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1章_爱琴文化的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9.54 MB
- 文档页数:69
2015年985重点大学外国建筑史考研复习笔记第一章古代埃及建筑1、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①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000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子塔②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C~18C)——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皇帝的纪念物从借助自然景观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的陵墓想在内部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为主的庙宇转化—石窟墓③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C~11C)——埃及最强大的时期,皇帝崇拜和太阳神崇拜相结合—太阳神庙④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建筑有了许多希腊、罗马因素出现新的类型、形制和样式2、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的演化:台形……台阶形……方锥形玛斯塔巴……昭塞尔金子塔……吉萨金字塔群3、玛斯塔巴(Mastaba)陵墓的地上部分,用砖或石块砌成的长方形台状祭祀厅堂。
4、第一座石头的金子塔——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塞尔(Zoser)金子塔形制:基底东西长126m,南北长106m,高约60m,是阶台形的,分为6层,把墓室放在地下27m深处特点:①墓室仍然是留在地下,把祭祀厅堂从高台基上移至塔前,而多层的台基向上耸起,成为陵墓外观形象的主体,发展为形体单纯的纪念碑;②塔身排除了仿木构的痕迹,在形式和风格上简练稳定,符合纪念性建筑物艺术要求,也更适合石材的特性和加工条件。
5、吉萨金字塔群——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特点:①精确的正方锥体,形式及其单纯组成部分:i.胡夫(Khutu)金字塔——现存最大的金字塔:高146.6m,底边长230.35mii.哈弗拉(Khafra)金字塔:高143.5m,底边长215.25miii.大斯芬克斯(Sphinx):高20m,长46miv.门卡乌拉(Menkaura)金字塔:高66.4m,底边长108.04m②它们脚下的祭祀厅堂和其他附属建筑物相对很小,使塔的形体不受障碍的充分表现出来③所有厅堂和围墙等附属建筑物不再模仿木柱和芦苇的建筑形象,采用完全适合石材特点的简洁的几何形,方正平直,交接简洁,同金字塔本身风格完全统一。
第一节:爱琴文化建筑
爱琴文化建筑主要指迈锡尼文化和克里特岛文化。
建筑特点:
设计纤细、精巧,房屋开敞。
柱子上粗下细,与古希腊有极大区别。
壁画风格朴实,色彩丰富。
建筑的结构技术有—梁柱结构。
建筑概况:
、克诺索斯王宫(最早的露天剧场):
中间以庭院为中心,四周再布置建筑,布局自由。
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迈锡尼城狮子门:
雄狮护柱雕刻。
石梁符合结构要求。
两侧墙体采用叠梁技术。
迈锡尼与克里特比较:
不同点—一个粗犷雄健,一个纤细华丽,一个有强的防御性,一个毫不设防。
共同点—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工字形平面的大门,上粗下细的石柱。
、美加仑室:即正厅长方形,比较狭长的一边向前,正中设门,门前一对柱子。
外国建筑史考试重点整合第一章古代埃及建筑1.伊姆霍泰普Imhotep (记住英文写法)2.马斯塔巴3.第一座石头金字塔是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赛尔的金字塔,它是台阶形的,分为6层。
4.昭赛尔金字塔的“工程主持人”传说是赫利奥波利斯的高级祭司伊姆霍泰普,后来被奉为神。
5.古埃及最成熟的金字塔代表(吉萨金字塔):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6.图1-10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与图1-12 哈特什帕苏墓(实图题)7.新王国时期,巨大的神庙遍及全国,底比斯一带神庙络绎相望,其中规模最大是卡纳克(Karnak)和卢克索两处阿蒙神庙。
8.埃及皇帝向南征服了努比亚之后,在那里造了几个巨大的阿蒙神庙,其中最特殊的是阿布辛波(Abu-Simbel)的石窟庙,建造者是新王国时最强大的拉姆西斯二世皇帝(U-RamessesⅡ)第二章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建筑大体可分为两个类型: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下游的和上游的2.山岳台的代表:乌尔的月神台3.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对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它的饰面技术和相应的艺术传统4.公元前6世纪前半叶建设起来的新巴比伦城,重要的建筑物大量使用琉璃砖贴面5.公元前9-7世纪是底格里斯河上游的亚述的极盛时期,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二世王宫,王宫在都城夏鲁金西北角的卫城里6.萨艮二世王宫的大门采用两河下游的典型式样而更加隆重,在门洞口的两侧和碉楼的转角处,,石板上雕人首翼牛像7.波斯帝国的建筑继承着它所征服的地区里的种种遗产,加以揉杂,几处宫殿中,最著名的是强大的大流士皇帝一世起造而由他的继承人薛西斯一世基本完成的帕赛波里斯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1、克里特岛上的科诺索斯城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科诺索斯和费斯特的宫殿,都是爱琴世界最强大的米诺王的宫殿2.、认图:迈锡尼狮子们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1、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英雄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2、古典时期是希腊文化的极盛时期,这时期,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建造了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Parthenon)庙。
外国建筑史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1、克里特文化与迈锡尼文化:相同点:①都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置②工字形平面的大门③上粗下细的石柱不同点:迈锡尼——粗犷雄健,有较强的防御性克里特——纤秀华丽,毫不设防实例:克里特文化——克诺索斯宫殿(“众城之城”)迈锡尼文化——泰仑卫城,狮子门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2、柱式(Ordo):是建筑的各个构成部分——檐部、柱子、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做法,这种特定的柱梁结构的艺术形式叫做柱式。
3、多立克柱式(Doric)———————————————爱奥尼柱式(Ionic)三柱子比例粗壮(柱高是柱径的4~6倍);柱子比例修长(柱高为柱径的9~10倍);开间较小(高约为柱高的1/3);开间较宽(2个柱底径);檐部有三拢板;檐部连续;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头有轻巧柔和的涡卷;柱身有20个尖齿凹槽;柱身有24个平齿凹槽;无柱础;有柱础;柱身收分、卷杀明显;柱身收分、卷杀不明显;极少有线脚,偶有之也是方线脚;多种复杂的曲面线脚,线脚上串着雕饰;台基是三层朴素台阶,中央高四角低,略有隆起;台基侧面壁立,上下都有线脚,无隆起;高浮雕,甚至圆雕,强调体积;薄浮雕,强调线条;沉重、粗苯,反映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秀美华丽,比较轻快,开间宽阔;具有男性气质特点,棱角分明,线条刚毅;具有女性气质特点;(除以上两种柱式外,还有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它的柱头宛如一棵旺盛的忍冬草,其余部分与爱奥尼式相同。
)4、雅典卫城:雅典卫城的群体建筑的布局特色:(1)利用地形高低错落,没有轴线。
(2)照顾各个观赏角度。
(3)按祭祀路线组织空间:室内空间不发达,室外空间丰富。
(4)建筑雕刻交替成为构图中心。
(5)两种柱式混用。
(6)主次分明,对比和谐。
(7体现了建筑设计的时空观。
1)卫城布局特点:①群体布局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庆典活动的路线,不对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以雅典娜像作为构图中心,延边布置建筑,照顾了山上山下观赏;②突破了小城邦国家和地域局限,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
古希腊建筑的内在精神作者:李盼婷杨增福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第06期摘要: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其建筑开辟了欧洲建筑之先河。
古希腊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闪耀着光芒,其所散发出的人文精神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文化,至今仍发人深思并备受瞻仰。
关键词:古希腊;建筑;柱式;内在精神一、古希腊建筑文化历史背景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史的发源地,其建筑是西欧建筑的开创者。
古希腊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光辉灿烂的古希腊建筑所具有的内在人文精神及其散发出来的精神文化。
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
石柱以鼓状砌块垒迭而成,砌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
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块平整精细,砌缝严密,不用胶结材料。
虽然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内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后世诸多建筑师都对古希腊建筑进行了研究和学习,并取得了众多成果。
这也是古希腊建筑精神被传承下来的一个重要体现。
说起古希腊建筑不得不说起爱琴文化。
古希腊文化的前期有一个爱琴文化。
而在爱琴文化中迈锡尼狮子门是其中一个代表。
这座狮子门历经了几千年的自然与人为的损毁,却雄姿犹存,庄严地俯视着、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迈锡尼和克里特建筑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工”字型平面的大门,上粗下细的石柱等,都对以后的希腊文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古希腊建筑内在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英雄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
(一)建筑精神在制度上的体现古典时期是希腊文化的极盛时期。
当时一些商业、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城邦,如雅典、米利都等,公民的民主制度达到较高的水平。
爱琴文明名词解释爱琴文明是指位于今天秘鲁的一处古代文明遗址,它是原住民安第斯山脉地区最早的文明之一。
爱琴文明历史悠久,主要存在于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是古代安第斯山脉地区的重要文化和政治中心。
鸟人:爱琴文明信仰中的一种重要的神祇形象,通常被描绘为拥有鸟头的人形形象。
在爱琴文明的宗教中,鸟人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奇力量和超自然属性的存在。
他们被用来表达信仰者对于神圣力量的崇拜和敬意。
宫殿:爱琴文明的城市中建有大量宫殿,这些宫殿是当时统治者的住所,同时也是政治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这些宫殿通常由石头建造,富丽堂皇,装饰华美。
宫殿的建筑风格独特,常常包括庭院,观景台和宴会厅等。
土地管理:爱琴文明在土地管理方面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组织能力。
他们发展了灌溉系统,通过修建水渠和水坝来调节农田的灌溉,在干旱地区取得了丰收。
这种强大的土地管理能力是爱琴文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石浆建筑:爱琴文明以其精湛的石工技术而闻名,他们使用石浆来建造城市的建筑物。
这种石浆是一种粘土和植物纤维的混合物,可以用于将大石块粘在一起。
石浆建筑可以抵抗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侵害,是爱琴文明城市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金工艺品:爱琴文明的金工艺术非常精湛,他们擅长用黄金和贵金属制作精美的首饰、器皿和装饰品。
在爱琴文明的神庙和宫殿中,可以找到大量华丽的黄金工艺品。
这些金工艺品不仅展示了爱琴文明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工艺品的技术水平,也反映了他们在社会、宗教和政治方面的地位。
文化继承:爱琴文明以其高度发达的文化继承体系而著名,这一体系包括口头传统、神话传说、艺术表达、音乐舞蹈等方面。
通过这种文化继承,爱琴人能够将他们的历史、价值观和传统知识代代相传,并在社会中形成稳定的秩序。
繁华城市:爱琴文明的城市规模庞大且繁华,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库斯科的城市,它是爱琴文明的首都和中心。
爱琴繁华城市的设计布局合理,建筑独特,居民生活富足。
繁华城市是爱琴文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