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三节真菌
- 格式:ppt
- 大小:6.61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三节真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并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3. 知道真菌繁殖的方式;4. 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 从“观察与思考入手”,了解常见真菌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真菌的营养方式;2. 对于真菌的繁殖,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制作蘑菇的孢子印,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孢子印、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3内容,从而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真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学习,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2. 学会防霉,正确利用真菌,健康快乐地生活;3.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尝试理解科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如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生殖方式的特点;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3.观察能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1.“观察与思考”的组织教学;2.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用橘皮、馒头、面包片培养青霉和曲霉,新鲜的蘑菇,几种食用或药用真菌的形态挂图,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CAI课件(或投影片),指导学生制作子印,准备有关真菌的知识图片或录像,酵母菌结构挂图等。
学生准备:制备孢子印。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1.从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入题:师生齐唱:“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箩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提出问题:蘑菇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小姑娘采的蘑菇属于植物吗?你知道蘑菇的繁殖方式吗?学生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
2.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1)有的细菌能够引起食物的腐败,那么,烂橘皮上的长毛现象,久放在阴湿环境中的衣物上常常出现的霉斑,面包久置后出现的长霉现象等等是否也是由细菌引起的呢?(2)腐烂的水果常会散发出淡淡的酒味,和好的面团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会发酸变稀并有大量的蜂窝孔出现,这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在餐桌上常有香菇和木耳等,它们是植物吗?若不是植物,又是哪类生物?学生讨论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疑惑,由此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第四章第三节真菌聚焦目标(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并能说出真菌的营养方式(2)描述真菌的结构特点及繁殖方式生本课堂自主预习知识点一:各种各样的真菌1、真菌中除了多细胞的蘑菇和霉菌外,还有单细胞的种类,如酵母菌。
2、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真菌有害,例如使食品发霉的霉菌。
有些真菌有益,例如我们平常吃的蘑菇、木耳、香菇等。
知识点二:真菌的结构1、真菌的细胞结构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多细胞的真菌是由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如青霉和曲霉。
2、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所以,真菌和动植物一样,都属于真核生物;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属于原核生物。
3、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在营养物质表面上生长的,叫做直立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做营养菌丝。
知识点三:真菌的生殖1、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2、制作蘑菇的孢子印时,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以免散落的孢子被凤吹散。
3、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
合作探究(1)蘑菇有根、茎、叶吗?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没有,不需要。
因为它们的结构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是植物。
(2)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异养,腐生。
(3)真菌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什么样的环境更适宜它们的繁殖?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潮湿、温暖、有机物丰富的环境。
名师点拨典型例题例1.酵母菌与细菌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 )A.部有成形的细胞核B.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都是单细胞的D.都有液泡【名师点拨】此题在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酵母菌与细菌在结构上异同的基础上,了解酵母菌的结构特点。
酵母菌和细菌由于都是单细胞的微小生物。
所以容易将它们看成是同一种生物,而实际上,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生物类群,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它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它属于真核生物。
精选教课设计真菌章节课题第三节:真菌主备人学习目标1、描绘真菌的主要特色。
(重难点)2、说出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课准备学思练、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温故互查、导入新课以两人为一小组,相互表达以下知识点: 1.21、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饰演什么角色?2、谈谈细菌的大小、形态、构造、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有课本p75 页的想想、议一议导入新课。
二、自学怀疑、合作解疑自学教材 75 ~ 78 页的内容,解决以下问题,而后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1、平时生活中,常有的真菌有哪些?2、阅读课本 76 页实验,达成教材议论题。
(1)酵母菌的细胞构造有什么特色?(2)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态有什么特色?这个实验我们能够观看教课视频,让学生们认识酵母菌和青霉同时达成议论题。
3、说出真菌的细胞构造。
4、说出真菌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三、展现沟通、精讲点拨小组展现重难点问题,教师精讲点拨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点解说第三个问题和第六个问题,由于这两个问题学生们不简单理解,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特别是我们对真菌生活环境的解说和以及它有什么特色的解说,第六个问题是对于菌体的,为了惹起学生的兴趣,对这儿能够在讲堂经过教课视频或许图片让学生们看一下,以便加深学生对菌体和菌丝的理解。
四、讲堂反应、稳固拓展1-6 题为必做题,后边 4 题为选做题我们在讲堂受骗堂练习,让学生们检查讲堂上理解的状况,在这个环节中,能够让学生们兵教兵,兵练兵,对于学生共同出现的问题,老师要再一次的解说,对于基础的、基本的知识点要求全部学生掌握。
五、板书设计第三节真菌1.酵母菌、霉菌、蘑菇的构造:有细胞核,无叶绿体,多细胞种类的细胞连成菌丝。
2.真菌依赖现成有机物生活,喜温喜湿3.真菌用孢子生殖六、能力激活、直击会考老师依据讲堂,假如有时间的话,能够精选一两道试题进行解说,让学生们感觉一下会考试题。
七、评论激励八、拓展延长:制作孢子印九、作业部署1.让学生们达成学思练上,在讲堂上没有解决的试题。
《真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真菌的种类。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
学会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青霉的结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青霉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等。
学生准备:学案等。
四、教学过程:
竹荪、木耳、银耳、蘑菇等,被请
)显微镜观察
师出示图片:酵母菌、细菌细胞结构图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真菌(1)
(酵母菌)
构成
真菌种类
有益
有害。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三节真菌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三节《真菌》。
本章第一节内容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内容是《细菌》,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并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
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
所以本节教学充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三、教学理念营造开放的课堂教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转变。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霉菌和新鲜蘑菇及蘑菇的营养菌丝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团结与互助精神,认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
(2)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真菌。
难点:比较酵母菌和霉菌,总结归纳出真菌的结构特点。
【突破对策】1、展示图片,通过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入手,认识真菌的细胞结构。
2、展现实物,观看视频六、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述法、探究法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设计新课标强调“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我采用探究式教学,围绕“各种各样的真菌”,“真菌的结构”和“真菌的生殖”以生活和环境事件为载体,从实物入手,初步认识比较真菌的特征,再通过视频、图片,进而认识真菌的结构特征和生殖方式。
真菌知识点1:各种各样的真菌1.真菌的种类常见的真菌包括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单细胞真菌常见的有酵母菌等。
多细胞真菌包括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
2.几种常见的真菌(1)牛肝菌:菌盖较厚、肉质,呈浅红褐色,菌盖下面有无数小孔,是菌管的开口,菌柄粗壮。
牛肝菌生长在林间地上,与树根形成菌根,可以食用。
(2)香菇:也叫“冬菇”,香菇菌盖的表面呈褐色,上面有淡色的鳞片,菌肉厚,呈白色,菌柄白色,常弯曲,菌褶也呈白色。
新鲜的香菇,香气并不浓厚,在用火烤干或阳光晒干后,会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
香菇含有一般蔬菜所缺少的麦角甾醇,它可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D,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香菇生长在枯死的枫香等树木上,需要非常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子实体在立冬后至来年清明前形成。
香菇味鲜而香,是一种优良的食用菌。
(3)木耳:常见的大型食用真菌,木耳的子实体略呈耳形,胶质,有弹性,表面光滑或有脉状皱纹。
新鲜的木耳呈红褐色,干燥后强烈收缩,并呈深褐色以至近黑色。
木耳爽口清香,别具风味,具有益气强身、活血、止血和清痰的功能。
(4)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
银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胶质,半透明,柔软有弹性,由数片至10余片瓣片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
银耳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在我国分布广泛。
知识点2:真菌的结构1.酵母菌(1)结构:酵母菌是无色的、卵形的单细胞个体。
酵母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里面有明显的液泡。
(2)营养方式:腐生。
(3)出芽生殖:酵母菌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2.青霉(1)形态: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其菌丝有隔,青霉是多细胞生物。
青霉的菌丝,有的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菌丝;有的深入营养物质的内部,叫营养菌丝。
(2)结构:青霉的每个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
(3)营养方式:青霉的细胞内不含叶绿素,依靠营养菌丝从营养物质中吸收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
《真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真菌和其他生物的区别。
2.说出真菌的营养方式。
3.描述真菌的生殖过程。
(二)能力目标
学会制作蘑菇的孢子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真菌和人类关系的认识,学会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真菌的生殖过程。
难点:认识真菌和其他生物的区别,说出真菌的营养方式。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等。
学生准备:学案、新鲜蘑菇等。
种类、细胞的结构特点,初步了
菌能不能自
质来自于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
说出各部分名
:
师总结概括:
由于真菌细胞内不含叶绿体,
造有机物,所以必须从外界直接获取现成的有
机物来生活,这种营养方式是异养。
料,自己尝试制作孢子印。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真菌(1)
一、真菌的营养方式:异养
二、真菌的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酵母菌还可进行出芽生殖)
有益
三、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