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3.6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实际问题(连除和乘除混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实际问题(连除和乘除混合)》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连除和乘除混合两种情况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于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解决连除和乘除混合的实际问题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模糊的地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规律。
2.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律,能够解决连除和乘除混合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解决连除和乘除混合的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发现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连除和乘除混合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一家三口去餐厅吃饭,每人点了一份炒菜和一份汤,每份炒菜的价格是20元,每份汤的价格是10元,三人一共花了90元。
问三人一共点了多少份炒菜和汤?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分数除法的理解、运算顺序的掌握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来解决问题。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分数除法和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3.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3.实际问题情境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回零钱、制作食品时配料的比例等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分数除法和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来解决。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介绍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6课时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教学内容:课本第50页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0-13题。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揭示课题)二、教学例61、出示例6中的条件,引导理解题意。
(1)读题,理解题意。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①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板书:4/5×3=12/5(升)12/5÷3/10=8(杯)②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板书:4/5÷3/10 =8/3(杯)8/3×3=8(杯)3、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1)各自尝试列式。
(2)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4/5×3÷3/10 4/5÷3/10×3让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并指名板演。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5/8÷3/4÷5/7 ,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师板书计算过程。
5/8÷3/4÷5/7=()×()×()=()5、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1)在小组中说一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3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时3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实例分析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
引导发现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规律,实例分析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练习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律。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
4.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教课内容教课目的教课重难点教课准备教课过程一、复习引入第三单元第6课时(月日)NO:分数连除和乘除混淆教科书第50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0-13题。
联合生活中详细的情形使学生经历研究分数乘除混淆运知识和能力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淆运算的式题。
鼓舞学生用多种方法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育感情态度独立思虑、主动与别人合作沟通、自觉查验等学习习惯,与价值观获取一些成功的体验,加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课重难点:正确解答连除和乘除混淆运算式题。
教课难点:应用分数连除或乘除混淆运算解决应用题,掌握剖析思路。
课件增补与调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淆运算。
(揭露课题)二、指引研究1.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指引理解题目意思。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能够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经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能够获取什么新的信息?2.议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增添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能够倒多少杯?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想,看能不可以把结果算出来。
3)沟通: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①假如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板书:43=12(升)12÷3=8(杯)55510②假如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板书:4÷3=8(杯)8×3=8(杯)510333.这题假如列综合算式怎么列?(1)各自试试列式。
(2)指名报告,依据学生的报告板书:4×3÷34÷3×3510510让学生在书上达成计算,并指名板演。
4.教课“试一试”。
(1)出示:5÷3÷5,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847(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议论算法,师板书计算过程。
5÷3÷5=5×()×()=()84785.议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淆运算能够怎么计算?1)在小组中说一说。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一定的了解。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另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整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学生在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比如对于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计算法则的掌握等。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理解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存在着以下的困难:1.对于运算顺序的理解。
在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中,学生需要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2.对于计算法则的掌握。
在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进行计算,比如先将分数化为相同的分母,然后再进行计算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2.引导发现法。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进行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的顺序和规则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课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运算的思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灵活运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互相学习和借鉴。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探究结果进行讲解,理清运算的思路和规则。
5.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扬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6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6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主要讲述了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运算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练习题。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一块土地,先被分成6份,每份又被分成3份,最后每份都被种上了植物,请问一共种了多少份植物?”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分数连除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