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胆石症临床特点分析和手术治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26例老年人胆结石胆囊炎的外科治疗分析作者:马生辉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5期【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胆结石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26例老年人胆结石胆囊炎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6例中成功21例,5例因某些因素延长切口(2~8)cm,无感染患者出现,无1例胆漏、胆管等其他组织损伤。
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具有不典型、起病急、病情易恶化等临床特征,需把握好手术时机及方法的优选。
术后重点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心律等生命体征的观察极为重要。
【关键词】老年人;胆结石;胆囊炎;外科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属于临床普遍存在的急腹症,发作群体多出现在老年男性中,病情发作较快且伴有多种并发症,临床诊断极为漫长而艰难,故需要接受专业外科手术治疗[1]。
回顾分析2010年以来在青海省化隆县人民医院诊治的26例典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及治疗特点进一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以来本院收治的26例典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58~78岁;并存高血压12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9例,糖尿病5例。
12 临床方法首先行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B超定位胆囊底,胆囊颈部位置,了解皮下脂肪厚度及肋弓角度选择切口方向,切口长(4~7)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钝性分开腹直肌,不使肌肉切断,切开后鞘和腹膜,将无菌纱布垫于切口内侧和下方,采用窄低尾拉钩或阴式拉钩使胆囊显露,组织钳或鼠齿钳牵拉Hartmann囊显露胆囊颈管及其下方的游离缘,显露出Calot三角,显露胆囊管、胆总管等结构[2]。
用电刀从胆囊底部出发,朝向颈部分离胆囊床至胆囊颈部(逆行法),首先进行胆囊动脉的解剖、结扎切断、最后行胆囊管分离,认真观察确认胆囊管和肝总管彼此关系后,在距胆总管约5 mm处切断胆囊管并结扎好。
胆囊床电凝止血,切下胆囊后用干净纱垫置胆囊床数分钟,取出纱垫查看有无出血和胆汁漏等,并予以相应处理,一般不放置腹腔引流。
老年病科实习老年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心得总结与反思在老年病科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多个老年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将总结与反思我在诊治老年疾病中的心得,分享给大家。
一、重视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老年人因为年龄原因,往往存在多种并发症和合并症,治疗上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
因此,进行综合评估是至关重要的,包括病史采集、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通过综合评估,我能更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实习中,我发现,这种个性化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二、充分利用辅助检查手段,提高诊断准确性老年人的疾病症状表现常常不典型,疾病的诊断需要依靠辅助检查手段。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运用各种辅助检查手段,例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来辅助诊断。
同时,在辅助检查结果的解读中,我也时刻注意着与患者的实际表现相结合,更加准确地确定诊断,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供温暖的关怀老年人不仅面临身体的疾病困扰,更容易受到心理方面的影响。
在我的实习中,我发现给予老年患者温暖的关怀,与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能够显著缓解他们的痛苦与抑郁情绪。
因此,在日常实习工作中,我尽量多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以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四、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老年疾病的发展日新月异,治疗方法与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学术讲座等方式,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这使我能够更加全面地应对老年疾病的诊治工作,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五、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在老年病科实习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的重要性。
诊治老年病,必须凭借多专业的合力,汇集多学科的智慧。
只有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合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老年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需要综合评估、辅助检查等手段,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加强团队合作。
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分析和手术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讨论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手术治疗胆石症的体会。
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的胆石症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两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且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特点老年胆石症患者临床特点是右上腹部胀满疼痛,痛以刺痛,灼烧为主,并向右肩背放射样发射,并在不同时段均反复发作,尤其是情绪变化或食用油腻后腹痛异常,伴随恶心、呕吐、腹部胀满和嗳气、喜叹息,发热、黄疸。
超声检查可见肝脏纹理增粗,胆总管或胆囊部位结石区有大小不等边缘清楚的光斑回声[2]。
1.3 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后,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应用消炎利胆片、胆维他、羟甲香豆素片和排石利胆颗粒治疗。
治疗组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所有患者行胆道镜下检查及取石,均在肝外胆管做3厘米左右切口,经引流管下入胆道镜,并经胆道镜观察,扩张狭窄肝管,扩张后通过狭窄部用取石网取结石。
若胆管膜状狭窄,用胆道镜前端扩张狭窄处,解除梗阻后取石。
水肿较重者行胆管切开、同时对狭窄的胆道进行整形。
若结石或碎石过大过多,不能一次取净,则粉碎后取石,分次取石[3]。
对位置不佳,不适合取石部位予以切除,左半肝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4例,右后叶切除7例,做胆肠吻合内引流24例。
术后l周
复查。
1.4 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全身症状缓解,疼痛消失,检查无胆石回声区;无效:治疗后患者全身症状不见缓解,疼痛时有发作,检查有残留胆石回声。
1.5 统计学方法将结果输入统计学软件分析,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过治疗两组的疗效对比见表一。
治疗组采用手术的方式,总有效率达到94.3%,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总有效率仅为31.4%,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远期疗效和复发情况经过定期回访,对照组远期疗效不佳,时常发作,最终有28例手术治疗。
治疗组手术后基本痊愈,但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痊愈,在随访期内无复发。
3 讨论
老年胆石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因病情发展急骤,变化快,因疼痛引起其它基础疾病的加重,而常常需要紧急处理。
临床特点是平素偶有持续性的胀痛或针刺样尖锐疼痛,上腹部胀满,并痛处拒按,向肩背部放射,当发怒或激动、吃油腻辣冷等食物会加剧。
一般会有发热症状,并且因为结石嵌顿对胆管形成堵塞和压迫,引起胆汁不畅,破坏肝细胞,导致黄疸,有些患者可有发烧,但温度不超过38.5℃,可并发急性腹膜炎、胰腺炎、胰腺脓肿等,贻误病情甚至
引起穿孔、休克等严重后果[4]。
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差,腹肌薄弱,出其发病不明显,容易引起误诊和漏诊,并且由于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较多,水肿消退缓慢,容易被细菌侵袭造成继发感染。
但这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多方预案,及时手术,可大大降低老年患者因此病及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
手术方式可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选择简单、有效、风险小的方式,尤其要注意胆管探查和胆道引流,一般以胆道镜结合“t”管手术为主要方式,并尽量一次把结石清除干净,胆道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且术野好,能全面进行结石的探查和清除[5],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和对老年患者精神的、肉体的摧残,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因此,及时确诊,根据患者不同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选最佳的手术时机,积极妥善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胆石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晋.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25例外科治疗体会[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9(3):53-55.
[2] 潘仁红.178例老年胆石症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手术
学杂志,2007,11(3):177-179.
[3] 石长宝,张继业.老年胆石症手术治疗体会[j].医护论坛,2009,16(5):153-154.
[4] 杨孝成,吕新明.老年胆石症52例外科治疗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08,16(1):50-53.
[5] 刘子沛,蔡景修,韩本.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j].肝胆外科杂志,2008,16(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