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案 苏教版必修5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语文第一专题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师用书苏教必修5苏教人类基因组方案及其意义本课话题——责任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人类基因和人类权利的全球宣言》写进了针对基因平安的相关内容,并要求各国遵守。
对这个问题的防范,关系到每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也关系到每一个有责任心的科学家,而且要保证民众的知情权。
〞《人类基因和人类权利的全球宣言》涉及全人类的平安问题,一旦落入生物恐怖分子之手,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每个国家,每一位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都应当承当起这个责任。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
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
在当时,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成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
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当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
——邹韬奋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
——西塞罗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似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
——狄更斯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
——爱默生[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辜.负( )说明..( ) 框.架图( ) 胰.岛素( ) 鉴.定( ) 衍.生物( ) 携.带者( ) 核苷.酸( ) 【答案】 ɡū chǎn kuànɡ yí jiàn yǎn xié ɡā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与⎩⎪⎨⎪⎧参与.〔 〕赠与.〔 〕(2)纤⎩⎪⎨⎪⎧纤.维〔 〕纤.绳〔 〕 (3)解⎩⎪⎨⎪⎧解.读〔 〕押解.〔 〕浑身解.数〔 〕(4)累⎩⎪⎨⎪⎧积累.〔 〕劳累.〔 〕果实累累.〔 〕 【答案】 (1)yù yǔ (2)xiān qiàn (3)jiě jiè xiè (4)lěi lèi léi2.语境辨析法(1)该小区整体规模.( )还是非常大的,并且物业类别也有很多,近期也经常会有一些情侣模.( )样的人前来咨询房源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1)核苷.酸( ) (2)辜.负( ) (3)框.架图( ) (4)胰.岛素( ) (5)双刃.剑( ) (6)滥.用( ) (7)衍.生物( ) (8)携.带者( ) 【答案】 (1)ɡān (2)ɡū (3)kuàn ɡ (4)yí (5)rèn (6)làn (7)yǎn (8)xié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解⎩⎨⎧解.读( )押解.( )解.数( ) (2)秘⎩⎨⎧奥秘.( )秘.鲁( ) (3)便⎩⎨⎧便.宜( )方便.( ) (4)纤⎩⎨⎧纤.维( )纤.绳( ) 2.语境辨析法 (5)会议强调,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工作进度,充分体现“新区效率”。
拿出与时间赛跑的精神,兑现“三年出模.( )样、五年成规模.( )、十年树标杆”的承诺。
(6)在办理案件时,检察官并非单纯地就案办案,一诉了之,而是走访调查,深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原因、主观动机,找准症.( )结,再对症.( )下药。
【答案】 (1)jiě/jiè/xiè (2)mì/Bì (3)pián/biàn (4)xiān/qiàn (5)mú/mó(6)zhēnɡ/zhènɡ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l àn ( )用门kǎn ( ) (2)⎩⎨⎧和xié( ) kāi ( )油xié( )老(3)⎩⎨⎧d àn ( )生垂xián ( )tǐnɡ( )而走险(4)⎩⎨⎧里程bēi ( ) 奴颜bì( )膝 pí( )气 (5)⎩⎨⎧ji ē( )开xiē( )息jié( )尽全力(6)⎩⎨⎧比yù( )坚贞不yú( )瑕不掩yú( ) 【答案】 (1)滥/槛 (2)谐/揩/偕 (3)诞/涎/铤 (4)碑/婢/脾 (5)揭/歇/竭(6)喻/渝/瑜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 (1)对症下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所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比喻针对具体情况决定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所设计的教学主要以《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为主题,旨在让高三学生了解到: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和目的2.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3. 人类基因组研究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4. 如何正确看待人类基因组研究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和目的。
2. 人类基因组研究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难点:如何更好地阐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以及如何正确看待人类基因组研究。
三、教学方法1. 经验法(就是学生通过研究讨论来总结归纳科学知识)。
2. 讨论法(就是老师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传授法(就是老师撰写的讲义等资料来传授知识)。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基因组计划背景以及其目的和意义,并开启学生对科学文明的探索之旅。
2. 课堂讲授通过对物种进化、DNA指纹的讲解及应用,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物种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起源及演化。
了解人类基因组编码的基本构成和结构,认识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能够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3. 讨论学生通过朗读相关材料、小组合作讨论并召开小组会议,分享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看法和认识,加深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理解。
4. 课后反馈要求学生撰写500-800字的调查报告,对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关的话题展开深入探究,分享对未来科学的期待和展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2. 电子课件3. PPT4. 图片5. 视频素材6. 文献材料等。
六、教学评估1. 调研报告,加强学生研究能力。
2. 课堂活动评估,扩大学生视野。
3. 课后讨论纪要,加深学生对文献材料的理解。
4. 发现学生问题,针对性对学生进行辅导。
七、教学总结1.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对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和人类卫生健康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五)教学目标:1 .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
2.理解本文总分总结构对于表达说明对象与文章内容的意义。
3.领会本文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所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及其效果。
4.认识科学的“双刃剑”的性质和科学探究中的人文意识。
教学难点: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和科学探究中的人文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古往今来,长寿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我们之前学过庄子的《逍遥游》,里面有一位以长寿而为人称道的是谁?彭祖师:但是疾病等因素一直困扰着我们。
20世纪5 0年代初,英美科学家提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模型,70年代开始的DNA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让人类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几乎所有人类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
如果能攻克人类基因的奥秘,我们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基因组计划诞生了。
二、背景介绍美国从70年代起启动了“肿瘤计划”。
但是,不惜血本的投入换来的是令人失望的结果。
人们渐渐认识到,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人类疾病都与基因直接或间接相关。
测出基因的碱基序列,则是基因研究的基础。
这时,科学家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零敲碎打”地从人类基因组中分离和研究出几个肿瘤基因,要么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全测序。
1986年3月,杜伯克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测序人类基因组》的文章,这篇短文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
杜伯克说,正确的选择是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全测序,这样大的项目也应当由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携手完成。
师:我国正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员国之一,承担着百分之一的任务,而这正是本文作者杨焕明博士争取而来的。
杨焕明,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
后为法国INSERE -CRNS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89年〜1992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1992年〜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必修5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学案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表示,人民币加入SDR既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______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起点。
②11月30日,河北固安县英才中学数百名高中学生聚集在县政府门口,______学校向每个班级收取电费的问题。
③中外研究人员最近在牲畜和人身上发现了一种能对抗强效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基因,这是______抗生素所致。
A.里程反映滥用B.里程反应乱用C.历程反映滥用D.历程反应乱用解析:选A “里程”可指具体的路程,还可指发展的过程,而“历程”指经历的过程。
①句是指发展的过程,该用“里程”。
“反映”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还可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而“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引申为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等。
②句是指学生把情况、意见、问题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该用“反映”。
“滥用”指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乱用”指无条件无秩序地随便使用,用的对象不适当。
③句是过度使用,该用“滥用”。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随着国际国内糖市出现新变化,不少连续几年亏损的糖企在新榨季也开始生产,但由于糖蔗种植大幅减少,广西糖厂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境。
②李保东建议并强调,各国需要防患于未然.....,尽快谈判达成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国际法律文书,为外空安全提供制度性保障。
③厦门一些路段的公共自行车道画线不合理,如果按照划行的车道行驶,会被卷入车流;否则又属不守规则,这让不少骑行者无所适从....。
④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加州圣贝纳迪诺的医疗中心发生了耸人听闻....的连环枪击案,至少20人中枪,有14人死亡。
⑤牛博士工作起来好走极端:有时做起事来干净利索,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在短时间里不了了之....;有时会对一个问题几天几夜不放手,不搞明白不罢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
2、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说明文的一些新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1、能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
2、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说明文的一些新的特点。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你能活多少岁?你想活多少岁?长寿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但是疾病等因素一直困扰着我们,癌症,糖尿病等大多是基因病。
如果能攻克人类基因的奥秘,活到一百五十岁并不是异想天开。
我们也能够在超市买到抗感冒的苹果、防肝炎的梨,能吃到治疗艾滋病的大米。
如果能攻克人类基因的奥秘,我们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正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员国之一,承担着百分之一的任务,而这正是本文作者杨焕明博士争取而来的。
今天我们就随他走进基因世界,去领略基因世界的多姿多彩!二、重点讲析1、作者介绍杨焕明,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
后为法国INSERE-CRNS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89年~1992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1992年~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
现为博士生导师。
现为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中心主任,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定下汗马功劳。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
2003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领袖人物。
2、背景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在1985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杜尔贝克提出。
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中国于1999年9月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l%的测序任务。
本文作者杨焕明教授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1%序列的测定立下汗马功劳。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这一计划尤其是实施这一计划的意义作了详细的说明。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一、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杨焕明,1952年生于浙江。
197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
后为法国INSERE-CRNS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89年~1992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1992年~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
现为博士生导师。
现为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中心主任,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定下汗马功劳。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
2003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领袖人物。
2.创作心语杨焕明访谈摘录记者:“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多大?杨焕明:由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6国科学家联手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自然科学史上的“三计划”,但它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另两项计划。
人类的遗传物质就是DNA,它的总和就是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0亿碱基对组成,分布在细胞核的23对染色体中。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就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30亿是个天文数字,这个计划也可以说是解读生命天书的计划。
参与这项计划的有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德国、法国一流的科学家。
记者:中国对人类基因组计划做出了哪些贡献?杨焕明: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像一个很大的“太空站”,6国16个中心制造的“太空船”要准确无误地全部对接,少一个区域,这个工作草图就不能说完成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尽管只占1﹪,其贡献和水平就不能用百分比米衡量。
中国的贡献不只是工作量,作为6个成员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加入改变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原有的组织格局,提高其国际合作的形象,带来了国际社会对“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精神”的支持。
今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免费共享的声明,就是在中国代表的直接努力下促成的。
可以说,中国需要人类基因组计划,而基因组计划也需要中国。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学案▲导语:你能活多少岁?你想活多少岁?长寿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但是疾病等因素一直困扰着我们,癌症,糖尿病等大多是基因病。
如果能攻克人类基因的奥秘,活到一百五十岁并不是异想天开。
我们也能够在超市买到抗感冒的苹果、防肝炎的梨,能吃到治疗艾滋病的大米。
如果能攻克人类基因的奥秘,我们的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正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员国之一,承担着百分之一的任务,而这正是本文作者杨焕明博士争取而来的。
今天我们就随他走进基因世界,去领略基因世界的多姿多彩!①感悟课标新理念▲教材文题感悟【走进作者】1.作者简介杨焕明,1952年生于浙江。
197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
后为法国INSERE-CRNS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89年~1992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1992年~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
现为博士生导师。
现为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中心主任,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定下汗马功劳。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
2003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领袖人物。
2.创作心语杨焕明访谈摘录记者:“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多大?杨焕明:由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6国科学家联亍—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自然科学史上的“三计划”,但它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另两项计划。
人类的遗传物质就是DNA,它的总和就是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0亿碱基对组成,分布在细胞核的23对染色体中。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就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30亿是个天文数字,这个计划也可以说是解读生命天书的计划。
参与这项计划的有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德国、法国一流的科学家。
记者:中国对人类基因组计划做出了哪些贡献?杨焕明: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像一个很大的“太空站”,6国16个中心制造的“太空船”要准确无误地全部对接,少一个区域,这个工作草图就不能说完成了。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案[苏教版必修五]《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案[苏教版必修五]《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案※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能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
3、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说明文的一些新的特点,并能够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学法建议】1、提取文章中的关键句梳理课文。
2、结合具体语句,替换语词,感受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课前预习】1、杨焕明,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
后为法国INSERE-CRNS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89年~1992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1992年~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
现为博士生导师。
现为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中心主任,为争取和主※互动课堂【课时安排】1课时一、自学评价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携带xié规模mó纤维qiànB.伦理lún衍生yǎn病症zhèngC.辜负gū恐怖bù克隆lóngD.疟疾nǜe和谐xié祸患h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工程解读渡假村引人注目B、规模症断双刃剑无米之炊C、基因协调里程碑覆水难收D、奥密序列洽谈会悬梁刺股3、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人类基因组计划终于不孚众望,把它的成果医学化,已在医学方面为人类造福。
B、DNA序列的差异,将有助于人类了解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因而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基因特点”对症下药。
C、不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使我们的生物资源流失,将会使生物产业失去源头与上游,建立的生物技术也会成为无米之炊。
D、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4月18日,西安铁路分局在陇海线西宝段开行时速200公里“和谐号”国产动车组,这意味着陕西将成为西部唯一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的省份。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案5(苏教版必修五)-《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和能力:1、能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
2、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说明文的一些新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如何放手,真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已经从达尔文那里了解到了人类从哪里来,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下人类要向哪儿去。
如果按照进化论的说法,我们人生病了是不该去治疗的。
因为这有违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人是不应该长生不老的,否则人类将不能优化,停止进化。
但人这种七情六欲丰富,贪求颇多的生物是无法停止自己的追求与摸索的。
比如人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追求长寿、健康与青春永驻。
现在人们对长生与不老的追求,已经不再停留在加强营养与娱乐精神等外围层次,而是深入细胞,去研究控制人类生老病死的基因,以期从根本上参透人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比如人类于l990年lO月,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有美、德、日、法、中六个国家参与其中。
二、请阅读全文,弄清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将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1、教师提供阅读方法:找出每段的关键词,理清文章结构有助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把握相应的关键信息。
讨论关键词:第1段:“重大工程”“科学计划”第2段:“具体目标”“基础”第3段;“意义”第4段:“第一是规模化”第5段:“第二是序列化”第6段:“以序列为基础”“特点”第7段:“第三是信息化”第8段:“第四是医学化”第9段:“第五是产业化”第l0段:“第六是人文化”第ll段:“冲击”第12段:“共同的基因组”“保护”“平等”第13段:“共同财富与遗产”第14段:“隐私”第15段:“自然进化的产物”第l6段:“知情权”第17段:“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第l8段:“基因安全”2、依照这些关键信息,文章的大致脉络是先交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及其宗旨与目标,接着是这一计划的意义,最后是谈这一计划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目标:1、理清结构、品味语言,学会阅读一般说明文的方法。
2、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科学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作品的结构安排和语言形式。
2、品味语言,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勾画评点、自读探究、质疑交流等手段。
学情分析:1、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高中说明文尤其是科普类说明文教学基本上不受重视,而当代社会科技生活需要我们重视对说明文的教学,作为所熟班级物生班学生更应该加强对此类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科技探讨的热情。
2、说明文类文章一般比较枯燥,教学方式也比较陈旧,本文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拟打破常规,以学生自学为主,围绕一个意图两条主线展开课堂探讨,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一部由白百合和吴彦祖主演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主人公熊顿不幸罹患了癌症,她虽然乐观并顽强的与病魔进行了抗争,但最终还是遗憾地离开人世,让人感慨不已。
可以说,现代社会谈“癌”色变,那么癌症能不能彻底根治?该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呢?(生发表观点)对,那就是研究人类的基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面就请我们学习课文《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二、探究写作意图1、错解文体,引导质疑:同学们,这篇议论文提出了什么观点?文章的标题包含了哪些信息?【小组讨论交流展示】题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辨明文体,关注题目所包含的信息。
2、既然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根据大家预习情况,你们认为作者的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小组讨论交流展示】题目设计意图: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3、基因科学作为前沿科学,普通民众恐怕难以理解,作者为了实现其写作意图,大家认为作者怎样写才能更好地让人理解呢?【小组讨论交流展示】题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三、理清课文的结构1、回顾旧知,明确方法:我们在《<物种起源>绪论》这篇文章中通过什么方法把握住文章结构的?教师总结: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是梳理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
第2课*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对DNA的思考如果说格雷的第一张人体解剖图解开了人体结构之谜,奠定了近代医学的基础,那么人类基因组图谱就是第二张解剖图,它给人类医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困惑。
女娲造人之始,上天便赐予了我们眼睛。
有一天人们用它第一次在水中惊奇地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而后人们通过镜子看自己。
直到现在,人们又通过基因这一特殊的镜子,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由此审视世界。
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基因研究利用的广阔前景。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水仙的基因已被植入水稻,使之含铁量明显增高;随着人们对基因的了解,克隆技术应运而生,第一只克隆羊多利活生生地站在了人们面前;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人类器官可以被克隆,有望用新器官接替人们已老损的器官……如此种种让人觉得人类似乎已可充当第二个上帝,或者说第二个女娲了。
有人说,上帝总是一手拿着答案,一手握着问号。
当瑞士科学家对转基因水稻惊叹不已的时候,人们发现几年来水稻经自然筛选的基因被污染了;当克隆羊多利刚出生不久,人们便发现克隆动物会未老先衰。
更令人担忧的是克隆引发的伦理问题。
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这必将导致社会关系的混乱;另一方面,克隆技术如果被利用在人身上,很容易引发“人口优化论”,导致种族歧视。
由此引发的灾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也可能成为第二个“撒旦”。
现今上海很流行一种“克隆人”的行业,只要顾客把想要克隆的部位浸入一种特殊的液体,五分钟后取出,经过特殊处理,就可做成与被克隆部分一模一样的晶莹剔透的模本了。
这种模本可以是任何颜色,任何形状,一切全由顾客做主。
或许有一天,我期望人类也能够像控制这种被“克隆”出来的玩偶一样控制基因技术的弊端。
但无论基因技术的前景如何,无论基因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无论它会把我们推向希望还是死亡,能进一步地认识自己,认识真实,逼近真理,这总是令人欣喜的进步。
况且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生与死、利与弊、美与丑、高尚与卑下,任何事物都存有两面性。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心中的丰碑1999年,杨焕明作为中国的代表参加了第五届国际基因战略会议,会议主持人只给他5分钟的发言时间。
他以拥有扎实的工作基础、优秀的人才、翔实的工作计划,为中国争取到参与国际重大项目的机会。
1%测序任务争取下来以后,资金并没有到位。
杨焕明捐出了自己的积蓄,基因组的其他同志也都捐了钱。
为此,杨焕明和汪建曾经有过一个创意,在办公室外面的草坪上竖立一块碑,碑文是杨焕明起草的,这是创业时期他们共同的心声:“苍天在上,磐石作证,此时此地,一群普普通通的炎黄子孙,用他们的泪汗心血和青春为他们古老的民族争得一个险些失去的历史机遇。
岁月无情,他们和他们的支持者都将随时光而逝去。
此心昭昭,他们的执着奉献和自信,将作为人类基因图的一小部分而留驻历史。
”这块碑最终没有立在草地上,但是他们在心中都立了一块这样的丰碑。
背景链接 20世纪初期,人类发现了生命的基本规律之一——遗传规律。
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提出遗传物质DNA 的双螺旋模型,打开了人类认识生命奥秘的大门。
70年代开始的DNA 克隆技术和后来蓬勃发展的转基因技术,动物、植物克隆技术,让人类对生命奥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几乎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类基因组计划诞生了。
目的是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并以此带动生物信息产业的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早在1985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杜尔贝克提出。
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中国于1999年9月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
我国科学家杨焕明教授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立下汗马功劳。
(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核苷.酸(g ān) (2)辜.负(g ū) (3)框.架图(ku àng) (4)胰.岛素(y í) (5)双刃.剑(r èn) (6)滥.用(l àn)(7)衍.生物(y ǎn) (8)携.带者(xi é) 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解⎩⎪⎨⎪⎧ 解读押解解数(2)秘⎩⎪⎨⎪⎧ 奥秘秘鲁(3)便⎩⎪⎨⎪⎧ 便宜方便 (4)纤⎩⎪⎨⎪⎧ 纤维纤绳 2.语境辨析法(5)会议强调,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工作进度,充分体现“新区效率”。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案苏教版必修5【学习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能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
3、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说明文的一些新的特点,并能够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学法建议】
1、提取文章中的关键句梳理课文。
2、结合具体语句,替换语词,感受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杨焕明,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
后为法国INSERE-CRNS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89年~1992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1992年~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
现为博士生导师。
现为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中心主任,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定下汗马功劳。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
xx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领袖人物。
2、资料链接
(1)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
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
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国国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什么是基因组(Genome)?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
人类基因组有两层: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
要揭开生命的奥秘,就需要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存在、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3、预习思考
(1)预设问题
①自读课文,抓住文章结构的总体框架,用提纲或图表的方法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筛选出来。
②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互动课堂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自学评价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携带 xié规模 mó纤维 qiàn
B.伦理 lún 衍生 yǎn 病症 zhèng
C.辜负 gū恐怖 bù克隆 lóng
D.疟疾 nǜe 和谐 xié祸患 h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工程解读渡假村引人注目
B、规模症断双刃剑无米之炊
C、基因协调里程碑覆水难收
D、奥密序列洽谈会悬梁刺股
3、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终于不孚众望,把它的成果医学化,已在医学方面为人类造福。
B、DNA序列的差异,将有助于人类了解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因而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基因特点”对症下药。
C、不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使我们的生物资源流失,将会使生物产业失去源头与上游,建立的生物技术也会成为无米之炊。
D、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4月18日,西安铁路分局在陇海线西宝段开行时速200公里“和
谐号”国产动车组,这意味着陕西将成为西部唯一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的省份。
B.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善所致。
C.每天早晨,学校门口一边站着一排值勤的团员青年,向进校的师生敬礼。
D.厂领导在新年来临之际,亲自带领各中层干部以及各种慰问品,深入贫困家庭慰问职工,把温暖送到家。
二、文本研习
1、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抓住文章结构的总体框架,用提纲或图表的方法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筛选出来。
一、(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3-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1-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这样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第一节是作诠释,请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下一个定义。
如果将开头换成以上我们概括的定义,好不好,为什么?
3、阅读课文《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中的结尾语段,完成(1)—(2)题。
(1)对“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前者在人文上远远超过了后者),就是出于这样的忧虑”中对“这样”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种指、种族、群体各自之间的差异足以成为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特异性生物灭绝武器。
B.指人种之间、群体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差异。
C.白种人与黄种人对艾滋病免疫的差别。
D.人种、族群、群体的差异导致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特异性生物灭绝,对这个问题的防范,关系到每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也关系到每一个有责任心的科学家,而且要保证民众的知情权。
(2)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亚洲人(黄种人)还未发现或极少见对艾滋病毒的天然免疫功能。
B.美国白宫早已经注意到了基因组非和平使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C.中国南方并不罕见的蚕豆病患者,吃上几颗蚕豆便将毙命。
D.现在敌对分子利用致命的病因和基因工程生产的衍生物制造的与人类基因有关的生物武器给白宫造成了麻烦。
三、问题探讨
1、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在医学方面为人类造福”,请结合生活举出具体的事例。
2、作者为什么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为曼哈顿原子计划?
四、活动体验
你如何理解“科学是柄双刃剑”这种说法?请结合基因科学研究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