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课内复习卷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7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字词句过关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门缝.缝.隙缝.补墙缝.B.处.暑处.置处.理处.罚C.静悄.悄悄.然无声悄.无声息D.音乐.快乐.乐.趣交响乐.2.拼写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ɡuāpénɡɡān zhe liè fènɡfēnɡ kuánɡwǎlán()()()()()shuǎi shǒu jiào rǎnɡdà suàn cǎo pínɡzuǐ chún()()()()()zēnɡjiāyī ɡuì xuān nào pù bù yàn yǔ()()()()()(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①小溪边的石头上长满了tái xiǎn()。
②锅里传来蒜和jiànɡyóu()的香味。
③dǒu penɡ()式的雨衣没有xiù tǒnɡ(),手只能在雨衣里suō()着,什么也干不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
B.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
C.御花园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D.运动会开始了,参赛的运动员们滔滔不绝....地进场了。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拟人)B.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比喻)C.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比喻)D.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引用)5.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其中不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一项是()A.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B.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C.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时间:90分钟姓名:_________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6分)1.《太阳》和《松鼠》都是________性文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说明性文章往往会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把事物介绍得清楚明白。
它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________进行具体说明。
2.《太阳》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太阳“远、大、______”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________,从而让我们认识到了太阳的________。
3.《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突出了松鼠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________之情。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8分)1.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 )2.“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这句话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
( )3.“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4.《松鼠》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
( )三、口语交际。
(6分)老师;同学们,松鼠的尾巴很好看。
布封在《松鼠》这篇文章中这样写道∶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大家来讨论一下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吧。
叮叮∶松鼠的尾巴张开,像降落伞,可以安全落地。
咚咚∶松鼠的尾巴翘起,像小帆,可以帮助游泳。
莎莎∶松鼠的尾巴盖在身上,像棉被,可以御寒保暖。
莉莉∶松鼠的尾巴就像天线,它们摆动尾巴,互相交流呢。
老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精彩。
我们任选下面一种动物的尾巴,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时整理与复习同步测试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填空。
(共5题;共7分)1. (1分) (2020五上·南通期末) 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是a厘米,底是7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2. (1分)表示两边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________.3. (2分) (2016五上·商河期中) 一支钢笔的单价是7.8元,老师买了n只这样的钢笔,应付________元,50元最多可以买这样的钢笔________支.4. (1分) (2020五上·深圳期末) 淘气家的客厅面积是28m2 ,用边长为0.3m的正方形地砖来铺地,至少需要________块。
5. (2分) (2019五上·越秀期末) 工地原有沙子200吨,每天运走a吨,运了4天,剩下的沙子要5天运完,平均每天要运________吨.当a=10时,剩下的沙子平均每天要________吨.二、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6. (2分)用a与b的和去除它们的差,列式为()。
A . a-b÷a+b。
B . (a-b)÷(a+b)C . a+b÷a-bD . (a+6)÷(a-b)7. (2分)鸡兔同笼,有5个头、14条腿,那么()。
A . 鸡2只兔3只B . 鸡3只兔2只C . 鸡1只兔4只D . 鸡4只兔1只8. (2分)(2019·新罗) 当a表示所有的自然数0,1,2,3,…时,2a表示()。
A . 奇数B . 偶数C . 质数D . 合数9. (2分) (2021四下·菏泽月考) 下面的算式中,与99×85的计算结果相同的是()。
A . 100×85-85B . 100-1×85C . (99+1)×8510. (2分)()是方程2x-6=14的解.A . 10B . 4C . 20D . 8三、解下列方程。
第五单元课内知识复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A.《太阳》主要围绕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我们的密切关系展开的。
B.《松鼠》抒发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C.太阳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松鼠》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语言生动传神。
2.下列词语中,“勉强”意思相近是()A.凑合 B.强迫 C.强壮 D.勉励3.关于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得知识。
B.有时候,为了表达的需要,它可以采用“直接描述”的方法。
C.为使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通俗易懂,它往往会使用一些说明方法。
D.它既要描述准确、清楚,又要做到有条理,语言风格单一乏味,不能表达真情实感。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的吃、穿源于动植物,和太阳没有关系,只要有动植物即可。
B.煤炭的形成跟太阳没有关系。
C.松鼠很喜欢接近人类,跟人较亲近。
D.除了用说明方法,作者还运用描写、叙述等方式,将小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向袋的制作》将如何制作风向袋的过程说得很明白。
B.“估计”的“估”的意思是准确地进行推算。
C.“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布封笔下的《松鼠》语言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结合。
6.关于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一文从“远、大、热”三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特点。
B.《松鼠》一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议论文。
C.“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一句采用了夸张的说明方法。
D.去掉“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中的“最”字,表达的意思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人教版语文四下第五单元复习题库姓名得分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17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18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19学会正确使用关联词;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0体会“顿号、分号、破折号”的作用;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基础部分(30%)一、看拼音写词语,写句子。
(8%)liúlián qiǎo rán shùn jiān gài niàn fēi xiáng gǔdòngjiān yìng zhuózhuàng zhèn hàn zāo tàkēkēbàn bànshéi dōu yǒu shēng huóde quán lì,shéi dōu kěyǐchuàng zào yígèshǔyúzìjǐde bīn fēn shìjìe。
二、比一比,组词。
(5%)狠()弧()拙()撼()蹋()限()孤()茁()憾()踏()三、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5%)1、出乎意料地发生。
()2、形容非常逼真,如同真的一样。
()3、不用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4、比喻脱离黑暗的处境又见到光明。
()5、形容香气缭绕不绝。
()四、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石缝(féng fèng)动弹(tán dàn)铺满(pūpù)蛋卷(juǎn juàn)缝补(féng fèng)子弹(tán dàn)床铺(pūpù)考卷(juǎn juàn)五、填上合适的词语。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内复习【课前小测】1.看拼音,写词语。
(1)他在上努力地向上着。
(2)她一边摸着自己翘翘的小,一边着:“妈妈给我扎得真好!”(3)的大象也不了一只苍蝇的捉弄。
2.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同音字。
yǒng lì( )远( )刻( )气( )量juéhū( )对( )然( )心( )喊3.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怪物()的树枝()的石级()地摇撼()地走近()地尖叫4.写出下列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1)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2)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3)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4)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假日里,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
(改变语序,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期望地尖叫着。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麻雀》一文虽然短小,但是却让我们回味无穷。
请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
小麻雀看到猎狗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麻雀看到猎狗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猎狗愣住了,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唤回猎狗,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华有5 元钱,买一双袜子用去3元,还剩()。
A. 1 元B. 2元C. 3 元2.18角-7角=()角。
A. 11B. 10C. 93.2张1元,2张5角,5张1角组成()。
A. 3元B. 3元5角C. 10元4.10分()1角A. 大于B. 等于C. 小于5.小明买花了6角,买花了5角,他一共花了()。
A. 1角B. 11元C. 1元1角6.2元和()角同样多。
A. 20B. 2007.下列错误的是()A. 一角等于10分B. 一元等于10角C. 一元等于10分8.一桶方便面3元5角,一包饼干4元,买这两样物品至少要带()。
A. 7元5角B. 10元C. 1元9.元、角、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 )。
A. 1B. 10C. 10010.6元5角=( )角。
A. 65B. 56C. 60511.明明买直尺用去8角钱,买铅笔用去5角钱,明明共用去()钱。
A. 13元B. 1元3角C. 3角12.3元5角+5角=()A. 3元B. 4元C. 4角二、填空题13.8元5角=________角27角=________元________角14.一张可以换________张和________张。
15.6元=________角 2元3角=________角90角=________元45角=________元________角16.一张5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________张10元的人民币;1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________张2角的人民币。
17.60角=________元 89分=________角________分1元-4角=________角 11元+10角=________元18.在横线上填上“>”“<”或“=”。
65角________6元5角 39+4________44 73-8________50+153元4角________3角4分 63-7________60 35-2________35-2019.在横线上填上“>” 、“<”或“=”。
第十一册语文课内阅读复习(第五单元)班级:姓名:一、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请回答问题。
(15分)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zhēng zhâng)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zǎo zhǎo )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guān guāng)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kuìhuì),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爱。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请在括号选择正确的答案,划上“”。
(2分)2 、用“”在问中划出具体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句子。
(1分)3、用“ ~~~~~~”在问中划出具体写我“张冠李戴”的句子。
(1分)4、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3分)清楚()马马虎虎()复杂()5、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更难受。
(2分)“这句话”指的是:6、“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的含义是,选择正确的在括号里打“√”(1分)(1)鲁迅先生夸自己的记性好。
()(2)鲁迅先生严肃地批评作者读书不认真。
()(3)鲁迅先生对作者读书不认真进行婉转的批评和教育。
()7、在文中找出说明我读书马虎的词语:()(2分)8、用小标提概括这一段的意思:()(1分)这一段表现了鲁迅先生()(2分)一、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回答问题。
(14分)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卷(含答案)(满分5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chuānɡ qián chuán fūwán shuǎjiǎ zhuānɡ rónɡ máo二、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英.雄老鹰.鹦.鹉 B.精.神经.营天津.C.剩.下盛.开胜.利 C.回家.加.法雨夹.雪三、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书写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4分)1、A.乡下 B.花辨 C.捕鱼 D.一起()2、A.我们 B.坐船 C.乘巧 D.发现()3、A.雨点 B.掉鱼 C.喜爱 D.长嘴()4、A.合扰 B.水里 C.绿色 D.悄悄()四、把下列词语中不是同类的的一项选出来。
(3分)1.A.蜂鸟 B.乌鸦 C.老鹰 D.母鸡()2.A.迎春花 B.杜鹃花 C.雪花 D.蒲公英()3.A.米白 B.淡绿 C.火红 D.金黄()五、给下列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盛:A.热烈,大规模的;B.深厚;C.兴旺,繁盛;D.丰富,华美1.我对主人的一番盛.情十分感激。
()2.花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
()3.孩子们穿着盛.装参加庆祝活动。
()4.这真是一场令人难忘的盛.会。
()六、照样子写词语。
(6分)甜津津(ABB式)又酸又甜(又×又×)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1.小丽写作业。
(扩句,至少两处)2.它的羽毛是翠绿色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仿照例句,从声音的角度写写翠鸟)八、课内阅读。
(15分)①沈括小时候.有一次正在自己家的庭院里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突然,一阵风吹来,将院中树上的桃花吹落在地。
沈括心中产生了疑问:山下的桃花四月已经凋谢了,山上寺庙里的桃花怎么还会开放呢?②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沈括特意邀请几个同伴一起到山上去观察。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专项—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详细解析)第五单元专项训练——按课文内容填空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海上日出》作者是_____。
全文按照______的结构方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作者___________;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写______________。
2.《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_____。
课文按______顺序,可分为六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了_______;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________;第三段(第4自然段)介绍__________;第四段(第5自然段)介绍_________;第五段(第6、7自然段)介绍___________;第六段(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______________。
3.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____,溪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溪声也时时______。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________,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2.课文欢乐谷。
1.《海上日出》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出日出时太阳________、________、亮光的变化。
2.《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________的顺序,带我们游览了神奇的双龙洞。
这篇游记有两条线索,一是明线,即作者的________路线;一是暗线,即文中多次出现的________。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海上日出》选自________的散文集《________》。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重点描绘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________和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记金华的双龙洞》按________的先后顺序,记录了作者去________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以及________。
第五单元课内复习
《跨越百年的美丽》
1、《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写的是居里夫人的故事,她一生获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获得两次诺贝尔奖。
2、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 ( 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 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 ),变成( 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 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是指 0.1克镭发出来的光芒,也就是她的成就。
为了提取这来之不易的0.1克镭,居里夫人以终日的烟熏火燎、身体的疲劳为代价,因而融入了“美丽的生命”,这项成就的取得也是居里夫人坚持探寻“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结果,因而融入了“不屈的信念”。
(2)“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顽强的性格,高远的追求指的是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3)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及不朽的功绩。
(4)“但他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中的“什么”指的是她的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丈夫皮埃尔不幸早逝以及社会对女性的歧视,这句话表现了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的伟大精神。
3、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句中连采用了四个“从……变成……”,居里夫人变成了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我发现他们的关系是递进的。
(2)、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及不朽的功绩。
4、课文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以美丽为主线,说明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指她美丽端庄的容貌 ,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以及淡薄名利
的人生态度(高贵人格)。
5、读句子,指出下列句子表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优秀品质。
(1)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这句话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居里夫人执著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这句话写出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
《千年梦圆在今朝》
1、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 月24日21 时35分由长征一号
功,更自豪于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四字短语).
2、中国首次载人航天——神舟五号于2003年10月15日9时航天员:杨利伟
神舟六号于2005年10月12日9时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屡见不鲜)
反义词(鲜为人知、凤毛麟角)
追根求源(刨根问底)
(2)文中的“差不多”一次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的,加上“差不多”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这里的“!”是指的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发现问题、不断思索、探索研究,人们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这个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
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短语。
(2)“见微知著”什么意思?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
,联系课文,我们知道了“见微知著”中的“微”分别是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和睡觉时眼睛的转动;而“著”则分别是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发明了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和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这句话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之间有相互照应的关系,都向我们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只要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4、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具体的事例有: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你还有哪些科学上这样的事例,如:1、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2、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
律;3、瓦特烧开水时,看到水蒸气推动了壶盖,后来发明了蒸汽机。
5、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读了上面的句子,从所填词语的排列顺序中,我发现: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
我也来学学这种写法,写一句话:1、他细心地记录下了植物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
2、为了提炼镭,居里夫人反复地冶炼、溶解、沉淀、分析。
《我最好的老师》
1、这是一种终生受益的教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综合
1、通过本组课文及课外的学习,我认识了一些科学家,我对科学精神有了具体的感受,我能用下面这几个词语来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比如:尊重事实、一丝不苟、追根求源、锲而不舍。
2、通过对本组课文的阅读,我们初步知道了什么是科学精神。
在我看来,科学精神就是像“镭的母亲”居里夫人那样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就是像千年圆一个飞天梦的炎黄子孙那样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就是像科学家谢皮罗、波义耳等人那样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
而不舍、不断探索;就是像怀特森先生要求的那样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敢于怀疑。
3、你收集到哪些有关科学精神的成语、格言、名言、警句?请写下来。
关于科学精神的成语:追根求源、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废寝忘食、一丝不苟、自强不息、勇于探索
关于科学精神的格言或警句:
1、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
2、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3、要追求真理,要认识知识,更要信赖真理。
——培根
4、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