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工程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作业与习题答案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271.80 KB
- 文档页数:13
第四章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一、名词解释直线定线直线定向方位角二、填空题1.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2.在测量工作中,常用的丈量工具有、、、等。
3.在测量工作中,测尺的种类有、等。
4.在丈量距离时,测杆的作用是。
5.根据丈量精度的要求,直线定线一般采用法和法两种。
6.在倾斜地面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时,其方法有法和法两种。
7.三北方向指包括、和三种。
9.罗盘仪是测角的仪器。
10.当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整尺段时,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我们必须进行。
三、选择题()1.下列哪个角度不能直接用仪器测出,而必须通过计算得到?A 真方位角B 磁方位角C 坐标方位角D 水平角()2.测磁方位角的仪器为A 罗盘仪B 经纬仪C 水准仪D 全站仪()3.A到B的坐标方位角为268°18′26″,则B到A的坐标方位角为A 268°18′26″B 178°18′26″C 88°18′26″D 1°41′34″()3.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A -90°~+90°B 0°~+90°C 0°~+180°D 0°~+360°三、计算题1.已知A(2361.752,2103.452)、B(1000.751,2125.45),计算坐标方位角及?2.如下图所示,在进行视距测量时,已知经纬仪的上丝读数为1.769m,下丝读数为1.124m,中丝读数为1.449m,此时仪器的竖盘读数为86°45′35″,仪器高为1.65m;求:⑴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⑵A、B两点之间的高差。
第四章一,1直线定线;为了使丈量结果更准确,必须是所量各尺段在同一条直线上,即需要将每一吃段首位在在测定的直线上,这种以直线上标定软干点一标定值线的方法叫直线定线2直线定向;确定地面上直线玉基本方向线之间角度的工作。
3方位角;由基本方向的北方起,顺时针测量之某直线的水平夹角。
工程测量学课后部分答案卷子结构:名词解释5题、填空10题、(选择10题)、简答2题、计算4题(第二章1题、第三章2题、第四章1题,共35′)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水准面?它有什么特性?(P3)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
特性: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2、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中的作用是什么?(P3)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作用:外业测量的基准面。
3、什么叫高程、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P7)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相对高程: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4、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独立坐标系?(P6)测量学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P7)当测量范围较小时,可以不考虑地球表面的曲率点测量的影响,把该测区的地表一小块球面当做平面看待,建立该地区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点不同:○1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为x轴,竖轴为y轴,测量中横轴为y轴,竖轴为x 轴。
○2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测量学中坐标系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3测量坐标系的坐标轴一般具有方向性:其纵轴沿南北方向(中央子午线方向)、横轴沿东西方向(赤道方向);数学坐标系对坐标轴方向没有特定要求。
5、设我国某处点A的横坐标Y=19689513.12m,问该点位于第几度带?A点在中央子午线东侧还是西侧,距离中央子午线多远(即坐标值)?A点的横坐标为Y=19689513.12m,由于A点在我国,且整数有8位,所以其坐标是按6度带投影计算而得;横坐标的前两位就是其带号,所以A点位于第19带。
由横坐标公式Y=N*1000000+500000+Y’(N为带号),所以Y’=189513.12m,其值为正,所以在中央子午线东侧,距中央子午线为189513.12m。
6、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和距离各有什么影响?(P8-P9两表,理解意思记住结论)a.对距离的影响∵D = R θ;·D′= R tanθ∴△D = D′- D = R ( tanθ - θ )= D3 / 3R2∴△ D / D = ( D / R )2 / 3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对距离的影响影响较小,通常在半径10km测量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b.对高程的影响∵( R + △ h )2= R2+ D′2∴2 R △ h + △h2= D′2△h = D2 / 2 R对高程的影响影响较大,因此不能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1/10—1/50B.1/200—1/300 C 1/1000—1/5000 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均D =184.480m ,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 ,问其精度为( D )。
A.0.00022B.4/18448C.2.2×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 ,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 ,其往返较差为+20mm 。
则相对误差为( 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 的长度为:AB D =126.72m ,BA D =126.76m ,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 和72.353m ,则其相对误差为( A )。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填空题:1.距离测量的目的是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_______________。
2.钢尺按零点的位置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直线定线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定线两种方法。
4.距离丈量中,通常用_______________来衡量丈量精度。
5.对于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法。
6.钢尺量距的误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产生的误差。
7.视距测量是利用望远镜中的视距丝(上、下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方法。
8.在直线定向中,通常可采用的标准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测量工作中,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直线方向。
10.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____________________。
11.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2.推算方位角时应注意:首先应注意左角、右角不能搞错,再有如果算出的方位角大于360°,则应减去_______;如果α后+180°<β右,则应先加上________再减去β右。
13.坐标象限角的角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14.对线段AB进行往返丈量,两次结果分别是149.975m和150.025m。
则AB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在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中,后尺手所持的工具是()。
A.钢尺末端B.钢尺的零端C.测钎D.标杆2.用精密方法丈量距离时,定线应用()。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单选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B )。
A. 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D.坐标差值2、用钢尺进行一般方法量距,其测量精度一般能达到( C )。
A. 1/10—1/50 B . 1/200 —1/300 C 1/1000 —1/5000D.1/10000—1/400003、在测量学中,距离测量的常用方法有钢尺量距、电磁波测距和( A )测距。
A. 普通视距法B.经纬仪法C•水准仪法D•罗盘仪法4、为方便钢尺量距工作,有时要将直线分成几段进行丈量,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直线上的工作,称为( B )。
A. 定向B.定线C.定段D.定标5、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通常( D )。
A. 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B.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C.需要先定出一点,然后进行归化D.不需要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6、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7、往返丈量一段距离,D均=184.480m,往返距离之差为+0.04m,问其精度为(D )。
A.0.00022B.4/18448C.2.2 X10-4D.1/46128、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 ,其相对误差为(A )。
A.1/25000B.1/25C.1/2500D.1/2509、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 m,其往返较差为+20mm。
则相对误差为(C )。
A.0.02/100B.0.002C.1/5000D.2/20010、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 AB=126.72m, D BA=126.76E,其相对误差为( A )。
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0.0031511、对一距离进行往、返丈量,其值分别为72.365m和72.353m,则其相对误差为(A )。
A.1/6030B.1/6029C.1/6028D.1/602712、测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23.456m,返测为123.485m,则相对误差为(A )。
《建筑工程测量》4.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思考题与习题答案目录1.用钢尺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为126.78m,返测为126.67m,另一段往测为357.38m,返测为357.23m,问这两段距离丈量精度是否相同? (1)2.将一根30m的钢尺与标准钢尺比较,发现此钢尺比标准钢尺长14mm,已知标准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m+0.0032m+1.25×10−5×30×(t-20ºC)m,钢尺比较时的温度为11ºC,求此钢尺的尺寸方程式。
(1)3.用尺长方程式lt=30m+0.0028m+1.25×10−5×30×(t-20ºC)m的钢尺沿平坦地面丈量直线AB时,用了4个整尺段和1个不足尺段的余长,余长值为8.362m,丈量时的温度为16.5ºC,求AB的实际长度。
(2)4. 用尺长方程式lt=30m+0.0018m+1.25×10−5×30×(t-20ºC)m的钢尺沿倾斜地面往返丈量AB边的长度,丈量时用100N的标准拉力,往测为234.943m,平均温度为27.4ºC,返测为234.932m,平均温度为27.9ºC,测得AB两点间高差为2.54m,试求AB边的水平距离。
(2)5.影响钢尺量距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量距精度? (3)6.试述普通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其主要优点有哪些? (3)7.普通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其中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 (4)8.进行普通视距测量时,上、下丝在标尺上读数的尺间隔l=0.65m,竖直角α=15º,试求站点到立尺点的水平距离。
(4)9.用相位式测距仪测距时,为什么测出调制光的相位移即可求得测线长度? (5)10.短程相位式测距仪使用两个频率,今测得一段距离为718.97m,此时粗测尺和精测尺的读数各为多少? (5)11.如图,已知α12=49º20′,求其余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程测量课程作业习题答案⼯程测量课程作业习题第⼀章绪论⼀、填空1、⼤地⽔准⾯是⽔准⾯中与平均海⽔⾯重合并向⼤陆、岛屿延伸⽽形成的封闭⾯。
2、地⾯点到⼤地⽔准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程。
3、地⾯点到某⼀假定⽔准⾯的铅垂距离,称为假定⾼程(相对⾼程)。
4、⾼斯投影中,离中央⼦午线近的部分变形⼩,离中央⼦午线愈远变形愈⼤。
5、在⾼斯平⾯直⾓坐标中,有⼀点的坐标为x=685923m,y=20637680m,其中央⼦午线在6°带中的经度为 117° 。
6、我国地形图采⽤全国统⼀规定的⾼是平⾯直⾓坐标,有⼀点的坐标为x=685923m,y=20637680m,位于6°带的第 20 带内。
7、某地⾯点的经度为118°50',它所在六度带带号为 20 ,其六度带的中央⼦午线的经度是 117°。
8、某地⾯点的经度为118°50',它所在三度带带号为 40 ,其三度带的中央⼦午线的经度是 120°。
9、确定地⾯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平⾓、距离及⾼程。
10、测量⼯作的基准⾯是⼤地⽔准⾯,基准线是铅垂线。
⼆、问答题1、什么叫⼤地⽔准⾯?⾼斯平⾯直⾓坐标系是如何建⽴的?⼤地⽔准⾯和铅垂线是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和基准线。
2、测量学的平⾯直⾓坐标系与数学的平⾯直⾓坐标系有何不同?为什么?1、其与数学中平⾯直⾓坐标系相⽐,不同点:1.测量上取南北⽅向为纵轴(X轴),东西⽅向为横轴(Y轴)2.⾓度⽅向顺时针度量,象限顺时针编号。
因为测量上所⽤的⽅向是从北⽅向起按顺时针⽅向以⾓度记值,因此将数学上的平⾯直⾓坐标系的x轴和y轴互换后,数学上三⾓函数的计算公式可不加改变直接⽤于测量的计算中。
3、进⾏测量⼯作应遵守什么原则?为什么?答:①“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误差积累,保证测图和放样的精度,⽽且可以分副测绘,加快测图速度。
②“前⼀步测量⼯作没作检核不能进⾏下⼀步测量⼯作”,它可以防⽌错漏发⽣,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点位必须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有斜距和水平距离。
测量上所说的距离通常指水平距离,即地面上两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如图4-1所示。
为测求两点间的距离而进行的工作叫距离测量。
其方法因量距精度要求不同和地面起伏状况的不同有所区别。
常用的测距方法有:钢卷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
第一节 钢尺量距钢尺量距是用钢卷尺沿地面直接丈量两地面点间的距离。
钢尺量距简单,经济实惠,但工作量大,受地形条件限制,适合于平坦地区的距离测量。
一、量距工具主要量距工具为钢尺,还有测钎、垂球等辅助工具。
钢尺又称钢卷尺,由带状薄钢条制成。
如图4-2(a )所示为手柄式,图4-2(b )为盒式钢卷尺。
钢尺长度有20m ,30m ,50m 几种。
尺的最小刻画为1cm 、5mm 或1mm ,在分米和米的刻画处,分别注记数字。
按尺的零点位置可分为刻线尺和端点尺两种。
刻线尺是从尺上里端刻的一条横线作为零点,如图图4-2 钢尺量距工具(a ) (b )(c ) (d )图4-1 水平距离概念图4-3 钢尺分划0 刻线尺(b )4-3(a )所示。
端点尺是从尺的端点为零开始刻划,如图4-3(b )所示。
使用钢尺时必须注意钢尺的零点位置,以免发生错误。
测钎是用粗铁丝制成,如图4-2(c )所示。
长为30cm 或40cm ,上部弯一小圈,可套入环中,在小圈上系一醒目的红布条,在丈量时用它标定尺终端地面位置。
垂球是由金属制成的似圆锥形,上端系有细线,是对点的工具,如图4-2(d )。
二、尺长方程式由于钢尺制造误差、温度变化的影响,致使钢尺的名义长度(尺上注明的长度)不等于该尺的实际长度,用这样的钢尺量距,其结果含有一定误差。
因此在精密量距工作中必须对使用的钢尺进行检定,求出钢尺在标准拉力、温度条件下的实际长度,钢尺鉴定可送到国家计量机构去检定,经检定的钢尺,在鉴定书中给出钢尺的尺长方程式,即钢尺尺长与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参考答案1.水准仪基本结构由③(A)构成。
(A)答案:③。
2.一测站的后视读数是② (A),前后视读数是① (B)。
(A)答案:②。
(B)答案:①。
3.水准仪的正确轴系应满足_②_(A)。
(A)答案:②。
4.说明一测站视距长度的计算方法。
提示:参考page 79,式(4-4)、式(4-5)。
5.尺垫“顶面”是获取标尺读数的参照面,因此当在水准点立尺时,应在水准点标志上放上尺垫。
对吗?为什么?答案:不对。
水准点高程的位置是水准点标志的“顶面”,尺垫放在水准点标志上使标尺增加一个未知高度,将造成高差测量不准确。
6.一测站水准测量基本操作中的读数之前的一操作__③__(A)。
(A)答案:精平。
7.一测站水准测量a<b,则h<0。
那么②。
答案:后视点高。
8.自动安平水准测量一测站基本操作__①(A)。
(A)答案: ①。
9.说明下表水准仪各操作部件的作用。
答案:10.水准仪与经纬仪应用脚螺旋的不同是①。
答案:①。
11.表4-10是改变仪器高观测法一测站的观测记录数据,判断哪些数据超限?答案: d>5m,超限。
Δh= h1- h2>±6mm超限。
12.改变仪器高观测法一次观测的观测值是②。
答案:②。
13.在测站搬设中,为什么前视尺立尺点尺垫不得变动?答案:前视尺立尺点尺垫的“顶面”高程是整个测站观测过程的成果。
测站搬设中一旦前视尺尺垫变动,则原高程成果不是“变动后的顶面”高程,“变动后的顶面”不再有高程,往后的高程测量没有高程传递值。
观测过程的成果是前视尺“尺垫的顶面”高程,是往后高程测量的高程传递值。
在测站搬设中,前视尺立尺点尺垫不得变动,“尺垫的顶面”与高程传递值一致,才可以进行往后的高程测量。
14.表4-11是一测段改变仪器高法往测各测站观测记录,计算各测站观测结果及测段往测高差。
计算的检核标准见表4-1。
本题自解。
表4-1115.上题的测段起点为已知水准点A,高程H A=58.226m,终点为未知水准点B。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1、在距离丈量之前,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线?如何进行定线? 答:当两个地面点之间的距离较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为使量距工作方便起见,可分成几段进行丈量,把多根标杆标定在已知直线上进行直线定线。
如图所示,A 、B 为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先在A 、B 点上持立标杆,甲立在A 点后1~2m 处,由A 瞄向B ,使视线与标杆边缘相切,甲指挥乙持标杆左右移动,直到A 、2、B 三标杆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将标杆竖直地插下。
直线定线一般由远到近。
2、钢尺量距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钢尺量距的基本要求是“直、平、准”。
3、用钢尺丈量AB 、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232.355m ,返测为232.340m ;CD 段往测为145.682m ,返测为145.690m 。
两段距离丈量精度是否相同?为什么?两段丈量结果各为多少?()()182001686.145008.01686.1452/690.145682.145008.0690.145682.145154001348.232015.01348.2322/340.232355.232015.0340.232355.232==∆==+=-=-=∆==∆==+==-=∆CD CD CD AB AB AB D K mD mD D K mD mD根据两段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确定两段距离丈量精度不同.4、什么叫直线定向?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向?答:确定一条直线与一基本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称为直线定向。
为了确定两点间平面位置的相对关系,测定两点之间水平距离外,需要确定两点所连直线的方向。
5、测量上作为定向依据的基本方向线有哪些?什么叫方位角? 答:测量上作为定向依据的基本方向线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由直线一端的基本方向起,顺时针量至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6、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γδαγαδ-+=+=+=m m A A A A 其中δ为真北方向和磁北方向所夹的磁偏角,γ为真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所夹的子午线收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