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课诗词五首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5
30.诗词五首Ⅰ.课外古诗背诵【原文】阴山耶律楚材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松桧丛中疏畎亩,藤萝深处有人家。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赏析】这首诗描绘西域阴山的景色,同时赞扬了开发边疆的各族人民。
前四句写景:八月雪满,日照沙原,写西域的特有景象。
“插天绝壁”、“擎海层峦”,写阴山的雄峻壮阔;“喷晴月”、“吸翠霞”,写阴山的奇观异景。
“松桧”两句由景及人,从侧面显示阴山人民的勤劳勇敢,富于联想。
末两句以江左名山作比,赞美阴山“横空千里”的特色与气概。
写景,气象宏大,别开生面;抒情,豪迈奔放,激昂高亢,与前人笔下边塞的荒凉苦寒迥然不同,表现了诗人的阔大胸怀。
Ⅱ.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樽(zūn):古代的盛酒器具。
箸(zhù):<方>筷子。
爝(jué):爝火:<书>火把、小火。
鼎(dǐng):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
2.<书>比喻王位、帝业。
如:问鼎。
3.<书>大。
如:鼎力。
4.<方>锅。
彝(yí):1.古代盛酒的器具。
也泛指祭器。
如:彝器。
2.<书>法度;常规。
如:彝准。
3.(Yí):彝族。
麾(huī):1.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
2.<书>指挥(军队)如:麾军前进。
的(dí):<书>真实;实在。
如:的确。
弦(xián):1.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用牛筋制成,有弹性。
如:弓弦。
2.弦儿,乐器上发声的线,一般用丝线、铜丝或钢线等制成。
3.发条。
4.连接圆周上任意两点的线段。
5.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二、词语识记斗十千:一斗酒价值十千钱。
珍羞:精美的菜肴。
羞,现在写作“馐”。
直:价值,现在写作“值”。
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歧路:岔路。
今安在: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长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30.诗词五首课前预习一、写作背景《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
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
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历夸(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
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
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
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破阵子》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二、关于诗人李白(1)李杜诗篇万古传。
(赵翼《论诗》)(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王之涣(688─742),是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他从小就很讲究义气,喜欢帮助弱小,时常和豪侠子弟交往,一边饮酒一边谈论剑术,青史上记载的许多侠客,都是他模仿的对象。
也因为太入迷了,整天和权贵子弟纵酒谈乐,不务正业。
这样的生活持续一段时日,直到中年,一事无成,才悔悟先前的颓废无知,从此立志向学,专心于文章写作。
他有两个文章写得很出色的哥哥,王之咸、王之贲,在他们的指导下,王之涣不久就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作起文章也不输两位兄长,令人刮目相看。
由于天性豪迈,对于参加科场考试一点兴趣也没有,学成后到处拜访名人。
他担任过主管文书簿记的小官,后来因受诽谤而辞职,过着游山玩水的生活,访寻黄河南北的名胜古迹。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