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精)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精)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精)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精)

1957年首次使用双胍类药物,主要是苯乙双胍。历经多年发展、改进,医学界将二甲双胍推荐为所有新发糖尿病的首选用药,并与生活方式干预一同成为第一步和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的药物。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作用机制和功效是: 1.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2.增高肌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的作用而增加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胰岛素抵抗。 3.一定程度的抑制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之所以二甲双胍在有关“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得到越来越高的应用地位,是因为有以下的主要理由及优势: 1.具有良好降糖效果;2.使用安全、副作用小;3.可控制体重;4.在世界范围内的价格都很经济;5.能预防糖尿病;6.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甲双胍的治疗优势近年国际上很多权威研究机构对糖尿病展开了深入的大型研究,上述研究也为对二甲双胍的再认识提供了权威的偱证学依据。 1.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经历了50多年的临床使用证明二甲双胍具有良好降糖效果。许多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降低HbA1C。一项二甲双胍与其他降糖单药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应用之后可以使空腹血糖下降60%~78%,磺脲类大概下降60%~70%,在中国应用比较多的阿卡波糖对空腹血糖的影响大概只有双胍类药物的一半。另外二甲双胍在降糖机制方面的优势在于,除了可以降低肝糖输出之外,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2.二甲双胍的安全性在双胍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大家非常关心乳酸酸中毒,大量临床证实:由二甲双胍取代苯乙双胍后,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研究发现,应用二甲双胍后体内乳酸变成葡萄糖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乳酸的氧化增加,并使乳酸转变成二氧化碳离开体内,因此就不会造成严重的乳酸酸中毒。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不少病人服用一段时间后会有所适应。总之,二甲双胍在临床应用已近50年,长期安全性证据非常充分,没有使用新药可能带来的长期安全性方面的隐忧。 3.二甲双胍治疗能控制体重在降糖的同时又能控制体重是二甲双胍的一个很大优势。研究显示,在超重亚组的患者中,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患者的体重,而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和格列本脲则逐渐增加体重。研究证明,二甲双胍在控制体重方面显著优于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 4.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

研究结果显示,给糖耐量低减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二甲双胍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下降30%;而如果这个患者同时在进行运动加饮食的调节,可以使这个风险进一步下降30%。靠改变生活方式通常无法达到控制血糖的目标,而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能预防糖尿病这正是糖尿病指南将二甲双胍与生活方式干预一同成为2型糖尿病第一步治疗的依据所在。 5.二甲双胍治疗能减少心血管事件二甲双胍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目前惟一有较坚实的证据表明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降糖药物。在研究中,分别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进行治疗,三组的患者数相当,同时再比较强化治疗和传统治疗之间疗效的差异。结果发现,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不仅比传统治疗组低,而且比采用磺脲类或胰岛素的强化治疗组也要低。二甲双胍治疗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了40%,特别是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下降了50%。二甲双胍的联合用药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各个阶段。早期:胰岛素水平正常或上升,将二甲双胍一线选用,可充分利用自身胰岛素。中期:胰岛素水平下降二甲双胍与其它类合用协同作用,降低其用量。晚期:胰岛素缺乏二甲双胍与外源性胰岛素合用更好发挥其作用,减少其用量。 1.二甲双胍+磺脲类是最早、最广泛的联合用药方式,作用互补,效果显著。 2.二甲双胍+格列酮类药可以说是“珠联璧合”,因为格列酮类主要改善整体胰岛素敏感性和骨骼肌葡萄糖摄取,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减少肝脏外源性葡萄糖产生,也能适当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两者联合进一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大血管并发症,可能与其适度的胰岛素增敏作用有关,但一种较弱的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和一种真正的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联用,可获得额外的益处。 3.二甲双胍+胰岛素当患者需要从口服降糖药转用胰岛素时,可以把其他的口服降糖药都停掉,但是仍然保留二甲双胍,同时再加用胰岛素。这样使用的一个最直接的好处是,在联合运用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后,可以使胰岛素的剂量减少,同时又可以降低血糖、改善血脂;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还可以避免应用胰岛素之后出现的体重增加。二甲双胍的剂量及剂型 1.二甲双胍的剂量在二甲双胍的剂量上,500~3000毫克都是有效的,最佳剂量是每天2000毫克,对于

肥胖和严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剂量可以增加到每天3000毫克。对体重正常、超重甚至肥胖的患者都同样有效。二甲双胍的剂量同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中度的糖尿病患者,在运用二甲双胍之后,如果将剂量从1000毫克增加到2000毫克,就会出现剂量依赖性的血糖下降,说明药物的治疗同剂量是相关的。对血糖更高的患者,如果将他们二甲双胍的剂量从1000毫克逐渐升高到3000毫克,血糖下降的程度也越来越明显,而且剂量越大,效果越强,说明二甲双胍的疗效不仅与剂量相关,而且同糖尿病的病情轻重也有关系,这也就是说病情越重、血糖越高,控制效果越好。 2.二甲双胍的剂型由于二甲双胍普通制剂易溶于水,口服后药物迅速溶出,使局部药物浓度超过饱和浓度,刺激胃肠道黏膜而产生腹泻,便秘、恶心等不良反应。同时由于普通制剂半衰期短,须每日多次服用,患者顺应性差,当患者漏服时使疗效更不稳定。新剂型二甲双胍的缓释制剂是利用包衣、加入阻滞剂等手段来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以达到调整药物作用时间、减轻毒副作用等目的。从而是患者服药更方便,提高了依从性;同时降低了胃肠道副作用;平稳控制全天血糖,降糖更合理。国际糖尿病治疗指南强力推荐二甲双胍作为首选降糖药,是因为它在有效降糖同时能全面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有50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验证,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我们应当根据国际糖尿病治疗指南,在防治糖尿病的过程中使用好二甲双胍。我们初步认识了二甲双胍,现在说一说服用二甲双胍的几点注意事项。用造影剂时暂停二甲双胍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某些造影剂会损害肾脏。如果患者肾脏一旦受到损害,药物则不能及时通过肾脏排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服用二甲双胍,药物在血液中就会越积越多,极有可能引起乳酸酸中毒。常使用造影剂的情况有:对膀胱或胆囊的×线检查、血管造影术以及某些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叫等。造影检查前应多长时间停药?一般应在检查前48小时至检查后48小时内停用二甲双胍。在检查48小时后,应检查肾功能,如结果正常,就可灰复服用二甲双胍了。乳酸性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是双胍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加时,会产生大量乳酸。乳

酸在血液中蓄积增多会导致酸中毒,这是一种急症。老年患者或者有心、肺、肝、肾病变

及缺氧者易发生。严重的乳酸酸中毒死亡率较高。早期双胍类产品是苯乙双胍,即降糖灵。该药较易引起乳酸酸中毒,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被禁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二甲双胍很少引起乳酸酸中毒,尤其在掌握好应用指征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这种中毒。二甲双胍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降糖药之安全注意事项为了确保安全,提醒病友注意果您有以下情况,应向医生说明,二甲双胍可能不适合您。1.有以上提及的禁忌症;2.计划怀孕或在怀孕期间;3.准备外科手术或应用造影剂的检查之前;4.肾功能有损害者,如血肌酐水平升高;5.在用药期间,出现发热、腹泻或呕吐导致脱水;6.有严重的心脏、肺脏疾病者。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二甲双胍和其他一些药物有相互作用,如:西咪替丁、硝苯地平等。所以请告诉医生您正在服用的药物,并在您的医生打算给您应用其他药物时,请告诉他您正在服用二甲双胍。出现无诱因的严重胃部不适;极度乏力、虚弱;严重的肌肉疼痛;呼吸困难;寒战、发冷;头晕眼花;突然发生的心跳减慢或心律失常等情况,请您立即告诉医生。总之,二甲双胍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症的情况下,使用二甲双胍药物是安全的。

艾塞那肽、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治疗中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艾塞那肽、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治疗中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目的探究艾塞那肽、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治疗中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 观察。方法选取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在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进行治疗,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取艾塞那肽、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治疗的是观察组,择阿卡波糖片联合瑞格列奈片治疗的是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療前,观察组的HbA1c是(9.31±1.74)%,EDD是(5.44±2.33)%,BMI是(32.44±1.95)kg/m2,NMD是(17.99±6.66)%;对照组的HbA1c是(9.21±2.13)%,EDD是(5.53±2.65)%,BMI是(32.23±2.17)kg/m2,NMD是(17.23±7.21)%,但是经治疗之后,观察组的HbA1c是(6.59±1.01)%,EDD是(11.65±4.98)%,BMI是(29.21±0.68)kg/m2,NMD 是(18.22±6.31)%;对照组的HbA1c是(8.31±2.60)%,EDD是(6.88±3.11)%,BMI是(30.23±0.68)kg/m2,NMD是(18.42±8.22)%。因此相较于治疗之前,两组的EDD水平显著提升,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提升程度更加优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MD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较于治疗前,两组的BMI及HbA1c 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塞那肽、二甲双胍治疗中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可降低身体质量指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值,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艾塞那肽;二甲双胍 广泛发生的代谢性疾病中,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类型,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1]。且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习惯及方式均发生转变,与此同时增加了肥胖患者的 2 型糖尿病患病率,假设不选择有效措施控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合并多脏器损害。此病的常见危险因素是肥胖,发病机制为胰岛素分泌及抵抗不足,且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等症状,其多伴有胰岛素抵抗。之前有研究显示,艾塞那肽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B细胞功能,保持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性,对有效降低患者的体重指数及血糖水平意义重大[2]。该次研究2017年1月—2018年1月通过联合用塞那肽、二甲双胍治疗36例中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青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72例,在该院进行治疗,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取艾塞那肽、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治疗的是观察组,择阿卡波糖片联合瑞格列奈片治疗的是对照组。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患者病情符合临床上规定诊断标准,均未有重要器官疾病,身体质量指数(BMI)超出30 kg/m2,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年龄30~65岁之间,平均(44.12±5.8)岁,男20例,女16例,病程2~9年,平均(5.3±4.1)年;31~66岁之间是对照组患者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的新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915693443.html,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的新认识 作者:刘建欣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02期 【摘要】二甲双胍主要应用于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改善,低糖耐量的纠正,并且可起到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近几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其对脂肪肝(非酒精性)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也具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糖代谢;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非酒精性)二甲双胍的化学结构式由胍基和含甲基侧链组成,因数量均为2个,所以化学名为二甲双胍。该药的亲脂能力比以往使用的双胍类药物差,而且半衰期也比以往使用的双胍类药物短,临床应用半衰期为90 min,最终可随尿液排出体外[1]。70年代时该药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并不多,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导致药物的应用量较小,直到90年代发现该药对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其用药量便迅速的大幅度增加。2006年至今二甲双胍主要应用于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 改善,低糖耐量的纠正,可起到降低抵抗胰岛素的作用,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2]。随着药理药性的不断研究,发现该药可应用的适应证增多,本文将就临床应用展开探讨。 1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1.1二甲双胍具有降糖的功效,但与磺脲类在此方面的作用机制不同,该药无法促进机体分泌胰岛素,只能通过增加体内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来发挥作用,所以小肠为其作用部位。有学者做了动物实验,数据表明该药增加了糖的利用度(幅度约为20%),且能抑制肝糖原的转化分解,减少肝糖的输出量,同时促进胰岛素清除血糖[3]。 1.2新的研究发现除上述作用外二甲双胍还能抑制DPP IV活性,从而对GLP-1效应起到 延长作用,增加对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抑制作用,间接的促进机体分泌胰岛素。所以在2008年该药成为降糖一线用药(2型糖尿病)。2低糖耐量的纠正作用 2.1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前期会出现低糖耐量的现象,是糖代谢异常的前兆,但并不是发生这种现象就会患有糖尿病。临床统计30%的低糖耐量者会产生糖尿病[4],其余人群的一半会转变为糖耐量正常,另一半维持现状没有变化。 2.22009年糖尿病协会(美国)的专家组提出可以将二甲双胍设为糖尿病的唯一预防用药。但其主要是应用于极高危的病患,一般病患需要存在多个危险患病因子,体型肥胖,年龄低于60岁,且存在IFG、IGT症状。针对这部分人群的预防可获得最好的效果。3血压、血脂的干预

二甲双胍瓶装说明书(共4篇)

篇一: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功能主治】 . 格华止首选用于单纯饮食及体育活动不能有效控制的型糖尿病. 对于型或型糖尿病止低血糖发生 具协同作用 格华止与胰岛素合用 特别是肥胖的型糖尿病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防 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减少胰岛素用量 . 格华止也可与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您认为此药的治疗效果如何? 【主要成分】 格华止主要成份为盐酸二甲双胍 【包装规格】 铝塑包装 每片.g每板 片 每盒板 【用法用量】 应遵医嘱服药 格华止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每日二次 根据病人的状况或. 克 逐渐增加剂量随餐服用 通常格华止(盐酸二可每周增加.克或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毫克 对需进一步控制 为了更 甲双胍片)的起始剂量为.克每周增加.血糖患者好的耐受 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每日一次 逐渐加至每日克分次服用成人最大推荐剂量为克 剂量可以加至每日毫克(即每次. 每天三次)每日剂量超过克时 药物最好随三餐分次服用 【不良反应】 格华止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为大便异常流感症状 低血糖潮热 肌痛

恶心头昏 呕吐头晕 胃胀指甲异常 乏力皮疹 消化不良出汗增加 腹部不适及头痛味觉异常 其它少见者 寒战格华止 胸部不适 心悸体重减轻等二甲双胍可减少维生素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b 吸收但极少引起贫血 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罕见 【注意事项】 . 口服格华止期间肾功能 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以减少乳酸酸中毒的发生 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应定期检查 接受外科手术和碘剂x线摄影检查前患者应暂时停止口服格华止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 肝功能不良某些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合并有肝功能损害. 应激状态 在发热 昏迷 感染和外科手术时 因此有肝脏疾病者应避免使用格华止 服用口服降糖药患者易发生血糖暂时控制不良 此时必须暂时停用格华止. 对型糖尿病患者 改用胰岛素待应激状态缓解后恢复使用 而应与胰岛素合用 不宜单独使用格华止 . 应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 格华止治疗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罕见如发生应排除维生素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b缺乏 . 即往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血糖控制良好的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实验室化验异常或临床异常 测定包括血清电 (特别是乏力或难于表达的不适)应当迅速寻找酮症酸中毒或乳酸酸中毒的证据解质停用 酮体 血糖 血酸碱度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总结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总结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60余年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为全球防控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临床地位和临床疗效 1、临床地位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首选药物和全程药物,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 2、治疗糖尿病 二甲双胍可降低T2DM患者的FPG(空腹血糖)及PPG(餐后血糖),可使HbA1c下降1.0%~2.0%。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作为一线治疗相比,以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加用第2种口服降糖药或需要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时间最晚。 3、预防糖尿病 二甲双胍能够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850mg,2次/d)治疗,3年内T2DM的发生率分别降低58%和31%。 特别提醒:目前我国尚未批准二甲双胍用于预防糖尿病。 4、减重效果 中国新诊断T2DM患者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16周,正常、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分别下降1.47kg、2.81kg、2.92kg。

磺脲类、胰岛素等药物的使用可增加患者体重,联合二甲双胍可减轻上述药物对体重增加的影响。与单用胰岛素治疗相比,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体重少增加2.28~3.85kg。 5、降糖机制 作用于肝脏,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作用于肌肉、脂肪: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作用于肠道: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提高GLP‐1水平; 激活AMPK,改善肌肉、脂肪、肝脏的能量代谢。 降糖外作用 1、改善血脂的作用 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浆TG、LDL‐C及TC水平,但对HDL‐C改变不明显。 2、心血管保护作用 二甲双胍通过有效改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降低基础和负荷后胰岛素水平,起直接或间接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3、使用二甲双胍的肥胖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对下降35%、心肌梗死风险下降39%。 4、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二甲双胍可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提高雌二醇水平,改善PCOS患者的多毛症,使月经规律、诱导排卵。

(推荐)二甲双胍的8种联合用药方案

二甲双胍的8种联合用药方案 01、二甲双胍联用瑞格列奈 用法用量:二甲双胍餐后半小时口服0.5g,一日3次;瑞格列奈餐前15分钟口服1mg,一日3次。 处方分析:二甲双胍通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糖异生从而发挥降血糖作用。另外,二甲双胍降糖的同时,还具有降低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等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而瑞格列奈是一类新型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可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并且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和代谢迅速等特点,能通过抑制胰岛β细胞的敏感钾离子通道使钙离子内流而增加胰岛素的释放。 瑞格列奈还可以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减少肝糖输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迅速降低血糖,并且瑞格列奈还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与二甲双胍合用可以发挥互补作用。 02、二甲双胍联用格列美脲 用法用量:二甲双胍每日口服1500mg;格列美脲于早餐前30分钟口服1mg,一日1次。 处方分析:二甲双胍激活肝细胞内的AMP活化的蛋白激酶导致乙酰辅酶A羟化酶活性降低,诱导脂肪酸氧化,抑制脂肪生成酶,从而促进葡萄糖摄取,并抑制肝糖的异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地降低血糖、血脂。 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酰脲类新药,选择性作用于胰岛β细胞,不仅刺激胰岛素早期相释放,而且可使肌肉及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体-4去磷酸化,易于向细胞膜移位,提高葡萄糖转运体-4去磷酸化的表达,增强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单用格列美脲的降糖指标可达55.8%左右,但联用二甲双胍后降糖指标可达89%左右,由此可见二甲双胍协助格列美脲起到降糖作用,两药物联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格列美脲引起的体重增加情况。 03、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 用法用量:二甲双胍一次500mg,一日1次口服;罗格列酮一次4mg,一日1次口服。 处方分析:二甲双胍与罗格列酮均具有降糖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对胰岛素B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二甲双胍能增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激酶的活力,增加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细胞的IR与胰岛素的结合力,其降糖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摘要自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以来,该共识已成为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二甲双胍的重要学术参考文献。近两年来,针对二甲双胍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临床证据,如2016年发表的中国最新二甲双胍联合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临床研究显示,无论单药还是联合治疗,二甲双胍均能有效降低HbA1C;2015年ADA/EASD立场声明,建议放宽二甲双胍用于中度肾功能不全T2DM 患者的限制;欧洲版说明书已删除慢性心力衰竭的禁忌证;2015年,中国研究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降糖药治疗能有效改善IR、更好地控制体重及成本-效益比更佳等。因此,分泌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对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 【关键词】二甲双胍;共识;临床应用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近年来,虽然有多个新型降糖药物上市,但二甲双胍仍是全球使用量迅速增加的经典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有良好的单药/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证据,以及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明确的临床证据。因此,该药已经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二甲双胍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199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二甲双胍用于治疗T2DM。2004年,欧盟正式批准二甲双胍用于治疗10岁及以上患儿T2DM。国外主要糖尿病指南均建议,无论对于超重还是体重正常的T2DM 患者,除非存在禁忌证或无法耐受,否则都应从一开始就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且联合治疗的方案中都应包括二甲双胍,这体现了该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自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以来,该共识已成为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二甲双胍的重要学术参考文献。近两年,针对二甲双胍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临床证据。为此,分泌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对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更新。推荐意见、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常见缩略语见表1~3。 一、临床地位与使用时机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精)

1957年首次使用双胍类药物,主要是苯乙双胍。历经多年发展、改进,医学界将二甲双胍推荐为所有新发糖尿病的首选用药,并与生活方式干预一同成为第一步和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的药物。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作用机制和功效是: 1.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2.增高肌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的作用而增加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胰岛素抵抗。 3.一定程度的抑制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之所以二甲双胍在有关“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得到越来越高的应用地位,是因为有以下的主要理由及优势: 1.具有良好降糖效果;2.使用安全、副作用小;3.可控制体重;4.在世界范围内的价格都很经济;5.能预防糖尿病;6.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甲双胍的治疗优势近年国际上很多权威研究机构对糖尿病展开了深入的大型研究,上述研究也为对二甲双胍的再认识提供了权威的偱证学依据。 1.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经历了50多年的临床使用证明二甲双胍具有良好降糖效果。许多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降低HbA1C。一项二甲双胍与其他降糖单药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应用之后可以使空腹血糖下降60%~78%,磺脲类大概下降60%~70%,在中国应用比较多的阿卡波糖对空腹血糖的影响大概只有双胍类药物的一半。另外二甲双胍在降糖机制方面的优势在于,除了可以降低肝糖输出之外,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2.二甲双胍的安全性在双胍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大家非常关心乳酸酸中毒,大量临床证实:由二甲双胍取代苯乙双胍后,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研究发现,应用二甲双胍后体内乳酸变成葡萄糖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乳酸的氧化增加,并使乳酸转变成二氧化碳离开体内,因此就不会造成严重的乳酸酸中毒。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不少病人服用一段时间后会有所适应。总之,二甲双胍在临床应用已近50年,长期安全性证据非常充分,没有使用新药可能带来的长期安全性方面的隐忧。 3.二甲双胍治疗能控制体重在降糖的同时又能控制体重是二甲双胍的一个很大优势。研究显示,在超重亚组的患者中,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患者的体重,而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和格列本脲则逐渐增加体重。研究证明,二甲双胍在控制体重方面显著优于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 4.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

二甲双胍使用说明书

二甲双胍使用说明书 【篇一: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功能主治】 . 格华止首选用于单纯饮食及体育活动不能有效控制的型糖尿病. 对 于型或型糖尿病止低血糖发生 具协同作用 格华止与胰岛素合用 特别是肥胖的型糖尿病 防 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减少胰岛素用量 . 格华止也可与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您认为此药的治疗效果如何?【主要成分】 格华止主要成份为盐酸二甲双胍 【包装规格】 铝塑包装 每片.g每板 片 每盒板 【用法用量】 应遵医嘱服药 格华止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每日二次 根据病人的状况或. 克 逐渐增加剂量随餐服用 通常格华止(盐酸二可每周增加.克或 毫克 对需进一步控制 为了更 甲双胍片)的起始剂量为.克每周增加.血糖患者好的耐受 克 每日一次

逐渐加至每日克分次服用成人最大推荐剂量为克 剂量可以加至每日毫克(即每次. 每天三次)每日剂量超过克时 药物最好随三餐分次服用 【不良反应】 格华止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为大便异常流感症状 低血糖潮热 肌痛 恶心头昏 呕吐头晕 胃胀指甲异常 乏力皮疹 消化不良出汗增加 腹部不适及头痛味觉异常 其它少见者 寒战格华止 胸部不适 心悸体重减轻等二甲双胍可减少维生素 b 吸收但极少引起贫血 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罕见 【注意事项】 . 口服格华止期间肾功能 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以减少乳酸酸中毒的发生 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应定期检查 接受外科手术和碘剂x线摄影检查前患者应暂时停止口服格华止. 肝功能不良某些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合并有肝功能损害. 应激状态在发热 昏迷 感染和外科手术时 因此有肝脏疾病者应避免使用格华止 服用口服降糖药患者易发生血糖暂时控制不良 此时必须暂时停用格华止. 对型糖尿病患者 改用胰岛素待应激状态缓解后恢复使用

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精)

·文献综述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1070650、 81270397 作者单位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 上海糖尿病临床研究中心 , 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 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 通信作者 :刘芳 , E -m a i l :f -l i u @s j t u . e d u . c n 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 侯沃霖刘芳 【摘要】二甲双胍作为 T 2D M 患者的一线用药已被广泛共识 , 但 T 2D M 是一种进行性疾病 , 起始采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的患者 , 随时间的推移和病程的进展 , 常需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 , 如磺脲类、格列奈类、 T Z D s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A G D I 、二肽基肽酶 -4(D P P -4 抑制剂、胰升血糖 素样肽 -1(G L P -1 受体激动剂或胰岛素制剂来控制血糖。本文就二甲双 胍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二甲双胍 ; 联合治疗 ; 降糖药物 ; 疗效 d o i :10. 3969/j . i s s n . 1006-6187. 2015. 02. 019E f f i c a c y o f c o m b i n e d m e t f o r m i n a n d o t h e r h y p o g l y c e m i c d r u g s H O U W o -l i n , L I U F a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a n d M e t a b o l i s m ,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A f f i l i a t e d 6t h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 S h a n g h a i 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a l C e n t e r o f

二甲双胍的8种联合用药方案

甲双胍的8种联合用药方案 01、二甲双胍联用瑞格列奈用法用量:二甲双胍餐后半小时口服0.5g,—日3次;瑞格列奈餐前15 分钟口服1mg , 一日3次。 处方分析:二甲双胍通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糖异生从而发挥降血糖作用。另外,二甲双胍降糖的同时,还具有降低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等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而瑞格列奈是一类新型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可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并且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和代谢迅速等特点,能通过抑制胰岛卩细胞的敏感钾离子通道使钙离子内流而增加胰岛素的释放。 瑞格列奈还可以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减少肝糖输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迅速降低血糖,并且瑞格列奈还具有保护胰岛卩细胞的功能,与二甲双胍合用可以发挥互补作用。 02、二甲双胍联用格列美脲 用法用量:二甲双胍每日口服1500mg ;格列美脲于早餐前30 分钟口服1mg , 一日 1 次。 处方分析:二甲双胍激活肝细胞内的AMP 活化的蛋白激酶导致乙酰辅酶A 羟化酶活性降低,诱导脂肪酸氧化,抑制脂肪生成酶,从而促进葡萄糖摄取, 并抑制肝糖的异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地降低血糖、血脂。 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酰脲类新药,选择性作用于胰岛卩细胞,不仅刺激胰岛素早期相释放,而且可使肌肉及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体-4去磷酸化,易于向细胞膜移位,提高葡萄糖转运体-4 去磷酸化的表达,增强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单用格列美脲的降糖指标可达55.8% 左右,但联用二甲双胍后降

糖指标可达89%左右,由此可见二甲双胍协助格列美脲起到降糖作用,两药物联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格列美脲引起的体重增加情况。 03、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用法用量:二甲双胍一次500mg, 一日1次口服;罗格列酮一次 4mg , 日1次口服。 处方分析:二甲双胍与罗格列酮均具有降糖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对胰岛素B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二甲双胍能增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酪氨酸激酶的活力,增加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细胞的IR与胰岛素的结合力,其降糖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罗格列酮是高选择性且作用很强的过氧化酶体增殖活化受体激动剂,从而降低了靶组织胰岛素抵抗,同时还可以增强细胞表面葡萄糖转运子GLUT-4 的表达和传导,使脂肪细胞中脂肪酸代谢所涉及的基因表达增加,导致葡萄糖摄取增加,从而降低高血糖。两药物联用后可增强降糖效果,能够有效降低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04、二甲双胍联用阿卡波糖 用法用量:二甲双胍餐后口服0.5g , 一日1次;进餐时和第一口食物嚼碎吞服,一次50mg ,一日3次口服。 处方分析:阿卡波糖属于a糖苷酶抑制剂,通过在肠道竞争性的抑制葡萄糖苷酶,减少多糖和蔗糖变成葡萄糖,延缓糖类消化,促使葡萄糖吸收减少,可以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并且也可增加机体胰岛素的敏感程度。 而二甲双胍不仅可以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增加胰岛素受体亲和能力,加强其敏感性,还可以延缓葡萄糖在肠道被吸收。两药物联用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糖状况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 05、甲双胍联用西格列汀 用法用量:二甲双胍一次0.5g,一日3次口服;西格列汀早餐前一次100mg 日1次口服。 处方分析:西格列汀是一种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新型降糖药物,能够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增加胰岛素释放并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维持血糖平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而二甲双胍具有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两药物联用更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6-05-17T10:53:19.8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仝翠翠 [导读]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医院内分泌科二甲双胍和拜糖平都具有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但二甲双胍更加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盐城 224700)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片及拜糖平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他们平均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治疗组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拜糖平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血糖都有所降低,血糖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拜糖平都具有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但二甲双胍更加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药物之一。 【关键词】二甲双胍;拜糖平;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170-02 1.引言 近年来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糖尿病是人体血液中所堆积的葡萄糖过多的一种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成人型糖尿病”,虽然这种疾病对身体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却会威胁到人体健康[1]。在临床治疗上,一般选择药物治疗,二甲双胍就是一种有效降低血糖的双胍类药物,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此药物对人体不会带来很大伤害,而且副作用少,是治疗糖尿病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而拜糖平是一种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它可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对患者降低餐后血糖也具有一定效果。本课题为了证明二甲双胍疗效和优势,特意和拜糖平进行了对照比较,现作如下报告: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100例均为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都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所入选的病例都不存在严重的肾、肝、心等重要脏器损害情况。100例患者中,其中男患者42例,女患者58例,他们的年龄为37~78岁,平均年龄为(51.4±6.2)岁,他们的病程为2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5.6±1.2)年。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他们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按照糖尿病治疗标准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给予治疗组患者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起始剂量为0.25克,每日二至三次,给予对照组拜糖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9990205),起始剂量为一次50mg(一次1片),一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一次0.1g(一次2片),一日3次[2]。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两个月,对他们进行每个月一次随访,分别测定FBG、PPBG和胰岛素。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记录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3] (1)显效:FBG在7.2mmol/L以下,PPBG在8.3mmol/L以上;(2)有效:FBG在7.2mmol/L以上,在8.3mmol/L以下,而PPBG在8.3mmol/L以上11.1mmol/L以下;(3)无效:没有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二甲双胍与拜糖平对两组患者的降糖效果比较,见表1如下[(x-±s)]: 由上可见,和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有所下降,但在降低餐后血糖效果更加显著。 2.2治疗二个月后疗效比较,见表2如下(n,%) 2.3 对胰岛素分泌影响 二甲双胍和拜糖平都不会对胰岛素分泌造成刺激,空腹及餐后两小时的胰岛素没有存在差异性(P>0.05)。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腹部不适,其中1例出现腹泻,但没有影响到疗效观察;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排气增多情况,还有4例患者出现腹胀,2例患者轻度腹泻,但情况都不算严重。 3.讨论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将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只有血糖得到控制,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二甲双胍和拜糖平两种药物在治疗糖尿病中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中,二甲双胍属于一种双胍类的降糖药,它不仅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减轻体重及缓解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不过二甲双胍对较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更佳,而对消瘦型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而拜糖平是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在人体内,拜糖平对蔗糖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和蔗糖酶的亲和力比蔗糖高1500倍,延缓了蔗糖往葡萄糖及果糖的转化时间,从而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同时还可降低空腹血糖。可以说,拜糖平和二甲双胍各有特点。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明,二甲双胍对人体心血管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4]。二

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9-06-04T14:35:30.7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作者:杨伟华 [导读] 在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方式能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良好的控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鹤岗市传染病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104例在我院内分泌科进行Ⅱ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糖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存在可比性,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糖水平优于A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A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方式能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良好的控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维格列汀;Ⅱ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vildaglipt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Methods:104 patients with type II diabetes in our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ere given respectively.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level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The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of the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A.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group B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use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vildaglipti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an control the patient's blood glucose well 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metformin;vildagliptin;type II diabetes;clinical effect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已成为了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Ⅱ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发病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是分泌相对不足症状[1]。目前在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二甲双胍是降糖药物中的首选,能够在糖尿病发病早期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起到降低作用,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维格列汀是一种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为治疗基础的口服降糖药,能够对二肽基肽酶-4进行高选择性抑制,对患者的内源性肠促胰液素水平进行提高,降低胰岛β细胞的衰退,对胰岛素抵抗进行改善,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本研究对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104例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进行Ⅱ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抽选的患者中包括67例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64岁,平均年龄为(48.4±5.8)岁。空腹血糖均超过6.1mmol/L,饭后2小时血糖均超出11.1mmol/L。抽选的患者中均不伴有既往甲状腺亢进疾病、脑卒中疾病、心脏病、精神类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疾病等,不伴有正在服用或者是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排除妊娠或者是哺乳期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04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程、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临床指导治疗,主要包括饮食结构调整,常规运动等。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每天三次,每次0.5g。B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再给予维格列汀片进行治疗,每天两次,每次0.05g。两组患者持续治疗六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饭后2小时血糖进行监测。 1.3 疗效评定 1.3.1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1.3.2 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1.3.3 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未得到改变或者是加重; 1.3.4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本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版本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治疗前后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糖水平均无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糖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存在可比性,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糖水平优于A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A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1%,B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100%,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A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高出正常值范围,对患者的组织器官和各个系统均会产生危害,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Ⅱ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和胰岛素抵抗造成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是分泌不足疾病,所以在临床的治疗中主要以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进行改善为主,对血糖进行控制[2]。二甲双胍主要是对外周组织进行增加,特别是肌肉、肝脏等对糖的无氧酵解,使患者对糖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二甲双胍是常用的双胍类药物,目前全球超过90个国家在使用。本文就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做一解答。 一、UKPDS对二甲双胍的评估是什么?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34”中对新诊断的超重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用二甲双胍强化治疗组与饮食控制对照组相比较,中位数HbAlc分别为7.4%及8.0%,所有糖尿病相关终点、糖尿病相关死亡、所有原因死亡的危险度分别下降了32%(P=0.002)、42%(P=0.017)、36%(P=0.011)。二甲双胍组与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超重者相比较,虽然血糖控制程度相似,但二甲双胍强化治疗组在降低所有糖尿病相关终点,所有原因死亡和中风发生率方面效果更为显著(P值分别为0.0034、0.021、0.032)。提示二甲双胍除有良好的抗高血糖效果,可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降低相关死亡率外,还有降低大血管病变危险性的作用。其改善心血管病变危险性的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PAI-1水平、降低蛋白质糖化有关。 在UKPDS附加试验中,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后,一般糖尿病相关的终点危险度较单用磺脲类药物组下降19%,而糖尿病相关死亡的危险率和所有原因的死亡率分别增加96%和60%。但按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饮食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等因素,以采用的治疗方案为时间依赖性变量,结果表明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后糖尿病相关死亡的危险度与其他治疗方案比并无增加,反而下降了5%(P>0.05)。 应用二甲双胍不增加体重,与磺脲类药物、胰岛素相比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UKPDS“34”研究结果,建议对早期、超重的T2DM患者,二甲双胍是一线用药,对已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仍需进一步研究。 二、二甲双胍及其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这是否意味二甲双胍直接毒害肾脏? 二甲双胍主要从小肠吸收,在血中较稳定,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二甲双胍几乎以原形从尿中排出,从血中清除较快,12小时可清除90%。其肾脏清除率超过肾小球滤过率,表明是从肾近曲小管分泌。二甲双胍本身不损害肾脏,但当其用于慢性肾病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时,排泌受阻,可能会在体内蓄积致乳酸性酸中毒。 肾功能的判定指标既往常用的有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放射性核素测定肾血流量等,由于后者使用放射性物质、操作不便,临床上多用Scr、Ccr来估计肾小球滤过功能。在外源性肌酐摄人量稳定、体内肌酐生成量恒定的情况下,Scr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但Scr与肌肉容积有关,肌肉特别发达的人,Scr正常值可高达130μmol/L。所以,当选用Scr作为肾功能的判定指标时,男性的界点往往高于女性。此外,年轻人Scr界点高于老年人、黑人高于白人。Ccr基本上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但测定时需无肌酐饮食3天(禁食肉类、限制蛋白摄入为40g/日以下),然后留24小时尿液,同步留取血标本检测血、尿肌酐浓度,计算出Ccr。由于尿标本留取过程中常欠准确,目前多根据Scr值,经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按Cockcroft-Gault公式或MDRD公式计算,得出Ccr或GFR。 Cockcroft-Gault公式: Ccr(m1/min)=[(140-年龄)×体重×(0.85女性)]/(72×Scr) MDRD公式: GFR[m1?min-1?(1.73m2)-1]=170×(Scr)-0.999×(年龄)-0.176×(BUN)-0.170×(白蛋白)+0.318×(0.762女性)公式中:Scr(mg/d1);年龄(岁);体重(kg);BUN:(mg/d1);白蛋白(g/d1) 按照K/DOQI慢性肾病指南,Scr因受年龄、性别、种族、体重、饮食、药物、测定方法等因素影响,不能精确估计肾功能,故不能单独用于判断肾功能水平,需进行GFR测定。肾损害早期,肾单位代偿性肥大、肾小球高滤过,GFR值正常或增高;当GFR<60m1?min-1?(1.73m2)-1时,提示肾功能受损。GFR正常值也受年龄、种族等影响,20-30岁以后,GFR平均每年下降1.0m1?mi n-1?(1.73m2)-1。 有作者建议,应对糖尿病患者用Cockcroft-Gault公式估计其GFR来判断肾损害程度。若不伴蛋白尿,则每年测定一次GFR;若伴有蛋白尿,应多次测定。 三、停用或禁止应用二甲双胍的综合因素包括哪些? 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发生乳酸性酸中毒者多存在有其他因素,如心、肾功能不全,而后者可致乳酸性酸中毒。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可增加肾脏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时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性,但这仅见个例报道。一般在下述情况时停用或禁止应用二甲双胍类药物: 1.肾功能减退:男性血肌酐≥1.5 mg/d1(132μmol/L)和女性血肌酐≥1.4 mg/d1(124 μmol/1);或GFR<60m1?min-1?(1.73m2)-1。 2.心脏和呼吸功能不全引起中枢性缺氧或外周组织灌注不足。 3.乳酸性酸中毒病史。 4.严重感染致组织灌注不足。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2-21T11:02:34.1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0期供稿作者:曹小清 [导读]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人民医院糖尿病是指受到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的影响而引起的血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人民医院 723100 【摘要】目的:探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78例,根据就诊顺序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单采用二甲双胍疗法,实验组加用阿卡波糖治疗,分析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2个月后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X2=6.47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联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给予治疗,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有效控制胰岛素抵抗,强化胰岛素敏感性,减少低血糖发生,是临床治疗中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疗法。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临床效果 糖尿病是指受到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的影响而引起的血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的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对策是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敏感性[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78例,分析了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78例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诊断结果至少满足以下一项:(1)临床症状符合2型糖尿病病征且随机测试血糖超过11.1mmol/L。(2)空腹血糖检测结果超过7mmol/L。(3)葡萄糖口服耐量测验中的餐后2h血糖超过11.1mmol/L。根据就诊顺序将78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为(57.43±3.77)岁;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4~77岁,平均(56.93±4.25)岁。排除重大脏器并发症、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妊娠期妇女及免疫系统疾病等情况。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征、性别和年龄等资料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疾病知识宣教、饮食健康护理,引导患者加强自我管理,适当组织低强度的体育锻炼活动。对照组单采用二甲双弧疗法,给予1.5g/d二甲双弧口服,每日3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50mg与食物混合嚼碎吞服,每日分3次服用,对于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适当将用量增加至250mg/d,两组的药物疗程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指标:观察并记录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情况。(2)低血糖发生率: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出现低血糖例数,并计算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来统计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对比 实验组的治疗2个月后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对比 2个月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发生低血糖3例,低血糖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发生低血糖10例,低血糖发生率为25.64,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代谢疾病,多发于成年人,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未能引起足够重视[2]。至临床确诊时,该病往往发展成为伴随血管并发症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患者多有胰岛素抵抗清情形,而胰岛素抵抗是构成代谢综合征的重要部分。目前临床多使用口服药物治疗,大致可分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以及刺激胰岛素分泌剂。二甲双胍是双胍类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胰岛素抵抗,进一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降低糖原分解、糖异生,增加了葡萄糖利用,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糖情况较少,此外还有控制体重的作用。阿卡波糖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一种,对于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着显著效果[3]。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治疗2个月后的空腹、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的治疗机理是抑制肝糖原异生,减少肝脏的葡萄糖输出,进而对肌细胞的葡萄糖产生无氧酵解作用,使肌肉和其他外围组织的葡萄糖摄取量增加,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增强,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力受到抑制,同时不会刺激胰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从而有效预防胰岛抵抗。阿卡波糖可通过抑制患者肠道内的碳水化合物吸收,起到了很好的降糖作用,尤其可有效降低患者餐前和餐后的血糖。其治疗机制是通过减少患者餐后的胰岛素分泌,进一步转变细胞功能,从而控制胰岛素抵抗。若长期服用,还可发挥调节血脂作用,减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