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端口聚合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692.5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报告如有雷同,雷同各方当次实验成绩均以0分计。

警示

2.当次小组成员成绩只计学号、姓名登录在下表中的。

3.在规定时间内未上交实验报告的,不得以其他方式补交,当次成绩按0分计。

4.实验报告文件以PDF格式提交。

【实验目的】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

【实验内容】

(1)完成实验教程第三章实例3-5的实验,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及实验思考。(P99-102)

(2)端口聚合和生成树都可以实现冗余链路,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3)你认为本实验能实现负载平衡吗?如果不能,请讨论原因并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要求】

一些重要信息信息需给出截图,注意实验步骤的前后对比。

【实验记录】(如有实验拓扑请自行画出,)

实验内容:

(1) 完成实验教程第三章实例3-5的实验,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及实验思考。(P99-102)

实验拓扑图:

实验步骤:

步骤0:按图3-17连接好网络拓扑,注意两交换机之间只接一根跳线(例如F0/1端口)。

实验前带宽验证:

在PC2上建立一个共享目录(例如D:\share),并启动Wireshark抓包软件,选中监控对象,将界面停留在Caputer Interfaces窗口上(图3-18);这时有数据包发生吗?

答:有少量数据包,如下图所示。

在Windows7中,共享目录(例如d:\share)在命令提示符窗口的建立过程如下:

md d:\share \\ 在D盘建立文件夹share

net user B403 159357 \\ 建立用户B403、口令是159357

net share myshare=d:\share /grant:B403,full

\\ 建立d:\share的共享名为myshare,访问用户myuser、权限full

在PC1上选择一文件包,在“开始”|“搜索程序和文件”的对话框中输入\\192.168.10.20\myshare,输入用户名/口令,就进入了共享文件夹。

将PC1上的一个文件包复制到PC2的共享目录,我选择UPK1(5).rar,大小为1.5GB。选择“开始”|“运行”菜单命令,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192.168.10.20\share;将文件包复制到PC2的共享目录,注意观察包数量的变化,记录Packets、Packets/s的代表值。并计算传送时间:答:这时包的数量急剧增长,代表图如下:

共传送422541个包,开始时间是14:09:18.87760700,结束时间是14:10:18.96292000,传输时间为60.85313秒。

步骤1:交换机SwitchA的基本配置。

步骤2:在交换机SwitchA上配置聚合端口。

验证测试:验证F0/1和F0/2端口属于AG1。

以上信息显示聚和接口AG1的情况:最大支持端口数为8个,当前VLAN模式为Trunk,组成员有F0/1和F0/2端口。

步骤3:交换机B的基本配置。

测试:验证已在SwitchB上创建了VLAN10,并将F0/5端口已划分到VLAN10中。

步骤4:在交换机SwitchB上配置聚合端口。

测试:验证F0/1和F0/2端口属于AG1。

按图3-17网络拓扑,接上两交换机之间的另一根跳线(例如F0/2端口)。

步骤5:验证。

(1)链路聚合的带宽是否增大?如果没有增大,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如同步骤0,在PC1上传送文件包,注意观察包数量的变化,记录数据传送时间并分别与实验前的数据做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传送同一个文件,1.50GB,共有394387个包,开始时间是14:44:24.274753000,结束时间是14:45:03.106249000,约38秒,比之前传输了更多包,平均速度也更快,所以带宽变大了。

(2)链路聚合的动态备份:当交换机之间的一条链路断开时,PC1与PC2仍能互相通信。

将两条跳线中的其中任何一根拔掉后,发现PC间还可以正常通信,这是否说明链路聚合的动态备份有效?拔线过程有无丢包现象?

答:如上图所示,PC间仍可通信,即链路聚合的动态备份有效,接线过程无丢包现象。

(3)重做步骤5验证(1),监控窗口停留在图3-18上,在数据传送过程中,拔掉端口1(或2)的电缆线,观察Packets、Packets/s是否有变化?

答:上面三个图分别为拔掉端口1的电缆线之前、之后和一段时间后的情况,可以看出Packet 数在不断增长,Packet/s 的大小在拔线后先减小后回升。

(4)查看聚合口:show interface aggreateport 1.

(5)查看成员口:show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

(6)查看端口状态:show interface statues.

(7)查看成员口的速率流量:show interface counters rate/summay.

实验思考:

(1)实验中聚合端口的负载平衡方式默认是依据源和目的地址的。设置聚合端口的负载平衡方式命令是aggregateport load-balance.

在交换机中查看聚合端口配置的相关命令:

Show aggregateport summary

Shou aggregateport load-balance

此实验也可以在跨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的基础上完成。

(2)如何验证聚合端口的负载平衡方式?

答:在交换机上配置另一个用于测试的VLAN10,配置IP地址为192.168.10.1/24,然后在二层交换机L2-SW上配置默认网关(其作用相当于主机的网关,交换机可将发往其他网段的数据包提交给网关处理),这样交换机可以ping通192.168.1.1/24 和192.168.10.1/24,说明聚合端口的Trunk配置已经生效。

(3)什么情况下链路聚合会起分流作用?

答:当服务器上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网卡接到了网络中,可以在无盘启动上设置分流,均衡每块网卡的负载压力,增强了服务器数据吐量能力。

实验内容

(2) 端口聚合和生成树都可以实现冗余链路,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为了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在多台交换机组成的网络环境中,通常都使用一些备份连接。以提高网络的健壮性、稳定性。但是冗余链路会使网络中存在环路,产生广播风暴。使用端口聚合和生成树都可以实现冗余链路,而且可以避免环路。它们的区别是:

生成树协议中不论网桥之间采用怎样的物理连接,网桥能够自动发现一个没有环路的拓扑结构的网路,这个逻辑拓扑结构的网路必须是树型的。生成树协议还能够确定有足够的连接通向整个网络的每一个部分。所有网络节点要么进入转发状态,要么进入阻塞状态,这样就建立了整个局域网的生成树。当首次连接网桥或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网桥都将进行生成树拓扑的重新计算。为稳定的生成树拓扑结构选择一根桥,从一点传输数据到另一点,出现两条以上条路径时只能选择一条距离根桥最短的活动路径。生成树协议这样的控制机制可以协调多个网桥共同工作,使计算机网络可以避免因一个接点的失败导致整个网络连接功能的丢失,而且冗余链路的网络环路不会出现广播风暴。两个交换机之间有多条冗余链路的时候,STP会将其中的几条链路关闭,只保留一条,这样可以避免二层的环路产生。但是,失去了链路冗余的优点,因为STP的链路切换会很慢,在50s左右。

端口聚合是指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成为一个逻辑端口,以实现出入流量,吞吐量在各个成员端口中的负荷分担,交换机根据用户配置的端口负荷策略决定报文从哪一个成员端口发送到对端的交换机。当交换机检测到其中一个成员端口链路发生故障时,就停止在此端口上发送报文,并根据负荷分担策略在剩下链路中重新计算报文发送的端口,故障端口恢复后再次重新计算报文发送端口。

(3) 你认为本实验能实现负载平衡吗?如果不能,请讨论原因并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答:可以实现负载平衡。

本次实验完成后,请根据组员在实验中的贡献,请实事求是,自评在实验中应得的分数。(按百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