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一轮:BC2世纪—AD2世纪
(1)在中国北方
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 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
国祚始自公元55年,425年亡。
127年~180年为其巅峰时期。疆
域从今日的塔吉克斯坦绵延至
妻子,她们生下的儿子地位都是平等的。”以上表述
最有可能出自 ( )
A.《大藏经》
B.《摩诃婆罗多》
C.《吉尔伽美什》
D.《圣经》
选B。由材料信息“婆罗门”“刹帝利”等可知,这
反映的是古代印度—雅利安人的种姓制度,《摩诃
婆罗多》记录了雅利安人的传说和历史,故选B。
3.印欧人在进入西亚、西欧和北欧的广大地区 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发展成为新的居民,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 A.进入小亚细亚的发展成为赫梯人 B.进入伊朗高原的发展成为亚述人 C.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发展成为希腊人 D.进入西欧北部的发展成为凯尔特人 选B。进入伊朗高原的印欧人发展成为了波斯 人,亚述人生活在两河流域,故B错误。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程标准
1.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了解印欧人的早期迁徙状况。 (2)认识印欧人的迁徙对古代印度、古西亚、古希腊罗马文化区域形成的作用。 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1)大月氏和匈奴的迁徙状况,认识其对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影响。 (2)3到6世纪的亚欧游牧部落大迁徙,认识游牧部落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 版图。 (3)3到6世纪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分析他们对区域文化产生的影响。
【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匈奴族刘渊利用曾有的匈汉和亲关系,建国称汉, 将自己作为刘汉的正统继承者,目的是确立其统治的正统地位,因此B正确。A错 误,刘渊的目的是利用血缘宗法关系巩固政权统治,并非恢复宗法制度;C错误, 弘扬中原文化不是刘渊此做法的根本目的;D错误,刘渊标榜自己的正统地位目 的是争取汉族的支持,巩固统治,与其他政权的交往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