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6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师生通用
- 格式:doc
- 大小:353.50 KB
- 文档页数:18
定远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高一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水稻早熟和晚熟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 小麦的抗锈病和易感锈病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2.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D.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3.关于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及相关杂交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B. 受精作用时,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 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Y和y分离、R与r分离D. F1产生雌雄各4种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且结合的机会均等4.下列几种情况中,产生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是( )①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后产生的F2植株②纯种红果皮番茄(♂)与纯种黄果皮番茄(♀)杂交所得的F1植株上所结番茄③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所得子代④取基因型为AaBb植物的花药(AB)→单倍体→二倍体→二倍体自交的子代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的小麦与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的小麦杂交,三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子代中与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占( )A. 1/4B. 3/8C. 3/4D. 5/86.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1∶1。
安徽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的组合是()①细胞②蛋白质③器官④个体⑤组织⑥系统⑦氨基酸A. ⑦②①⑤③⑥④B. ①⑤③⑥④C. ①⑤③④⑥D. ⑦②③④①⑤⑥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B. 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C.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早春的秀丽景色。
与其相关的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桃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B. 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C. 江水等非生物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D. 一棵柳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4.下列关于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而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B.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器,但种类差异较大C. 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呈现多样性D. 细胞的统一性表现为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5.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是()A. 酵母菌、乳酸菌、噬菌体B. 颤藻、念珠藻、香菇C. 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D. 小麦、番茄、蚂蚁6.在生物实验中,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存在。
在下列实验列表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7.血红蛋白由两条α链、两条β链共 4 条多肽链构成,每条α链含有 141 个氨基酸,每条β链含有 146 个氨基酸,血红蛋白中肽键数目为A. 570 个B. 571 个C. 573 个D. 574 个8.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水解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肽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A. 碳原子减少12个B. 肽键数目减少8个C. 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D. 氧原子数目减少1个9.胶原蛋白分子具有3条肽链,由315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定远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生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A. ①②⑤B. ①②③④C. ①③⑤D. ①③④⑤2.农业技术员培育无子西瓜时,需要经过人工诱导二倍体幼苗形成四倍体的步骤,该步骤所采用的诱导措施是( )A.紫外线照射B.X射线照射C.秋水仙素处理D.亚硝酸盐处理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做材料而不能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替代B.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C.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活动能力较弱,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病的发病率时,在患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不能减少实验误差4.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人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待花成熟后应及时对母本去雄B.人工授粉后应及时套上纸袋C.去雄时要去除花的所有雄蕊D.对未成熟的花去雄后应及时套上纸袋5.如图为正在分裂的细胞,其中R、r为一对等位基因.该细胞经正常分裂所产生的配子是A﹣D中的()A. B. C. D.6.熊猫的精原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它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A.20条常染色体+X B.20条常染色体+YC.40条常染色体+XY D.40条常染色体+XX7.—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4、8、8 B.2、4、8 C.8、16、16 D.8、0、88.人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右图中III—10个体的色盲基因来自于()A.Ⅰ-1 B.Ⅰ-2 C.Ⅱ-4 D.Ⅱ-69.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都无同源染色体B.21三体综合症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的细胞中都有含4个染色体组10.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即Ab∶aB∶AB∶ab=4∶4∶1∶1,这个生物如自交,其后代中出现显性纯合体的几率是()A. 1/8B. 1/20C. 1/80D. 1/1001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实质是()A. 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 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2.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 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和神经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目相同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C.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D. 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13.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14.已知A、a; B、b;C、c为三对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四个精子中染色体的分布是()A.AbC、aBc、AbC、aBc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D.Abc、AbC、abC、aBc15.现有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人工诱变可获得机型为abBb的个体,则B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B.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的机型为AAaaBBbb的个体与基因型AaBb的个体相比具有茎秆粗壮,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等特点C.通过杂交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通过单倍体育种可获得机型为AAbb的个体,变异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6.在豌豆的分生区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2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
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指( )A. 两条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B. 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C. 细胞中含有的四条染色体D. 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2.已知A 、B 、C 基因分别位于三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若有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则其子女中有基因型(aaBBCC)和女儿中出现(aaB -C -)的表现型后代占F1的比例为( )A .1/8、3/8B .1/8、3/16C .1/16、3/8D .1/16、3/163.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D.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 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孩子和1个正常孩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夫妇双方都是杂合子B.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4C. 白化病为隐性性状D. 本题的3∶1正好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分离比5.下图为DNA 分子结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分别代表磷酸、核糖和碱基B. ④是构成DNA 的基本单位C. 连接①、②的化学键为氢健D. ③和⑥构成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6.某科学家在遗传研究中发现一种显性纯合致死基因。
实验中黄皮毛鼠不能纯种传代,灰皮毛鼠能纯种传代。
黄皮毛鼠与黄皮毛鼠交配,其后代总会出现灰皮毛鼠,且黄:灰=2:1。
据此可推知在黄皮毛鼠与黄皮毛鼠这一交配组合中后代致死个体出现的概率为()A. 1/4B. 1/3C. 1/2D. 3/47.下图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病的家系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病,Ⅲ1的致病基因是由()A.Ⅰ1遗传的B.Ⅰ2遗传的C.Ⅰ3遗传的D.Ⅰ4遗传的8.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母色觉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 的孩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半期高一生物检测卷一、选择题(共28题,每题2分,共56分)1.下列生态学概念包括的范畴,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 个体→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C.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 群落→种群→个体→生物圈→生态系统2.大雁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是()A.糖原B.蛋白质C.淀粉D.脂肪3.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糖类并释放能量,直接利用的糖类是()A.麦芽糖B.核糖C.葡萄糖D.蔗糖4.人体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或衰老的红细胞,在白细胞中与这些物质消化密切关系的细胞器为()A.溶酶体B.核糖体C.液泡D.中心体5.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A.ATP和磷脂B.丙酮酸和脂肪酸C.胰岛素和性激素D.核苷酸和氨基酸6.下列关于DNA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B.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C.动物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D.植物细胞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7.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的糖类是()A. 葡萄糖B. 乳糖C. 麦芽糖D. 糖原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元素中有些是细胞特有的元素,无机自然界没有这些元素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都不含有氮元素C.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9. 检验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碘液 B.苏丹III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10.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不包括()A.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B.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调节染色液的pH值D.加速蛋白质的水解,使DNA与蛋白质分离11.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B.纤维素、淀粉和蔗糖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D.糖类物质在细胞内都是能源物质12.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 8%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C. 用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D. 用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呈绿色的DNA和呈红色的RNA分子13.下列四种生物中,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生物的是()A. 念珠藻B. 颤藻C. 蓝球藻D. 衣藻14.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
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第I卷(选择题 56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正确性,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要求选择不同的生物分别进行验证,请预测他们将不会选择的生物是()A.豌豆 B.果蝇 C.蓝藻 D.玉米2.下列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A.人的初级精母细胞 B.人的精原细胞C.人的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D.人的精子细胞3.下列哪项不构成DNA的碱基()A.胸腺嘧啶TB.腺嘌呤AC.鸟嘌呤GD.尿嘧啶U4.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5.动物卵细胞与精子形成不同之处是()A.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的是普通的有丝分裂B.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C.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时期不同D.一个卵原细胞能形成两个次级卵母细胞6.进行“DNA分子模型的搭建”时,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①将多个脱氧核苷酸同方向排列组成单链;②将多个脱氧核苷酸正反方向交互排列组成单链;③将两条脱氧核苷酸单链同方向排列组成双链;④将两条脱氧核苷酸单链反方向排列组成双链;⑤若要旋转形成双螺旋,则代表碱基的塑料片需准备20个;⑥若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来代表基本单位的不同组成,则需准备3种几何图形.A.①④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③⑥7.下列叙述不能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供证据的是()A.基因发生突变,生物体的性状也可能发生改变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C.若杂合子染色体缺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表现出来D.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8.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9.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10.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11.科研人员研究棉花细胞核中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连续基因,其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图中I、Ⅱ为基因间的序。
定远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高二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2.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5.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是相同的B. 在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只需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即可正常生长C.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D. 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9.图示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和发酵装置简图,与此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选取新鲜葡萄去除枝梗,再反复冲洗干净后备用B.葡萄汁装瓶发酵时,要留出约空间,以保证发酵前期氧气供应C.果酒接种醋酸菌后,需适当提高温度,并不断通人无菌空气D.排气口采用长而弯曲的胶管,其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10.如图表示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下列与该实验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样品和培养器皿必须高压蒸汽灭菌B.①~③只能用一定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培养C.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在④上获得单个菌落D.⑤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即为接种到④上的活菌数12.关于酶和加酶洗衣粉的描述正确的是()A.清洗有血渍、奶渍衣服时,可选用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C.酸、碱等化学因素对酶的作用影响不大D.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时,设置20℃、30℃、40℃3组温度下洗涤同一污渍,40℃时洗涤效果最好,则说明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13.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如图),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60℃15.下列关于“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菜花和猪的成熟红细胞都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B.在酒精溶液中,某些蛋白质的溶解度比DNA大C.在研磨植物细胞时加入洗涤剂是为了溶解DNAD.在50~60℃的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后即呈蓝色16.下列关于醋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菌为严格有氧呼吸 B.醋酸菌有氧无氧都能生存C.醋酸菌能形成芽孢 D.醋酸菌能将淀粉分解成醋酸17.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18.通过实验测定土壤中的细菌数量,下列与此操作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培养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选择菌落数在300个以上的培养皿进行计数19.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B.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C.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D.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20.下图(一)是苹果酒和苹果醋的现代生产装置简图,图(二)是与生产过程关联的某些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班)第三次月考高一生物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探索遗传奥秘的历程中,下列科学家、实验方法及技术部相互匹配的是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外注射C.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实验—同位素标记D.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结构—建构物理模型2.下列有关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分析,属于直接通过控制结构蛋白合成来控制性状的是A.白化病B.苯丙酮尿症C.囊性纤维病D.豌豆粒型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水解DNAB.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C.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D.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4.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C.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5.通过减数分裂,可形成多种多样的不同染色体组合的配子,其原因是A.染色体的复制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着丝点一分为二D.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6.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B.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D.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7.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B.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C.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D.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9.下列有关“支架”或“骨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D.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10.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含硫元素C.玉米的遗传物质全部分布在染色体上D.HIV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11.豚鼠毛皮黑色对白色为显性,如果一对毛色杂合的豚鼠交配,产生4个子代个体,它们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 3黑:1白B. 2黑:2白C. 1黑:3白D. 黑白比例无法确定12.以下是某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过程有水生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①上面所有的碱基都可以和②结合而开始合成C.④形成后即进入高尔基体加工,然后分泌出细胞D.①上通常可以相继结合多个②13.番茄中基因A、a控制植株的有无茸毛,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定远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高二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1.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哪种物质的分解A.脂肪B.磷脂C.葡萄糖D.蛋白质2.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3.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C.制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4.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发挥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5.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是相同的B. 在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只需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即可正常生长C.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D. 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6.将大肠杆菌菌种从菌种试管接种到另一支试管的操作,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B.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之后即可伸入菌种试管挑取少许菌种C.菌种试管口和待接种的试管口接种前后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2至3次D.带菌的接种环应在培养基面上轻轻划线7.在已知序列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目的基因的最方便方法是()A.化学合成法B.基因组文库法C.cDNA文库法D.DNA聚合酶链式反应8.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都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D.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9.图示果酒和果醋制作流程和发酵装置简图,与此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选取新鲜葡萄去除枝梗,再反复冲洗干净后备用B.葡萄汁装瓶发酵时,要留出约空间,以保证发酵前期氧气供应C.果酒接种醋酸菌后,需适当提高温度,并不断通人无菌空气D.排气口采用长而弯曲的胶管,其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10.如图表示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下列与该实验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样品和培养器皿必须高压蒸汽灭菌B.①~③只能用一定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培养C.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在④上获得单个菌落D.⑤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即为接种到④上的活菌数11.在“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中,为判断是否起到了分离效果,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需要精心设置对照.对照组的设置方式为()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接种相同土壤样液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接种无菌水C.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选择培养基不接种D.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选择培养基上接种无菌水12.关于酶和加酶洗衣粉的描述正确的是()A.清洗有血渍、奶渍衣服时,可选用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C.酸、碱等化学因素对酶的作用影响不大D.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时,设置20℃、30℃、40℃3组温度下洗涤同一污渍,40℃时洗涤效果最好,则说明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13.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如图),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牛奶污渍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C.该洗衣粉不适合洗涤丝绸面料衣物D.这种洗衣粉对衣服上油渍也能较易清除14.吃腐乳时,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由什么形成的()A.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B.毛霉等微生物的菌丝繁殖于表面而形成C.人工加配料形成D.细菌繁殖形成15.下列关于“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菜花和猪的成熟红细胞都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B.在酒精溶液中,某些蛋白质的溶解度比DNA大C.在研磨植物细胞时加入洗涤剂是为了溶解DNAD.在50~60℃的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后即呈蓝色16.下列关于醋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醋酸菌为严格有氧呼吸 B.醋酸菌有氧无氧都能生存C.醋酸菌能形成芽孢 D.醋酸菌能将淀粉分解成醋酸17.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18.通过实验测定土壤中的细菌数量,下列与此操作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培养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选择菌落数在300个以上的培养皿进行计数19.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B.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C.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D.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20.下图(一)是苹果酒和苹果醋的现代生产装置简图,图(二)是与生产过程关联的某些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测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可以进行完整的生命活动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2.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B.醋酸洋红进入细胞使染色体着色,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C.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D.线粒体是唾液腺细胞中唯一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胞吐作用3.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线粒体B.都有核糖体C.都有染色体D.都有核膜4.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和DNA都具有多样性的共同原因是都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B.细胞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酸碱平衡的功能C.不同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元素种类差异较大D.因为C在细胞干重中占的比例最高,所以C是最基本元素5.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是①鱼缸中的一条金鱼②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分子③动物的血液④整个兴凯湖⑤人体的免疫系统⑥某森林中全部银杉⑦细胞核⑧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⑨植物的根⑩大兴安岭中所有生物A.②⑦⑧⑨⑤①⑥⑩④B.⑧③⑨⑤①⑥⑩④C.⑦⑧⑨⑤⑥⑩④D.⑦⑧③⑨⑤①⑥⑩④)6. 下图为某种细胞中进行的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为真核细胞B.物质a与b的结合部位有3种碱基配对类型C.物质a的形成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物质c合成结束后被运送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7.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各个层次既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D.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病毒8.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 .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D .在有丝分裂的间期,肽键数量会增加9. 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物体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细胞增殖和分化B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C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D .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都是通过促进细胞代谢而实现调节的10. 某蛋白质分子由一条肽链组成,共含氨基酸分子50个,在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分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和水分子数分别是A .51个和49个B .49个和49个C .49个和51个D .51个和51个11. 瓜子在晒干和烘烤的过程中重量都有所减轻,原因是分别损失了什么物质( )A .水、蛋白质B .自由水、结晶水C .自由水、脂质D .自由水、结合水12.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肌肉中的肌蛋白结构不同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不同,而数目、排列顺序都相同B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有所不同C .所含氨基酸的R 基不同D .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所不同C .所有细胞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B .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A .N 是组成细胞内各种有机物的必需元素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13.D.人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内的mRNA反转录形成的DNA的种类没有差别14. 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是()A.蛋白质和脂肪B.脂质和蛋白质C.蛋白质和固醇D.蛋白质和糖类15.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无关B.蛋白质和RNA可以自由进出核孔,DNA不能自由进出核孔C.脂质和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且蛋白质在膜上均匀分布D.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细胞一定含有核糖体16.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说明蛋白质的功能是()A.运输作用B.免疫作用C.调节作用D.催化作用17. 下图表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过程和结果。
定远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高一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5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
)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水稻早熟和晚熟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 小麦的抗锈病和易感锈病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2.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D.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3.关于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及相关杂交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B. 受精作用时,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 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Y和y分离、R与r分离D. F1产生雌雄各4种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且结合的机会均等4.下列几种情况中,产生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是( )①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后产生的F2植株②纯种红果皮番茄(♂)与纯种黄果皮番茄(♀)杂交所得的F1植株上所结番茄③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所得子代④取基因型为AaBb植物的花药(AB)→单倍体→二倍体→二倍体自交的子代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的小麦与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的小麦杂交,三对性状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子代中与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占( )A. 1/4B. 3/8C. 3/4D. 5/86.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1∶1。
该亲本的表现型最可能是( )A. 红色窄花瓣B. 白色中间型花瓣C. 粉红窄花瓣D. 粉红中间型花瓣7.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已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 B与b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 b与b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 1号和2号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8.如图所示为先天性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B. 患者2的父亲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差错C. 患者1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D. 患者1体内额外染色体若来自父亲,则差错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9.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A.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遗传信息B.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C. 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D. 遗传信息即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1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及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C.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11.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正确的分析是()A. 图中2的双亲肯定不是色盲患者B. 图中6的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4C. 图中1、4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D. 图中2、7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12.下列有关探究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S型菌的DNA和R型活菌混合物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只出现表面光滑的菌落B.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C.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都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其各自的效应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3.下列物质或结构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的是()A.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B.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C.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D.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14.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A. B. C. D.15.在甲、乙、丙、丁四组相同培养基上分别接种正常的R型菌、正常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
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基中只有S型一种菌落B. 利用培养的细菌在小鼠体内转化时,R型菌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C. 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混合培养,可证明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是S 型菌的DNAD. 甲、乙、丙三组作为丁的对照组16.下图表示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②③④构成了DNA的基本组成单位B. 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C. 只有解旋酶才能使⑤处的化学键断裂D. 当DNA复制时,①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17.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录时,在酶的作用下,以A,U,C,G四种碱基为原料合成RNAB.每种氨基酸均由多种密码子编码C.真核细胞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D.转录的原料为脱氧核糖核苷酸18.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
正确的选项是()A. 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B. 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C.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直接控制性状D. 若某段DNA上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19.如图表示发生在某细胞内一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图所示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B. 该图所示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内C. 图中A最可能代表核糖体D. 图中链①上可能存在密码子20.图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X和Y为生物大分子)。
下列叙述中合理的是()A. 若X含有核糖,Y含有脱氧核糖,则试管内必须加入DNA连接酶B. 若X含有碱基T,Y含有碱基U,则试试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C. 若X与Y都是DNA,则试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D. 若Y是蛋白质,X是mRNA,则试管内还应该有其他RNA2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 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可以发生重组22.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A. 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的生殖方式B. 有性生殖是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C. 有性生殖是由减数分裂形成的D. 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23.下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注:细胞畸变率=畸变细胞数细胞总数×1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高B. 浓度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C. 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D. 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间期24.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不考虑突变),其中3号、4号是双胞胎。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无法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C. 5号患者与正常的男性结婚,建议他们生女孩D. 3号、4号的基因型(只考虑该病)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25.现有高秆抗病(DDTT)小麦和矮秆不抗病(ddtt)小麦两个品种(相对性状可以自由组合)。
下列方法能尽快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是()A. 两亲本杂交→F1→F2→选不分离者→纯合子B. 两亲本杂交→F1→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 两亲本杂交→F1→秋水仙素处理→花粉离体培养→纯合子D. 两亲本杂交→F1→花粉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26.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
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最不可行的育种方法有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多倍体育种27.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 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 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 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 细胞融合、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28.“孔雀开屏,自作多情”中的孔雀为雄性,开屏是为了吸引雌性前来交配,尾屏较大的个体会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并使尾屏大的特性代代保留。
但尾屏较大的孔雀对天敌的逃避能力下降。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B.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传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D.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第II卷(非选择题 44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4分。
)29.(10分)下图所示为某雄性动物生殖细胞形成时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图。
设该动物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N,请回答:(1)A是___________细胞,A图所示细胞代表的动物体内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C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C图所示的细胞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
与B、C细胞相对应的曲线段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横轴上的数字表示)。
(2)曲线段a—b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曲线段b—c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若有交叉互换,发生在曲线中的哪一曲线段____________。
(以横轴上的数字表示)6—8的过程中DNA分子数目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0.(10分)乙肝被称为“中国第一病”,人们对乙肝疾病的机理研究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