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古代西亚建筑,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
- 格式:pptx
- 大小:21.14 MB
- 文档页数:195
1.1建筑的本源1.法国朗香教堂是由著名的建筑大师()设计的。
A.密斯.范德罗B.格罗比乌斯C.勒.柯布西耶D.赖特满分:50.00 分得分:50.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2.“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自于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在()的一段话,被认为是精辟阐述了建筑中实体和空间之间关系。
A.营造法式B.周礼.考工记C.道德经D.木经满分:50.00 分得分:50.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1.3建筑的基本属性1.下图所示的门,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A.月门B.平门C.瓶门D.圆弧门满分:50.00 分得分:50.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2.纽约世贸中心交通枢纽站是由著名建筑师()设计完成的。
A.保罗.安德鲁B.安藤忠雄C.扎哈.哈迪德D.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满分:50.00 分得分:50.00分你的答案:D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具体解析教师评语:--1.4章节小测1.法国朗香教堂是由著名的建筑大师()设计的。
A.密斯.范德罗B.格罗比乌斯C.勒.柯布西耶D.赖特满分:25.00 分得分:25.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2.下图的建筑物在本课中曾经学习到,它是()A.中国国家大剧院B.广州大剧院C.哈尔滨大剧院D.望京SOHO满分:25.00 分得分:25.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二、多选题(共50.00分)1.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提到,建筑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时间性、()、(),文化性以及()A.功能属性B.比例、色彩属性C.工程技术属性D.艺术属性满分:50.00 分得分:50.00分你的答案:C D A正确答案:A C D教师评语:--2.1大兴土木,缘何无石1.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件之间主要是采用()的方式进行连接。
A.榫卯B.夯筑C.卡(qia)接D.砂浆砌筑满分:25.00 分得分:25.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2.关于抬梁式木构架建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古代希腊建筑一、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公元前3世纪出现于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西尼为中心,又称克里特——迈西尼文化。
克里特、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
空间高低错落。
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
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迈西尼。
其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
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
风格粗犷,防御性强。
迈西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
二、古代希腊建筑: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历史分期古风时期:世纪,希腊文化传播到西亚、北非,并同当地传统相结合。
石梁柱结构体系的演进及神庙制型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
型制脱胎于贵族宫殿的正厅以狭面为正面并形成三角形山墙。
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
庙宇只有一间圣厅、平面为长方形,以其窄端为正面。
布局制型有端墙列柱式、端柱式、围柱式(包括双重围柱式、假围柱式等。
古希腊柱式古希腊的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
柱子、额枋、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确定了庙宇的外貌。
希腊建筑在长期的推敲改进中稳定了一整套做法后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Order盛期的两大柱式,各有自己强烈的特色。
爱奥尼(Ionic柱式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特点是比例较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如圆形涡卷、柱身带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而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复合线脚。
总体上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晚期成熟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柱头由毛茛叶组成,宛如一个花篮,其柱身、柱础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美学思想与风格特征反应出贫民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认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而人体的美也是由和谐的数的原则统辖着,故人体是最美的。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一、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爱琴建筑1.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台式陵墓,地上部分用石块或砖砌成长方形陵台,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设入口,称为“玛斯塔巴”,意为凳子。
2.卡宏城:为修建金字塔专门为工人修建的一座城市。
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工人住宅,东部有一条大道,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贵族区,南部为中产阶级。
3.德·埃·巴哈利崖墓:古埃及中王国时期重要的建筑,曼都赫特普庙和哈特什帕苏庙两座陵墓兼神庙组成,它们都是平台式,后面是陡峭的山崖,远远伸开,气势雄伟。
4.方尖碑:古埃及中文国时期崇拜太阳神的石制柱式纪念碑,常成对出现,置于神庙之前。
断面呈方形,上小下大,顶端为金字塔形,细长比通常为1/9到1/10,碑身上刻有象形文字。
5.牌楼门:古代埃及庙宇的大门,是一堵高大厚实的墙,中部凹下作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作为门楣,墙身两侧向内倾斜,内部中空,有楼梯可直达门楣作为观礼台,墙身刻有象形文字等装饰。
6.山岳台:又称观象台,古西亚时期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天象的高台建筑。
由高大台基、坡道和台阶、庙宇等组成。
它是古西亚最有特色的建筑,主要流行于两河流域,可避免水患,也反映了古西亚人对集中式高耸构图的纪念性追求。
7.萨尔贡王宫:两河流域上游亚述帝国时所建造,宫殿和城市同时建造,城近于方形,四个城角朝着东南西北的正方位。
宫殿建于西北城墙的中段,一半凸出城墙外面,一半在城墙内。
宫殿和观象台建在方形土台上,通过大坡道或台阶可达。
整个宫殿有30多个庭院,200多间房子,功能分区明确,房间跨度小、墙身厚、平面多为狭长形。
王宫正门两边是高大塔楼,中间夹着圆形券门,正门有著名的人首翼牛像。
8.新巴比伦城:建于公元前7~6世纪,古西亚时期新巴比伦王国首都,由旧巴比伦扩建而成。
平面近似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是相互垂直的道路,南北向大道上依次串联着伊什达门、空中花园、观象台、庙宇、郊外园林等。
世界古建筑-建筑起源(一)目录原始社会-混沌的空间空间的启蒙太阳的崇拜祭坛的形成“天启”建筑观奴隶制社会的建筑古代埃及的建筑石建筑的能工巧匠玛斯塔巴(Mastada)-金字塔的原形多层金字塔的演化峡谷里的陵墓太阳神庙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建筑乌尔观象台萨艮王宫-亚述文明的遗迹帕赛玻里斯宫古代爱琴文化(公元前3000年-前1400年)克里特迈西尼古代希腊的建筑圣地建筑群柱式的演进雅典卫城古罗马的建筑辉煌的成就最早的建筑理论与型制的形成恺撒广场图拉真广场剧场和斗兽场万神庙卡瑞卡拉浴场(Thermae of Caracalla)美洲古代建筑内容原始社会-混沌的空间空间的启蒙太阳的崇拜祭坛的形成“天启”建筑观●空间的启蒙人类历史的大约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是在原始的蒙昧与洪荒时代度过的。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是短暂的一瞬。
对人类建筑空间的理解与认识,大约不能不对人类原初时代的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有所了解。
人类文化的原初阶段,对于环境自身的外在空间的认识与理解处于一种混沌与朦胧的状态。
在一个相当长的日期内,原始人不清楚自己的所在,不理解何以所载,何以所复,没有空间方位的概念,没有上下左右的区分,人们赖以栖身的巢穴或岩洞,也只是一个直觉的存在。
原始人对外在空间的最早感觉,是从对外在自然现象的观察与理解中获得的。
首先,给以原始人最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太阳的朝起夕落。
广泛存在于各民族文化中的基于太阳崇拜,生殖崇拜之上的早期神话与原始巫术,隐蕴了人类对于外在空间感觉的最初冲动。
早期人类文化中,有许多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岩画,彩陶是与日月与生殖器有关的。
●太阳的崇拜太阳崇拜人类早期有许多建筑与太阳有关。
想象中的太阳车想象中的太阳车原始人对上和下的理解,最初可能也与太阳的起落有关,人们首先把太阳想象成为一只可以飞越空中的鸟,如远古中国人想象太阳为三足乌。
然后,原始人又从直接的观察中,想象其常常栖息在树梢上。
中国神话中的神树——东方的扶桑与西方的若木,就是为太阳鸟起落之时栖息用的。
古希腊建筑1.1爱琴文化:以爱琴海为中心的许多小岛和多山的沿岸狭窄地区的文化。
爱琴文化的建筑与埃及互有影响,而古代希腊则继承了爱琴文化建筑。
爱琴文化的建筑:克里特建筑(世俗性)类型:住宅、宫殿、别墅、旅社、公共浴室和作坊等。
19世纪发现的克诺索斯和费斯特宫殿是米诺王的宫殿。
其建筑技术和亚述及叙利亚相似,墙下部用石砌,以上用土坯内加木骨架,或都用石砌,但保留木骨架作为装饰。
宫殿内广泛使用圆柱,柱顶有较大圆盘柱帽。
建筑外观纤秀华丽,亲切开放。
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公元前16世纪)鸟瞰复原图(米诺文明的颠峰):爱琴文化的建筑:迈西尼文化(迈西尼卫城和国王墓)是迈西尼的核心建筑和最重要的遗迹,卫城有以处狮子门,附近有传说为国王阿特鲁斯的墓。
建筑外观粗犷雄健,防御保守。
公元前11世纪迈西尼文明崩溃,到公元前8世纪,进入了"黑暗时代”。
公元前8世纪,希腊演变为诸多独立的小城邦组成的集合体。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西尼卫城平面图(公元前1600年):传说的国王阿特鲁斯墓(穹顶):叠涩穹窿顶: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按其对称轴旋转得到的三维结构。
迈西尼卫城的狮子门,宽3.5米,门上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
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拱:真拱和叠涩拱。
大跨度的空间得以解决。
真拱:以放射线排列砖的系列,形成一段弧线。
组成真拱的砖是一段圆环。
砖用不着粘合,拱上面的重量自动地把这些砖紧紧地压在一起。
叠涩拱: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支撑的重量主要是由那悬空的两排砖决定的。
砖的强度和砖粘合的程度越强,拱能承受重量越大。
1.2 古希腊建筑:公元前8世纪起,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的岛屿上,以及意大利、西西里和黑海沿岸的奴隶制国,总称为古代希腊。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的建筑同样也是西方建筑的开拓者。
古希腊爱琴海建筑在埃及的北部,与它隔地中海相望的,就是希腊。
那里的气候也像埃及一样少雨,但天色更蓝,空气更明净。
与埃及的遍地荒沙不同,希腊是个丘陵之国,碧蓝的爱琴海把这个半岛环抱;尼罗河给埃及人带来了永恒的滋养,希腊虽然风光秀丽,却满布着贫地。
据说古希腊人的生活很简单:一颗橄榄,一个洋葱,一个沙能度日,全部的衣着只有一双凉鞋,一件单袖短褂,一件像牧羊人穿的宽大长袍。
住的是狭小的屋子,盖得马虎,很不牢固,窃贼可以穿墙而进,屋子的主要用途是睡觉,一张床,二三个美丽的水壶,就是主要家具。
公民没有多大生活上的需要,平时都在露天生活。
希腊人的思维方式也与埃及人不同,前面提到过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埃及的漫游中曾询问尼罗河泛滥的原因,但没有一个埃及人能够回答。
对于这个与他们关系如此密切的问题,埃及的祭司和世人都不曾考虑过,当然也没有做过任何假设,希腊人对这一现象却已经想出三种解释,希罗多德加入讨论时,又提出了第四种。
希腊并不是埃及那样的统一、专制、沉溺在宗教观念中的国家,它是独一无二的城邦制集合体,几百个城邦散布在巴尔干半岛的最南端、爱琴海群岛以及小亚细亚沿岸狭窄的边缘地带。
一个普通的城邦不过是一个城镇,带上一片海滩或者几所农庄,在城中的制高点--卫城上可以望见邻邦的卫城或山脉。
希腊最大的城邦之一雅典,在它的全盛期也只不过拥有三十几万人口,其他的希腊城邦人口很少有超过5万的。
这些城邦都极力保持独立,各自发展自己的个性。
这并不意味着希腊是一盘散沙,将它们维系在一起的是共同的传统、语言、文字和英雄史诗。
在著名的泛希腊(希腊及其殖民地)圣地如奥林匹亚,每当祭神节日时,来自希腊各城邦的人们就会聚在一起,举行体育、诗歌和音乐竞赛,这样的活动,自从公元前776年以来,一直定期举行了一千多年。
但是在更多的场合,各城邦的关系却总是处于紧张状态。
统一,是希腊人不愿意思考的问题,就像埃及人从不思考尼罗河定期泛滥之因。
希腊人心目中的城邦只包括一座神庙相拥的卫城,埋着创始英雄的遗骨,供着本族的神像,还有一个广场,一个剧场,一个练身场,几千个朴素、健美、勇敢、自由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