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琴文化建筑特征第四章古希腊(公元前3000年—前1400年)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60
历史文化 - 古希腊文明发展历程简述概述古希腊文明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文明之一,对欧洲以及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包含了政治、哲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本文将简要介绍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
迟石器时代(公元前8000-3000年)在这个时期,原始社会正在逐渐向农耕社会过渡。
人们开始在希腊半岛定居,并种植谷物和养殖家畜。
同时,陶器和金属工艺也开始出现。
古代爱琴海时代(公元前3000-1100年)这一时期,古希腊地区分散成为许多城邦,其中最有名的包括雅典、斯巴达和底比斯等。
城邦之间进行贸易并且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典型的古希腊文化特征。
克里特-米诺斯文明(公元前2000-1400年)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一部分,其发展达到了巅峰。
这个文明以庄严的宫殿和精美的艺术品闻名,同时也建立了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线性文字B。
史前希腊时代(公元前1100-800年)这个时期是古希腊历史的黑暗时期,同时也是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时期。
在这场战争之后,多尔金斯等城邦重新崛起,并逐渐恢复了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段时期被认为是古希腊文明最为辉煌的时期。
城邦制度进一步发展,政治、哲学和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有名的城邦包括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等。
同时,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也诞生于此。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这段时间见证了雅典民主政体的确立,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希腊艺术和哲学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有名的哲学家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公元前336-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下的希腊帝国是古希腊文明的最后一个辉煌时期。
亚历山大通过战争征服了波斯、印度并扩展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
罗马统治时期古希腊文化对罗马有着深远的影响,并逐渐被罗马吸收。
正是由于这种吸收,古典文化得以传承并在整个罗马帝国范围内传播。
总结:古希腊文明凭借其政治、哲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成就,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爱琴文明的基本介绍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史前文明的总称。
它曾被称为“迈锡尼文明”,因为这一文明的存在被海因里希·施里曼对迈锡尼始于1876年的发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爱琴文明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爱琴文明的基本概述约公元前2000年,在爱琴海南端的克里特岛上,以及几百年后在希腊半岛南部的迈锡尼等地,出现过奴隶制小国。
它们的文明曾辉煌一时,被称为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主要包括以克里特岛、昔克拉底群岛为代表的“克里特文明”和以希腊半岛南部迈锡尼为代表的“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为古代希腊文明奠定了基础。
根据目前材料,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进入早期青铜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公元前2000至前1700年间,至少在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里亚、札克罗四地形成了君主制国家,其主要证据为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现。
其中克诺索斯宫规模最大,宫殿以及周围建筑物约可容纳8万居民。
公元前1600年左右,许多宫殿被毁。
由于无火烧、设防的痕迹,可能是由于地震所导致。
不久,各地宫殿得到重建,克里特文明进入繁荣期。
青铜器、陶器、金银制作技术有明显进步,宫殿规模宏大,设计奇巧,如克诺索斯宫占地两万多平方米,依山而建,宫室环抱,有“迷宫”之称。
许多屋壁还饰有充满自然祥和气息的壁画。
更令人惊异的是克里特的宫殿竟无防御工事。
考古材料表明,克里特同希腊半岛、埃及、小亚细亚等地有广泛的商业联系。
这时的文字已转变为线型文字A(尚未被释读),并在约公元前1450年进一步发展为属印欧语系的线型文字B,系由希腊半岛传来。
约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的宫殿相继受到人为破坏,估计是大陆希腊人所为。
自此以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一,文明中心移向希腊半岛。
迈锡尼文明形成于前16世纪上半叶。
这是目前可确认的属印欧语系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以南希腊为中心,辐射到中、北希腊。
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一系列君主国家的兴起,伴之宫殿、卫城以及宏大的王室陵墓、众多线型文字B泥版文书等物质附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