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湿土法)
- 格式:xls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2022年-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落锤式弯沉仪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
A.牵引装置B.承载车装置C.弯沉检测装置D.运算及控制装置【答案】 B2、针对评价细集料洁净程度的相关试验,回答下列问题;3).砂当量试验时,测得砂的含水率为1.5%,则应称取()湿砂进行试验。
(2018助理真题)A.101.5gB.121.8gC.138gD.120g【答案】 B3、摆式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时,摆在路面上滑动长度为()。
.A.130±2mmB.128±1mmC.126±1mmD.127±2mm【答案】 C4、某普通公路交工验收,路面为沥青混凝土。
试验人员用摆式摩擦系数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请依据上述条件完成下面题目。
23)每个点测几次,最大值与最小值不能超过多少?A.5和3B.3和3C.3和1D.4和3【答案】 A5、土CBR试验,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宜高出()mm。
A.筒高的6mmB.筒高的5mmC.筒高的10mmD.筒高的8mm【答案】 C6、下列有关级配碎石基层的基本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选用质地坚韧、无杂质的碎石、石屑或砂,级配应符合要求B.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必须符合规定C.混合料拌和均匀,没有明显离析现象D.碾压应遵循先重后轻的原则,洒水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答案】 D7、关于路基路面损坏、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层间黏结强度、拖车法测定路面对轮胎噪声影响测试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3)层间黏结强度测试时,每个测点间距不小于(),总间距控制在()内。
A.200mm;2mB.200mm;5mC.500mm;2mD.500mm;5m【答案】 C8、集料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料()的指标。
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力学性质D.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答案】 C9、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
最大干密度(表面振动压实仪法)(T 0133-1993)1.3.1 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方法是测定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
2、本试验规定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测定无黏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包括堆石料)的最大干密度。
3、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通过0.075mm标准筛的土颗粒质量百分数不大于15%的无黏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
4、对于最大颗粒尺寸大于60mm的巨粒土,因受试筒允许最大粒径的限制,宜按本试验3.3规定处理。
1.3.2 仪器设备振动器:功率0.75~2.2kw,振动频率30~50Hz,激振力10~80KN。
钢制夯:可牢固于振动电机上,且有一厚15~40mm夯板。
夯板直径应略小于试筒内径2~5mm。
夯与振动电机总重在试样表面产生18kPa以上的静压力。
试筒:见表1.3.2 或根据土体颗粒级配选用较大试筒。
但固定试筒的底板须固定于混泥土基础上或至少质量为450kg混泥土块上。
试筒容积宜用灌水法每年标定一次。
表1.3.2 试样质量及仪器尺寸套筒:内径应与试筒配套,高度为170~250mm;与试筒固定后内壁须成直线连接。
台秤、电动葫芦、标准筛(圆孔筛:60mm、40mm、20mm、10mm、5mm、2mm、0.075mm)。
直钢条:宜用尺寸为350mm×25mm×3mm(长×宽×厚)。
深度仪或钢尺:量测精度要求至0.5mm。
大铁盘:其尺寸宜用600mm×500mm×80mm(长×宽×高)。
其他:烘箱、小铲、大勺及漏斗橡皮锤、秒表、试筒布套等。
1.3.3 试验步骤1.3.3.1 干土法1、充分拌匀烘干试样,即使其颗粒分离程度尽可能小;然后大致分成三份。
测定并记录空试筒质量。
2、用小铲或漏斗将任一份试样徐徐装填入试筒,并注意使颗粒分离程度最小(装填量宜使振毕密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低于筒高的1/3);抹平试样表面。
二、密度试验(环刀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湿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二)试验原理土的湿密度ρ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其单位为g/cm 3。
环刀法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
密度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等。
对于细粒土,宜采用环刀法;对于易碎裂、难以切削的土,可用蜡封法;对于现场粗粒土,可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三)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8cm ,高2~3cm 。
2.天平:称量500g ,分度值0.01g 。
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1.量测环刀:取出环刀,称出环刀的质量,并涂一薄层凡士林。
2.切取土样: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然后用切土刀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然后将环刀两端的余土削平。
3.土样称量:擦净环刀外壁,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
(五)试验注意事项1.称取环刀前,把土样削平并擦净环刀外壁;2.如果使用电子天平称重则必须预热,称重时精确至小数点后二位。
(六)计算公式按下列计算土的湿密度:V m m V m 21-==ρ式中:ρ—密度,计算至0.01g/cm 3;m —湿土质量,g ;m 1—环刀加湿土质量,g ;m 2—环刀质量,g ;V —环刀体积,cm 3。
密度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其算术平均值。
(七)试验记录(见附表2-1)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附表2-1试验者试验日期。
1.总则1.1.本细则采用振动台法测定无粘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包括堆石料)的最大干密度。
1.2.本细则适用于通过0.075mm标准筛的干颗粒质量百分数不大于15%的无黏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
1.3.本细则对于最大粒径大于60mm的巨粒土,因受试筒允许最大粒径的限制,宜按规定处理。
2.仪具与材料2.1振动台:固定于混凝土基础上;振动台面尺寸至少550mm×550mm,且具有足够的刚度。
振动台最大负荷应满足试筒、套筒、试样、加重底板及加重块等质量的要求,不宜小于200kg;其频率20~60Hz可调,双振幅0~2mm可调。
2.2 试筒:圆柱形金属筒,按表1.1规定选用。
试筒容积宜用灌水法每年标定一次。
2.3套筒:内径与试筒(见表1.1)配套一致,且与试筒紧密固定后内壁成直线连接。
2.4加重底板:底板为13mm厚的钢板,其直径略小于相应试筒内径,中心应有φ15mm未穿通的提吊螺孔。
2.5加重块:对于相应采用的试筒,加重块及其加重底板在试样表面产生的静压力应为18kPa。
2.6百分表及表架:百分表量程至少50mm以上,分度值为0.025mm。
表架支杆应能插入试筒导向瓦套孔中,并使百分表表头杆中心线与试筒中心线或内壁面平行。
2.7台秤:应具有足够测定试筒及试样总质量的量程,且达到所测定土质量0.1%的精度。
所用台秤,对于φ280mm试筒,量程至少50kg,感量6g;对于φ152mm试筒,量程至少30kg,感量2g。
2.8起吊机:起重量至少180kg。
2.9标准筛:60mm、40mm、20mm、10mm、5mm、2mm、0.075mm。
2.10其他工具:如加重底板提手、烘箱、金属盘、小铲、大勺及漏斗、橡皮锤、秒表、直钢尺、试筒布套等。
试样质量及仪器尺寸(表1.1)3.试样3.1采集代表性试料,妥善贮存备用。
3.2 采用标准筛分法(T0115-2007)测定各粒组的颗粒百分数。
3.3 对于粒径大于60mm 的巨粒土,因受试筒允许最大粒径的限制,应按相似级配法制备缩小粒径的系列模型试料。
2021年道路工程练习题和答案(Part22)共3种题型,共90题一、单选题(共35题)1.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产生的总垂直变形值或垂直回弹变形值,称为()。
A:摆值B:车辙C:弯沉D:CBR值【答案】:C【解析】:路面弯沉是路面表面在汽车车轮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垂直变形值。
路面在车轮作用下产生沉降,其总变形值为总弯沉值,当车轮荷载卸除后,路面便向上回弹,其回弹变形值便是回弹弯沉值。
2.在进行石灰工业废渣类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第一步应进行()。
A:原材料试验B:确定最佳的石灰粉煤灰比例C:确定二灰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D:选定合适的混合料配合比【答案】:A【解析】:P11 依据(JTG/TF20-2015)规定,在进行石灰工业废渣类混合料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试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4个方面,第一步为原材料试验。
3.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包括路面损坏、平整度、抗滑性能、结构强度和()技术内容。
A:波浪搓板B:裂缝C:车辙D:露骨【答案】:C【解析】: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包括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结构强度5项技术内容。
4.下列关于沥青感温性描述不正确的是()A:随温度的升高,沥青针入度增加明显的沥青感温性大B:感温性越大,PI值越大C:感温性大的沥青不适宜用在夏季温度偏高的地区D:感温性高的沥青随温度变化其黏度变化较为明显【答案】:B【解析】:题目是“不正确”针入度指数越大,对温度变化敏感性越低,温度升高,沥青性状改变的程度较小,所以选B。
5.当液性指数为0时,土处于()。
A:液限B:塑限C:缩限【答案】:B【解析】:液性指数=(天然含水率-塑限)/(液限-塑限);当液性指数=0时,天然含水率=塑限,土处于塑限。
6.一般情况下,粗集料磨光值试验应取()的集料颗粒进行磨光试验。
A:9.5~13.2mmB:4.75~9.5mmC:2.36~4.75mmD:没有要求【答案】:A【解析】:一般情况下,粗集料磨光值试验应取9.5-13.2mm的集料颗粒进行磨光试验。
《土力学》击实试验一.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两类。
小试筒适用于测定粒径不大于25mm的土,大试筒适用于测定粒径不大于38mm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佳含水量。
二.仪器设备1.标准击实仪、轻、重型试验方法和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击实试验方法类型2.烘箱及干燥器。
3.天平:感量 0.01g。
4.台秤:称量10kg,感量5g。
5.圆孔筛:孔径38mm、25mm、19mm、5mm各一个。
6.拌和工具:400mm×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7.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三.试样本试验的试样制备分干土法和湿土法两种。
对一般土,干法制样和湿法制样所得击实结果有一定差异,对于具体试验应根据工程性质选择制备方法。
各方法可按表2准备试料。
表5 试样用量1.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制样: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2.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制样: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40mm的粗石子即可。
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
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四.试验步骤1.根据工程要求按表1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
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量高低)按规定选用干土法(土重复或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2.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
小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土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5)。
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五层法时,每层需试样约900g(细粒土)~1100g(粗粒土);按三层法时,每层需试样1700g左右。
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
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35题)1、细粒土和粗粒土分界是()mm。
A.分界是10mmB.分界是0.075mmC.分界是2mmD.分界是5mm【答案】 B2、某试验室进行高速公路底基层用C-A-1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组成设计,设计强度为4MPa,请依据上述条件完成下面题目。
7)预计该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为13%,则平行试验所需最少试件数量为()A.6个B.9个C.13个D.15个【答案】 B3、某等级公路路基压实质量检验,经检测的各点干密度记录见下表,实验室给出的最大干密度为1.82g/cm3,压实度的规定值为95%,t0.95/√13为0.494,回答以下问题:(2)该路段的压实度极值为()。
A.90%B.91%C.94%【答案】 A4、对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车辙测定的基准测量宽度为()。
A.以发生车辙的一个车道两侧标线宽度中点到中点的距离B.以形成车辙部位的一个设计车道宽度C.以发生车辙的实际宽度D.以发生车辙的2倍实际宽度【答案】 A5、某三级公路进行升级改造,为了解路基状况,检测机构用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
请回答以下问题。
15)测量试验点土样含水率时,当最大粒径为26.5mm时,取样数量约为()。
A.60B.120C.250D.500【答案】 D6、某一试验室需要进行AC-20C沥青混合料(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马歇尔试验。
已知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为4.5%;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的比例分别为65%、32%和3%,粗、细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723、2.685,矿粉的表观相对密度为2.710。
最佳沥青用量对应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2.497,马歇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386.请对下列各题进行判别:3)计算得到的合成矿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
(2017真题)(2017检师真题)A.2.707B.2.710D.2.713【答案】 B7、材料的质量为m,材料的实体体积为Vo,材料的闭口孔隙体积为Vl,材料的开口孔隙体积为V2,则该材料的毛体积密度为()。
相似级配法确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熟练掌握粗相似级配法的计算过程,保证试验数据和成果的正确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公路工程采用相似级配法确定粗粒土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
三、引用文件1.《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232.《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2020四、一般规定击实试验大于40mm粒径占总质量的5%~30%时,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可通过校正确定。
当大于40mm颗粒超过30%时,小于0.075颗粒含量大于15%则采用粗粒土击实试验,小于0.075颗粒含量小于15%则采用表面振动压实法试验。
如仍有超粒径颗粒时应按相似级配法制备缩小粒径的系列模型试样。
相似级配法系将原级配的土料根据确定的允许最大粒径按几何相似的原则等比例将原土样粒径缩小,使颗分曲线向右平移,仍保持与原级配曲线相似,故Cu 和Cc可保持不变,但不大于5mm颗粒含量有所增加。
采用相似级配法应注意的是颗粒级配曲线平移后,不应使其中的细粒含量增加到影响原级配试样力学性质的程度。
一般来讲,粒径小于5mm颗粒的含量不大于15%~30%,对力学性质的影响是不明显的。
五、试样制备全部土样置于橡胶板上风干,用木锤将土块及附着在粗颗粒表面上的细颗粒土锤散,锤击时不应破坏土的天然颗粒。
全部土样依次过筛,按大于60mm(75mm)、60mm~40mm(75mm~40mm)、40mm~20mm、20mm~10mm、10mm~5mm 以及小于5mm粒组分别堆放备用。
测定大于5mm部分和不大于5mm部分土的风干含水率。
下面以表面振动压实仪法确定最大干密度举例说明相似级配法计算过程。
击实法参照执行。
六、计算步骤1、参考《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2020(T0133-2019),相似模比计算公式如下:相似级配模型试料粒径计算:rM D d =式中:D ——原型试料级配某粒径(mm);d ——原型试料级配某粒径缩小后的粒径,即模型试料相应粒径(mm);M r ——粒径缩小倍数,通常称为相似级配模比;maxmaxd D M r =式中:D max ——原型试料级配最大粒径(mm);d max ——试样允许或设定的最大粒径,即60mm、40mm、20mm、10mm 等。
第三节施工检(试)验报告目录土壤(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219)土壤(轻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220)土路基压实度试验记录 (221)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检验报告 (222)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 (224)填石路堤弯沉测定检验报告 (226)填石路堤弯沉测试记录表 (227)粗集料筛析试验报告 (228)细集料筛析试验报告 (231)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混合料掺配试验报告 (233)水泥稳定土击实试验报告 (234)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试压报告 (235)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 (236)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蜡封法)试验记录 (237)混凝土强度(性能)试验汇总表 (238)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239)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240)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1)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检验报告 (242)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3)混凝土试块抗渗检验报告 (244)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245)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246)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7)砂浆试块强度试验汇总表 (24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 (249)钢筋焊接检验报告 (250)焊缝质量综合评级汇总表 (251)表工程名称:取样日期:试验日期:取土地点:土壤种类:落距:45cm 每层击数:98 击锤质量:4.5kg审核计算试验工程名称:取样日期:试验日期:施工单位:取土地点:土壤种类:审核计算试验土路基压实度试验记录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击实种类:试验日期:审核:试验:计算: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检验报告报告编号:测试中心盖章:批准:审核:测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224有关说明《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对填石路堤压实密度以试验路段来确定。
我们根据台州地区填石路堤的大量工程经验,参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如下:η=1-ρd/G(η-孔隙率;ρd-填料干密度;G-填料视密度)例:凝灰岩填石路堤的填料干密度ρd=20.1kN/m3; G=26 kN/m3则η=1-ρd/G=1-20.1/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