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学
- 格式:ppt
- 大小:19.52 MB
- 文档页数:50
腹部超声知识点总结1. 腹部超声检查的适应症腹部超声检查适用于评估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胃肠道等腹部器官的病变。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肝脏肿瘤、胆囊结石、胰腺炎、脾脏肿瘤、肾脏结石等。
此外,腹部超声还可以用于评估血管病变,如肝门静脉血栓、肝动脉瘤等。
2. 腹部超声检查的准备患者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
一般来说,需要空腹6-8小时,以便于检查者观察到脏器的清晰度。
此外,患者可能需要饮水,以填充胃肠道,使其更易于观察。
在检查前,患者需要脱掉上衣,穿着舒适的衣服,以便检查者进行操作。
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具体的准备工作。
3. 腹部超声检查的方法腹部超声检查通常采用经腹壁或经食道途径。
经腹壁腹部超声是最常用的方法,检查者通过在腹部涂抹凝胶,用超声探头在腹部滑动来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
经食道超声适用于评估食管、胃、肝脏等器官的病变,通过咽鼓室插入超声探头进行检查。
4. 腹部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以便于观察膈肌的升降运动。
此外,患者需要配合检查者进行体位变换,以便于观察不同角度下的脏器结构。
患者需要保持放松,并配合检查者的指示进行呼吸调整,以便于观察脏器的动态变化。
5. 腹部超声检查的结果腹部超声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变化,制定治疗方案。
通过腹部超声可以观察到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质地等特征。
同时,还可以评估器官血流情况,观察肿块的性质、位置、边界等。
此外,腹部超声还可以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脂肪肝程度等。
6. 腹部超声对疾病的诊断腹部超声检查对一些常见腹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如对于肝囊肿、肝脏肿瘤、肝硬化、胆囊结石、胆管梗阻、胰腺炎、肾囊肿、肾结石等疾病,腹部超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病变的性质、位置、大小、边界等,对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总之,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简便、无创、安全的特点,对腹部器官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腹部诊断学操作方法
超声腹部诊断学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将患者安放在检查床上,解开衣服和腰带,使其腹部裸露。
2. 选择探头:选择适当的探头,通常选择线性或凸面探头。
3. 准备探头:将探头插入探头插座,涂上适当的凝胶,以保证信号传输畅通。
4. 开始检查:将探头放在腹部区域,通过调节位置和角度,获得尽可能清晰的图像。
5. 搜索结构:搜索肝,胆囊,胰腺,脾脏和肾脏等腹部器官,注意观察形态和内部结构。
6. 观察分析:观察分析图像,注意是否有异常结构或异常回声,诊断是否有异常情况。
7. 记录结果: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包括图像、观察所见和诊断结论。
8. 结束检查:完成检查后,停止超声波输出,拔出探头,擦去凝胶,让患者穿着衣服离开。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时要遵守相应安全规范,保证安全、无创以及快速完成检查。
腹部超声探测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的时候,务必要掌握超声检查的四个环节:①操作人员要对仪器性能进行充分的熟悉,将仪器各个控制按钮调整合适,从而发挥仪器检查功能。
所以,使用超声仪器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②对仪器操作的具体手法进行熟练掌握,并熟记操作程度,有利于最终获得规范的图像显示报告;③对图像进行全面和正确的分析,确定诊断依据;④根据以往临床诊断经验,分析诊断结论。
一、探测方式与途径超声显像检查的时候,要注意探头和体表面接触的方式,一般为以下两种探测方式。
(1)直接探测法。
探头和患者的皮肤或者黏膜直接接触,此为常规超声探测法。
此时一定要在探头上涂抹耦合剂,让其填充到黏膜所有空隙中,不让空隙中存在的空气影响检查效果,另外,耦合剂具有传递超声波的效果。
(2)间接探测法。
在探测过程中,通过插入水囊或者材料来对患者进行探测检查的时候,超声发射到人体上的时间便会明显延迟,对患者采取间接超声检测法,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①让检查的部位集中于超声束中,避免受到干扰;②让受检部位不平整的皮肤得到了充分的耦合;③间接探测可以对受检部位起到保护作用,不要受检部位皮肤或者组织受损。
此法主要适用于对浅表器官检查的探测。
最近几年高频探头技术已经取得了不断发展,新的探讨面材已经被研发出来了,直接探测的时候已经可以探测到皮肤表层的三毫米以内,因此,间接探测方式已经较少使用到了。
超声探测的途径,一般是通过经过患者的体表进行探测的,也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疾病情况,采取腔内检查的途径。
腔内超声包括了食道、阴道以及肠道内等等。
二、探测的基本程序与操作方法操作人员不仅仅需要注意仪器的调节和使用上,还需要对操作仪器的具体手法和程序引起注意,以下便是注意事项:(1)首先要避免受到声路中的气体的干扰,比如在对空腹内的脏器或者内部组织检查充盈液体的时候,像患者饮水后胃部充盈,则将胃部内的气体清除,有利于观察胃部内的病变情况以及利用透声窗来观察患者胰腺等腹部膜是否有病变。
腹部超声检验规范肝脏【检验方法】(一)、检验前准备常规肝脏超声检验不需要任何检验前准备,只在同时需要对胆道系统进行检验和观察门静脉系统血流量进餐前后改变时,病人才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检验。
(二)、检验体位1、仰卧位:为常规检验体位。
病人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置于枕后。
关键用于检验肝左叶,右前叶和部分右后叶。
2、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450~900卧位,右臂上举置于头后,便于观察肝右叶,尤其是对右后叶观察。
3、半卧位、坐位和站立位:适适用于肝脏位置较高病人,用于了解肝脏活动度以诊疗肝脏下垂。
4、俯卧位:通常不用,仅在肝脏位置过高,肝右叶显著肿大或需和其它疾病如腹膜后肿块判别诊疗时选择。
(三)、扫查方法肝脏超声扫查应做到系统、全方面和正规,按一定步骤有序地进行。
依据先易后难次序,首先从左肝开始扫查。
肝脏超声常规切面探头位置:右季肋下横切观察第一肝门剑突下横切观察第二肝门右肋间斜切观察右叶间裂肋缘下矢状面观察左外侧角、左叶间裂、左叶经腹主动脉、正中裂、膈顶部、肝下缘【检验内容】(一)、肝脏测量1、肝右叶最大斜径:需显示观察膈顶部,以肝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肋下肝缘斜切面声像图为标准,测量得到肝脏前后缘之间最大垂直距离,正常值不超出12~14cm。
2、肝右叶前后径:在肋间切面声像图上测量得到肝脏前后缘间垂直距离,正常测量8~10cm。
3、肝右叶横径:自肝最右外侧缘至下腔静脉右侧壁间距离,正常测值不超出10cm。
4、左半肝厚度和长度:以经过腹主动脉矢状纵切声像图作为测量左半肝厚度和长度标准切面,尽可能显示膈肌,正常测值为左半肝厚度(包含尾状叶)不超出6cm,长度不超出9cm。
5、肝右叶锁骨中线肋缘下厚度和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常探测不到;当深呼吸时长度可达肋缘下0.5~1.5cm;对肺活量大者,肝上下移动度亦大,深呼吸时,长度显著增加,和平稳呼吸比较甚至可有5~6cm 之差。
(二)、观察肝脏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光整及连续性,及右叶膈顶部、左外叶边角部位。
腹部超声检查手法肝脏超声检查方式超声检查不同于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超声检查的结果与操作者的技术、经验、手法、检查细致程度等很多因素紧密相关。
众所周知,肝脏有很多检查死角,成为超声检查的盲区,如肺和骨所掩盖处,肝右前上段及右后上段的膈顶部,左外叶外侧角区,沿肝脏表面的肋骨下区等等部位,只有极为细致的检查陪上精致的手法才能尽可能的显示清楚这些部位。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网站扫查肝脏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比较长的时刻,再厉害的专家,若是没有发觉问题,更无从谈如何诊断了。
若是咱们能够细致的检查每一个病人,所谓的肝脏死角能够尽可能的探测到,我以为,肝脏的死角只有膈顶部,其他的部位若是能细致检查都能够探测到。
肝左叶扫查时,瞩患者深吸气,能够尽可能使肝下移,更接近体表,显示清楚,扫查至外侧角肝脏消失的位置。
然后探头连续滑动,沿肋缘下斜切,瞩患者深吸气,探头做扇形扫查,尽可能侧动探头至与皮肤平行,肝脏的绝大部分病变不会被遗漏。
对于肥胖体型或腹腔脏器明显的,这种方法就不合适,可以采取肋间斜切的方法,自下而上逐个肋间连续扫查,注意不要做跳跃式扫查,这样容易眼花也容易遗漏病变。
扫查肝脏膈顶部时,我的体会是:(1)一般是让患者深吸气,让肝脏下移,然后探头尽量上翘;(2)当然很多患者因肥胖或肺气的干扰会显示更差,这时我就让患者深呼气,把气全部吐干净,然后屏气扫查;(3)还有就是不要沿着肋间隙扫查,而是和肋间隙成一定的角度缓慢向右上方腋前线扫查;(4)在平卧位扫查时,在横切肾脏时探头尽量上翘,甚至与腹壁平行,当然在右侧肋缘下也行;(5)变换体位扫查,肝脏因重力作用产生移位。
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各种斜位、还有站立位等等。
扫查肝脏时要配合患者的呼吸运动,采取你动我静,你静我动的扫查方式,并最大限度的侧动探头,最大角度的显示肝脏。
发觉肝脏病变时要多切面多角度扫查,能够了解病变的解剖位置并排除假阳性。
胆囊超声检查方式1.胆囊的长轴切面再右边肋缘下斜切面和右边肋间斜切面显示最清楚,清楚显示胆囊长轴切面后应90度转动探头,从胆囊底持续扫查至胆囊颈,显示一系列短轴切面。
腹部超声探测的方法在进行超声显像检查时,在方法学上必须掌握四个基本环节:①熟悉仪器的性能,正确地调节各个控钮,发挥其功能。
因此,在使用仪器前必须详读有关的说明书和操作手册;②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手法和程序,以获得某些理想的,规范化的图像;③全面地、正确地描述、记录和分析图像,确立诊断依据;④临床思维,综合分析提示诊断结论。
1探测方式与途径超声显像检查时,按探头与体表接触的方式,一般将探测方式分为两种。
1.1 直接探测法:探头与受检者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此为常规采用的探测法。
使用此法时必须在探头与皮肤之间涂布耦合剂,其目的是充填皮肤表面的微小空隙,不使这些空隙间的微量空气影响超声的穿透;其次是通过耦合剂的“导声”作用。
1.2 间接探测法:在探测时,探头与人体之间插入水囊、Proxon耦合(延迟)块或其他材料使超声发射到人体有时间上的延迟。
采用间接探测的目的有三:①使被探测部位落入声束的聚焦区,且避免近区的干扰;②使表面不平整的被测部位得到耦合;③使某些娇嫩的被测组织(如眼角膜)不受擦伤。
此法主要用于表浅器官的探测。
近年来,由于高频探头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探头面材的采用(如与皮肤阻抗匹配的探头等),直接探测时已能显示表层3mm以内的结构,故间接探测方式已很少使用。
超声探测的途径,常规采用经体表途径,亦可根据不同病变的需要采用腔内或术中途径。
腔内包括经食道、经直肠、经阴道和血管腔内等。
2探测的基本程序与操作方法为了获得理想的图像,除应注意仪器的调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的一些基本程序和手法。
2.1 要清除或避免声路中气体的干扰。
诸如在某些空腔脏器和深部组织检测时充盈液体,如饮水后充盈胃腔以清除胃内气体,便于观察胃腔内的病变或以此为“透声窗”观察胰腺等腹膜后病变。
同时,探测过程中必须充分涂布耦合剂以清除探头与皮肤间薄层气体,减少声能的衰减。
2.2 利用某些生理解剖特点进行观察。
如空腹时胆囊内胆汁充盈,便于观察胆囊内病变,并可利用脂餐试验其收缩功能。
厦门市超声医学腹部超声检查规范指南(2015版)第一章总论一、超声设备的维护与调节1、保护与探头相连的电缆线:使用电缆线支架或将电缆线绕经检查者肩部。
2、检查结束后,用柔软的纸巾或毛巾将探头擦拭干净。
3、定期清洁仪器:包括仪器表面的清洁及防尘板的清洗。
二、存储图像的要求:1、每张图像均应有体标或扫查切面、脏器的文字标识。
2、双侧均有的脏器必须有体标或标明左右。
3、异常病灶应存留至少两个切面的图像,应分别存储含测量/文字标识及不含测量/文字标识的图像。
鉴于超声科每日高负荷的工作量,且腹部占比大,正常肝脏存储图像时可不加体标,但异常病灶必须有体标。
三、测量的要求:1、测量单位统一以cm计。
2、病灶大小至少测量两个径线,其中一个为最大径。
3、脏器增大或缩小时应报告测量数据。
第二章肝脏一、检查要求:一般从左肝开始扫查,原则是要扫查到肝内每一部分。
肝脏左外叶、右后叶下段边缘部分及右肝膈顶部为超声检查的盲区,检查时应通过呼吸、体位配合、采取适当的扫查方式进行充分观察,避免漏诊。
肝脏左外叶在剑突下扫查时应进行最大限度的侧动扫查,扫查范围要超出肝脏。
右后叶下段边缘部分可通过低位肋缘下斜切,探头尽量上翘扫查,再加上右肋间横切尽量观察充分。
右肝膈顶部可嘱受检者深吸气,让肝下移,经右肋缘下斜切,探头尽量上翘扫查。
二、存储图像:剑突下切面:1、经腹主动脉左叶矢状切面(图1)2、横切面显示左叶和门脉矢状部(图2)3、经第二肝门显示三支肝静脉(图3)右肋间斜切面:2、经肝右叶和右肾长轴(图5)右肋缘下斜切面:1、经胆总管上段长轴切面(图6)2、经肝右静脉右肝最大斜切面(图7)三、测量规范:1、肝右叶最大斜径:扫查时嘱受检者深吸气后屏气,将探头置于右肋缘下,平行于肝下缘,使声束朝向右膈顶。
(1)测量标准切面: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最大斜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