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出炉等5则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5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已经公布,该评估以高等学校为对象,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旨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
以下是该评估结果的主要内容。
首先,本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前几轮相比,学科评估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其中,一些学科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例如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
这些学科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出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评估结果也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些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仍然较低,且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这些学科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此外,一些学科的发展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这些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并加强学科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指导。
最后,教育部提出了提升学科评估效果的若干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学科评估体系,加强对各个学科的定量评估和对比分析,推动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发挥。
其次,加强学科评估结果的运用和宣传,将评估结果作为高校招生、科研经费分配、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要加强学科评估与高校自身发展规划的对接,确保评估结果能够为学校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指导。
总的来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趋势。
评估结果既体现了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也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加强学科评估,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科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部将继续加强对学科评估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部第4次学科评级摘要:一、教育部学科评级简介1.教育部学科评级背景2.教育部学科评级的目的和意义二、第4次学科评级具体情况1.评级范围和时间2.评级方法和标准3.评级结果概述三、各学科评级表现1.优秀学科领域2.一般学科领域3.需要加强的学科领域四、学科评级对高校和学生的启示1.对高校的指导意义2.对学生的择校择专业建议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展望1.优化学科布局2.提高教育质量3.培养创新型人才正文:一、教育部学科评级简介教育部学科评级是我国对高校学科实力的一种权威评估,旨在为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关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信息,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第4次学科评级是近年来的一次全面评估,对各高校的学科实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排名。
二、第4次学科评级具体情况1.评级范围和时间:本次学科评级涵盖了全国范围内具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共有1300多个一级学科参评,最终于2021年完成了评级工作。
2.评级方法和标准:本次评级采用教育部制定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四个方面,共计12项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三级指标。
通过对各高校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进行评估,最终得出各学科的排名。
3.评级结果概述: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在许多学科领域表现优秀,尤其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部分高校的学科实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科领域表现一般,甚至需要加强建设。
三、各学科评级表现1.优秀学科领域:在本次评级中,许多高校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表现突出,部分高校的学科实力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一般学科领域:相较于优秀学科领域,一些人文社科、管理类的学科领域表现相对较弱,需要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
3.需要加强的学科领域:部分高校的学科领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加强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四、学科评级对高校和学生的启示1.对高校的指导意义:各高校可以根据学科评级的结果,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供大家参考。
教育部第五次学科评估2021年8月6日,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776号(教育类246号)提案答复的函》中针对社会各界的针对学科评估的建议做出了明确答复。
其中主要涉及破五唯、讲质量、重满意、讲特色、看动态。
首先,破五唯中指出:学科评估坚决破除"五唯'顽疾。
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做法。
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情况'"新药研发'等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
破五唯讲求的是只要你有实际成果,不论你的出生以及是否有各种职称做支撑,那么都将会作为学科评估的硬性指标,成为其加分项,这也使得那些新进人员拥有用武之地。
同时,唯论文论的惯例被破除,论文权重的降低也有利于优化科研环境,将论文等于科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其实按照个人观点,论文和科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其实论文只是科研的附属品,根本画不上等号,有些论文其实就只能算是大型的实验报告而已,甚至有些论文是照搬别人的方法,然后把实验数据改一下就发表了,这就只能算是重复的实验报告,和科研基本搭不上边。
其次,强化人才培养地位:这是本次学科评估的一大亮点,有些学校帽子很多,师资力量也很雄厚,但是招生就那么些人,很多高帽子的教授其实只是尸位素餐,挂着教授头衔,但是一年估计没上过几次讲台,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
教育部也是看清楚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本次学科评估也许会在这方面加以控制。
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近年来,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学科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工作,旨在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加速学科建设和发展。
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份评估结果,并探讨其对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影响。
首先,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出了高校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评估结果从学科发展状况、师资队伍、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等多个维度对高校学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看到高校学科建设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科在国内顶尖,有些学科还有待提高。
这也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促使高校更加注重研究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
其次,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对高校的竞争力和排名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在评估结果中的排名不仅体现了学科的实力和质量,也反映了高校的整体竞争力。
在如今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排名的高低对高校的声誉和吸引力具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对于那些在评估结果中排名较低的高校而言,他们应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大力度进行学科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此外,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对于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评估结果反映了不同学科的发展情况以及高校在不同学科上的优势和劣势。
基于这些评估结果,教育部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一些学科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在这些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对于评估结果中表现不佳的学科或高校,教育部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激励和扶持措施,帮助他们提升学科水平。
最后,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还体现了教育部对高等教育的规范和监管力度的加大。
通过对高校学科的评估,教育部可以了解到高校学科建设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督促和指导。
评估结果的公布还增强了高校学科建设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促使高校更加注重学科建设的整体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解读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该指标将用于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学科建设进行评估,以促进学科建设的提升和发展。
以下是该指标的详细解读:
1.教学质量指标: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教学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估。
其中,学生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2.科学研究指标:包括科学研究水平、科研成果质量、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的评估。
其中,科学研究水平包括科研团队规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评估。
3.社会服务指标:包括服务领域、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其中,服务领域包括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内容等方面的评估。
4.人才培养指标:包括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继续深造情况、毕业生社会反响等方面的评估。
其中,毕业生就业情况包括就业率、就业单位、就业岗位等方面的评估。
5.国际化指标:包括国际化程度、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评估。
其中,国际化程度包括引进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育等方面的评估。
以上是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了解高等教育机构学科建设有所帮助。
- 1 -。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部分高校成绩单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改革,教育部对高校的学科评估也逐渐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成绩单已经公布,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些高校的表现。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本轮学科评估中,共有14个学科进入A类,包括了理、工、医、文、管等多个领域。
其中,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学科进入A+评估,表现卓越。
另外,清华大学的工程学、管理学、地球科学等学科也跻身于A类,整体表现出色。
同样,北京大学也在这次评估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北京大学共有13个学科进入A类,包括了文、理、工、医等多个领域。
其中,数学学科进入A+评估,显示了其在数学领域的卓越地位。
此外,北京大学的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等学科也进入A类,展现了其在多个领域内的强大实力。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位于江浙沪一带的一些高校的表现。
浙江大学在这次评估中获得了11个学科进入A类的成绩,其中,数学学科进入A+评估,展现了其在数学研究领域的卓越实力。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也在这次评估中获得了11个学科进入A类的成绩,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进入A+评估,显示了其在相关领域的卓越研究水平。
南京大学也获得了10个学科进入A类的成绩,其中,物理学、地球科学等学科进入A+评估。
除了这些高等学府,一些地区性的重点高校也在这次评估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例如,湖南大学共有8个学科进入A类,包括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球科学等学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获得了7个学科进入A类的成绩,其中,植物与动物科学进入A+评估。
总的来说,这次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国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不仅是一些综合性大学获得了突出的表现,地区性的一些高校也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这些成绩的取得,证明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数据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是由教育部进行的一项大型学术活动,旨在实现学科评价体系的全面改革,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学科水平。
该评估涉及全国高等学校的51个学科,采用中外学者对学科研究成果的量化综合评价方法,对学科的发展水平、社会影响力、人才培养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数据包括51个学科的总体评价得分(A-D)、社会影响力评价得分(A-E)、人才培养能力评价得分(A-F)、创新能力评价得分(A-G)以及学科学术活动情况统计数据等。
总体评价得分A代表该学科的发展水平较高,而D代表该学科的发展水平较低。
社会影响力评价得分A代表该学科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而E 代表该学科的社会影响力较弱。
人才培养能力评价得分A 代表该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能力,而F代表该学科的人才培养能力较弱。
创新能力评价得分A代表该学科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G代表该学科的创新能力较弱。
学科学术活动情况统计数据则包括该学科的研究论文数量、论文被引用次数、获奖数量、专利数量、发明和科技成果等。
中国教育部学科评估近年来,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提升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评估各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中国教育部对各大学的学科进行了评估。
本文将就中国教育部学科评估的背景、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背景中国教育部学科评估的背景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挑战。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保障国家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为应对这一挑战,教育部决定开展学科评估工作,旨在深化学科建设、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二、评估标准教育部学科评估根据一系列科学准则和标准进行。
评估标准主要包括学科的发展潜力、师资队伍、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具体来说,学科评估依据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学科的发展潜力:评估学科的现有发展基础、学科方向的创新性、学科发展的长期规划等。
2. 师资队伍:评估学科的师资力量、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影响力和团队建设等。
3. 科研水平:评估学科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等。
4. 教学质量:评估学科的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学生的学术表现等。
5. 社会影响:评估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科的社会声誉和国内外影响力等。
三、评估结果教育部学科评估的结果会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评估结果将根据学科的不同划分为A+、A、B+、B、C五个等级。
其中,A+和A等级为优秀水平,B+和B等级为良好水平,C等级为一般水平。
评估结果将作为高校学科设置、师资选拔、科研经费分配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对于获得优秀评价的学科,高校将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相反,评估结果较低的学科可能会面临资金减少、人才流失等问题。
四、启示与展望教育部学科评估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评估结果为高校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发展方向,可以促进学科的提升和专业化。
此外,评估结果公开透明,对外界提供了权威的学科信息和参考。
然而,教育部学科评估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教育部权威发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12⽉28⽇,教育部学位与研究⽣教育发展中⼼(以下简称“学位中⼼”)公布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
据悉,这⼀轮全国学科评估共涉及7449个学科(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参与评估单位和学科数量均创历史新⾼。
学位中⼼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才培养学科⽬录》的学科划分,对具有研究⽣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级学科进⾏的整体⽔平评估。
继2004年、2009年、2012年先后完成三轮学科评估之后,学位中⼼于2016年启动第四轮学科评估,涵盖95个⼀级学科,全国共有513个学位授予单位7449个学科参评,是历年参评学科数量最多的⼀次。
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平得分”的位次百分⽐,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
和上⼀轮学科评估不同的是,第四轮全国⾼校学科评估的结果不是以排名来呈现的,⽽是以等第制的⽅式呈现,根据全国具有“博⼠授权”的⾼校的⼀级学科的参评数,经评估后获得A +、A、A-、B+、B、B-、C+、C、C-等不同的等第。
⾼校⽅⾯,清华⼤学和北京⼤学优势明显,各有21个学科获得A+,其中北京⼤学11个A学科,清华⼤学则有8个A学科、A-学科⽅⾯清华⼤学是8个,⽽北京⼤学是3个。
浙江⼤学、中国⼈民⼤学、中国科学技术⼤学分别以11个、9个、7个A+位居第三、四、五位。
北京师范⼤学、中国农业⼤学同样拥有6个A+,复旦⼤学、上海交通⼤学、东南⼤学⼊围5个A+⼀级学科。
武汉⼤学、华中科技⼤学、同济⼤学、北京航空航天⼤学、国防科技⼤学、南京农业⼤学六所⾼校各有4个A+,列表如下:排名学校A+学科数1北京⼤学211清华⼤学213浙江⼤学114中国⼈民⼤学95中国科技⼤学76北京师范⼤学66中国农业⼤学68复旦⼤学58上海交通⼤学58东南⼤学511武汉⼤学411华中科技⼤学411同济⼤学411北京航空航天⼤学411国防科技⼤学411南京农业⼤学4可以说,随着“双⼀流”建设的启动,此次学科评估的受关注度,已经远远超越了⾼教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根据教育部学科评估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教育系统在各个学科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评估结果:首先,语文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在教学质量方面,语文学科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学生对于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能力的掌握情况明显改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此外,语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
其次,数学学科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数学学科整体水平优秀。
学生在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方面表现出色,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肯定。
然而,评估结果也指出数学学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和创新能力,加强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数学问题。
第三,英语学科评估显示我国学生的英语水平明显提高。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有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然而,评估结果也指出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法运用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并呼吁学校和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评估结果还指出了学科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些学科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也是一个需要关注和加强的领域。
此外,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评估结果还强调了学科教育的终身发展问题。
学科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科教育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
综合来看,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加强。
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学科教育的质量和实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学科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信经过不断努力,我国学科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第五轮学科评估完整名单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学科建设不断完善。
为了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学科评估。
第五轮学科评估完整名单已经公布,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学科的评估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理工科学科的评估情况。
在这次评估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表现优异,多所高校的这些学科都获得了优秀的评价。
特别是在物理学和化学学科领域,一些高校的研究成果受到了高度认可,为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在工程技术学科方面,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也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展现了我国在工程技术领域的不俗实力。
其次,文史哲学科也是这次评估的重点之一。
在哲学学科中,众多高校的哲学研究成果受到了好评,为哲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而在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领域,一些高校的研究成果也受到了认可,展现出了我国在文史哲学科领域的独特魅力。
此外,社会科学学科也是本次评估的热点之一。
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我国高校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为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特别是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一些高校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学术声誉赢得了赞誉。
最后,医学学科也是本次评估的亮点之一。
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学科领域,我国高校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不俗的评价,为我国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在临床医学领域,一些高校的医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受到了认可,为我国在医学领域的发展赢得了赞誉。
总的来说,第五轮学科评估完整名单中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展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在这次评估中,我国的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展现出了我国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实力和潜力。
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我国在学科建设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学科评估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第5轮学科评估优秀率排名榜单第5轮学科评估优秀率排名榜单近日,教育部发布了第5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下面是按照学科优秀率排名的榜单,其中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技和农学四个学科门类。
自然科学学科优秀率排名榜单:1. 数学学科:在第5轮学科评估中,数学学科获得了最高的优秀率,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绩和独特优势。
数学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和教学,为提升国内数学科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物理学科:物理学科在本轮学科评估中位居第二,这也反映出中国在物理学领域的较高水平和研究实力。
物理学科的进步和突破,在科技创新和应用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化学学科:化学学科在第5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优秀率,体现了中国在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能力。
化学学科的发展,对于解决能源、环境和材料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 生物学科:生物学科在本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充分展现了中国在生物学领域的突出研究和探索。
生物学科的发展,对于提升农业、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科学学科优秀率排名榜单:1. 心理学学科:心理学学科在第5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最高的优秀率,这体现了中国在心理学研究和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和突出成果。
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经济学学科:经济学学科在本轮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二,这反映出中国在经济领域的研究和理论探索的成果显著。
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学科在第5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较高的优秀率,这验证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成果。
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升教育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历史学学科:历史学学科在本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彰显出中国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突出贡献。
历史学学科的发展,对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轮学科评估完整名单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完整名单1、北京大学A+档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数学、化学、地理学。
2、清华大学A+档学科: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水利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3、中国农业大学A+档学科: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
4、中国人民大学A+档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
5、北京师范大学A+档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
6、浙江大学A+档学科:园艺学、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档学科:地球物理学、科学技术史、核科学与技术。
8、北京科技大学A+档学科:科学技术史、冶金工程。
9、江南大学A+档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A+档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A+档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2、中国海洋大学A+档学科:海洋科学、水产。
13、中南大学A+档学科: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档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15、北京交通大学A+档学科:系统科学。
16、北京理工大学A+档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
17、北京林业大学A+档学科:林学。
18、北京体育大学A+档学科:体育学。
19、北京外国语大学A+档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20、东北林业大学A+档学科:林业工程。
21、东华大学A+档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22、东南大学A+档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23、复旦大学A+档学科:数学。
24、哈尔滨工程大学A+档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
25、河海大学A+档学科:水利工程。
26、华东师范大学A+档学科:教育学。
27、华南理工大学A+档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
28、南京大学A+档学科:天文学。
29、南京理工大学A+档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部分高校成绩单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是对高校的学科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名的重要活动。
通过这一评估,可以了解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为学生和家长提供选择高校的依据,也为高校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首先,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通过对高校的学科进行评估,可以揭示出各个学科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为高校改进教学和科研提供指导和参考。
这也是教育部对高校进行监管和督促的一种方式,促使高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其次,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参考依据。
评估结果可以直观地展示出高校各个学科的实力和水平,让学生和家长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
这样一来,学生在选择高校时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来进行评估和对比,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除了评估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外,还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种综合评估的方式更加全面和客观,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出高校的综合实力,也能够为高校提供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同时,评估结果公开透明,可以增加高校的竞争力,促进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
然而,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评估结果往往只是一个静态的瞬间展示,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高校的长期发展和潜力。
评估过程中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对于一些非传统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评估可能不够全面和准确。
因此,在评估结果的解读和使用上,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综合判断,不能仅仅依据评估排名来作为选择高校的唯一依据。
综上所述,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是对高校学科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名的重要活动,可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为学生和家长提供选择高校的依据。
评估结果的公开透明可以增加高校的竞争力,促进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
但评估结果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综合判断,不能仅仅依据排名来选择高校。
同时,评估过程中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求和挑战。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全国⾼校学科权威排名出炉!今天(12⽉28⽇),教育部学位与研究⽣教育发展中⼼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学位中⼼曾于2002、2006、2012年先后开展了三轮学科评估,具备了相当的权威性、公信⼒和⾼校认可度。
学科评估,是学位中⼼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才培养学科⽬录》,对具有博⼠硕⼠学位授予权的⼀级学科进⾏的整体⽔平评估。
它是以第三⽅⽅式开展的⾮⾏政性、服务性评估项⽬,不同于政府开展的合格性评估。
从2002年⾸次开展,平均四年⼀轮,⾄今已完成四轮。
学科评估坚持“⾃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各单位具有博⼠或硕⼠学位授予权的⼀级学科(含⼀级学科和⼆级学科授权),均可申请参评。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启动,在95个⼀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第三轮增长76%);全国⾼校具有博⼠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不再像历次评估⼀样公布分数,⾸次采⽤“分档”⽅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公布得分、不公布名次,不强调单位间精细分数差异和名次前后。
采⽤按百分位进⾏分档的⽅式。
根据“学科整体⽔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采⽤“分档”⽅式公布评估结果,主要考虑是既保证较强的区分度,体现学科建设⽔平的实际变化,满⾜社会对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淡化了分数和名次,有利于引导⾼校将注意⼒转移到学科内涵建设的优势和不⾜中去。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前20)如下:。
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出炉等5则
教育部
学科评估结果出炉
不久前,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95个一级学科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数量分别达到16个、14个、9个,占总量约四成。
北京大学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理学和基础医学,清华大学集中在工学,中国人民大学集中在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科。
不少高校表示,此次评估是对社会上所谓专业排名的“重大矫正”。
部分学科排名前三的高校为:
法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
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
数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
生物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清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
基础医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工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学长团回母校传经验
“萌式”宣讲HIGH翻全场
什么是学神?什么是学霸?什么是学渣?什么是蹭课?什么是翘课?12名清华大学大一学子回到母校武汉市二中,为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上了一堂“超萌”的大学入门课,整个会场笑声连连。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2012级学生卢地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他说,自己曾以为上了大学可以“撒着脚丫子玩”,进去后才发现,想要学好并不容易。
很多科目一周才一两节课,课外不泡图书馆,根本“吃不饱”,期末很可能挂科。
“高中有老师和家长督促,上了大学全靠自己。
”他表示,高中阶段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清华社会科学学院女生崔力道出自己的学习秘诀:揪着问题不放。
这位文科尖子生当年是老师中“知名度”最高的学生,学习上碰到“拦路虎”,她一下课就冲进办公室问老师,自己班级的老师不在,就问其他班的老师。
她说:“会
提问的学生老师最喜欢。
”
让大学生回到中学母校引导学弟学妹,是清华的实践活动,目前已坚持了10个年头。
两个新生一相逢
便换了专业
高考进了大学,报到第一天,专业还可以互换?
在浙江工商大学,真的可以这样。
浙江工商大学鼓励学生进入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只要找到愿意与你互换专业的同学,父母点头,大一报到开学时,就可以转到心仪的专业就读。
以去年为例,开学第一天,该校下沙校区刚好100人要求互换,而有5对互换成功。
第1对:开学前在QQ上就商量好的,“日语”换“工商管理”。
第2对:“动画”换“艺术设计”,两个同学私下里认识,考上艺术设计的同学准备出国,所以多了一个名额。
第3对:在报到现场找到的,“经济”换“日语”。
经济专业的女生,特别想学日语;日语专业的男生,他的父母不喜欢孩子学日语,两家人正好在报名的时候碰到,结果皆大欢喜。
第4对:更神奇,居然是在校门口偶遇的,之前完全不认识,没想到一拍即合。
第5对:是杭州商学院的两位学生。
国外高校
中国留学生扎堆
2010年,中国超越印度成为赴美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
根据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国的统计,中国也已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
在庞大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中国学生扎堆挑选就读国家、就读城市、就读学校、就读专业的情形也渐渐普遍起来。
日前发布的《2012年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显示,从留学目的地看,美国仍是中国学生的第一选择,紧随美国之后的分别是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四大留学目标国大约占中国自费留学市场份额的75%;从专业上看,攻读本科的中国学生中,约50%的学生选择了经济、金融、管理专业。
这与出国攻读研究生的学生的选择基本相同。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国外华人圈里被戏称为“清华大学”――清一色华人大学,华人孩子扎堆申请。
事实上,这样的名校还有不少。
以英国为例,2011年媒体报道的一组数据显示,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国际传媒专业,中国学生超过了50%;就读伦敦艺术大学时尚营销专业的中国学生同样是人数最多的外国留学生群体。
选择高校的
“二元定位法”
很多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都是根据分数选择高校,
即根据高考成绩选择一个最相匹配的、最可能录取的学校。
但从学业规划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一元定位”,只考虑了成绩对选择学校的影响,而另外“一元”――专业的问题则基本上不予考虑,最多是确定学校后做个测评,选个有兴趣的专业而已。
学业规划指导专家提出的“二元定位法”,则指出了新形势下高考志愿决策的基本流程,即首先考虑自己未来的就业目标,然后根据就业目标确定专业,再根据专业选择学校,看哪些学校在所定的专业上有竞争和就业的优势,从这一角度可以选择一批学校,从高分到低分都有;第二步才是根据高考成绩在上面所定的学校和专业范围内具体定位,看哪一所学校的哪个专业最有可能录取。
这就是高考志愿决策中“二元定位法”的具体内涵,也是决策高考志愿的一种基本理念和方法。
(编辑蓝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