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186例内镜诊断和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600.98 KB
- 文档页数:1
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接近30%,在东亚地区约为10%,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
GERD以反流、烧心等食管内症状为主,同时,因为胃内容物还可反流至咽喉部,较多患者以咳嗽、喘息等食管外症状为首发表现。
GERD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引起肺间质纤维化、食管腺癌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虽然目前GERD首选的治疗方法仍为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治疗,但有约30%的患者对抑酸药物部分或完全无效,表明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
另外,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还可能伴有维生素B12及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艰难梭菌感染等疾病的风险[3-7]。
因此,对于不宜长期应用抑酸药物治疗的GERD患者,内镜治疗是其最佳的选择。
适用于GERD 的内镜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治疗、抗反流黏膜切除术、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内镜下胃底折叠术等。
1. 射频治疗射频治疗是将射频的热能量作用于食管下括约肌及贲门部位的神经肌肉组织,使其周围的局部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进而发生纤维化,达到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厚度及压力的目的,并提高胃食管交界处的顺应性,减少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发生的次数。
射频治疗适用于不能服用或需要长期服用抑酸药物的18岁以上GERD患者。
射频治疗的禁忌证包括:合并长度>2cm的食管裂孔疝;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C、D级);Barrett食管;合并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不能耐受麻醉等。
既往研究表明,内镜射频治疗可减轻GERD患者的烧心和反流等症状,并可减少抑酸药物的应用。
TAM等对20例患者进行了射频治疗,结果表明其可减少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的发生,并能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从而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抗反流屏障功能;同时可减少酸暴露时间百分比,降低反流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改善反流等症状。
96例内镜检查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及护理配合1.2方法两组患者均遵医嘱给予常规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体位护理和药物治疗(多潘立酮10mg,tid,餐前30min 口服;雷贝拉唑10mg,bid,早晚餐前口服),用药的疗程为8周。
疗程结束后1月进行复查内镜,做电话回访,时间分别在2、4和8周进行。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如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具体如下:1.2.1心理指导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由于病程时间长、并且反复发作,会导致多数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
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加强于患者之间的沟通,使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指导患者舒缓自己的压力,听轻音乐等放松疗法降低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同时指导患者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多给患者支持,减少外部的压力,最终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2]。
1.2.2体位护理在患者熟睡时会厌反射受到抑制极易导致误吸,当人体处于俯卧时食管气管解剖特点更易导致反流物误吸,不当的卧位时会引起胃食管反流症状,因此采取左侧卧位时能够降低食管反流。
指导患者在进餐后保持直立位30min―lh再平躺,平躺入睡时将床头整体垫高5-20cm,使上身处于斜坡位。
有关研究表面这种体位能够明显的降低食管反流现象,有助于胃排空,减少无锡的风险[3]。
1.2.3术前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排除内镜操作的禁忌。
检查前与患者或家属签好同意书及疾病知情书,详细明本操作对患者的必要性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必须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才可以进行内镜检查治疗。
术前做好相关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凝时间以及心电图等。
1.2.4术中护理护士自身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并熟练的掌握相关的急救技术,准备好相关的急救器材以及急救药品,对于疾病的早发现采取早急救。
操作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且护理人员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下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
为患者做心理护理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心理暗示与心理矫治。
反流性食管炎的最新诊断与治疗进展本文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反流性食管炎的最新诊断与治疗研究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与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的各种因素以及治疗方法,为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标签: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组织的黏膜炎性病变,严重者可合并食管溃疡或狭窄甚至癌变。
临床上多表现为胸骨后灼热、疼痛、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1]。
RE 在西方国家较常见。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RE 的发生率日渐增高。
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现就RE近年来的最新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临床表现反酸、烧心,是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的症状且有诊断意义。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有:①疼痛:胸背短暂刺痛是食管炎的重要症状,胸部刺痛是食管炎的特征。
②出血:出血量不多血色鲜红,多在夜间或餐后过程中,病变有较深的溃疡时可发生较大量的出血。
③食管狭窄:10%严重食管炎可引起食管纤维化,形成食管狭窄。
④反复肺部感染:由胃内容物上反至咽喉部在吸入肺内引起的炎症,经常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⑤Barrett食管:为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其中部分患者可发展成食管癌[2]。
2 诊断方法诊断时要注意有无反流、反流的严重程度,反流物的性质有无食道炎及其严重程度和反流的病理生理。
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可通过食管腔内pH测定。
对于食管腔内测压以及食管闪烁显像以确定有无GER,可作为诊断该病的参考指标[3]。
食管滴酸试验则可确定反流行食管炎症状是否由GER所致,如果需要可作食管内镜及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有关反流的动力检查能显示明显的异常,有助于判断反流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疗效。
2.1 钡餐检查X线钡餐造影对食管运动、排空、解剖学异常及GER均可作初步诊断。
可发现下段食管黏膜不光滑、可见龛影、狭窄、蠕动减弱[4]。
当头低位时可显示胃内钡剂向食管反流。
胃镜检查,贲门炎,反流性食管炎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的病变情况。
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的病变包括贲门炎和反流性食管炎等,这些病变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贲门炎和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贲门炎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1. 治疗方法贲门炎是由于胃酸反流所致的黏膜炎症,引起上腹部不适、疼痛、胃灼热感、嗳气等症状。
治疗贲门炎应遵循以下原则:(1)禁食刺激性食物:避免酒、咖啡、橙汁、刺激性调料等,以减轻症状。
(2)用药治疗:抗酸药物可有效减少胃酸分泌,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有助于缓解症状。
同时应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需要可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治疗。
(3)胃镜治疗:对于严重的贲门炎患者,可以选择微创胃镜治疗。
胃镜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减轻症状。
2. 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贲门炎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时间空腹。
应选择消化易、营养高的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蔬菜等。
(2)忌烟忌酒:烟酒对于贲门炎的治疗不利,应坚决戒烟戒酒。
(3)避免剧烈运动:运动会促进胃肠动力,导致胃酸反流,应避免大量运动或剧烈活动。
(4)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紧张、焦虑易诱发胃酸分泌增多,应尽量保持心情舒畅。
二、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1. 治疗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酸和胆汁反流所致的食管的黏膜炎症,引起胸骨后灼热感、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改变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之一,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长时间空腹;同时应注意饮食质量,多食用清淡、消化易、营养高的食物。
(2)合理用药:抗酸药物可以减轻症状,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消炎、止痛药也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药物;还可以使用粘膜保护剂、胃肠动力药等协助治疗。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2020-2021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喉部)或肺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其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流,不典型症状有胸痛、上腹痛、腹胀、上腹部烧灼感、嗳气等,还伴随食管外症状如咳嗽、咽喉症状、鼻窦炎、复发性中耳炎、哮喘和牙蚀症等,合并食管裂孔疝者部分合并贫血。
GERD可分为糜烂性食管炎(EE)或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和Barrett食管(BE)。
治疗GERD常用药物有抑酸剂、抗酸剂、黏膜保护剂、促动力药物、胆汁结合剂、神经调节剂等。
缓解烧心、反流、上腹部灼热感、上腹痛、促进糜烂性食管炎愈合的药物研究显示,GERD治疗中最优胃酸抑制需在24h中使胃内pH>4的时间达到16h,治疗药物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H2受体拮抗剂(H2RA)、抗酸剂、黏膜保护剂。
PPI缓解GERD症状、愈合糜烂性食管炎的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H2RA),是治疗GERD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
新型抑酸剂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如伏诺拉生,通过竞争性阻断H+-K+-ATP酶中钾离子的活性而抑制胃酸分泌,其可促进食管炎黏膜愈合及缓解反流症状,且不劣于PPI。
《2020年中国GERD专家共识》中指出,PPI或P-CAB是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单剂量治疗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抑酸剂无效可尝试换用另一种药物。
疗程为4-8周。
PPI双倍剂量治疗可使24h内胃内pH值>4的时间持续15.6-20.4h;P-CAB双倍剂量时控制胃内pH值>4的时间明显优于单倍剂量。
此外,维持治疗包括按需治疗和长期治疗。
抑酸剂初始治疗有效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轻度食管炎(洛杉矶分级为A和B级)者可采用按需治疗,PPI、P-CAB为首选药物,可很好地控制症状,尤其是NERD者;PPI或P-CAB停药后症状复发、重度食管炎(洛杉矶分级为C和D级)者通常需长期维持治疗。
内镜诊断反流性食管炎124例临床分析
贾殿萍
【期刊名称】《社区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6)10
【摘要】目前胃镜检查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已普便运用于临床检查治疗中,其优点主要是可以直观病变的形态及程度,特别是对食管炎的早期诊断显示清楚,还可做病理检查,可以确定是否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改变,胆汁反流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改变有重要价值。
我院2005年1月-2007年8月采用内镜诊断出反流性食管炎12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37-38)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内镜诊断;临床分析;病理改变;临床检查;检查诊断;早期诊断;病理检查
【作者】贾殿萍
【作者单位】常州市戚墅堰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1;R735.204
【相关文献】
1.胃内镜联合多通道食管腔内阻抗-pH监测在诊断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临床价值 [J], 张琼;何菡
2.反流性食管炎内镜诊断775例临床分析 [J], 田红丽
3.反流性食管炎内镜诊断及临床治疗 [J], 刘昌永;王先勇
4.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诊断及临床分析 [J], 冯如新;李彤;刘淑娟;刘丽娟
5.内镜下诊断反流性食管炎186例临床分析 [J], 李建红;刘小辉;刘峰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 )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或以上部位,进入口腔(包括咽部)或肺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
GERD在全球患病率较高(2.5% ~ 51.2% X我国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国内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态势。
因反流发生的初始部位以及典型症状是在上消化道,所以一直以来国内医学界认为GERD 主要是消化内科的疾病,由GERD导致的咽喉、口腔、鼻腔、鼻窦、中耳、气管、肺、心脑血管、皮肤、血液和免疫系统等部位的症状和体征长久以来在我国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近10年来人们对GERD的关注较多,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更多的GERD 相关性疾病被发现和认知,相关概念和诊疗方案均有较大程度的更新,使得国内医学界对GERD的认知有了极大的提升。
GERD相关性疾病众多,隐匿性很强,影响面极广,伤害性极大,若其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控制,轻者引起生活质量下降,重者导致严重并发症甚或威胁生命,所以科学诊治GERD十分必要。
本文就GERD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3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发病机制GERD的发病机制涉及消化道内、外,GERD发生源于食管内,部分患者又通过直接侵袭、神经或免疫机制导致食管外组织的损伤。
消化道内的发病机制包括抗反流屏障结构或功能异常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损伤,其他因素包括胃排空延迟、心理因素、肥胖症、妊娠和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
1.抗反流屏障结构异常反映在食管胃结合部(EGJ )抗反流屏障上,功能异常体现为食管清除能力和食管黏膜对反流物的抵抗力下降。
2.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损伤多数情况下酸反流是导致GERD出现症状和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食管远端异常酸暴露可直接或间接通过炎性介质刺激食管黏膜内的感觉神经纤维末梢引起症状。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非糜烂性GERD和食管外症状患者中,非酸反流、气体和固体反流也可引起或加重GERD ,这些研究的发现弥补了内镜或单纯PH 监测诊断GERD的不足,亦提示食管外症状发生的可能机制。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和内镜分析伍琳【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doscopic examination of relfux esophagiti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2 patients with relfux esophagitis diagnosed by endoscopy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endoscopic features of the patients in this group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in this group is mainly heartburn, acid reflux and upper abdominal pain, followed by substernal chest pain and dysphagia, in complicated with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in the superifcial gastritis, accounted for 58.8%, and esophageal ifssure hiatal hernia and gastric ulcer and duodenitis, endoscopic grading with gradeⅠaccounted fo r than the highest, reaching 75.5%. There was a signiifcant difference in the positive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relfux esophagitis, which reached 61.8%, and the negative rat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 (P<0.05).Conclusion Relfux esophagit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s mainly heartburn, acid reflux, with a small variety of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the disease occurrence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exists close relationship.%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检查情况。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附260例报告)发表时间:2012-11-23T17:12:09.7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景建平[导读]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发病机制。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通过内镜下确诊GERD的主要分型反流性食管炎(RE)260例的临床资料。
景建平(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红十字会医院四川乐山 614401) 【摘要】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发病机制。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通过内镜下确诊GERD的主要分型反流性食管炎(RE)26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260患者中Hp阳性率为30.68%, 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Hp阳性率为19.62%, 较同期检查患者降低,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食管炎患者中Hp阳性感染率男性为20.86%, 女性为17.8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情况:随着食管炎Ⅰ~Ⅲ级炎性反应程度增加, RE Hp阳性感染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良性疾病,目前的药物能有效的缓解症状,愈合食管炎。
患者良好的心态、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积极的药物治疗,是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121-02 Reflux esophagitis clinical analysis ( 260 cases report ) Jing Jianping【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f reflux esophagitis ( RE )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2010 January ~ 2012 June through the endoscopic diagnosis of GERD is the main type of reflux esophagitis ( RE ) in 260 cases of clinical data. Results :Reflux esophagitis in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 Hp ) infection in 260 patients: the positive rate of Hp was 30.68%, and the reflux esophagitis in patients with the positive rate of Hp was 19.62%,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the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two lower,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 P < 0.05 ). Esophagitis in patients with Hp positive rate of infection in 20.86% for males, 17.81% for women, two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 0.05 ). Reflux esophagitis with esophageal inflammation grade: grade Ⅰ - Ⅲinflammatory degree increased, RE Hp positive infection rate decreased gradually,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5 ). Conclusion:Reflux esophagitis is a benign disease, current drug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healing of esophagitis. Patients with a good attitude, lifestyle changes and active drug treatment, is in reflux esophagitis patients resume normal life and working key. 【Key words】 holistic nursing total knee replacement nursing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和反酸等典型症状、组织损害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2020版完整版)摘要:GERD是临床常见病,我国曾在2014年颁布相关专家共识意见。
近年来我国GERD患病率逐年上升,对其流行病学、症状学、诊断方法和治疗的研究均有不少进展,因此有必要更新诊治共识意见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我国本领域的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多轮讨论并投票,最终达成共识。
GERD是临床常见病,患病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差异较大。
全球基于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周至少发作1次GERD症状的患病率为13%,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1],亚太地区有上升趋势[2]。
我国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周至少发作1次烧心症状的患病率为1.9%~7.0%[3-4]。
GERD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年龄、饮酒、NSAID、社会因素、心身疾病和遗传因素等[5]。
GERD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胃食管交界处功能与结构障碍,食管清除功能障碍和上皮防御功能减弱,肥胖和饮食等生活相关因素削弱食管抗反流功能,以及食管敏感性增高等。
免疫因素介导所致食管黏膜损伤和食管功能的改变也可能与GERD发病有关[6-7]。
近年来,对GERD的流行病学、症状学、诊断方法和治疗的研究均有不少进展,有必要更新诊治共识意见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本共识是在《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8]的基础上,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我国本领域的有关专家组成共识意见专家委员会,首先由工作小组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制订了本共识的草案,随后由专家委员会进行多轮讨论并投票,直至达成共识。
投票意见的推荐级别分为6个等级:(A+)非常同意;(A)同意并有少许保留意见;(A-)同意但有较多保留意见;(D)不同意但有较多保留意见;(D-)不同意并有少许保留意见;(D+)完全不同意。
相应证据等级分为4个等级:高质量,进一步研究也不可能改变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中等质量,进一步研究很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变该评估结果;低质量,进一步研究极有可能影响该疗效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且该评估结果很可能改变;极低质量,任何疗效评估结果都很不确定。
进病情转归。
大剂量应用沐舒坦能促进肺泡膨胀,预防肺泡萎陷,同时还可降低超氧化物阴离子、过氧化氢对肺组织细胞氧化性损伤,在经鼻CPAP 基础上加用此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前者能促使呼气末肺泡开放降低PS消耗量,又能于肺良好通气换气状态下为沐舒坦促进肺组织生成、分泌PS赢取时间,继而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1h后观察组pH,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0.05)。
pH,PaO2,PaCO2均为临床评估气血功能常用指标,血液pH>7.7或<6.9时会发生生命危险,有研究显示,NRDS患儿血液pH,PaO2均不同程度降低,而PaCO2表现高水平[8]。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经鼻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羊水浑浊所致NRDS能进一步调节气血指标,可能与促肺成熟,肺功能得到改善具有密切关系。
综上可知,经鼻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羊水浑浊所致NRDS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气血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1]柯华,李占魁,于西萍,等.不同剂型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比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5):400-404.[2]平菊梅.鼻塞/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5):231-232.[3]Sakonidou S,Dhaliwal J.The manage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preterm infants(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2013update[J].Arch Dis Child Educ Pract Ed,2015,100(5):257-259.[4]曾德润.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及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0):2024-2027.[5]吴淑明,郭淑艳,赵旭.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7):4174-4176.[6]王露,罗科,卿国忠,等.沐舒坦预处理对小鼠脓毒症所致肺损伤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3):283-288.[7]简惠娜,陈创鑫,赵少岚.沐舒坦与固尔苏应用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6,31(11):2319-2321.[8]林伟斌.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01):102-104.·经验交流·反流性食管炎108例临床分析徐淑惠(玉溪市人民医院内科门诊,云南玉溪631000)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内镜检查;临床表现;治疗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4141(2019)06-0522-03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比如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典型症状包括反酸、烧心、反食,不典型症状有胸痛、上腹不适、恶心及吞咽困难等,部分患者还有食管外症状,如哮喘、慢性咳嗽、气管炎、咽炎、夜间阵发性呛咳,吸入性肺炎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