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读片
- 格式:ppt
- 大小:187.00 KB
- 文档页数:15
病理科上级医师复阅片和科内阅片制度
病理诊断是所有医疗诊断方法中最具权威性的"金标准",在评价、促进和带动综合性医院的诊断正确率、治疗水平、科研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
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保证每一例病理诊断的正确性,制订上级医师复阅片和科内阅片制度:
一、普通病理报告先由住院医师阅片,提出初步诊断,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医师复验并签署病理诊断书。
二、有些疑难病例,在主治医师难以明确诊断时,需提请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阅片并签署病理诊断书。
三、对于极少数特殊疑难病例,即经过一系列特殊检查和科内专家会诊后,仍不能得出明确诊断或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提请上级医院会诊。
四、在进行日常工作的同时,由科内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医师带领低年资医师阅片,对工作中的疑难、罕见病例进行讲解。
五、至少每周组织一次科内集体阅片,由科内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医师带领全科医师集体阅片,对会诊病例、读片会切片和疑难、罕见病例进行讲解。
病例34女,46岁,颊部肿物活检。
图24-1涎腺导管癌,中心粉刺状坏死图24-1涎腺导管癌,中心粉刺状坏死,及筛状结构。
图24-2腺导管癌,高倍。
图24-3涎腺导管癌。
图24-4涎腺导管癌,侵犯神经组织病理诊断:小涎腺导管癌少见,于1968年首先报道。
大多数在腮腺(约占80%),仅5%在口腔小涎腺。
表现为面部肿块,面神经受累。
来源于外分泌腺导管或多形性腺瘤恶变。
病理组织形态:类似乳腺导管癌,可以浸润。
乳头状、粉刺样、筛状。
免疫组化:CK、EMA、CEA均阳性。
预后:预后差,50%以上复发;易淋巴结转移,2/3远处转移到脑、肺、肾上腺、肝;77%诊断后3年死亡.预后与肿瘤大小,有无远处转移有关。
讨论:涎腺导管癌:通常见于老年男性患者,腮腺最为多发,也可见于颌下腺。
镜下类似于乳腺导管癌,可呈粉刺样、实性、筛状、乳头状或一般浸润性等多种表现。
免疫组化染色特征与导管型腺癌一致,呈角蛋白、CEA、B72.3和Lewis Y抗原阳性。
该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区域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多见,致死率达70%。
有些病例可发生与先存多形性腺瘤的基础上。
肿瘤的预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原位癌和浸润癌成分的相对比例,单一的导管内肿瘤行简单切除后常可复发,复发肿瘤可呈相同的导管内肿瘤,也可表现为浸润性肿瘤。
应当指出的是涎腺导管癌这一名称着重描述肿瘤的生长方式,而不代表肿瘤的解剖部位。
大多数发生与Stensen导管的癌并不是涎腺导管癌,而分别为粘液表皮样癌、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病例3955岁男性,盲肠息肉。
直径1.5 厘米58岁女性,升结肠息肉,直径1.2厘米病理诊断:无蒂锯齿状腺瘤( Sessile Serrated Adenoma)又称“无蒂锯齿状息肉” ( Sessile Serrated Polyp) ,不同于“锯齿状腺瘤”( Serrated Adenoma), 或者“增生性息肉”( Hyperplastic polyp) 。
---------------------------------------------------------------最新资料推荐------------------------------------------------------病理实验切片要点整理1. 肾小管水样变肾小球周围肾小管体积大,染色淡红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内突出,官腔不规则变小,胞浆内有粉红色小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细胞核结构清晰2. 肝脂肪变性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到一边3. 肾小管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球形颗粒4. 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低倍镜:脾动脉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其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高倍镜:脾小体中央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5. 脾梗死低倍镜:红染区即为坏死区,其中散落着一些深蓝色碎屑,为坏死的细胞核高倍镜:核固缩,碎裂,溶解,脾小体和小梁结构模糊,尚可辨认6. 肉芽组织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胞7. 慢性肺淤血低倍1 / 12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高倍镜:肺泡腔内含淡红色水肿液及心衰细胞、 8. 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9. 混合血栓低倍镜:粉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浅红色区域交织存在高倍镜:粉红色小梁为已经崩解而凝聚成颗粒的血小板,小梁边缘附近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小梁间的浅红色区域为丝网状的纤维素及自溶的红细胞10. 肾贫血性梗死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11. 肺出血性梗死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红细胞12. 会厌白喉、低倍镜: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表面附着粉染的假膜高倍镜: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炎细胞构成13. 心肌脓肿 14.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蜂窝织炎低倍镜:阑尾各层内有弥漫的炎细胞浸润,腔内有炎性渗出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浆膜面有炎性渗出物,血管扩张充血高倍镜:各层浸润的炎细胞为中性粒细胞,浆膜面渗出物由纤维素和中---------------------------------------------------------------最新资料推荐------------------------------------------------------ 性粒细胞组成15. 异物肉芽肿低倍镜:主要由多核巨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成分构成,为结节状的病变高倍镜:病变部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散在分布较多的异物多核巨噬细胞,边缘区可见纤维组织增生16. 纤维肉瘤低倍镜:瘤细胞束状排列成人字形,羽毛性或鱼骨状结构,间质胶原纤维较少。
病理诊断读片会正确答案(三)
周春菊;何乐健
【期刊名称】《诊断病理学杂志》
【年(卷),期】2001(8)6
【总页数】1页(P379-379)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鉴别诊断;病理
【作者】周春菊;何乐健
【作者单位】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1
【相关文献】
1.全国神经病理高级讲授班及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神经病理读片讨论会纪要[J], 季天海
2.2014年全国神经病理高级讲授班及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神经病理读片讨论会工作总结 [J], 戚基萍
3.“临床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应用讲座与读片讲习班”暨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第三届“全国临床血细胞形态学诊断研讨会”通知 [J],
4.华东地区淋巴瘤病理读片会暨诊断病理研讨班通知 [J],
5.病理诊断读片会正确答案 [J], 王莉;金瑞;高颖;廖松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院外疑难病理读片会诊制度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院外疑难病理读片会诊,是医疗领域一项重要的诊断辅助手段。
病理学切片检查方法
《病理学切片检查方法》
一、检查目的
1.病理学切片检查是检查皮肤病病变的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明确病因、确定病理病理特征、分级分期等信息,从而为临床疗效和病程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2.切片检查可以有效地诊断和判断良恶性病变,从而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
通过该检查,可以诊断肿瘤、结核、皮肤感染和免疫性皮病等疾病。
二、检查方法
1.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确定患者疾病类型,然后进行病理学切片检查。
2.使用针头或柄头,将病变表面收集到涂抹有染色剂的玻片上,形成染色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3.使用塑料注射器,将病变表面细胞液积存在电子滤器上,形成细胞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4.分别使用正常细胞和体液,与病变细胞比较,以检查病变细胞的形态、活性和功能。
三、检查结果
1.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主要包括病理活度、形态学特征、形态变化程度、细胞染色变化等。
2.检查结果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疾病的准确诊断、病变
情况的准确评估和病程的准确预测,从而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
病理交流片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病理科周本成例1病理号151732,患者女性,35岁田野广州510010、Z发现左附件包块4个月入院。
手术见肿瘤来自左卵巢。
临床诊断:左卵巢肿瘤。
肉眼检查:肿瘤大小9.5×8×5.5cm,大部分有包膜,切面灰白灰黄,质中。
镜下所见:形形态不一的瘤细胞巢分布于纤维性间质中,瘤细胞中等大小,核卵圆或稍不规则,核仁可见,核分裂较易见。
胞浆中等量,稍嗜酸。
免疫组化:Vim(+)、CD99(+)、S~100(+)、EMA(±)、sMA(一)、cEA(一)、CK8(一)。
病理诊断:分化不良型颗粒细胞瘤。
例2病理号78071,女,24岁一年前开始月经淋漓不尽,经期十余天,曾用人工周期无效。
半年前开始无月经来潮,遂来院就诊。
继往月经史:14岁5/30天,量中等。
B超发现左侧附件肿块。
术中见:左侧卵巢肿瘤15×18×5cm,表面光滑,无粘连。
临床诊断:左卵巢肿瘤。
肉眼检查:送检(左侧)卵巢肿瘤直径7cm,包膜完整,附一段输卵管。
肿瘤切面大部分为实性,有处见乳头状结构;小部分为多囊性,内含清亮液体。
镜下所见:瘤组织主要由两种瘤细胞组成,一种瘤细胞呈柱状上皮样,核呈葵花子样,排列成粱索状;另一种瘤细胞体积较大,胞核圆形,胞浆丰富,嗜酸或淡染,呈片块状分布。
另见有较多胃肠型上皮组成的腺腔结构。
病理诊断:(左卵巢)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伴有上皮性异源成分(胃肠型上皮)。
妇产科病理读片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医院陈晓端一、超常胎盘部位(exaggeratedplacentalsite,EPS)反应例1:女性,32岁,孕18周引产后阴道出血2月,刮宫2次,大出血入院。
第3次刮宫组织送病检。
镜检:破碎子宫内膜及平滑肌组织中有较多的滋养细胞浸润。
滋养细胞成单个、条索状、岛状或小片弥漫状,分布于平滑肌组织中,将肌纤维分离。
滋养细胞以中间型为主,呈圆形、椭圆形,胞浆丰富,半透明,弱嗜酸性,有的嗜碱性或双染性。
病理诊断是通过在活体上用钳取、搔刮、细针穿刺和切取等方法取得病变组织后,进行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诊断疾病。
病理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结果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生对病人所实施的治疗手段,意义尤为重大。
尽管在当前各种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出现了许多新型影像技术,但是病理诊断仍然是疾病中各种检查方法中最可靠的,有着“金标准”的称号,也是疾病的最终诊断。
由于病理诊断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客观或主观人为因素,临床医生与病理医生衔接工作时,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病理诊断的结果。
为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更好的进行病理诊断工作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①标本取材注意问题:在内窥镜下取材时,要善于识别病灶,应在病处与正常组织之间取材送检,切勿单纯地切取坏死组织送检;取材活检柑必须锐利,切勿过度挤压送检组织组织细胞严重变形无诊断意义;不得使用电灼作病理取材高温使组织变形、变异。
剖腹、剖胸病人做病检时,必须待冰冻快速切片结果出来之后方能关腹、关胸;子宫胜刮出物必须全部送检;体液、尿、脑脊液、痰等必须在两个小时内送检或冰冻保存,不得加入任何固定液。
②建立建全检查秩序:有些病理诊断技术是高科技技术,需要在高端医学设备下才能得到更为精确的诊断结果,但有的医院的病理检查项目是在检验科和中心试验室进行的,如果不遵循检查,那么会给患者误诊,轻则影响治疗,重则导致患者死亡。
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大一部分医院沿用传统的质量的控制方法,与现代化管理制度相脱节,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实际的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尽管有一少部分医院已经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开展中却又没有真正将完善的制度落实到实处,可以说是流于形式,种种原因都导致管理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所以,医院及其相关机构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结合以往的实际工作经验,制定出强有力的质量管理制度。
另外,相关管理要在行业内部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发布、质量控制中心进行实施和监督。
肾脏病理基础与读片技巧肾脏病理基础与读片技巧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肾脏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对肾脏疾病进行精确的病理学分类,为研究肾脏病病因发病机制提供条件,而且与临床密切结合,为肾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判断预后以及发现新病种提供依据,还可对移植肾有无排斥反应,排斥反应的类型以及严重程度,移植肾的急性肾小管坏死,环孢素中毒,复发和再发肾小球肾炎作出明确的诊断。
因此,作为一个肾脏内科医生掌握肾脏病理是一项必备技能,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虽然病理活动小组做了大量的讨论,但是仅少数站友参加了讨论。
值此园庆之际,版块开展“肾脏病理基础与读片技巧”的讨论,题目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大家可以就某一个知识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包括开展何种形式的讨论?肾脏病理的基础知识,读片技巧,病理与临床之间的联系,学习肾脏病理的心得体会等。
加分优惠。
说说光镜的四种常规染色。
1.HE染色:观察细胞种类和结构。
2.PAS染色:观察系膜基质的多少和细胞位置。
3.PASM染色:GBM和TBM为黑色,系膜基质为黑细丝状。
4.Masson染色:GBM和TBM,系膜基质为蓝色或绿色,细胞核及免疫复合物等特殊蛋白质为红色。
判断GBM是否增厚,可以和TBM比较。
首先肾脏病理一定跟临床结合起来才能正确指导诊断和治疗只重视某一方面是不够的,我认为临床医师结合病理是最好的,因为出发点不一样的,因为临床医师还要去治疗和考虑预后的。
另外,光镜、免疫荧光,组化,电镜需要结合起来,缺少任何一个均不行,如薄基膜肾病,没有电镜就不能诊断,IgA肾病,没免疫荧光就不能诊断。
光镜,四种染色必需具有,因为每种染色侧重点不一样,另外,刚果红需常规染色。
补充几点:1、六胺银染色对膜性肾病诊断有助;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CNA对于判断细胞是否处于增值状态有参考价值,而CD68对于判断急性炎细胞浸润及活化有参考价值;3、乙肝肾的诊断: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低,分子标记的方法又不甚普及,因此在肾组织发现表面抗原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