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w)
- 格式:ppt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56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基本要求1.了解距离测量的光电测距法,全站仪及其使用。
2.理解钢尺的一般量距、精密量距方法。
3.掌握直线定线;直线定向、方位角的概念,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钢尺量距、直线定向、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重点概念:直线定线、尺长方程式、直线定向、子午线收敛角和磁偏角、坐标方位角、正反坐标方位角、象限角。
2.难点:钢尺精密量距外业成果的改正,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三)教学内容1.讲述内容(2学时)量距的工具及方法和精度;直线定向的概念;标准方向线的种类;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2.自学内容(2学时)距离测量的误差分析;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施测,钢尺量距的精密法;钢尺尺长方程式;光电测距。
3.实验学时(4学时)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罗盘仪的使用、光电测距。
(四)复习思考题1.进行直线定线的目的是什么?目估定线通常是怎样进行的?2.钢尺精密量距需要进行哪三项改正?3.简述光电测距的原理。
4.什么是直线定向?确定直线的方向采用的标准方向有那几种?5.直线的方向可用什么来表示?解释方位角和象限角的概念。
(五)例题选解1.表示直线方向的有(CD) A、水平角B、竖直角C、方位角D、象限角E、倾斜角2.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该直线的夹角。
3.方位角就是从标准方向的北端逆时针方向量到该直线的夹角。
(×)4.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
5.磁偏角的角值是个固定值。
(×)6.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有(ABD)A.真北B.轴北C.子午线D.磁北E.Y轴7.地面直线的真方角与磁方位不相等时,说明有子午线收敛角。
(×)8.罗盘仪用于测定直线的(B)A.真方位角B.磁方位角C.坐标方位角D.象限角9.根据量距精度要求不同,一般分为(CE)A、直接量距B、间接量距C、一般方法量距D、视距E、精密量距10.精密量距时,只要每尺段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便可得到该尺段的实际长度。
第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第一节钢尺量距一、量距的工具1.钢尺钢尺是用薄钢片制成的带状尺,可卷入金属圆盒内,故又称钢卷尺。
尺宽约10~15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几种。
根据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
钢尺的优点:钢尺抗拉强度高,不易拉伸,所以量距精度较高,在工程测量中常用钢尺量距。
钢尺的缺点:钢尺性脆,易折断,易生锈,使用时要避免扭折、防止受潮。
2.测杆测杆多用木料或铝合金制成,直经约3cm、全长有2m、2.5m及3m等几种规格。
杆上油漆成红、白相间的20cm色段,非常醒目,测杆下端装有尖头铁脚,便于插入地面,作为照准标志。
3.测钎测钎一般用钢筋制成,上部弯成小圆环,下部磨尖,直径3~6mm,长度30~40cm。
钎上可用油漆涂成红、白相间的色段。
通常6根或11根系成一组。
量距时,将测钎插入地面,用以标定尺端点的位置,亦可作为近处目标的瞄准标志。
4.锤球、弹簧秤和温度计等锤球用金属制成,上大下尖呈圆锥形,上端中心系一细绳,悬吊后,锤球尖与细绳在同一垂线上。
它常用于在斜坡上丈量水平距离。
弹簧秤和温度计等将在精密量距中应用。
二、直线定线水平距离测量时,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时,或地势起伏较大,一尺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时,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
目估定线方法:定线工作可由甲、乙两人进行。
(1)定线时,先在A、B两点上竖立测杆,甲立于A点测杆后面约1~2m处,用眼睛自A点测杆后面瞄准B点测杆。
(2)乙持另一测杆沿BA方向走到离B点大约一尺段长的C点附近,按照甲指挥手势左右移动测杆,直到测杆位于AB直线上为止,插下测杆(或测钎),定出C点。
(3)乙又带着测杆走到D点处,同法在AB直线上竖立测杆(或测钎),定出D点,依此类推。
这种从直线远端B走向近端A的定线方法,称为走近定线。
直线定线一般应采用“走近定线”。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教学目的:1.学会距离丈量及直线定线的方法。
2.掌握的视距测量方法。
3.了解红外光电测距分类和原理,学会红外测距仪的使用方法。
4.掌握直线定向的基本内容。
5.掌握距离、方位角与坐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距离丈量与直线定线2.直线定向3.罗盘仪的用法教学难点:红外光电测距分类和原理教学资料: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器具:罗盘仪、红外测距仪。
讲授新课: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第一节距离丈量一、距离丈量:指工具在地面上量测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丈量工作可包括点的标志、直线定线和丈量等内容。
有普通测量学中,地面上两点的距离一般指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当点位在地面上标定以后,用一定的丈量工具,沿着两点间的直线方向进行丈量。
丈量方法按精度要求的不同而异。
地面点的标志。
点的标志有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两种。
二、丈量工具:距离丈量所使用的丈量工具,由量距所要求的精度确定。
常用的丈量工具有钢尺、皮尺、绳尺等。
1、钢尺:钢尺是钢制的带尺,用于较高精度的量距工作。
⑴端点尺:⑵刻线尺:2、皮尺:皮尺是麻线与细金属丝织成的带状尺。
3、绳尺:又称测绳,是内含金属丝的绳子,外用棉线包裹。
4、标杆:又称花杆。
用以标定点位或直线的方向,由坚实不易弯曲的木杆制成,也有用铝合金制成的金属标杆。
5、测钎:在测量距离过程中,用以标志所量尺段的起止点,计算整尺段数。
6、垂球:垂球用金属制成,上大下尖呈圆锥形。
三、直线定线。
直线定线即在两点的直线方向上竖立一系列标杆,把中间若干点确定在已知直线的方向上。
直线定线按精度要求可用目测定线,也可用经纬仪或其他定线仪器进行定线。
(一)目测定线1.两点间定线2.两点延长线上定线(二)仪器定线四、距离丈量的一般方法。
距离丈量可分为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和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丈量工作要求平、直、准。
(一)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法:1.观测与计算:⑴观测:⑵计算:AB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D=nl+q式中:n —整尺段数l —整尺长q —不足一整尺的余长2.检核:应往返进行丈量3.精度:距离丈量的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点位必须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有斜距和水平距离。
测量上所说的距离通常指水平距离,即地面上两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如图4-1所示。
为测求两点间的距离而进行的工作叫距离测量。
其方法因量距精度要求不同和地面起伏状况的不同有所区别。
常用的测距方法有:钢卷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
第一节 钢尺量距钢尺量距是用钢卷尺沿地面直接丈量两地面点间的距离。
钢尺量距简单,经济实惠,但工作量大,受地形条件限制,适合于平坦地区的距离测量。
一、量距工具主要量距工具为钢尺,还有测钎、垂球等辅助工具。
钢尺又称钢卷尺,由带状薄钢条制成。
如图4-2(a )所示为手柄式,图4-2(b )为盒式钢卷尺。
钢尺长度有20m ,30m ,50m 几种。
尺的最小刻画为1cm 、5mm 或1mm ,在分米和米的刻画处,分别注记数字。
按尺的零点位置可分为刻线尺和端点尺两种。
刻线尺是从尺上里端刻的一条横线作为零点,如图图4-2 钢尺量距工具(a ) (b )(c ) (d )图4-1 水平距离概念图4-3 钢尺分划0 刻线尺(b )4-3(a )所示。
端点尺是从尺的端点为零开始刻划,如图4-3(b )所示。
使用钢尺时必须注意钢尺的零点位置,以免发生错误。
测钎是用粗铁丝制成,如图4-2(c )所示。
长为30cm 或40cm ,上部弯一小圈,可套入环中,在小圈上系一醒目的红布条,在丈量时用它标定尺终端地面位置。
垂球是由金属制成的似圆锥形,上端系有细线,是对点的工具,如图4-2(d )。
二、尺长方程式由于钢尺制造误差、温度变化的影响,致使钢尺的名义长度(尺上注明的长度)不等于该尺的实际长度,用这样的钢尺量距,其结果含有一定误差。
因此在精密量距工作中必须对使用的钢尺进行检定,求出钢尺在标准拉力、温度条件下的实际长度,钢尺鉴定可送到国家计量机构去检定,经检定的钢尺,在鉴定书中给出钢尺的尺长方程式,即钢尺尺长与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