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钢活炉底复吹转炉炉型控制工艺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51.54 KB
- 文档页数:3
转炉工艺流程转炉工艺流程是一种重要的冶炼方法,主要用于炼钢过程中。
它可以通过高温和氧化剂将生铁中的杂质去除,得到高纯度的钢材。
下面将介绍转炉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和流程。
首先,将生铁和废钢等原料加入转炉中。
生铁是从高炉中得到的,含有较多的杂质。
废钢则是来自于废弃的钢铁制品,通过再生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接下来,将炉膛中的空气预热并压缩成雾状,形成高压氧枪。
高压氧枪将高速喷射的氧气和炉膛中的原料充分混合,并在高温下进行氧化反应。
这个步骤被称为“吹炼”,它的作用是将生铁中的杂质氧化并去除。
在吹炼过程中,氧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炉温急剧上升。
为了控制温度,需要加入适量的废钢和石灰石等冷却剂。
这些冷却剂可以吸收部分热量,同时还可以用于与杂质反应生成渣。
当炉温升至一定程度后,会进行凿渣操作。
凿渣是将转炉中的渣从炉膛底部排出的过程。
渣中含有大量的杂质,需要及时清理,以保证后续冶炼的顺利进行。
在凿渣之后,转炉中的钢水与冷却剂继续进行反应。
这时的炉温已经下降,反应速率较慢。
冷却剂会吸热,将剩余的热量带走。
同时,继续吹入氧气,使冷却剂氧化并与杂质很好地结合,形成不溶于钢水的浮渣。
这个过程被称为“吹碱”,它能进一步净化钢水,并使其达到所需的成分要求。
最后,将净化后的钢水倾注出炉。
倾钢是将钢水从转炉中倾出的过程。
为了保证钢水的流动性,可以在转炉背部设置倾钢孔,通过倾钢孔将钢水导入倾钢罐中。
倾钢过程需要控制倾出速度和流量,以保证钢水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转炉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加入、吹炼、凿渣、吹碱和倾钢等主要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生铁中的杂质氧化并去除,从而得到高纯度的钢材。
转炉工艺流程在炼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钢材的质量和效率。
转炉工艺操作规程一、前言转炉是钢铁制造中非常重要的生产设备之一,而转炉工艺操作规程是进行转炉生产的必要条件,掌握工艺操作规程可以提高转炉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转炉工艺操作规程。
二、转炉工艺概述转炉是钢铁制造中重要的冶炼设备,传统转炉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洗炉:将残留在转炉颈口的炉渣和冷渣清理干净。
2、加煤:将预定的焦炭和铁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转炉中,加煤过程必须避免煤气泄漏,加料时应保证料口清洁。
3、烧炉:在煤气加热下,炉料逐渐热化,同时炉渣会逐渐变稠,产生炉渣线并逐渐下降。
4、吹氧:在适当的温度下,开启吹氧机将氧气喷入转炉中,氧气与炉料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炉料在气体冲击下逐渐脱碳还原。
5、出钢:在满足要求的钢水温度下,开启钢水口将钢水排出,同时关闭其他辅助设备。
6、停炉:在出钢完成后,将转炉进行清理,消除隐患,准备下一次生产。
三、转炉工艺操作规程1、洗炉操作人员进入转炉周围进行检查,确认转炉颈口、台阶等部位无异物。
在高温状态下,使用聚乙烯皮扫、黑铁皮扫等清洁品,进行全面的清洗。
清洗完毕后反复检查,确保转炉内外部干净无异物。
2、加煤在加煤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在上料前先确认料口无异物,且料口周围没有明火等安全隐患。
根据生产计划,按照一定的比例开足橱门,平均分配炉料。
在加料过程中,需要注意煤气泄漏,并及时清理料口,保证料口干净,加料完毕后及时关闭料门,防止煤气泄漏。
3、烧炉加煤后,操作人员需要监控转炉内部温度,确认炉体温度达到烧炉条件,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同时应注意炉内温度和氧气流量的平衡,保证热量分布均匀。
在炉渣变稠时,要注意炉门、倾炉口等设备的密封,防止炉渣外溢。
4、吹氧吹氧是冶炼中重要的步骤,操作人员要掌握合理的吹氧时间和氧气流量,以保证化学反应的完全性和热量的平衡性。
在吹氧后,需要确认炉料的C、Si等指标已经达到要求,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炉内的压力和氧气流量。
转炉工艺流程转炉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冶炼工艺,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中。
通过转炉工艺,可以将废钢、废铁等回收材料和生铁一起冶炼,生产出高质量的钢铁产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转炉工艺的流程及其各个环节的工作原理。
1. 原料准备在转炉工艺中,主要原料包括废钢、废铁、生铁等。
在进行冶炼之前,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废钢、废铁进行分类和清洁,去除杂质和污染物。
然后对生铁进行配比,确定合适的比例。
2. 转炉炉前准备在进行转炉冶炼之前,需要对转炉进行炉前准备工作。
首先是清理炉膛,确保炉膛内部干净。
然后是检查炉体和炉底的状况,确保设备完好。
接着是加入燃料和预热炉体,使炉体达到适宜的工作温度。
3. 转炉冶炼转炉冶炼是整个工艺的核心环节。
在冶炼过程中,首先将原料加入转炉中,然后通过吹氧工艺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原料中的杂质和有害元素得以去除,同时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
在冶炼过程中,需要控制冶炼温度、氧气流量等参数,确保冶炼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4. 炉渣处理在转炉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炉渣。
炉渣中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和合金元素,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回收。
通常采用炉渣精炼工艺,通过冷却、浇铸和破碎等步骤,将炉渣中的有价金属和合金元素分离出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5. 钢水处理在转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钢水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主要包括脱氧、脱硫、合金调整等工艺。
通过加入适量的脱氧剂和脱硫剂,可以有效地降低钢水中的氧含量和硫含量,提高钢水的质量。
同时,根据产品要求,可以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调整钢水的成分和性能。
6. 连铸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的钢水,可以进行连铸工艺,将其铸造成板坯、方坯、圆坯等不同形状的铸坯。
连铸工艺是钢铁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形质量和生产效率。
7. 精炼对连铸坯进行精炼处理,通过真空处理、气体吹扫等工艺,进一步提高钢水的纯净度和均匀度,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8. 成品质检最后,对精炼后的钢材进行成品质检,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表面质量检测等。
炼钢主要工艺控制点一、转炉炉后工艺控制点1、脱氧合金化要求:(1)合金加入顺序必须遵循先弱后强的原则。
即硅锰——硅铁——脱氧剂;为了保证合金的有效收得率,在过氧化钢水的处理上可以先加部分硅铁或脱氧剂进行预脱氧,但为了避免钢水翻包,预脱氧剂不能加到包底。
(2)合金加入时间必须遵循在出钢到四分之一开始加入,在钢水出到四分之三时必须加完。
出钢时间必须大于三分钟。
(3)为避免钢水成分不均匀,严禁在出完钢后补加合金。
(4)有条件的钢车可以在加入合金后来回晃动,增加合金的融化速度和均匀性。
(5)合金加入点必须对准钢流加入。
2、出钢挡渣要求:(1)任何钢种必须进行双挡渣操作。
即出钢之前必须检查挡渣塞是否堵好。
(2)出钢到五分之四时必须加入挡渣锥或挡渣球。
(3)出完钢后检查出钢口情况,必须把残渣或堵塞物清理干净,然后堵上挡渣塞。
3、精炼要求:(1)出完钢后必须进行吹氩气(或氮气)操作,有条件的必须在出钢过程中进行。
(2)吹气时间必须大于五分钟,吹气效果以钢水表面微翻波动为准则,为避免钢水二次氧化不允许钢水大翻。
吹气压力0.4-.0.6Mp.(3)吹气前和吹完气后必须进行钢水测温,其温度制度根据不同的钢种和上连铸包次要求执行工艺制度。
(4)同时在吹完气后必须进行取样观察和检验,如果钢水成分和含氧量不合乎要求,必须经行喂丝操作,具体数量根据成分和含氧量而定。
(5)完毕后必须加入钢包覆盖剂,具体数量已覆盖钢包表面为原则。
二、钢包工艺控制点1、必须热包出钢,钢包烘烤温度大于800℃要求。
2、钢包出钢前必须清理干净,不允许有残渣或残钢,特别是水口和透气砖部分。
3、出钢前必须对底吹透气砖进行确认检查是否透气。
4、出钢前必须对引流砂确认检查,要求覆盖碗口且成堆积状。
三、连铸浇注平台工艺控制点1、中间包浇注前工艺检查要求(1)中间包浇注前必须烘烤,烘烤温度必须大于800℃。
(2)中间包浇注前必须检查是否清理干净,特别是水口部位。
炼钢转炉工艺流程
《炼钢转炉工艺流程》
炼钢转炉是一种常见的钢铁冶炼设备,采用氧气作为原料,通过不断升温、熔化、脱碳和合金化,将生铁或废钢冶炼成高品质的钢材。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加料、通氧、出渣、出钢四个主要过程。
首先是加料过程,将生铁、废钢、合金等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投入转炉中,并在炉内预热至适宜的温度。
加料过程中需要保证稳定的投料速度和均匀的加热,以确保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接着是通氧过程,氧气通过一定的喷嘴直接通入炉内,与炉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和燃烧,产生高温的炉内环境。
在此过程中需要控制氧气的进气量和温度,使炉内气氛能够达到最佳的燃烧条件,促进炉料的融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随后是出渣过程,炉脚下部设置有出渣孔,脱碳反应产生的气体和氧化物等杂质会通过这一孔口不断排出。
出渣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的钢液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出渣过程需要通过适当的控制和处理,使得炉内的杂质尽可能排出并避免对钢液产生影响。
最后是出钢过程,当炉内的炉料达到设计要求后,将铁水通过转炉底部的出钢孔排出,经过连铸机进行浇铸成型。
出钢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排钢速度和温度,以确保钢液的质量和成型的规格。
总的来说,炼钢转炉工艺流程需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操作和控制,确保原料得到充分融化和反应,以得到满足生产要求的高品质钢材。
转炉冶炼的工艺流程
转炉冶炼的工艺流程如下:
1.准备阶段:主要原料包括铁水、废钢和铁合金。
根据需求,加入不同的造渣材料,如石灰、白云石、铁皮球、矿石和萤石。
2.吹炼阶段:温度逐渐上升,碳含量逐渐下降。
炉口由浓烟滚滚逐渐变得明亮。
在这一阶段,通过控制枪位位置,可以防止喷溅和返干。
3.脱碳阶段:脱碳速度降低,熔池温度上升。
炉口由烟气明亮逐渐变得稀疏透明。
此时,需要确定冶炼终点,即检查碳、硫、磷和温度是否满足要求。
4.出钢阶段:通过经验法,如炉口明亮度、副枪和吹氧累积量来确定何时结束吹氧并提升氧枪。
副枪系统的使用取消了人工取样和测温,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
转炉炼钢原理及工艺介绍1. 引言转炉炼钢是一种常用的钢铁冶炼方法,在钢铁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转炉炼钢的原理以及相关的工艺。
2. 原理转炉炼钢的原理基于炉料在高温下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转炉炉腔内,通过喷吹氧气来进行氧化反应,将炉料中的杂质和不需要的元素氧化为气体,并通过炉顶的排气系统排出。
同时,通过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和剂料,实现精确的调节和控制炉料中的化学成分,从而达到炼制特定钢种的目的。
3. 工艺介绍3.1 炉料准备转炉炼钢的炉料通常包括废钢、生铁和铸铁等。
在炉料准备阶段,首先将炉料进行破碎和称重,确保每炉的配料量准确。
然后将炉料装入倾动或转倒式转炉中。
3.2 酸碱度控制酸碱度的控制是转炉炼钢中的重要环节。
在炉料中加入不同的硅、锰、磷等元素和石灰质量,可以调节炉腔中的酸碱度。
通过测定炉腔中渣口撞击时的响声来判断酸碱度的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3 氧气喷吹在转炉炼钢的过程中,通过在炉膛中喷吹预热后的氧气,可以实现杂质的氧化和温度升高。
氧气的喷吹方式有多种,包括底吹、侧吹和顶吹等。
氧气喷吹的速率和角度的控制对炉腔内的氧化反应有重要影响。
3.4 合金元素的加入根据钢种的要求,需要在转炉炼钢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如铬、镍、钒、钼等。
合金元素可以通过粉末喷吹、捞渣操作等方式添加到炉腔中。
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改变钢的性能和化学成分。
3.5 钢渣处理在转炉炼钢过程中,钢渣是产生的副产物。
钢渣中含有大量的氧化物和杂质,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一般采用钢渣保温、捞渣、保护渣、中性渣等措施来处理钢渣,以确保钢渣中的氧化元素被充分还原并排出炉外。
3.6 出钢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和调度控制,转炉中的炼钢过程逐渐接近尾声。
当出钢温度达到要求后,打开炉底的出钢口,将液态钢水流入连铸机进行继续加工。
4. 总结转炉炼钢是一种重要的钢铁冶炼方法,其原理是基于氧化和还原反应。
通过适当的酸碱度控制、氧气喷吹和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实现炼制特定钢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