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的作业长制
- 格式:ppt
- 大小:668.50 KB
- 文档页数:101
对宝钢应用作业长制的几点思考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1-000-01一、作业长的素质是作业长制管理的关键这主要是指作业长的能力问题。
作业长除了专业技能外,其他的辅助技能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管理能力等等。
一般情况下,作业长都会经过上岗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
然而上岗后实际工作成果差异很大。
如看问题不全面,思维意识整体上有缺失;工作中主动协作沟通意识缺乏,横向的协调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现场问题的处理能力不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单一;不擅长做人的工作,不会带队伍,管理员工的手段简单等等。
作业长的素质高低,驾驭能力直接表现在作业长能否控制全局。
树立作业长的全局观念是作业长制最重要的问题。
作业长应多从本厂的大局出发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要克服只顾小集体利益的狭隘思想。
作业长要带头树立“一个厂就是一个作业班”的观念,要增强团队精神,要把“尽心尽职完成当班工作任务,并努力为下班创造良好生产条件”成为每一位员工的共识。
因此作业长的全面管理职能必须强化,在组织好生产的同时,作业长要强化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现场定置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的职责,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既创造一流的生产水平,也树立一流的企业形象。
二、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自主管理能力作业长制管理一方面强调员工的高度自觉性。
作业长负责控制的线很长,不可能每时每刻与员工在一起,这就要求员工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
另一方面则强调员工的综合素质,“操检合一”是对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
因此要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员工对设备点检、维护、检修的意识和技能;提高员工对工艺流程的掌握和控制。
培训时要做到六个“优先”:1、优选培训时机;2、优选受训人员;3、优选培训内容;4、优选培训地点;5、优选培训方式、类型;6、优选施训单位、培训教师。
培训还要与本厂的经营生产状况相结合、与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与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潜力、发展计划相结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宝钢作业长职责篇一:宝钢作业长制简介作业长制简介时间:201X-3-13 15:22:18 来源:转载作者:编辑:知为咨询点击次数:680 【关闭】作业长制作为一种先进的基层管理模式,起源于美国,在日本兴盛,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中国。
一、我国推行作业长制度的历史和现状:我国钢铁企业的作业长制度,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宝钢的建设,在引进了日本新日铁实行的作业区管理方式和作业长制度,率先在宝钢推行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酒泉钢铁公司、马鞍山钢铁公司等企业在吸收宝钢经验向国际钢铁巨头对标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推行了作业长制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
目前,国内许多钢铁公司都看到了作业长制度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一些企业已经着手试点,也有的企业正在积极酝酿准备,形成了全行业基层管理方式变革的热潮。
作业长制的精髓是要实现对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的集中统一管理。
作业长制中的岗位不是以传统的专业和工种来划分,而是按生产的空间来划分。
这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把生产管理的空间进行组合,明确每个岗位职责,每个岗位员工也就具备相应的技能。
这样一来,每个岗位的责任都明确以后,实际上才解决了70%的工作职责和工作量,另外30%就要靠岗位之间的互补、协作来实现。
作业长制是以作业区为最基层的现场管理单位,以作业长为最基层的管理者,按照现场科学管理的要求,组织开展作业区的生产及各项管理工作的企业基层管理制度。
其最大特点是作业长既是生产一线的指挥者,又是生产一线的经营管理者,使最了解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能够在现场直接、迅速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从而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二、什么是作业长制?作业长制度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组织架构,是现代化装备水平较高的工业企业组织形式。
它是以组织结构扁平化、专业化管理集中、管理重心下移为特征,以机构简化、人员精练、权责统一、管理高效为目标的管理系统,是高效率管理、高效率生产组织的基本组织制度,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简化;一元化领导;任务单一;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效率高。
潜析宝钢作业长制我是一名普通的宝钢一线操作员工,在没进宝钢之前,只是听说过宝钢,而且在国内同行业中一直是龙头老大,在进入宝钢之后,才真正了解到了宝钢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一直是行业老大,在国际上也排名靠前,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我主要谈谈宝钢的作业长制,一个非常成功的管理制度,一个可以使宝钢建成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的管理制度。
那什么是作业长制度,简单的说:作业长制度就是在企业里,将原有的工段长的权利提升至“半个厂长+半个工程师”作用的一线指挥官。
他是由于当初宝钢建设初期的特殊情况,从日本新日铁公司有偿引进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经过宝钢30年的实践和创新,如今宝钢的作业长制度以日趋成熟,并且在同行业中口碑很好,甚至国内同行业中有企业向宝钢有偿引进该制度。
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员工,我眼里的作业长,其实就是一个小厂长,他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力,就拿我们轧线来说,从钢坯从装炉到钢卷的生产,从质量的管理到产量的突破,甚至钢卷的出库等都由这个作业长全权管理,作业长由于权力的增大,管的事情自然多,它打破了原来的工段长制度自扫门前雪的状况,由一人统筹管理,既增加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宝钢经过30年作业长制的推行,员工们、特别是作业长自身观念及精神状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作业长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强。
在以前,工段长只是从事单项的生产管理,在车间主任领导下,主要负责完成车间的布置任务,可以说只是一个执行者。
落后的旧体制决定了工段长责任的局限性,遇到问题通常只是向上请示汇报,再按车间主任指示办事,是个被动型的角色。
而在作业长制度模式中,经过管理重心下移,实行权限委让,作业长成为了基层的综合管理者,是“厂长在一线的代理人”,全面负责所辖作业区的生产、技术、安全、人事等项工作。
这就高度调动了作业长责任感和主动性。
其次,工序上的服从观念已渐渐深入人心。
过去相邻工段之间不相协调的情况比较普遍;在作业长制实行的初期,由于习惯思维模式的影响,相对来说,阻力还比较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宝钢现场管理的支柱是“作业长制”
宝钢从建成至今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其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管理,典型的就是集中一贯管理模式,现场推行五制与之配套,即以作业长制为中心、以计划值管理为目标、以设备点检定修制为重点、以标准化作业为准绳、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作业长制是宝钢现场管理的支柱!
作业长制原产于日本,与我国钢铁企业实行的工段长制有较大差异。
1985
年8 月,宝钢在焦化厂煤焦处理车间和炼铁厂烧结车间试行作业长制,取得良好效果。
1986 年5 月,宝钢决定全厂推行作业长制。
宝钢按照生产工序、工作性质,在分厂(车间)下划分若干作业区,设置作业长。
作业长制就是在现场作业管理中强调以作业长为中心,强化现场作业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完成产量、提高和稳定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一种管理制度。
作业长是宝钢生产第一线的核心管理人员,在分厂厂长的授权下,全权负责所辖区域的指挥、管理和运营,具有生产指挥权、工作协调权、事故处置权、人员调整权以及对部下的激励建议权等五项权力。
在宝钢,作业长被誉为小厂长,他们是兵头将尾,既是现场生产的作业者,又是一线的指挥者、管理者、经营者。
在中国,宝钢是第一家全面推行作业长制的国有企业。
今天,泰科钢铁小编给大家分享《宝钢的作业长制》,希望大家对钢厂现场
管理有一个新的认识!
到1994 年,宝钢已培养出一支具有较强管理意识且技术精湛的作业长队伍,作业长人数由投产初期的400 余人,发展到734 人,并有100 多名作业长被提拔选送到更重要的岗位。
作业长制的实施,使宝钢的基层管理实现了重大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