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及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2
课堂听课记录及评价表课堂教学评价表(听课记录)09年 12 月 14 日薛慧老师的语文课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房平老师的英语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林燕、陈红梅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
杨增贵:3月1日听了王娟老师的《Dream Homes》,认为林燕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
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3月6日听了孙立新老师的《美好人生我选择》——直面升学与择业,认为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
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
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徐明智梅老师的一堂课,认为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
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何英莲老师的《透镜光的折射》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
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梁少海:3月6日听了王斌老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认为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
听课记录及评价课前准备:1、准备家庭成员的头饰,表演对话用。
2、画一棵大树和一个公园大门,在黑板上贴画用。
3、准备家庭成员的小图片,游戏使用。
4、ppt课件。
听课过程:1、热身与备考:⑴、课前演唱英文歌曲 father and mother,渲染课堂气氛。
⑵、搞猜猜词游戏。
2、新课导入:⑴、先打听三个学生分后角色演出lesson 14中对话。
⑵、表演至最后一组时,教师带上妈妈的头饰加入表演,当对话表演结束时,对学生说it’s a fine day。
shall we go to the park?此刻学生肯定会说ok!let’s go。
教师随即将课前准备的公园场景贴在黑板上,将孩子们的头饰贴在黑板上,并加以介绍i’m mummy。
this is my son。
and this is my daughter。
直接切入本课的新授课内容。
(学习新单词:son, daughter,游戏:a)⑶、教师稳步调动学生内积极性:i’m mum my 。
i’ll take my son and my daughter to the park 。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re with me?⑷、教师在公园场景上贴上一个年轻女士的图画,并介绍说look, miss liu is coming。
i’ll introduce you to her。
hi, m iss liu。
this is my son, thisis my daughter。
(教授新知)(5)、在学生会说道这句英语时,此时发生游戏,ppt上发生一些名人的图片,教师说道:“ look!who is that?” 然后使学生了解,这样既能够迎合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唤起他们的自学兴趣。
(6)、教师请学生思考刘老师会说些什么问题,启发学生说出课文中涉及的问题: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7)、播出本课录音,使学生在情境中认知,认知对话,建议学生英语口语、恶搞。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教研活动课。
本次活动课由数学组承办,邀请了校内外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课的听课记录及评价。
二、听课记录1. 课题:《分数的意义》2. 教师姓名:张老师3. 课时:1课时4. 参与听课人员:全体数学组教师、校内外专家5. 教学过程:(1)导入:张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张老师采用直观演示、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3)巩固练习:张老师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张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评价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张老师在本节课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中,张老师通过实例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张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小组合作、练习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张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过程流畅,课堂气氛活跃张老师的教学过程流畅,过渡自然。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4. 教学评价合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合理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张老师既表扬了学生的优点,又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5. 教学反思及时,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张老师在课后及时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这种反思有助于张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成长。
四、改进建议1. 在导入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听课记录评价--课堂听课记录及评价表课堂听课记录及评价表授课教师谢利所属单位五洲小学课程名称语文授课班级502上课时间2009年12月4日十四周星期五第一节教室电教室授课内容21、孔子学生人数评价项目评价等级优良中差讲课有热情,精神饱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8分)√备课充分,内容娴熟,驾驭自如,表达准确,清晰流畅(10分)√讲述内容充实精要,容量适当,重点突出,系统性强(12分)√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8分)√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论证严密,思路清晰,条理分明(12分)√能教给学生学习与思维方法,给予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10分)√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12分)√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8分)√能调动学生情绪,课堂气氛活跃,互动充分(10分)√严格管理课堂教学秩序,能有效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好(10分)√课堂教学评价表(听课记录)09年 12 月 14 日学校 五洲小学 年级 五年级 班别 2班 任课教师 谢利科目 语文课题21、孔子教学过程及概况一、教师介绍人物: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我们知道他的名言有:己所不欲,及时评价教师重视了课外知识的拓展。
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前学过的古诗、文章)来进行教学;能结合实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师重视了课外知识的拓展。
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前学过的古诗、文章)来进行教学;能结合实际及时从网络上收集信息,教师能抓住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即时产生的资源。
体现民主的师生关系。
但激励、调控、评价没有跟上,这是教学气氛的直接原因。
教师不仅要评价,也要让学生参与评价。
存在问题 1、 第三个故事有学生概括为:谈“君子与小人”和“识人不易”本人认为很恰当,教师应该给于肯定。
2、课堂气氛稍显严肃,学生不够活跃,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太局限。
听课记录表学生听课情况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听课时间:[具体时间]
1. 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注意力,能够专注于教师的讲解和教学活动。
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与教师和同学互动,显示出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2. 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判断大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好的理解。
他们能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在课堂练习和活动中展示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学生们展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认真听讲,做笔记,并主动寻求帮助。
他们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和活动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4. 课堂纪律和行为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尊重教师和同学。
他们保持安静,不干扰他人学习,并在需要时听从教师的指示。
5. 特殊情况或需要关注的问题:
无特殊情况。
总结:整体而言,学生在本次听课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听课情况。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学习态度积极,并且遵守课堂纪律。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
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课质量评论与反应表教师姓名课程名称授课班级上课时间上课地址应到听课人数实到听课人数项目评价内涵品位及分数段得分教仔细备课,有质量较高的教课设计、讲稿,授课仔细,优18~20 分学虚心征采建议并踊跃改良教课。
热情指导学生的课外良16~17 分态实践。
主持或参加课程建设,重视教课研究,并发布中14~15 分度教研论文。
差<13分教严格履行课程教课纲领,基本理论观点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办理适当,内容详略适当。
教课中可以优27~30 分学注意汲取本学科最新成就,反应新信息。
可以以科研良24~26 分内带动教课,可以理论联系实质,不停充分教课内容,中2l~23 分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差<20分教采纳启迪式教课,注意因材施教。
语言正确、简优18~20 分练、生动流利,使用一般话;板书工整、简短、有条学良16~17 分理,字体规范、清楚雅观;能展开双向沟通,启迪学方中14~15 分生思想,培育学生剖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擅长运用现法差<13分代化教课手段及图表、教具、实物等。
教学生喜爱听课,讲堂氛围活跃。
学生能较好地掌优18~20 分学良16~17 分握讲堂上的理论知识,综合素质有所提升。
讲堂教课效中14~15 分拥有艺术性,拥有个性化。
果差<13分教能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学生优9~10 分书良8分的全面发展,寓思想教育于教课过程之中。
育中7分人差< 6 分听课人署名共计得分听课记录表听课记录评价与建议。
⑴总体印象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 教师英语语言流畅、自然,教态亲切,如高老师始终面带微笑,容易受到孩子的欢迎。
⑵笔记本电在上课开始(旋律优美的英语歌曲播放)和结尾(教学内容卡通播放)的运用, 能充分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教学以活动贯穿整个堂课,正真实现“在做中学”,同时教师一直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⑶教师整节课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偶尔使用了母语,而且浅显、直观,很适合幼儿英语学习,学生是能接受的。
⑷教学效果很好,教学目标完成的效度高。
如学生和学生之间频繁目标语言的交流互动,
使学生能在“真实”语境中操练,逐步内化。
⑸“活动中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相互参与评价”非常好,如用在座学生自己英文名字
操练目标语,学生更容易操练、理解;让学生也来尝试着提问,有效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
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⑹“字母重组比赛”活动很有创意,是学生在既轻松又激励的氛围中记忆英语单词,也符
合少儿的身心特点。
⑺本节课培训课与我们公立学校教师上课还是有些差异,如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理论上完
整的结构,不过,师生互动、教学气氛特别活跃,使人感到是一节真正的英语课。
⑻本节课上了49分钟,教学时间有点过长,这也许不太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⑼板书不是太工整(当然不完全是教师的原因,笔者发现,黑板不稳,写字时有点晃) 总分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狼的听课记录表及评价
一、听课记录
1. 课程名称:生态学概论
2. 授课教师:李教授
3. 日期:2022年3月10日
4. 地点:生态学实验室
5. 内容概述:本次课程主要介绍了狼的生态习性、行为特征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1. 狼的分类:介绍了狼的科属分类,包括灰狼、红狼等。
2. 狼的外貌特征:讲解了狼的体型、毛色等外貌特征,并通过图片展示了不同种类的狼的形态差异。
3. 狼的生活习性:详细介绍了狼的栖息地、繁殖习性、食性等方面的内容,包括狼群的组成、狼的社会结构等。
4. 狼的行为特征:探讨了狼的捕猎行为、群体协作行为、领地行为等,强调了狼对于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作用。
三、听课收获
1. 了解了狼的分类和外貌特征,对于识别不同种类的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通过学习狼的生活习性,深入了解了狼群的组成和社会结构,对于狼的繁殖和栖息地选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3. 通过对狼的行为特征的学习,认识到狼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狼的存在对于维持食物链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四、课程评价
本次课程内容丰富,老师讲解生动易懂,通过图片和实例的展示,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同时,课堂上老师还进行了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思考,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然而,希望在课程中能够更多地涉及到狼的保护问题,包括狼的生态环境破坏、非法狩猎等,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狼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本次课程使我对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我对生态保护的认识。
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课程,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我们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
麻雀》听课记录及听课评价表听课记录:《麻雀》学校:未知听课人:未知学段、年级:中段四年级课题:《麻雀》教学一、引出课题,自学课文在自学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任务,言简意赅,不要随意插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主要人物是老麻雀和小麻雀。
二、交流研究1、请学生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2、找到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话。
一只老麻雀……像一块石头……面前。
”为什么老麻雀要像石头一样呢?这是因为有一只猎狗在追赶小麻雀,老麻雀需要保护它。
石头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请读一下这句话。
我们一起读一遍。
教师应该及时地提出母爱,不仅停留在速度上,而是一种爱的体现。
3、出示:“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的尖叫着。
”小麻雀为了保护自己准备进行激烈的搏斗,它需要勇敢坚定、坚忍不拔。
老麻雀会怎么说?怎么想?抓住重点语句理解麻雀的情感,进入情景领悟情感。
4、男女分读两句话。
5、猎狗是怎样表现的?也许它会想什么?教师应该将地震的例子与文章结合起来使用。
6、配乐朗读:课文改编的“短诗”将老麻雀改成“妈妈”,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让妈妈飞了下来——妈妈的爱。
这个过程设计得很好,可以让学生体会妈妈的爱,感受爱的伟大。
7、重读课文,体会情感。
三、延伸:母爱联系生活,写写母爱。
教学媒体应用优缺点:本节课多媒体应用熟练,恰当,图文并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综合评价:本节课设计比较有创意,特别是最后的环节:改编诗歌,更换人称,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语段进行了研究,对文章的情感有了一些理解。
教师注重朗读训练,教态大方,亲切自然,语言幽默,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教师让学生扮演老麻雀或小麻雀,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⑴总体印象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 教师英语语言流畅、自然,教态亲切,如高老师始终面带微笑,容易受到孩子的欢迎。
⑵笔记本电在上课开始(旋律优美的英语歌曲播放)和结尾(教学内容卡通播放)的运用, 能充分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教学以活动贯穿整个堂课,正真实现“在做中学”,同时教师一直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⑶教师整节课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偶尔使用了母语,而且浅显、直观,很适合幼儿英语学习,学生是能接受的。
⑷教学效果很好,教学目标完成的效度高。
如学生和学生之间频繁目标语言的交流互动,使
学生能在“真实”语境中操练,逐步内化。
⑸“活动中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相互参与评价”非常好,如用在座学生自己英文名字操
练目标语,学生更容易操练、理解;让学生也来尝试着提问,有效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
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⑹“字母重组比赛”活动很有创意,是学生在既轻松又激励的氛围中记忆英语单词,也符合
少儿的身心特点。
⑺本节课培训课与我们公立学校教师上课还是有些差异,如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理论上完整
的结构,不过,师生互动、教学气氛特别活跃,使人感到是一节真正的英语课。
⑻本节课上了49分钟,教学时间有点过长,这也许不太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⑼板书不是太工整(当然不完全是教师的原因,笔者发现,黑板不稳,写字时有点晃) 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