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之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20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选择题1.某钢尺尺长方程式为()m t m l t 50201025.10044.505×−××+=−,在温度为31.4℃和标准拉力下量得均匀坡度两点间的距离为49.9062m 、高差为-0.705m ,则该两点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为( B )。
A .49.904mB .49.913mC .49.923mD .49.906m2.视距测量时,经纬仪置于高程为162.382m 的A 点,仪器高为1.40m ,上、中、下三丝读得立于B 点的尺读数分别为1.019、1.400和1.781m ,求得竖直角α=-3°12′10″,则AB 的水平距离和月B 点高程分别为( A )。
A .75.962m ,158.131mB .75.962m ,166.633mC .76.081m ,158.125mD .76.081m ,166.639m3.采用相位法测距的电磁波测距仪,其测距精度最高。
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3+3ppm)mm ,用该仪器测得500m 距离,如不顾及其它因素影响,则产生的测距中误差为( C )mm 。
A .±18B .±3C .±4.5D .±64.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 B )。
A .定位测量B .直线定向C .象限角测量D .直线定线5.由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名称及取值范围是( D )。
A .象限角、0°~90°B .象限角、0°~±90°C .方位角、0°~±180°D .方位角、0°~360°6.直线定向中,常用的标准方向有( C )。
①真子午线方向 ②y 轴方向 ③磁子午线方向④指南方向 ⑤重力方向 ⑥中央子午线方向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③⑥D .②④⑥7.已知AB 直线的坐标象限角为SE30°13′,则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B )。
直线定向和距离测量实验报告(一)直线定向和距离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直线定向测量和距离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以及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原理直线定向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测出目标物体和测量点之间的方向,以此确定目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距离测量则是通过测量仪器测出目标物体和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目标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的主要测量仪器有经纬仪、水平仪、刻度尺等。
通过这些仪器的组合,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出目标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观测站位,准确设置观测方向;2.在目标物体上设置目标点,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3.利用经纬仪进行方向测量,确定目标物体与测量点之间的方向;4.利用水平仪进行水平测量,确定目标物体与测量点之间的水平距离;5.利用刻度尺等仪器进行垂直距离测量,确定目标物体与测量点之间的垂直距离;6.计算出目标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坐标。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目标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坐标。
通过与实际知识进行比对,我们可以检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不同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直线定向和距离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了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的技术。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测量仪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2.需要对不同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3.在测量前要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确保实验过程和结果符合实验要求;4.实验数据需认真记录,以备后续分析和处理。
实验扩展本实验可进一步扩展为三角测量、高程测量等相关实验,探究不同测量方法在不同场合下的适用性和优劣,拓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