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临床路径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94.00 KB
- 文档页数:9
乳腺癌临床路径(2015年版)A路径一、乳腺癌标准临床路径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性;影像学发现的隐匿性病灶。
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MRI、乳腺导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
1.活检+根治性切除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有条件单位结合病人病情主观愿望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免疫八项;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MRI、乳腺导管镜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3.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乳腺癌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组织中的一种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也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本文将对一名乳腺癌病例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临床路径分析,探讨其相关治疗方案。
病例详情:患者信息:女性,年龄45岁。
初步诊断:经过临床检查和乳腺X线照片,患者被确诊为左侧乳腺癌。
病例分析:1. 临床症状:患者主要症状为左乳肿块,体积较大且质地较硬,表面皮肤局部有皮肤凹陷明显。
此外,患者还出现了左腋窝淋巴结肿大和疼痛的症状。
2. 影像学检查:乳腺放射学方面,患者接受了乳腺X线照片、乳腺超声以及乳腺磁共振(MRI)等检查。
结果显示患者乳腺内有一个直径约为3.5厘米的肿块,并且该肿块在左乳腺的2点钟位置。
3. 组织学检查:患者接受了乳腺穿刺活检术,检查结果表明乳腺癌属于浸润性小叶癌,并发现癌细胞具有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
临床路径分析:1. 确诊及分期:通过病理学检查,患者确诊为浸润性小叶癌。
根据乳腺癌TNM分期系统,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划分为T2N1M0期。
2. 治疗方案: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分期和病理结果,设计如下治疗方案:a) 手术治疗:对于这个病例,首先需要进行左乳全切除手术,确保彻底切除肿瘤组织。
b) 辅助化疗:术后患者需要接受辅助化疗,以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化疗方案包括腹腔注射多西他赛和顺铂。
c) 放疗: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乳腺区域的放射治疗,以杀灭残余癌细胞。
d) 内分泌治疗:鉴于ER和PR阳性,患者还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例如服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3. 随访管理:根据乳腺癌的随访规范,患者需要每半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及CT检查,每年进行一次乳腺MRI,并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骨密度检测。
结论: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准确的病例分析和临床路径分析对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和制定随访管理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一名乳腺癌病例进行细致分析,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并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和随访管理建议,希望对相关临床工作者和病患有所帮助。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最全版)一、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伴Z51.002)。
2.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
(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4个。
(2)T1、T2 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下列一项高危复发因素患者可以考虑术后放疗:①年龄≤40岁;②激素受体阴性;③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转移比例大于20%;④Her-2/neu过表达等。
3.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证,但70岁以上,I期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单纯内分泌治疗。
(二)选择放射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卫办医政发〔2011〕78号),《2011年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肿瘤放射治疗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等。
1.保乳术后放疗照射靶区:(1)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的患者,或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但腋窝清扫彻底(腋窝淋巴结检出数≥10个),且不含有其他复发的高危因素的患者,照射靶区只需包括患侧乳腺;(2)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腺,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3)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但含有其他高危复发因素,如年龄≤40岁、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转移比例大于20%、Her-2/neu过表达等,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腺,可以包括或不包括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4)腋窝未作解剖或前哨淋巴结阳性而未做腋窝淋巴结清扫者,原则上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房,腋窝和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
2.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1)适应症:①原发肿瘤最大直径≥5cm,或肿瘤侵及乳腺皮肤、胸壁;②腋淋巴结转移≥4个;③T1,T2,淋巴结转移1-3个者,包含下列一项高危复发因素患者可以考虑术后放疗(需结合患者病情):年龄≤40岁、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转移比例大于20%、Her-2/neu过表达等复发高危因素。
XXX人民医院大病专项救治乳腺癌(手术)临床路径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ICD10 : C50 ) 行乳腺癌切除术( ICD9CM-3 : 85.2/85.4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 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 体征: 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 MRI 、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 Core needle 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1. 活检+ 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 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 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 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 1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 : 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3-5 天,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 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 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 、感染性疾病筛查;2. 胸部 X 光片、心电图;3. 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 根据临床需要选做: 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 CT 、 ECT 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 2004 〕 285 号)执行;1.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2. 手术超过 3 小时加用 1 次抗菌药物;3 .术后 72 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 天。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二)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化疗作为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则是针对乳腺癌患者开展化疗治疗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指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分别是化疗适应症的确定、化疗药物的选择、化疗方案的个体化定制、化疗治疗过程的监测和化疗后的护理管理。
正文:1. 化疗适应症的确定- 确定病理诊断和分期,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化疗治疗。
- 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如年龄、身体状况、伴随疾病等,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化疗。
- 评估患者的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如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情况等,以决定是否需要化疗。
2. 化疗药物的选择- 根据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和分子表型,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 考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根据患者的代谢能力和耐受性,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3. 化疗方案的个体化定制- 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指标和个体差异,定制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 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和治疗目标,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类型,如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或辅助化疗等。
- 考虑化疗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制定化疗方案的用药顺序和间隔时间。
4. 化疗治疗过程的监测- 对化疗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进行监测和评估。
- 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如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监测,及时调整化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 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措施。
5. 化疗后的护理管理- 建立化疗后的随访制度,监测患者的复发风险和晚期并发症。
- 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应对化疗后的身体和心理变化。
- 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对化疗治疗的理解和依从性。
总结: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是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治疗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指南。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乳腺癌的住院患者。
一、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乳癌病(TCD编码:BWA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ICD10编码:C50.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国版)》。
2.病期诊断根据临床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七版癌症分期标准作出分期诊断。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乳癌病〔乳腺癌〕临床常见证候:气滞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毒热蕴结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瘀毒互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乳癌病(TCD编码:BWA040)和乳腺恶性肿瘤(ICD10编码:C50.902)的患者。
2.患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3.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2)生化全项(包括肝功能、肾功能);(3)凝血指标;(4)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5)心电图;(6)胸部正侧位X线片;(7)腹部彩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T细胞亚群分析,超声心动图,乳腺及引流区彩超,CT,核磁共振,骨扫描等。
以上项目根据患者病情加以选择。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气滞痰凝证:化痰解郁。
(2)冲任失调证:调理冲任。
(3)毒热蕴结证:解毒散结。
(4)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6)瘀毒互结证:化瘀解毒。
临床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临床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一、患者评估与筛查(1)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a:家族史评估b:基因突变筛查c:早期乳腺癌筛查方法(2)乳腺癌患者初步评估a: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b:影像学检查c:组织学诊断二、分子分型与分级(1)ER/PR/HER2状态评估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基因检测(2)乳腺癌TNM分期a: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评估b:淋巴结转移评估c:远处器官转移评估(3)乳腺癌分子分型a: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b: HER2阳性乳腺癌c:三阴性乳腺癌三、化疗适应症评估(1)术前化疗适应症评估a:初治肿瘤体积大或肿瘤浸润深b:远处转移的不可切除乳腺癌c:锁骨上组淋巴结转移d:临床症状明显且无法耐受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2)术后化疗适应症评估a:预期高复发风险患者b:预期高转移风险患者四、化疗药物选择及剂量(1)常用化疗药物a:舒尼替尼b:索拉非尼c:帕妥珠单抗d:卡培他滨(2)化疗药物剂量选择a:不同分子分型的剂量选择 b:副作用考虑与剂量调整五、化疗方案选择(1)术前化疗方案a: FEC方案b: AC-T方案c: TCH方案(2)术后化疗方案a: CMF方案b: EC方案c: TAC方案六、化疗监测与评估(1)化疗药物毒性监测a:实验室指标监测b:临床症状监测(2)疗效评估a:影像学评估b:病理学评估七、化疗不良反应处理与护理(1)常见不良反应a:恶心、呕吐b:骨髓抑制c:心脏毒性d:神经系统毒性(2)不良反应处理与护理措施附件:乳腺癌化疗药物副作用处理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E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指乳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雌激素受体。
2、P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指乳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孕激素受体。
3、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指乳腺癌细胞中HER2基因的扩增。
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IIfi床路径—X 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
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24个;2) Tl、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二)诊断依据。
病理学明确为乳腺癌。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24个;2) Tl、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42 天。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电解质;(3)肝胆胰脾、乳腺及引流区淋巴结彩超、胸部CT、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提示肿瘤有转移时,相关部位MRI;(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1.常规放疗。
2.适形或调强放疗。
3.放疗期间可选择的治疗:必要的升血和皮肤保护剂等。
(六)出院标准。
L放疗计划制定完成,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L治疗中出现局部皮肤严重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3.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
4.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
乳腺癌化疗临床路径一、乳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姑息性化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 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 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以及术后病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 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化疗医嘱(以下方案选一)1.CMF方案---------28天为1周期环磷酰胺100 mg/m2 PO 第1-14天或环磷酰胺600 mg/m2IV 第1,8天甲氨喋呤40 mg/m2 IV 第1,8天氟尿嘧啶500 mg/m2 IV 第1,8天2.AC方案: 21天重复,共6疗程阿霉素60 mg/m2 IV 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 IV 第1天3.FAC或FEC方案-------21天为1周期氟尿嘧啶500mg/m2 IV 第1天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 IV 第1天4.AT方案----------21天重复多西紫杉醇(泰索帝)75 mg/m2 IV 第1天阿霉素50 mg/m2 IV 第1天5.DOX----CMF方案阿霉素40-50 mg/m2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IV d1 q21d*4紧接4个周期后输环磷酰胺600 mg/m2 iv 1甲氨蝶呤40 mg/m2 iv 1氟尿嘧啶600 mg/m2 iv 1 q21d*86.TAC方案泰素帝75 mg/m2 iv 1预处理: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 1环磷酰胺500 mg/m2 iv 1 q21d*67.AC-T方案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 iv 1紧接4个周期后输泰素175 mg/m2 iv 3h 1 q21d*48.AC-D方案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 iv 1紧接着泰素帝75 mg/m2iv 1 q21d*49.NFL方案米托蒽醌12 mg/m2iv 1氟尿嘧啶350mg/(m2.d)iv 1-3环磷酰胺300mg/d在5-Fu前用iv 1-3 q21d*6或以上10.PA方案q21d*6泰素175 mg/m2 iv3h输注d1(需用地塞米松、甲氰咪呱、本海拉明与处理)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111.DA方案泰素帝75 mg/m2 iv 1h输注(需用地塞米松与处理)1阿霉素50 mg/m2 iv 1q21d*612.XD 方案希罗达1250mg/(m2.d) PO Bid 1~14泰素帝75 mg/m2 iv 1 q21d13.GC方案健择1000 mg/m2 iv 1,8顺铂75 mg/m2 iv 2 q21-28d*(4~6)14.NP方案每21天重复长春瑞宾25mg/m2 IV 第1,8天顺铂75mg/m2 ivgtt 第1天或卡铂AUG 5-6 ivgtt 3h 第2天15.NX方案每21天重复长春瑞宾25mg/m2 IV 第1,8天希罗达1250 mg/m2 PO Bid 1~14 q21d16.Xeloda(希罗达)希罗达1250 mg/m2 PO Bid 1~14 q21d17.DN方案--------21天重复多西紫杉醇60-75 mg/m2IV 第1天(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长春瑞宾25 mg/m2 IV 第1,8天18.AC*+Trastuzumab(Herceptin)阿霉素40-50 mg/m2 IV或表阿霉素70-80mg/m2 IV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iv 1 q21d*6赫赛汀4mg/kg(首次量) iv Weekly,至PD2mg/kg(维持量) iv 19.T *+Trastuzumab(Herceptin)泰素175 mg/m2iv 3h输注1q21d*6赫赛汀4mg/kg(首次量) iv Weekly, 至PDmg/kg(维持量) iv 20.TPC方案泰素175 mg/m2iv 3h输注1q21d*6卡铂AUC 5-6iv 1q21d*6赫赛汀4mg/kg(首次量)iv Weekly, 至PD2mg/kg(维持量) iv21.三苯氧胺方案三苯氧胺10mg PO Bid或20mg Qd 每日口服连续5年22.MA或MPA单药方案甲地孕酮160mg PO或500mg PO 每日口服直到进展或不能耐受其他副作用甲孕酮每日口服直到进展或不能耐受其他副作用23.瑞宁得(Anastrozole)1mg PO 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24.依西美坦25mg PO 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25.来曲唑(Letrozole)2.5mg PO 每日口服,直到疾病进展26.诺雷德(Goserelin depot)3.6mg SC 每月1次27.芙仕德500mg SC 每月1次(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乳腺癌临床路径
(2015年版)
A路径
一、乳腺癌标准临床路径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
行乳腺癌切除术(ICD9CM-3:85.2/8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性;影像学发现的隐匿性病灶。
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
3.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MRI、乳腺导管镜等;
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
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
1.活检+根治性切除术:明确乳腺癌患者;
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
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
切除术等;
4.有条件单位结合病人病情主观愿望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
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免疫八项;
2.胸部X光片、心电图;
3.乳腺彩超、钼靶、MRI、乳腺导管镜等;
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
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1.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2.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3.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①成人:1.5g-3.0g/次,2-3次/日;
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肌酐清除率制定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 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者,每日2次,每次0.75g;肌酐清除率<10ml/min者,每次0.75g,一日一次;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药前必须进行皮试。
(3)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3-4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
2.手术方式: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
3.手术内固定物:可选用皮肤吻合器、金属标记物等;
4.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
1.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九)术后住院恢复≤12 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切口愈合好: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
液),无皮瓣坏死(或门诊可处理的皮缘坏死);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 / 或合并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2.不能耐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
3.希望保乳的乳腺癌患者,不能行常规保乳手术,有条件者可行“I”
期再造手术;
4.行保乳手术时,必须行钼靶或核磁检查以排除多病灶;
5.术前有条件可行Core needle、麦默通等穿刺活检;
6.患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7.本路径仅限手术方面,其他如新辅助化疗(术中化疗、术后辅助化
疗)等均未纳入本路径范围。
乳腺癌临床路径表单(A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ICD9CM-3:85.2/85.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