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号1--江苏教育版
- 格式:ppt
- 大小:738.00 KB
- 文档页数: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七年级(上)
课题:去括号
单位:大丰市教研室姓名:陈克毅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去括号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
2、经历得出去括号法则的过程,了解去括号法则的依据。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运用去括号法则
教学难点:
探索和归纳去括号法则
三、教学资源
投影仪、多媒体
四、教学方法
本节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归纳猜想——拓展应用”的模式展开,首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猜想,得出去括号的法则;再通过对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复习,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知识融入旧知识范畴。
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去括号的依据,掌握去括号的本质。
五、过程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5《去括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5《去括号》》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正确去掉一个表达式中的括号,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基本的数学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去括号这一概念和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正确去掉一个表达式中的括号。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练习,理解去括号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概念和方法。
2.练习教学: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PPT,展示去括号的例子和练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入去括号的概念和方法。
例如,给出一个表达式:3 + (4 - 2),让学生尝试去掉括号,求出结果。
2.呈现(15分钟)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通过PPT展示一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去括号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讨论。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讨论。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的适用范围,能否运用到其他数学运算中。
课题:4.2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会应用去括号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使用去括号法则,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难点:正确使用去括号法则,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创设情境】1.回忆去括号法则.2.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kW•h(千瓦•时),全年用电150000kW•h(千瓦•时),求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的用电量.【合作探究】活动: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以上解方程的过程,你能总结出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吗?归纳:【典型例题】例1:解方程:2-3(x+1)=11例2:解方程:2(x+1)=1-5(x-2)练习:课本P117【当堂反馈】1.解方程4(x -1)-x =2(x +21),步骤如下:①去括号,得4x -4-x =2x +1;②移项,得4x +x -2x =4+1;③合并同类项,得3x =5;④化系数为1,x =35.其中开始出现错误的一步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当x 的取值不同时,整式ax -b (其中a ,b 是常数)的值也不同,部分对应值如表所示:则关于x 的方程ax =b +2的解为( )A .x =-2B .x =-1C .x =0D .x =13.若关于x 的方程3x +(1-10a )=x -2(3a -2)的解是x =0,则a 的值为 .4.若方程3(2x -2)=2-3x 的解与关于x 的方程6-2k =2(x +3)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 .5.解方程:(1)5x+2=3(x+2) (2)3(y+2)-2(y -23)=5-4y(3)2-3(y +1)=1-2(1+0.5y ) (4)x -2[x -3(x -1)]=86. 设a ,b ,c ,d 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那么当时,求x 的值.【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拓展提升:(1)若关于x 的方程2ax =(a +1)x +6的解为正整数,则整数a 的值为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3a (x+2)=(2b-1)x+1有无数个解,则ab= 。
3.5 去括号-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去括号的概念。
2.掌握去括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能够灵活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去括号的概念,掌握去括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去括号是指将一个括号中的式子乘以括号外的数,以消去括号。
例如:3(x+ 2)=3x+6。
2. 去括号的基本方法(1)单项式乘以括号中的每一项。
例如:2(3x+4y)=6x+8y。
(2)多项式同理,对括号中的每一项乘以括号外的数。
例如:3(2x+4y+5z)=6x+12y+15z。
(3)将加括号变成减括号,或将减括号变成加括号,再乘以括号外的数即可。
例如:4(2x−3y−5z)=8x−12y−20z。
3. 拓展练习现在给出一道练习题:2(x−3y)+4(x+2y),让同学们尝试去括号。
解析:2(x−3y)+4(x+2y)=2x−6y+4x+8y=6x+2y。
4. 综合练习现在请同学们自行在纸上完成下列练习:1.7(3x−4y+2z)2.2(5x+3y)−4(4x−2y)3.−2(3x−4y)−8(−2x+3y)4.(3x+2y)(−5)+(7x−4y)(2)5. 总结和归纳在去括号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括号外的数需要与括号中的每一项相乘;加括号变减括号,减括号变加括号,最后再乘以括号外的数。
同时,在练习中可以尝试多种方法,选择最简便的方式解决问题。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练习。
2.思考并举例: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应用到去括号的数学问题?五、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主要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去括号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的练习和拓展。
但是,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练习来加深记忆和掌握技巧。
在今后的课程中,需要更多的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中。
泰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3.5《去括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去括号法则的过程,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问题
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探索去括号法则和去括号法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当括号前是“-”号时的去括号。
三、教学方法: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
四、教学过程:
(一)精练引学: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体会去括号前后结果是否一致?(见课件2、3)(二)自练展学:
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去括号法则,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去括号前后等式的左边和右边各项符号的变化。
(见课件4、5、6、7)
(三)合练探学:
1、巩固去括号的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两人一组,给对方出题,相互解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见课件
8、9)
(四)深练拓学: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再交流计算结果(见课件10)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速练评学:
通过不同的练习,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11、12、13、14)
学生去总结去括号法则及去括号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反思去括号时常会出现哪些错误。
(见课件15)
(六)作业: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