍恍惚竟想起少时的一幅场景。
有没有注意过九月份的天空总是明朗澄澈,让人心情愉悦,有种梳理一切重新开始的错觉。
那时小学升初中的新鲜感还尚有余温,新同学新老师新科目以及首次的寄宿生活无一不是成了闲谈的话题。
每次周五在你班级门口等你回家时,总忍不住替你抱怨你的班主任。
你一出来,便迫不及待地扯着你的袖子往车棚赶,想要早早坐在车尾和你讲这一周的事情。
而这一次却成了你在窗外等我,结束后便立马七手八脚地收拾东西,朝你走去,却不禁在几米之外停住了脚步。
人群中的你,微低着头,用耳机隔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那样旁若无人,在阳光的照拂下,散发着干爽年轻的气息。
看着你,莫名觉得晕眩。
或许世界上偏生就有这样一种人,无论他们是十三岁还是二十三岁,总是站在人群中心。
你似有察觉地转过脸,习惯性地笑笑,举步走来,无力地扶扶眼睛框,拉过我的手,“走吧。
”被牵起的手,几个微凉的触点,而你我之间却并没有任何不妥,没有任何忸怩,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羞涩与尴尬,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静静地随人群走着,低头看着从小便牵过的手,突然发现,原来时间早在这里悄然无息地留下了痕迹。
那天回家的路上,各种情绪似尘埃状蛰伏在光阴的脚步里。
一路只听见风吹过耳的声音。
十一月,一个人的寝室,结束与你的通话后,整个人慵懒在阳台的椅子上。
阳光恰到好处,一如你般温暖。
的确,你不是我生命里出现过的最好看的那个,也不是最优秀的那个,总而言之,不是最夺目的那一个。
而也正因为如此,你不是太阳,不会照得让人发烫。
你恰似阳光底下被晒暖的被子卷在身上,是恰到好处的热度,是刚刚好的微醺。
就像八月长安笔下的人物温淼一样,你的世界里没有必须没有绝不,温和如煦,淡雅如菊。
我想,人最戒不掉的,也不过就是诗人席慕容说的那样吧,“坐在一段时光里怀念另一段时光的掌纹。
”我和你,是青梅竹马。
很俗套的那种,因为是邻里,便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做好多可以一起的事情。
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未出现感情的质变,也未有小说中的“第三者”插足,只是顺着时间自然地按惯有模式相处。
幼时是简单的陪伴,少时是默契的相知,再后来便是并肩的奋斗。
想到这里不禁浅呼一口气,睁眼看着这被光色覆盖的世界,在这天蓝云白人清透的时节里,突然想起那时我们朱颜未改,红尘绚烂,执手看春花秋月。
想起曾经那时微风吹皱了彩虹,赤色被拓下。
而阳光被摊开成一张纸,季节的枝桠将你我的影子延长,以斜体书写彼此的粉嫩年华。
一直很庆幸:你我之间就如一弯春日刚融化的溪水,温情地流动着。
能听得见声响,是花开的淡,雪落的静,炊烟的暖,月光的柔。
更庆幸的是,我们一直相伴行走在使自己美好的路上。
诚如刘同在《五十米深蓝》里这样讲道,“青春岁月,有你随行,即使坠入海底五十米,依然是美景。
”
时间就像数轴,只是没有刻度,无法衡量箭头指向的未来还有多远,也无法衡量已走出多远的距离。
只是你一如记忆里春暖花开的年少模样。
相伴已过十余载,亲爱的少年,还好,一路有你。
2012级行政管理班尹君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