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集 欧亚民族大迁徙与中世纪的开端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印欧人的迁徙农业革命使人类开始告别石器时代野蛮的部落文化,迈入文明社会,欧亚大陆和北非先后出现诸古代文明。
这些古代文明有:古巴比伦文明(始于约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文明(始于约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河文明(始于约公元前2500年)、克里特岛文明(始于约公元前2500年)、华夏文明(始于约公元前1500年)。
[①]诸古代文明各自发展出独特的文化,建立政府并形成阶级分化,各自发明出不同的文字系统。
这些古代文明就如同黑夜中的灯火一样,点亮了大地上的几点文明曙光。
然而这曙光却都孤立而微弱,被周边巨大的蛮荒和众多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所团团包围。
这些游牧集团主要有三个来历,分别是:来自中欧大草原的古印欧人、来自阿拉伯沙漠地带的闪米特人、来自亚洲大草原的蒙古-突厥部落。
然而,到了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内,诸古代文明大部分开始衰落,并且在周边游牧民族的入侵下纷纷崩溃。
入侵的结果是五个古代文明逐一凋零,而取代这些古代文明的,则是数百年后所兴起的诸位古典文明,其主要有: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诸古典文明大约都开始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00年之间。
在古典文明之时,人类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当时古希腊哲学思想家辈出,中国也诸子百家争鸣,这些思想文化为我们今天的科技和各种学术的基础,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古典文明的崩溃同样归咎于游牧部落的入侵。
在公元200至600年之间,诸古典文明纷纷崩溃,世界文明格局又产生了巨大的变迁。
中国文明进入了数百年的乱世之中;中东和埃及被信奉伊斯兰教的闪米特人所征服;欧洲则从此进入了中世纪时代。
这数百年的游牧迁徙最初因为中国北方匈奴人(匈奴人属于北方蒙古-突厥游牧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公元222年,东方的汉帝国在与匈奴的多年战争中终于命数耗尽,中国分裂为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局面。
之后经历了短暂的晋朝,却再一次败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者,汉文明因此被分裂为纷乱的南北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民族大迁徙的结果欧洲民族大迁徙是怎么回事
导语:欧洲民族大迁徙历时400多年,那么历时这么多年的欧洲民族大迁徙的结果如何呢?首先从西哥特人的迁徙结果说起,因为西哥特人遭到了攻击,便
欧洲民族大迁徙历时400多年,那么历时这么多年的欧洲民族大迁徙的结果如何呢?
首先从西哥特人的迁徙结果说起,因为西哥特人遭到了攻击,便进入到了罗马帝国,因为西哥特人战胜了罗马的军队,所以此次大迁徙的结果就是罗马帝国被西哥特人所入侵,损失了许多的财物,而且西哥特人还在西班牙建立了他们自己的政权,这个政权存在了300多年才灭亡。
汪达尔人和西哥特人的迁徙经过相似,但结果却截然不同,汪达尔人先于西哥特人侵略罗马帝国,也在西班牙建立政权,结果西哥特人的入侵使得汪达尔人无奈离开了西班牙,转而到了突尼斯建立了政权。
这个政权存在了100多年后灭亡。
欧洲民族大迁徙的起点就是从匈奴人入侵开始,他们占领了德国,法国。
结果是匈奴人的领导人去世了,他们所建立的政权也被打垮了。
在德国的萨克森人为了生存只能逃离德国,他们去了大不列颠岛,把当地的凯尔特人都赶跑了,建立了他们自己的政权。
在九世纪的时候遭到他人的入侵,经过一系列争斗后建立了英格兰王国。
两百多年以后诺曼人又被英格兰王国征服了。
匈奴人的灭亡给了东哥特人侵占的机会,他们把西罗马皇帝废除而且占领了亚平宁,建立了东哥特王国。
统治了半个世纪多又被东罗马帝国打败了。
可是东罗马也没有那么顺利,他又被伦巴第人进攻占领了意大利北部,因为双方内部矛盾冲突,到最后是法兰克的皇帝把意
生活常识分享。
大国崛起分集剧情概括大国崛起分集剧情概括大国崛起的创作背景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这次学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学习的内容是: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
此后,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在其他各级党政部门多次进行。
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大国崛起》,来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
大国崛起分集剧情概括《大国崛起》是由周艳执导的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于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国崛起分集剧情概括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第一集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15世纪,欧洲大陆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迪亚士、达·伽马等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船队(麦哲伦本人在菲律宾意外身亡)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却很快盛极而衰。
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
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
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
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族大迁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民族迁徙的历史意
义
导语:欧洲民族大迁徙是发生在公元376年到公元568年,历时近两个世纪的各个民族部落迁徙罗马帝国,自立成国的历史过程。
在这两个世纪的动荡中,罗
欧洲民族大迁徙是发生在公元376年到公元568年,历时近两个世纪的各个民族部落迁徙罗马帝国,自立成国的历史过程。
在这两个世纪的动荡中,罗马奴隶制帝国被成功摧毁,最后在日耳曼人的带领下成立诸多风格迥异的小国,形成了文化多元化的欧洲文明,并且将欧洲文明从原始的奴隶制度变为封建制度。
因此,可以说,民族大迁徙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并且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欧洲民族大迁徙记录着欧洲文明的发展,民族大迁徙是跨世纪的历史事件,是欧洲历史的心纪元。
在这场历史转变中,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要过程,也是欧洲文明进步的重要过程。
在当地奴隶、隶农的支持下,各个民族开始在战争中寻求突破,最终完成民族的蜕变。
由七个民族组成的军队先后攻占罗马帝国,并且在欧洲大陆上成立王国,摆脱了奴隶制度的束缚与管制,最终使罗马帝国奴隶制度解体,形成了封建制度。
虽说日耳曼王国以及诸多小国各具特点,文化各不相同,但是由于政治目标相同,封建制度的萌芽已经产生,最后大家不约而同地建立起了封建制度统治。
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影响还包括导致了罗马古典奴隶制的灭亡和西欧封建社会的开始。
这让欧洲的历史跨入一个新的高度,为以后的历史发展做好铺垫,成为一个好的开端。
并且成为以后欧洲的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生活常识分享。
世界上古史资源汇总清单[日期:2010-10-09] 来源:作者:连大历史陈诚世界上古史资源汇总清单(含学者\学术机构\资料\网站)清单一世界古代史(主要是上古史)研究海内当代部分知名学者:1. 史前史学:宋兆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毛昭晰(浙江杭州大学)、吴新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已故)、杨堃(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詹天祥(浙江大学)、孔陈焱(浙江大学)、李永采(曲阜师范大学)2. 古埃及学:刘文鹏(东北师范大学,已故)、令狐若明(吉林大学)、颜海英(北京大学)、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东北师范大学)、金寿福(复旦大学)、王海利(北京师范大学)3. 古西亚学(含两河、亚述、波斯、赫悌、犹太、伊斯兰等文明):吴宇虹(东北师范大学)、李铁匠(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教江西大学、南昌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拱玉书(北京大学东语系)、李政(北京大学东语系)、杨建华(吉林大学考古系)、黄民兴(西北大学)、哈全安(南开大学)、王连兴(西南大学)、李海峰(西南大学)、冯定雄(浙江海洋学院)4. 古印度学:季羡林(北京大学,已故)、刘家和(北京师范大学)、林承纶(北京大学)崔连仲(辽宁大学)、李隆国(北京大学)、刘欣如(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郭良鋆(中国社科院亚太所)、葛维钧(中国社科院亚太所)5古希腊罗马学:王敦书(南开大学)、李雅书(北京师范大学,已故)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彭小瑜(北京大学)、朱龙华(北京大学)、朱孝远(北京大学)、王大庆(中国人民大学)、廖学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胡庆钧(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郝际陶(东北师范大学)、张强(东北师范大学)、宫秀华(东北师范大学)、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黄洋(北京大学)、周巩固(东北师范大学)、陈恒(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上海师范大学)、黄春高(北京大学)、杨和平(南开大学)、王以欣(南开大学)、叶民(南开大学)、徐松岩(西南大学)、徐晓旭(华中师范大学)、陈可风(湘潭大学)、张维(西华师范大学)、陈德正(聊城大学)、顾銮斋(山东大学)、田德全(曲阜师范大学)、陈恒(上海师范大学)6.其他有关学者:于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涨,俄国史)、齐世荣(首都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徐蓝(首都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彭树智(西北大学,中东史)、刘北成(清华大学,世界近代史),刘新成(首都师范大学,西欧近代史),何芳川(北京大学,亚非拉近代史)、胡德坤(武汉大学,世界近现代史),朱寰(东北师范大学,中古史),马克垚(北京大学,中古史)、陈仲丹(南京大学,中古史)清单二世界上古史国内主要研究机构或组织1. 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研究所:简称IHAC,是根据原教育部1984教高一字054号文件,由复旦大学周谷城教授、原武汉大学吴于廑教授和东北师范大学林志纯教授指导、建立的。
央视百集纪录片《世界历史》目录目录- 1 -简介- 3 -《世界历史》专辑- 优酷视频 - 4 -央视百集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5 -第001集人类历史的开端——石器时代的人们- 5 - 第002集文明的曙光- 11 -第003集古代文字的起源- 16 -第004集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1)- 22 -第005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2)- 28 -第006集古代埃及文明(1)- 34 -第007集古代埃及文明(2)- 40 -第008集印度河文明之谜- 47 -第009集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52 -第010集古代希腊文明的回声- 58 -第011集古希腊文化- 65 -第012集希腊化时代- 70 -第013集罗马共和国- 76 -第014集罗马帝国- 81 -第015集古代罗马文化- 87 -第016集欧亚民族大迁徙与中世纪的开端- 93 -第017集西欧封建国家- 99 -第018集拜占廷帝国- 104 -第019集基辅罗斯和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建立- 109 - 第020集历史上的伊斯兰世界- 114 -第021集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生活- 120 -第022集十字军东侵- 125 -第023集文艺复兴(1)- 131 -第024集文艺复兴(2)- 137 -第025集古代印度- 144 -第026集古代日本- 149 -第027集古代非洲黑人文明- 155 -第028集美洲古代文明(上)- 161 -第029集美洲古代文明(下)- 167 -第030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上)- 172 -第031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下)- 177 -第032集欧洲人的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 183 - 第033集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 190 -第034集尼德兰革命- 195 -第035集三十年战争- 199 -第036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04 -第037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209 -第038集七年战争- 214 -第039集英国工业革命- 219 -第040集西欧北美工业革命- 223 -第041集美国独立运动- 226 -第042集法国启蒙运动- 232 -第043集法国大革命- 237 -第044集拿破仑时代- 243 -第045集神圣同盟- 248 -第046集非洲奴隶贸易- 252 -第047集十九世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258 - 第048集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263 -第049集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267 -第050集英国议会改革- 271 -第051集英国文官制度改革- 276 -第052集欧洲1848年革命- 281 -第053集德意志统一- 286 -第054集俄国农奴制改革- 291 -第055集美国西进运动- 295 -第056集美国内战- 301 -第057集日本明治维新- 307 -第058集英国对印度的征服- 312 -第059集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侵略- 317 -第060集列强瓜分非洲- 323 -第061集奥斯曼帝国的兴衰- 329 -第062集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336 -第063集三次早期帝国主义战争- 341 -第064集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47 -第065集马克思主义诞生- 352 -第066集第一国际- 358 -第067集巴黎公社- 365 -第068集英帝国的兴衰- 370 -第069集美国的崛起- 376 -第070集欧洲近代生活的变迁- 382 -第071集近代文化与艺术(1)- 387 -第072集近代文化与艺术(2)- 392 -第073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98 -第074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 402 - 第075集第一次世界大战(1)- 408 -第076集第一次世界大战(2)- 412 -第077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418 -第078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22 -第079集苏联的成立- 428 -第080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432 - 第081集印度的非暴力运动- 436 -第082集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442 -第083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447 -第084集罗斯福新政- 451 -第085集德意法西斯主义- 456 -第086集日本法西斯主义- 462 -第087集西班牙内战- 468 -第088集第二次世界大战(1)- 473 -第089集第二次世界大战(2)- 478 -第090集第二次世界大战(3)- 481 -第091集第二次世界大战(4)- 485 -第092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 489 -第093集联合国的诞生- 493 -第094集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498 -第095集冷战的形成- 502 -第096集犹太复国主义及以色列建国- 508 -第097集古巴革命- 514 -第098集苏伊士运河的开通- 519 -第099集埃及七月革命- 524 -第100集万隆会议- 529 -简介历经8年的策划、拍摄和反复修改之后,跨越国度、跨越时空、跨越民族,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题材的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日前在央视电影频道热播中,这是我国第一部采用高清晰数字技术拍摄的世界历史纪录片,填补了国内没有全景式世界历史纪录片的空白。
中国通史每集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集《源远流长——史前文明与早期国家》概括:讲述了从起源到夏朝建立前各种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
第二集《创业帝王——启的生平与夏朝的建立》概括:介绍了启这位开创了中国世袭制度的创业帝王。
第三集《青铜时代的辉煌——商周文明的发展》概括:讲述了商周时期物质文化的发展。
第四集《春秋战国——诸侯纷争与百家争鸣》概括: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及各学派百家争鸣的现象。
第五集《大一统帝国——秦汉文明的崛起与融合》概括:讲述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与外族的交流。
第六集《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与文化发展》概括: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和清谈之风对文化的影响。
第七集《隋唐五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概括:讲述了隋唐五代时期科技、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发展。
第八集《宋元——疆域辽阔的王朝》概括:介绍了宋元时期疆域辽阔的王朝的建立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九集《明清——封建社会的高峰与转型》概括:讲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峰以及向近代的转型。
由于中国通史的集数和每集内容都不尽相同,因此以上概括仅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国通史的内容,建议您查阅相关视频平台或咨询专业人士。
第16集欧亚民族大迁徙与中世纪的开端公元前一世纪,在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同时出现了两位雄心勃勃的帝王。
中国的汉武帝统治着国力鼎盛的汉帝国,另一位就是恺撒正在建立罗马帝国,他们都对开拓疆土的远征有极大的兴趣。
汉武帝派大军远征匈奴,遗张骞出征西域,为汉进著名的在史学家司马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同样的,恺撒把他的军事远征和发现都记载在他的《高卢战记》里。
司马迁的著作生动地记述了匈奴人,善骑射、好勇斗狠,而恺撒对日耳曼人的描述也是大同小异。
这些聪明的古代历史学家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帝国画卷呢?它们的未来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开始亚欧民族大迁徙的发现之旅。
司马迁所在的汉朝和恺撒所在的罗马帝国都是强盛、富裕而文明的。
汉帝国打通了西域的丝绸之路,罗马的疆土也一度扩张到欧洲的西北部。
在此后一、二百年间,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在与这些蛮族的斗争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公元91年,汉朝大军直捣匈奴部落腹地,将大部分匈奴人赶出家园穿越大漠西迁,《汉书》的作者班固记载了这次大捷。
罗马帝国此时也因向欧洲中部步步推进而达到了帝国最大疆域,并使日耳曼人部落节节败退。
罗马史学家塔西陀则对日耳曼人的生活与社会做了详细的记述。
然而作为亚欧大陆两端最杰出的史学家,不论是班固还是塔西陀都没有预见到,二、三百年后这些被驱逐的蛮族再度出现时,会改变亚欧大陆古代文明的面貌和亚欧大陆各帝国的命运。
大部分匈奴人离开大漠戈壁西去,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之中,一小部分南迁,他们空出来的地方为鲜卑、柔然等东胡占据。
然而,在汉帝国崩溃、三国鼎立之后,在公元四世纪初,他们与南匈奴人一道入侵中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郭方)“罗马帝国从三世纪起就已经陷入衰败,内战不已。
可以讲国内各阶层、各种力量、社会力量之间已经是离心离德、分崩离析,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中国北方的各少数游牧民族,还是日耳曼人的进攻,是他们没有能力团结一心抵挡的,所以说这可以讲是内部的矛盾因素,在外来的一个可怕打击之下,就会在很短时间内土崩瓦解。
”匈奴人在亚欧大陆北部草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迁徙浪潮,他们首先进入西域和中亚,接着在公元四到五世纪时,继续向西延伸,接着侵占了印度的部分地区。
混合各种文化的大乘佛教在此时形成。
公元五世纪,匈奴人和中亚民族混合后被称为厭哒人,他们的部落被印度称为白匈奴。
Huna这个称呼似乎与中国称匈奴为胡有关系,到欧洲就演变为对匈奴人的称呼Huns。
这些人灭亡了繁盛一时的笈多帝国,在印度称霸了一个多世纪。
白匈奴还攻入波斯的萨珊帝国,后来波斯人联合了从阿尔泰山区崛起的突厥人,才将白匈奴击垮,印度又出现了一个戒日王帝国的短暂繁荣期。
而突厥人乘强盛之势扩张到大漠,又将原占据大漠的柔然人向西驱逐,柔然人一路西迁,到六世纪以阿瓦尔人名出现在欧洲。
而大部分匈奴人在同时仍在向西推进,在公元370年越过了伏尔加河,很快就征服了阿然人的部落,迫使他们向顿河与帝聂伯河之间的日耳曼东哥特人部落进攻。
匈奴人与日耳曼人终于首次遭遇了,这次遭遇很快就使罗马帝国和欧洲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此时的罗马帝国虽然统治着地中海周边的广大地区,但国力已今非昔比。
广大地区的农民和市民都被课以重税,而西罗马帝国上层统治阶层却在奢侈享乐,造成了社会劲荡,经济凋敝且民怨沸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郭方)“当时的罗马帝国社会矛盾激烈,已经没有多少罗马的公民愿意当兵,因此他们不得不利用蛮族,作为雇佣兵和守卫边境的军队,并且许多蛮族的首领掌握了军事大权,往往有废立皇帝的权利,因此当罗马帝国最后在公元四世纪末期已经衰落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已经承受不住像西哥特人、汪达尔人这种大股蛮族的入侵,而且内部也会有很多帝国内部的蛮族军人和老百姓起而响应,因此他们这次把西哥特人、汪达尔人召进罗马帝国,实际上是给罗马帝国已经摇摇欲坠的政权和军队以致使的一击。
”罗马人已丧失了作为公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古典文化的理想和光荣已黯然失色。
君士坦丁皇帝在公元325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帝国基督教会议,并皈依了基督教。
他还将首都迁到原称拜占廷的君士坦丁堡。
但是这也未能挽回罗马帝国趋于分崩离析的颓势。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映形成了西进的洪流汹涌而来。
四世纪末时,这一来自东方的洪流被迫向东西欧推进且来势凶猛。
他们由罗马帝国北方和东方的一些独立的部族组成,并且给了罗马帝国致命的一击。
许多这种被迫的迁移最终发展成为全面入侵并不奇怪。
比如,东哥特人抵挡不住匈奴人的入侵,便逃入另一支日耳曼人、西哥特人的住地,同样逼迫较弱小的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的领土。
西哥特人的首领请求罗马帝国让他们作为同盟者定居在多瑙河以南地区,而罗马帝国同意了这一请求。
但是迁徙的人数是如此之多,使西哥特人立即陷入饥饿之中。
难以置信的是当地的罗马长官对他们欺压虐待,并借机将他们中许多人掠卖为奴隶,这激起了西哥特人的大规模反抗。
由于罗马军队人心涣散又丧尽民心,西哥特人一路攻掠,于376年在阿德里安堡全歼罗马军队。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西哥特人中也出现了一位富有野心和才干的领袖阿拉里克,阿拉里克利用东、西罗马帝国分裂的时机,395年开始进军希腊地区,401年又转而进军意大利。
在数次战役之后,西哥特人在拉里克的率领下攻占并洗劫了罗马,随即继续向高卢和西班牙进军,最后在那里建立了西哥特王国。
在阿拉里克不断进攻意大利的时候,西罗马帝国一片混乱。
一些在高卢即今天的法国、大不列颠、莱茵河作战的军队撤回,有的战败而溃散,有的甚至反叛。
公元406年,大批从东北欧涌来的日耳曼部落包括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和阿兰人一道,陆续越过结冰的莱茵河涌入高卢,经过数年攻掠后进入西班牙。
苏维汇人占据了西班牙的西北部以及葡萄牙,汪达尔人则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达非洲北部,然后一路东进,在439年,占领罗马帝国北非首府迦太基,建立了汪达尔王国。
汪达尔人经常渡地中海侵袭意大利,455年攻陷罗马城,像阿拉里克和他的西哥特军队,在45年前所做的一样,再次将罗马城掠劫一空。
与此同时,将日耳曼人驱入罗马帝国的匈奴人也没有停下脚步,434年左右,匈奴人各部落在一位最强悍的首领阿提拉的领导下联合起来,以匈牙利平原为基地,向巴尔干半岛、意大利、高卢四处攻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郭方)“匈奴人和日耳曼人在那个时代正处于由部落社会向国家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从农业社会学到了一定的先进技术,但他们却有农业社会不具有的优势,他们掌握了当时最快的机动方式——骑马和最致使的武器——弓箭。
另外,他们是可以讲整个部落是全民皆兵、全民作战。
因此,一旦像中国的西晋王朝和罗马帝国处于衰败的情况下,他们就没有能力应付匈奴人和日耳曼人,这种集中的迅速的和可怕的袭击。
”匈奴人的凶猛残暴令欧洲人人恐惧,阿提拉被称为上帝这鞭。
他们的侵略使罗马人、高卢人、日耳曼人只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最终这支不太可靠的联军于451年在高卢北部的沙龙击败了阿提拉的来犯。
此后,又有一些日耳曼人部落逐渐迁徙、定居、建国。
勃艮第人在五世纪从东北欧渡过莱茵河后在高卢东南部定居,建立了勃艮第王国。
昂格鲁人、撒克迅人、朱特人则乘罗马军队从不列颠岛撒出、凯尔特人内争之机开始登陆不列颠岛,驱逐凯尔特人,迫使他们进入威尔士、苏格兰和布列塔尼。
此时的西罗马皇帝龟缩在意大利拉温那的小朝廷里,由日耳曼人军事长官操纵废立。
公元476年,军事长官奥多维克废掉了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罗幕卢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就此灭亡。
但是不久,定居于巴尔干半岛的东哥特人在其首领狄奥多里克的率领下进军意大利。
经过5年苦战,他们消灭了奥多维克,占领了意大利,建立起东哥特王国。
杰出的日耳曼斗士克洛维于486年,在高卢北部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接着征服并占领了高卢南部。
到511年,克洛维去世时,法兰克王国已据有大部分高卢和莱茵河两岸地区。
克洛维建立了一个沿续两百多年的墨洛温王朝,使法兰克王国成为日耳曼人储国中最强大巩固的国家。
然而,幸存的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并没有放弃光复旧地的梦想。
527年野心勃勃而富有才智的查士丁尼登上帝位,他以消灭日耳曼人国家、恢复罗马帝国旧日疆土为已任。
533年他乘汪达尔王国内乱之机,派战将贝利撒留率军渡过地中海登陆北非。
贝利撒留经验丰富的军队经过激战灭亡了汪达尔王国。
535年,查士丁尼又借口东哥特王国发生内讧,派贝利撒留率大军攻入意大利,可是东哥特人没有轻易屈服,意大利民众也不欢迎东罗马帝国的专横统治。
经过20年的反复征战,弄得意大利遍地荒芜、民不聊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郭方)“拜占廷人对哥特人、汪达尔人的胜利占领意大利和北非是短暂的,但是它最大的影响是在意大利方面,它使罗马教皇摆脱了不信罗马正统教会的东哥特人和汪达尔人的威胁,这样罗马教皇就在意大利中部逐渐巩固了他的阵地,趁着拜占廷帝国势力衰微,罗马教皇的势力在意大利就膨胀起来。
另外,拜占廷战胜东哥特人,实际又没有能完全征服意大利,给意大利留下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使意大利在后来的一千多年,长期处于割据状态,这对后来意大利北部城市的兴起和罗马教会势力有一块巩固的根据地有比较深远的影响。
”东罗马帝国直到554年才征服了东哥特王国,幸存的人被迫迁出意大利。
查士丁尼最终完成了这一使命。
同年,东罗马帝国又占据了西哥特王国,在西班牙南部的一小块地区。
但是,即使这样的残梦也不长久。
公元568年,伦巴德人越过阿尔卑斯山,很快就占领了刚被东罗马收复的意大利。
随着伦巴德人的迁徙,从遥远的东亚大漠西迁的阿瓦尔人,此时终于进入了欧洲。
他们迫使在第聂伯河到维斯杜拉河之间的斯拉夫各部落向西向南迁徙,进入日耳曼人已迁走的地区。
斯拉夫人在劫掠之后就返回多瑙河北岸,后来随着其势力和不断增大,便越过多瑙河与东罗马军队直接作战。
他们大批进入了巴尔干半岛,那里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斯拉夫化了,并形成了今天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国家的雏形。
601年,斯拉夫人与东罗马军队交战。
在626年,甚至围攻了君士坦丁堡,他们后来在多瑙河附近的潘诺尼亚定居下来。
而由亚洲迁徙而来的保加尔人与斯拉夫人混合形成的保加利亚国家,开始成为东罗马帝国的劲敌和心腹之患。
七世纪还发生了一件改变世界版图的大事,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感如下走出了家园。
从622年起,他们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征服了西亚、北非地区,最后攻占了西哥特王国的西班牙,将东罗马帝国的领土缩小到小亚细亚和巴尔干一隅。
波斯的萨珊帝国被队拉伯人完全征服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逐渐形成了。
伊斯兰教掘起之后,欧洲也出现了一次建立帝国的尝试。
原处于欧洲西北部的法兰克王国,在751年由加洛林王朝取代了墨洛温王朝后,这个王朝的第二代国王查理曼,开始了全欧洲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