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肿瘤病理读片一
- 格式:pdf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5
病例34女,46岁,颊部肿物活检。
图24-1涎腺导管癌,中心粉刺状坏死图24-1涎腺导管癌,中心粉刺状坏死,及筛状结构。
图24-2腺导管癌,高倍。
图24-3涎腺导管癌。
图24-4涎腺导管癌,侵犯神经组织病理诊断:小涎腺导管癌少见,于1968年首先报道。
大多数在腮腺(约占80%),仅5%在口腔小涎腺。
表现为面部肿块,面神经受累。
来源于外分泌腺导管或多形性腺瘤恶变。
病理组织形态:类似乳腺导管癌,可以浸润。
乳头状、粉刺样、筛状。
免疫组化:CK、EMA、CEA均阳性。
预后:预后差,50%以上复发;易淋巴结转移,2/3远处转移到脑、肺、肾上腺、肝;77%诊断后3年死亡.预后与肿瘤大小,有无远处转移有关。
讨论:涎腺导管癌:通常见于老年男性患者,腮腺最为多发,也可见于颌下腺。
镜下类似于乳腺导管癌,可呈粉刺样、实性、筛状、乳头状或一般浸润性等多种表现。
免疫组化染色特征与导管型腺癌一致,呈角蛋白、CEA、B72.3和Lewis Y抗原阳性。
该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区域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多见,致死率达70%。
有些病例可发生与先存多形性腺瘤的基础上。
肿瘤的预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原位癌和浸润癌成分的相对比例,单一的导管内肿瘤行简单切除后常可复发,复发肿瘤可呈相同的导管内肿瘤,也可表现为浸润性肿瘤。
应当指出的是涎腺导管癌这一名称着重描述肿瘤的生长方式,而不代表肿瘤的解剖部位。
大多数发生与Stensen导管的癌并不是涎腺导管癌,而分别为粘液表皮样癌、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病例3955岁男性,盲肠息肉。
直径1.5 厘米58岁女性,升结肠息肉,直径1.2厘米病理诊断:无蒂锯齿状腺瘤( Sessile Serrated Adenoma)又称“无蒂锯齿状息肉” ( Sessile Serrated Polyp) ,不同于“锯齿状腺瘤”( Serrated Adenoma), 或者“增生性息肉”( Hyperplastic polyp) 。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病理科
张金库
2006,07,26
第一章呼吸系统
病例1
女,56岁,反复咳嗽、咯血10余年,加重3年。
胸片:双下肺支扩,左下肺明显。
大体:11×5×2cm和13×10×6cm肺组织2块,胸膜稍粗糙,切开可见支气管扩张达肺膜下,管壁增厚,粘膜粗糙,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多个切面未见明显肿物
及结节。
临床诊断:支气管扩张症
肺微小瘤可见呈实性增生的细胞巢
肺微小瘤支气管上皮被增生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取代CgA阳性,提示组织发生于神经内分泌细胞
肿瘤细胞CK呈阳性表达
病例诊断:肺微小瘤(tumorlet)
【讨论】
肺微小瘤:是多灶性细小的增生结节, 免疫学表明其发生于气道黏膜上皮的NECs -Kultschitzky 细胞。
WHO(2004年) 肺肿瘤的组织学分型中,将微小瘤定义为瘤样病变,与NECs 增生并列为一个标题。
并概述了 3 种类型的NECs增生,认为多数气道NECs 增生不是癌前病变,周围型类癌邻近黏膜上皮的NECs 增生是否为癌前病变不甚清楚,而弥漫性特发性NECs 增生(DIPNECH)的极少数病例,可伴发多发性微小瘤和一个甚至多发性周围型类癌,因此认为是类癌的癌前病变。
临床特点:
微小瘤常与能导致肺部严重纤维化的疾病相伴随,最常见于支扩, 也可见于叶内隔离肺,少数见于慢性间质性肺病和结核病。
病理特点:
大体微小瘤结节常为散在多发,可发生在一个肺叶,也可多个肺叶甚至双肺。
其数目可从几个至数十个。
肿瘤体积微小,大小仅数毫米,多数为镜下细胞
结节。
有时结节直径可达0.3 ~ 0.5 cm。
多分布在严重瘢痕化的肺叶内,位于病变的支气管附近或扩张的支气管壁旁、病变的细小支气管周围和纤维化的肺间质
中,甚至有的靠近血管。
镜下由短梭形或小圆形细胞构成。
呈簇状、巢状或索团状,常被纤维分隔,富含窦状血管,细胞核,染色深,无坏死及核分裂,肿瘤细胞不突破基底膜。
病程晚期,当增生的细胞突破基底膜并形成有纤维间质的肿瘤细胞巢时,传统上称为“微小癌”,肿瘤的体积达到或超过5mm时,即可诊断为类癌。
免疫表型:
阳性:CK、CK7、CgA、NSE、Syn ACTH(+) GRP(+)
阴性:LCA、CD34、CK20、TTF-1 S-100
鉴别诊断:
(1)细支气管上皮内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病变仅限于细支气管上皮内
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数目增多,可成细胞小结或呈线状排列,未穿透基底膜。
而微小瘤是支气管壁NECs增生所形成的小结节,并穿透了黏膜上皮基底膜。
多为镜下结节,最大结节须<0.5 cm 。
(2)类癌:肿瘤体积>0.5cm。
(3)小细胞癌:对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标本,由于组织小而局限,很可能将微小瘤误诊为小细胞癌,但后者细胞多形性更明显,核分裂活跃,有坏死灶。
预后:肺的类癌性微小瘤生长缓慢,很少转移,临床呈良性经过。
病例35
65女,上颌窦,鼻腔肿物
大体黄白色,质地软,有光泽,4x3x1cm。
嗜酸细胞乳头状瘤乳头表面被覆多层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的上皮细胞嗜酸细胞性乳头状瘤上皮细胞增生较活跃,胞浆内含有粘液包含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