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王彦忠-验证文件的编制
- 格式:pdf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65
西藏自治区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应用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决策辅助系统分册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2)一、引言 (4)1.1、编写目的 (4)1.2、背景 (4)1.3、定义 (5)1.4、参考资料 (6)二、设计概述 (10)2.1需求概述 (10)2.1.1决策辅助系统 (10)2.1.1.1决策调研管理子系统 (10)2.1.1.2工作规划管理子系统 (10)2.1.1.3辅助决策支持子系统 (10)2.1.1.4信息编制子系统 (10)2.1.1.5决策数据分析子系统 (10)2.2总体功能框架 (11)2.3运行环境 (16)2.4响应要求 (16)2.5条件与限制 (16)2.6、代码含义约定 (16)2.7需求与功能的关系 (17)2.5.1、决策辅助子系统 (17)三、详细功能设计 (23)3.3 决策辅助系统 (23)3.3.1.决策调研子系统 (23)3.1.1.1、政策研究 (23)3.1.1.2、年度重点课题调研 (28)3.1.1.3、专题调研 (30)3.1.1.4、自主选题调研 (38)3.1.1.5、参事调研 (43)3.3.2.工作规划管理子系统 (48)3.1.1.6、工作规划子系统 (48)3.1.1.7、工作规划评估模块 (51)3.1.1.8、工作总结编制 (54)3.3.3.辅助决策支持子系统 (57)3.3.4.信息编制子系统 (69)3.3.3.1、政务信息处理 (69)3.3.3.2、综合文字起草 (75)3.3.3.3、制度制定 (77)四、接口设计 (82)4.1、用户接口 (82)4.2、外部接口 (83)4.3、内部接口 (83)4.3.1.档案接口 (83)4.3.1.1.工程命名 (84)4.3.1.2.包命名 (84)4.3.1.3.任务操作命名 (84)4.3.1.4.任务命名 (84)4.3.2 短信接口 (85)4.3.2.1ShortInterface接口 (85)4.3.2.2ShortMessageServiceImpl (ShortInterface实现类) (85)五、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88)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88)5.2、系统数据结构 (88)5.2.1.决策辅助系统 (88)六、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92)6.1、出错信息 (92)6.2、补救措施 (92)6.3、系统维护设计 (92)一、引言1.1、编写目的编写该文档的目的在于从总体设计的角度明确西藏电子政务(一期)应用系统的功能和处理模式,使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及用户相关人员明确产品功能,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详细设计、开发、测试、验收等各方面的工作。
A CFC 第一次发布版本状态修订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文件编码文件名称:部门文件编制格式及编码规则管理规定文件类型文件分类技密级别所属专业发布单位质量管理部编制部门部门内部标识码适用范围质量管理部xxxxxxxx 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版权说明:此文件内容属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引用、复制、借阅、发表。
目录1.目的 (4)2.适用范围 (4)3.参考文件 (4)4.程序管理 (4)5.职责 (4)5.1质量管理部 (4)5.2综合管理部 (5)5.3文件编制部门 (5)6.详细描述 (5)6.1文件的编制格式 (5)6.2文件编码规则 (10)6.3文件内部标识码编码规则 (10)7.附录 (10)1.目的为了便于文件的管理和控制,统一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分公司)各部门文件格式、标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生产管理活动中的每份文件,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南京分公司各部门产生的所有与生产活动有关的管理性、技术性文件(另有规定文件除外),包括但不限于部门制度、程序、规程、工艺技术文件等。
其它文件可参考使用。
3.参考文件1)Q/SQY·G08-0000-2012/A 《质量手册》2)QP/SQY.G08-3000-2012/A 《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质量保证大纲》3)Q/SQY·G08-401-2012/A 《文件控制管理程序》4.程序管理本程序由质量管理部编制、修订和解释,并具有以下签名:编制:编制人;审核:质量管理部负责人;批准:主管经理。
5.职责5.1质量管理部1)负责文件编制格式及编码的统一管理;2)负责文件符合性的审查;3)负责对文件编码进行准确性检查;4)负责范围内文件内部标识码流水号的管理。
5.2综合管理部1)负责文件格式的审查;2)负责文件的印制、装订、存档。
江苏省城建档案馆业务工作规程前言为规范江苏省城市建设档案馆的各项业务工作,促进全省各级城建档案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江苏省建设厅依据《江苏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十三章和二十二个附录。
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业务指导;收集;整理;编目;统计;鉴定;保管与保护;声像档案;信息化;信息开发与服务和附录A、B、C、D、E、F、G、H、J、K、L、M、N、P、Q、R、S、T、U、V、W、X 等。
本规程由江苏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和解释。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综合楼南三楼,邮编210013),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江苏省建设档案办公室参编单位: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主要起草人:目次前言 ..................................................................... .. (1)目次 ..................................................................... .. (1)1 总则 ..................................................................... . (1)2 术语 ..................................................................... . (2)3 基本规定 ..................................................................... ............................................... 4 4 业务指导 ..................................................................... .. (6)4.1 原则与要求 ..................................................................... (6)4.2 内容 ..................................................................... .. (6)4.3 方法和形式 ..................................................................... ................................. 7 5 收集 ..................................................................... (9)5.1 收集范围与方法 ..................................................................... . (9)5.2 接收 ..................................................................... .. (9)5.3 征集 ..................................................................... ...........................................10 6 整理 ..................................................................... (12)6.1 整理的原则和内容 ..................................................................... .. (12)6.2 组卷 ..................................................................... . (12)6.3 案卷与卷内文件的排列 ..................................................................... (13)6.4 案卷编目...................................................................... .. (13)案卷装订...................................................................... ...................................14 6.57 编目 ..................................................................... (15)7.1 编目工作的内容 ..................................................................... (15)7.2 著录 ..................................................................... . (15)7.3 档案标引...................................................................... .. (16)7.4 目录的编制与组织 ..................................................................... .. (17)7.5 必备目录...................................................................... ...................................18 8 统计 ..................................................................... (19)8.1 统计工作内容和任务 ..................................................................... . (19)8.2 统计工作的要求 ..................................................................... (19)8.3 统计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 (19)8.4 基本统计报表 ..................................................................... ............................20 9 鉴定 ..................................................................... (22)9.1 鉴定工作的内容 ..................................................................... (22)9.2 鉴定工作的原则 ..................................................................... (22)9.3 鉴定工作主要依据 ..................................................................... .. (22)9.4 鉴定的基本工作方法 ..................................................................... . (22)9.5 城建档案馆档案鉴定工作 ..................................................................... (23)9.6 档案的销毁 ..................................................................... ................................23 10 保管与保护 ..................................................................... . (25)10.1 馆库、设备、装具要求...................................................................... . (25)10.2 日常设备管理要求 ..................................................................... (26)10.3 库房管理 ..................................................................... . (26)10.4 保护 ..................................................................... .........................................27 11 声像档案 ..................................................................... .. (30)111.1 收集范围与内容 ..................................................................... . (30)11.2 收集与归档要求 ..................................................................... . (30)11.3 整理 ..................................................................... .. (31)11.4 保管 ..................................................................... .........................................33 12 信息化 ..................................................................... .. (34)12.1 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与要求 ..................................................................... . (34)12.2 信息化应用系统基本功能 ..................................................................... . (34)12.3 数字资源建设 ..................................................................... .. (35)12.4 系统安全保密 ..................................................................... ..........................36 13 信息开发与服务 ..................................................................... (37)13.1 信息开发 ..................................................................... . (37)13.2 编研工作基本程序 ..................................................................... (37)13.3 编研成果的类型与体例...................................................................... . (38)提供利用服务 ..................................................................... ..........................38 13.4附录A 相关标准...................................................................... .....................................40 附录B 本规程用词说明 ...............................................................................................41 附录C 江苏省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 (4)2附录D 江苏建设工程档案专项验收意见书 (44)附录, 江苏省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书 (45)附录, 城建档案移交书 ..................................................................... .........................46 附录, 城建档案移交目录 ..................................................................... .....................47 附录, 城建档案工程(项目)总目录 ..................................................................... . (48)附录, 城建档案案卷总目录 ..................................................................... .................49 附录, 城建档案项目分类目录 ..................................................................... .............50 附录, 城建档案案卷分类目录 ..................................................................... .............51 附录, 江苏省城建档案馆工作统计报表(一).. (52)附录, 江苏省城建档案馆工作统计报表(二) (53)附录, 江苏省城建档案馆工作统计报表(三) (54)附录, 市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分类统计表 (55)录附, 城建档案接收、移出、销毁统计表 (56)附录, 城建档案鉴定情况统计表 ..................................................................... ..........57 附录R 城建档案构成情况统计表 ..................................................................... ...........58 附录, 城建档案馆档案利用情况统计表 (59)附录, 城建档案鉴定表 ..................................................................... .........................60 附录, 号档案库房温湿度记录簿 ..................................................................... ..61附录, 照片芯页格式参考示例 ..................................................................... .............62 附录, 城建档案资料查阅登记表 ..................................................................... ..........63 附录X 城建档案利用效果反馈表 ..................................................................... ...........64 条文说明 ..................................................................... ....................................................65 , 总则 ..................................................................... ......................................................65 , 术语 ..................................................................... ......................................................66 , 基本规定 ..................................................................... ..............................................67 , 业务指导 ..................................................................... ..............................................68 , 收集 ..................................................................... (69)2, 整理 ..................................................................... ....................................................70 7 编目 ..................................................................... (71)7.1 编目工作的内容 ..................................................................... (71)7.2 著录 ..................................................................... . (71)7.3 档案标引...................................................................... .. (71)7.5 必备目录...................................................................... ...................................71 8 统计 ..................................................................... (72)8.1 统计工作内容和任务 ..................................................................... ................72 9 鉴定 ..................................................................... (73)9.1 鉴定工作的内容 ..................................................................... ........................73 10 保管与保护 ..................................................................... . (74)10.1 馆库、设备、装具要求...................................................................... . (74)10.4 保护 ..................................................................... .. (74)11 声像档案 ..................................................................... .. (75)11.1 收集范围与内容 ..................................................................... . (75)11.2 收集与归档要求 ..................................................................... . (75)11.4 整理 ..................................................................... .. (76)11.5 保管 ..................................................................... .........................................76 12 信息化 ..................................................................... .. (77)12.1 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与要求 ..................................................................... . (77)12.2 系统基本功能 ..................................................................... .. (77)12.3 数字资源建设 ..................................................................... .. (77)12.4 系统安全保密 ..................................................................... ..........................77 13 信息开发与服务 ..................................................................... (78)13.1 信息开发 ..................................................................... . (78)13.2 编研工作基本程序 ..................................................................... (78)13.3 编研成果的主要体例与组成 ..................................................................... (78)13.4 提供利用服务 ..................................................................... .. (78)3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全省城乡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工作的业务建设,提高城建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10GMP王彦忠022-2470097510版GMP的法规要求建立和管理GMP的实验室GMP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原始数据的记录和管理如何做质量控制图分析测试仪器的校准和管理实验室GMP现场检查的注意事项标样的建立要求和管理问题和答议一、10版GMP的法规要求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三节质量控制第十一条质量控制包括相应的组织机构、文件系统以及取样、检验等确保物料或产品在放行前完成必要的检验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二条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一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设备、仪器和经过培训的人员有效、可靠地完成所有质量控制的相关活动二应当有批准的操作规程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取样、检查、检验以及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必要时进行环境监测以确保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三由经授权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取样四检验方法应当经过验证或确认五取样、检查、检验应当有记录偏差应当经过调查并记录六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有记录七物料和最终包装的成品应当有足够的留样以备必要的检查或检验除最终包装容器过大的成品外成品的留样包装应当与最终包装相同。
第四章厂房与设施第四节质量控制区第六十三条质量控制实验室通常应当与生产区分开。
生物检定、微生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实验室还应当彼此分开。
第六十四条实验室的设计应当确保其适用于预定的用途并能够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应当有足够的区域用于样品处置、留样和稳定性考察样品的存放以及记录的保存。
第六十五条必要时应当设置专门的仪器室使灵敏度高的仪器免受静电、震动、潮湿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
第六十六条处理生物样品或放射性样品等特殊物品的实验室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
第六十七条实验动物房应当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其设计、建造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有独立的空气处理设施以及动物的专用通道。
第八章文件管理第二节质量标准第一百六十四条物料和成品应当有经批准的现行质量标准必要时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也应当有质量标准。
2010年版GMP疑难问题解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组职编写1 / 294编委会名单主编:王力主审:丁德海编写人员( 按姓氏笔划排列):丁德海王力王守斌王彦忠王敦岚文芳漪牛建功纪义波刘树春毕军吴生齐吴军李玉基张秋沈黎新郑金旺周爱兰武永峰郑效东郭菊杰柳涛顿昕唐岳梁立军黄国儒黄坤斌曾凡云谭宏宇廖沈涵衡萍2 / 294第一章总则 (47)问题1:企业该怎么执行,检查员该如何检查? (47)问题2:质量活动所包含的具体范围有哪些? (48)第二章质量管理 (48)问题3:产品放行质量受权人是否可以转授权? (48)问题4:这里(指上面第十二条内容)经授权的人员可以是哪个部门的? (49)问题5:质量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什么?您是否赞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 (49)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51)问题6:在企业的组织机构图中,质量受权人应放在什么位置上? (51)问题7:规范规定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人员。
请问是否允许质量部门授权生产部门进行中间控制的取样操作? (51)问题8:QA取样的职责、日常环境监测的职责,需要生产操作人员协助完成,这是否属于将职责委托呢? (51)问题9:条款规定“质量管理部门人贵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那么中间产品的取样可以授权给其他部门的人员吗? (52)问题10:QA对生产的监督是连续性的,还是间断性的? (52)问题11:生产管理人员有没有年龄上的限制? (53)问题12:“岗位职责不得遗漏,交叉的职责应当有明确规定”,如何理解? (53)问题13:GMP中“指定人员”“专人”这些人员应有资质,应有书面的规定,如何理解?可否在职责中规定其大概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了吗? (53)问题14:条款中多处提到“专人”及“专职人员”,两种表述的具体类别及要求是什么? (53)1 / 294问题15:生产管理负责人与质量受权人可以兼任吗?企业负责人可以兼任质量受权人吗? (54)问题16:2010年版GMP中赋予QA的职责和权力不小,作用很大,但为什么未对QA 的具体资质、学历、实践经验等作要求? (54)问题17:2010年版GMP“机构与人员”中仅规定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等关键人员的资质,而没有对OA/QC经理和生产车间主任等中层干部的人员资质做硬性规定,只是以“适当资质”笼统说明,这些人员的资质对保证产品质量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文件的编制与审核确保准确无误文件在各个组织和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记录和传递着重要的信息和决策。
为了确保文件的准确无误,保证其在日常运作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正确的编制和审核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文件的编制与审核过程,并探讨如何确保准确无误。
一、文件编制1.确定文件的目的和范围在编制文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文件的目的和范围。
这包括明确该文件的主题、目标读者、对读者的价值以及所要传达的信息。
2.收集和整理信息在编制文件时,收集和整理信息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必须确保所收集到的信息准确、全面,并且与文件的目的一致。
3.制定文件结构和格式根据文件的内容和目的,制定文件结构和格式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文件结构和格式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息,提高整体的效果。
4.清晰明了的表达在编制文件时,使用简明、明了的语言来表达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文件的内容。
二、文件审核1.审核准则和标准文件审核的目的是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建立明确的审核准则和标准是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
2.审核流程文件审核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流程,以确保每个环节的准确无误。
通常情况下,文件的编制人员将其作为初稿提交给审核人员,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逐级审核,直到最终通过审核。
3.审核环节与责任在文件审核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审核人员的权限。
不同的审核人员应该负责审核不同的内容,以确保细节方面的准确性。
4.问题的反馈和修订在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修订。
及时将这些问题反馈给文件编制人员,并确保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和修正。
三、确保准确无误1.培训与意识提升为了确保文件的准确无误,需要定期组织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
通过提升文件编制人员和审核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在文件编制和审核中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2.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建立质量监控机制是确保文件准确无误的重要手段。
卫生学案例分析【篇一:卫生学案例分析】历年案例【200204】 1.一个五岁孩子,其身高103 厘米,体重28公斤。
试分析阐述:(1)用粗略评价方法估算,该儿童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2)根据该儿童的发育现状,你有哪些教育建议? 2.案例:某园中班发生一例甲型肝炎病人,该园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将病儿进行隔离,时间为30 (2)对病儿使用过的玩具、食具进行消毒。
(3)对该中班儿童进行医学观察。
请分析以下问题: (1)该园采取的措施哪些是恰当的?哪些不够明确?(2)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200304】47.某幼儿入睡不久,突然哭喊出声,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叫他则不予理睬。
醒后完全遗忘。
试回答:(1)该小儿发生了哪一种睡眼障碍?(2)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3)应怎样预防?【200404】 47.某一3 岁男孩其体重为11 公斤,身高为92 厘米。
问:(1)用粗略的评价方法(按公式推算)评价该儿的身高、体重指标是否正常?(2)影响其体格发育的因素可能有哪些?【200504】 47.某幼儿园准备盖一座新的教学楼,设计的建筑方案如下:为了增加生活用房的面积,走廊净宽度小于生活用房,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设有台阶。
楼梯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为0.9 米,栏杆垂直线之间的净距小于0.11 米。
疏散通道中使用了弹簧门。
请指出这样的设计哪些方面符合要求,哪些方面不符合要求,以及应如何加以改进。
【200507】 38.丽丽是一个爱哭闹的女孩子,试问如何用消退法来减少她的哭闹。
【200604】 47.根据幼儿膳食安排原则和制定膳食计划的要求对幼儿一周食谱(如题47 表)进行分析:在所选食物、食物相互搭配和烹调方法等方面哪些符合要求?哪些尚需改进?题47 幼儿一周食谱表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米饭米饭水饺菜饭米饭绿豆芽红烧排骨(猪肉、白菜、胡萝卜、虾皮)(青菜、花生米、香肠丁)肝末烩豆腐炒肉丝炒青菜西红柿蛋汤素炒芹菜青菜汤紫菜虾皮汤海带冬瓜骨头汤【200607】 47.某一新生儿依次出现以下症状:(1)体温低于36,呼吸困难,哭声微弱,皮肤发凉;(2)皮肤变硬,由大腿外侧延及臀部、躯干、上肢及面颊;(3)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