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 俄罗斯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51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地理俄罗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俄罗斯的地理特点教案目标:1. 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边界;2. 理解俄罗斯的地形地貌特点;3. 掌握俄罗斯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4. 了解俄罗斯的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
教学重点:1.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边界;2. 俄罗斯的地形地貌特点;3. 俄罗斯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4. 俄罗斯的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
教学难点:1. 理解俄罗斯广袤的地理范围对其地形地貌的影响;2. 理解俄罗斯气候和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3. 理解俄罗斯人口分布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教学准备:1. 电子白板或黑板;2. 教学投影仪或幻灯片;3. 地图和图片资料;4.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在课堂开始,通过展示一张俄罗斯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世界地理知识,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并提问学生对俄罗斯的了解程度。
步骤二:地形地貌特点(15分钟)1. 通过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地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俄罗斯的地形地貌特点,如广袤的平原、高山、河流等。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俄罗斯广袤的地理范围对其地形地貌的影响,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步骤三:气候和自然资源(20分钟)1. 介绍俄罗斯的气候特点,如寒冷的冬季和温暖的夏季,并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
2. 引导学生思考俄罗斯气候特点与其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关系,并讨论其原因。
3. 介绍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如石油、天然气、森林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
步骤四: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15分钟)1. 介绍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情况,如西部人口密集、东部人口稀少,并展示相关数据和地图。
2. 引导学生思考俄罗斯人口分布与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关系,并讨论其原因。
3. 介绍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
步骤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作业。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2.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俄罗斯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了解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地理:7.4《俄罗斯》教案(第2课时)(人教版七年级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面积广阔,其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许多种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为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因此俄罗斯的工业较为发达。
[讲授新课]课件:投影图7.48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
板书:自然资源丰富教师提问1:读图分析,俄罗斯有哪些主要矿产资源?同学回答: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
提问2:你能说出除以上矿产外,俄罗斯还有哪些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吗?同学分组讨论: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因此,森林资源丰富;俄罗斯境内河流较多,又有许多河流流经山区,所以水资源、水能资源也较丰富。
活动1:读图7.48图,找出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并填到地图册上。
教师:补充阅读内容,增加感性理解。
俄罗斯是世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煤炭资源的大部分分布在60°N以北地区,而采煤工业却主要分布在60°N以南地区。
库兹巴斯煤田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年产量约1.5亿吨,是俄罗斯最大的煤田。
伯朝拉煤田位于北极圈附近的伯朝拉河流域,年产量约3000万吨,是世界上最北的煤田。
俄罗斯的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年产量约5亿多吨,居世界第一位。
俄罗斯的主要采油区有西伯利亚油区、伏尔加—乌拉尔油区等。
西西伯利亚油区又称“秋明油田”,位于西西伯利亚的中部和北部,油区面积170万平方千米,探明储量40亿吨,年产原油超过3亿吨,占全俄总产量一半以上,是俄罗斯第一大开发区。
其中,鄂毕河中游的萨莫特洛尔油田是全俄第一大油田,探明储量在20亿吨以上,年产原油1.5亿吨。
位于秋明州北部的乌连戈伊气田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储量达7.5万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600亿立方米。
第二大开发区是伏尔加—乌拉尔油区,位于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山之间,油区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年产原油2亿吨。
地理:7.4《俄罗斯》教案(第1课时)(人教版七年级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5.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技术方面的情况。
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德育目标俄罗斯有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这一切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基础上的。
由此联系到我国,我们国家要想在世界上具有巩固的地位,必须要发展科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1.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录音机●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让同学们读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共有哪些国家,再看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俄罗斯[讲授新课]课件:投影世界政区图,并让学生找出俄罗斯的位置。
教师:先让学生读图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
同学回答:50°N~70°N。
教师:前面我们学气候的时候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我们大家看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同学回答: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其大范围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没有热带气候。
所以总的来说,气候比较寒冷。
教师:谁能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同学回答: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黑海、里海。
陆上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
《俄罗斯》教案教材分析: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特别是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俄罗斯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
本课按照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习。
“横跨亚欧大陆北部”是本节的认知基础,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邻国,地形特点,以及由于纬度高所导致的气候特点。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优越的资源条件为工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相对滞后。
“发达的交通”,结合俄罗斯的交通运输,落实课程标准“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最后,课文从交通枢纽的角度介绍了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2.根据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根据地图等资料,说出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2.根据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俄罗斯气候对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和民俗的影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俄罗斯的国徽上,最醒目的是一只双头鹰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为什么俄罗斯国土大部分位于亚洲,却是传统的欧洲国家?”引发学生思考,进入新课讲解。
【讲授新课】横跨亚欧大陆北部一、地理位置[师]“空间是俄罗斯灵魂的工程师”,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北部,在了解一个国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的位置吧。
1. 海陆位置我们先来学习俄罗斯的海陆位置,看图,俄罗斯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
西临波罗的海和黑海,可与大西洋相通。
2.经纬度位置接着我们看到纬度位置,从图中可得知俄罗斯主要位于50°N以北,被北极圈穿过,以温带为主,有寒带,纬度较高。
经度大部分处于30°E到170°W之间,经度跨度广。
《俄罗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首都。
(2)根据地图及资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俄罗斯工业部门特点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关系。
(4)利用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地图和资料的判读、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找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综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国家自信,增强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俄罗斯自然环境特征。
2.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俄罗斯工业部门特点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本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俄罗斯,地跨亚欧大陆的北部,领土大部分位于亚洲,却被认为是一个欧洲国家。
它3/4 的人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都集中在它的欧洲部分,首都莫斯科即位于它欧洲部分的中央。
这是一个风景犹如童话般美丽的国度。
英勇的俄罗斯人民正在努力向前!今天,让我们准备好行囊,登上通往雪国的列车,开启我们的“方正·毅行”研学旅行之俄罗斯。
课件呈现:研学任务并分组任务一:研学行李物资准备了解自然环境特征、衣物及日常用品、地图等。
任务二:研学线路考察规划工业分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交通方式的选择。
任务三:相赠礼品准备有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具有互通有无的作用。
问:为我们的研学旅行,我们的行囊中要带那些东西?学生回答后课件呈现:衣服、帽子、登山鞋、地图 ..... 等。
首先,让我们通过地图知道俄罗斯的位置,课件呈现。
引导学生看地图分析,得出结论: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
东部达170°W,位于西半球,俄罗斯地跨东西半球。
乌拉尔山的存在说明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
课件呈现:引导学生看地图分析,得出结论:俄罗斯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濒波罗的海。
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国,邻国众多,中国是其中之一。
活动探究一:1.课件呈现俄罗斯地形图指出叶尼塞河的位置,找出其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俄罗斯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课题第3课俄罗斯(一)第 1 课时共1 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5.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技术方面的情况。
教学重点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1.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形成的原因。
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补充与反馈课前预习阅读教材73------76导入新课让同学们读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共有哪些国家,再看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1、学生找出俄罗斯的位置。
学生读图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
(50°n~70°n。
)教师:前面我们学气候的时候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我们大家看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回答: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其大范围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没有热带气候。
所以总的来说,气候比较寒冷。
教师:谁能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回答: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黑海、里海。
陆上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
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望。
教师:读图,找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大家还记得这是哪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吗?(亚欧分界线。
)教师:所以说俄罗斯是一个濒临三大洋、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再读图,看俄罗斯所跨的经度。
(20°e~ 180°e。
)教师:俄罗斯从东到西大约跨160°经度,实地距离相差10000多千米,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俄罗斯》一、教学目标1. 能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明确俄罗斯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能运用地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 通过地形区的分布和河流的流向判断出俄罗斯的地势特点。
3. 理解纬度位置对俄罗斯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方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如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等。
三、教学策略世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繁多, 但趣味性强。
在学习《俄罗斯》一节时, 可以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 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上的景观图片、多媒体视频等教学资源, 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俄罗斯》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各类地图的技能, 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与方法,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的认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视频芭蕾舞选段《天鹅湖》、自制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 播放视频, 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芭蕾舞《天鹅湖》, 展示俄罗斯的相关图片。
学生: 观看视频、图片辨国家。
教师: 今天我们来了解俄罗斯的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图片等信息, 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俄罗斯的兴趣。
讲授新课板书: 第四节俄罗斯一、位置和范围教师: 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 用蓝色笔描出海岸线。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 勾勒出俄罗斯的范围。
教师: 展示世界面积排在前六位的国家, 让学生感受俄罗斯的面积之大, 并让学生通过资料, 了解俄罗斯东西距离遥远这个特点。
指导学生结合地图, 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 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
《俄罗斯》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
“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叙述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
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是: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①图3-22,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部分比较,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
②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
③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
1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2张统计表:①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表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
②俄罗斯亚洲与欧洲部分地区差异对比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西伯利亚的必要性。
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为学生收集此方面的资料作了示例。
本节教材还说明了俄罗斯几个方面的世界之最:①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俄罗斯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大的国家;③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俄罗斯》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俄罗斯,我们将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来介绍这个国家。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数据,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俄罗斯。
同时,教材中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一些地理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俄罗斯是一个地域广阔、内容丰富的国家,学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俄罗斯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2.掌握俄罗斯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
3.了解俄罗斯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情况。
4.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俄罗斯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
2.俄罗斯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情况。
3.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俄罗斯的相关问题。
2.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俄罗斯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运用地图分析法,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地图和图表,用于分析和展示。
3.准备思考题和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提问:你们对俄罗斯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介绍俄罗斯的基本信息,如人口、首都、主要地形等。
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数据,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俄罗斯。
3.操练(10分钟)分析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和气候特点。
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山脉、河流等。
提问:俄罗斯的地形和气候对经济和文化有哪些影响?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俄罗斯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了解。
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俄罗斯》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教材为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内容为俄罗斯。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以及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但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文化丰富的国家,对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深入理解俄罗斯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掌握俄罗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4.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俄罗斯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俄罗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的理解和记忆。
3.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引导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俄罗斯的典型地理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地理特征。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等,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互动式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俄罗斯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相关地图资料。
2.准备俄罗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文字资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罗斯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俄罗斯》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俄罗斯,这是地理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俄罗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俄罗斯作为一个遥远的国家,学生对其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学会阅读和分析地图,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难点:俄罗斯的地形分布和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3.准备好课件,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俄罗斯的地形分布、气候特点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进行分析和解说。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解答他们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这个国家还有什么特征呢,现在让我们来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2、讲授新课
(1)展示下图,从图总结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位于北亚,北邻北冰洋,东靠太平洋,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展示下图,从图总结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
(3)展示下图,概述俄罗斯的国土状况:
(4)展示下图,了解俄罗斯的周边地理事物:①波罗的海
②黑海
③里海
(5)展示下图,明确俄罗斯所属的大洲:
(6)展示下图,了解俄罗斯的河流、地形:
(7)展示下图,了解俄罗斯的气候组成,并播放视频,让学生加深对俄罗斯寒冷气候的感受:
(8)展示下图,了解俄罗斯的农业分布,并播放视频了解俄罗斯的农业结构布:
(9)展示下图,了解俄罗斯凌汛存在的原因。
(10)课堂小结:。
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教学教案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经纬位置,海陆位置)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3.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的特点二:教学重点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2.俄罗斯地形特点3.俄罗斯气候特点三;教学难点1.俄罗斯河流和湖泊的分布2.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四: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2.讨论法3.对比法五:教具准备课件,音乐素材,图象素材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伴随着乐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循环播放莫斯科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好奇中开始学习.[教授新课]课件:俄罗斯教师:引导学生俄罗斯与苏联的关系,并请个别来学生介绍学生:……教师:在俄罗斯以苏联形式存在的时候,它的面积是最大的,同时当它解体后面积仍然是最大的,请同学们思考这说明什么?学生:国土辽阔等教师: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国土辽阔的俄罗斯的相关内容课件:本节课框假结构图教师:请同学们翻开地图册或书本的’俄罗斯的地形图,进行以下分析课件:一位置范围1.经纬度位置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并分析俄罗斯经度和纬度范围课件:俄罗斯地形图闪烁出现经度范围同时教师请学生归纳因经度广产生的现象学生:1.跨东西半球2.跨亚欧两洲课件:闪烁纬度范围同时请学生归纳因纬度分布产生的现象学生: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气候区课件:2.海陆位置及临国同时放映出俄罗斯与周围海洋和临国图,请学生总结学生:……课件:二地形特征同时放映出俄罗斯地形图,请学生总结地势和主要地形学生……教师:总结俄罗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形有:山脉,平原,高原,山地课件:分别显示所述地形学生:对以上地形进行特点描述教师:总结主要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课件:重点显示以上主要地形区及相互之间的分界线教师:从课件放映的分界线承转到河流,进而讲述下面的学习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俄罗斯》教案(共2课时)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读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俄罗斯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和地图,了解俄罗斯的位置、地形等特点,培养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的理念。
■重点难点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方面的特点。
难点:俄罗斯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模式、策略与手段为学生提供图文资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归纳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了解有关俄罗斯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识俄罗斯教师:课件播放俄罗斯的景观图片(如克里姆林宫、红场、莫斯科景观、芭蕾舞等)。
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国家吗?学生:俄罗斯。
教师:关于俄罗斯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俄罗斯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俄罗斯,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二、探究深入,走近俄罗斯(一)横跨亚欧大陆北部情景一:认识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学以致用,运用前边所学的描述一个国家地理位置和地形的方法来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教师:俄罗斯在哪儿?你能运用前边我们学过的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的方法,描述一下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吗?。
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的原因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分析法、对话法、引导法、归纳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设计理念教学设计以“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大国,有许多令人感叹与意思不到的地方“贯穿全课,并通过大量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中俄罗斯的面积、地形、河流、气候都有令我们惊叹的地方。
唤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效果显著。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讲述导入激发兴趣讲述导入《俄罗斯》,2012年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大选之年,很多国家都要进行选举,在2012年上半年哪个大国的选举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同学回答:俄罗斯展示课题《俄罗斯》讲述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站:走进俄罗斯读“俄罗斯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和“俄罗斯的地形”图,探索俄罗斯的位置: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吗?你对这个国家有何了解?2.说说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展示“俄罗斯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和“俄罗斯的地形”图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第二站:俄罗斯的地形特征读“俄罗斯的地形”图,探究俄罗斯的地形特征。
1.找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与主要河流。
2.俄罗斯地形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主要为什么地形区,东部为什么地形区?3.俄罗斯地势特征是什么?学生第三站:俄罗斯的气候读“俄罗斯气候分布”图6.9“亚洲的气候类型”探究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这种气候的特征如何?(以雅库茨克为例)2.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七年级地理 俄罗斯教案
本学期总第31
时本单元第4
课时授
课题俄罗斯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俄罗斯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的运用。3、情感态度
价值观:了解我国的周边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全面的了解问题。重难点俄罗斯
的资源气候地形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步骤师 生 活 动复
备1、导课激情2、自主学习(由科代表组织本组成员
根据学习提纲完成)
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谁吗?你还知道俄罗
斯哪些出名的地方?学生会回答,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总统
普京,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渊源,和我国的关系,对学生的
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了解我们的周边国家。出示
俄罗斯的地形图和自学提纲学生自主学习。1.找出俄罗斯
面临的海域,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北冰洋,巴伦支海,波
罗的海,黑海。2.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在图中
找到这一结论的依据?俄罗斯的欧洲面积大还是亚洲面积
大?3.从西向东找到俄罗斯的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
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归纳俄罗斯
的地形特点。4.找到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主要流
经哪个地形区?注入哪一个湖泊?5.找到俄罗斯的重要的
城市,第一大城市莫斯科,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太平洋
沿岸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北冰洋沿岸城市摩尔曼斯
克。6.计算俄罗斯的面积是我国的多少倍?7.俄罗斯的亚
洲面积广阔,为什么还被称为是欧洲国家?从图上分析出,
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步骤
师 生 活 动复备3、激情互动4、魅力精讲5、拓展应用
6、生成创新8.俄罗斯气候类型及特点?北冰洋沿岸是什么
气候?太平洋沿岸是什么气候?9.比较俄罗斯的东部和西
部莫斯科和上扬斯克的气候特点有什么不同?10.
通过俄罗斯的地形剖面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俄
罗斯地跨两大洲,面积大部分在亚洲,但是人口的分布大部
分在欧洲,经济中心在欧洲,文化传统在欧洲,所以说是一
个欧洲国家。俄罗斯面积广大,海域广阔,面临海域众多通
过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轮廓。通过分析图得到俄罗斯地势
东高西低,最长河流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流,流经东欧平
原。从图中分析俄罗斯的主要的城市和首都都位于欧洲部分,
每一个海域都有著名的海港。航港的名称比较长难以记忆,
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反复记忆。教师的讲解放在学生讲解的过
程中,给学生足够得法展空间,指导阅读图,分析原因是教
师应该起到的角色。俄罗斯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由
于面积广阔。,跨越的经纬度大,气候的差别大,东部受季
风影响地形影响,气候的温差和降水季节差别大,西部受害
养的影响大,气候的气温降水差别小。俄罗斯的气候和地形
对俄罗斯的交通,人口的分布,经济的发展变化都有什么样
的影响?
学生利用课上的学习分析讨论得到相应的解说提升自
己的应变分析能力。俄罗斯面积和我国面积相比是我国面积
的多少倍加深学生对俄罗斯面积的认识。俄罗斯地跨、欧、
亚两洲,而且亚洲部分的面积大于欧洲部分的面积,但为什
么又说俄罗斯是欧洲国家?7、课堂检测1俄罗斯的地势特
点:2.俄罗斯的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的海港?3.俄罗
斯的最长的河流
俄罗斯的四大地形区
4.俄罗斯的主要的气候类型
5.为什么说俄罗斯是欧洲国家?6.俄罗斯地势对河流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