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1
- 格式:docx
- 大小:15.58 KB
- 文档页数:2
总复习(一)判断题1.如果我们观察到面粉价格上升了,那么就可以预期到面包的供给曲线将左移。
()判断依据:2.牛肉可以做成牛排,牛皮可以制成牛皮鞋,所以牛排与牛皮鞋是替代品。
()判断依据:3. 如果一种商品满足一个消费者坏的欲望,说明该商品具有负效用。
()判断依据:4.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实际所得。
()判断依据:5. 边际产量曲线穿过平均产量曲线最高点并带动其下降。
()判断依据:6. A、B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和0.3,说明A国收入分配要比B国平等。
()判断依据:7. 政府增加投资就一定能增加一国国民的收入。
()判断依据:8.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判断依据:9. 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判断依据:10. 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判断依据:答1. 正确。
面粉涨价,提高了面包的成本,只有相应地提高价格,生产者才愿意提供涨价之前的面包数量,这就意味着供给曲线的左移。
2. 错误。
具有相似功能的物品才是替代品,牛排和牛皮鞋不是替代品。
3. 错误。
效用不包含伦理判断。
一种物品只要能给人带来满足感,它就有正的效用。
例如,毒品是不好的,但是它会令吸毒者愉快,对吸毒者来说,它就具有正效用。
4. 错误。
消费者剩余不是消费者的实际所得,它等于消费者的主观支付意愿与实际支付之间的差额,因此,消费者剩余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而不是实际所得。
5. 正确。
边际产量曲线穿过平均产量曲线最高点并带动其下降。
6. 错误。
基尼系数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7. 错误。
政府增加投资就一定能增加一国的产出。
8. 错误。
长期总供给曲线可分为水平、向右上方倾斜和垂直。
9. 正确。
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10. 正确。
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2022年《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期末总复习(1)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期末一、选择题:1.课程即教学科目,这种课程定义(C.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系统化选择及组织)2.课程即师生的对话,这种课程定义(B.强调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3.课程是指学生体验到的意义,这是(B.课程即学习者所获得的经验)对课程的定义。
4.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更强调幼儿自然发展的教师往往(C.进行更多的游戏活动)。
5.下列关于活动区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的理解,错误的是(D.活动以目标为中心的设计,数学教育的价值不太高)。
6.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不包括(D书写)7.方案教学的教育实践依据的哲学理论基础是(B实用主义)8.课程是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这表明幼儿园课程具有(B整体性)9.以下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基础学科的有(B社会学)10.蒙台梭利设计的课程反映的是(D经验论)哲学思想.11.在幼儿园活动的某段时间内安排幼儿进行纯游戏活动,教师不进行任何干涉,这属于(A游戏与教学的分离式结合)12.小组活动(C.一般让幼儿在自己的发展水平基础上以自己的速度完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13.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模式,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过程模式没有教育目标)14.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A随着活动在结构程度上的提高逐渐由可变和不确定转变为具体和固定不变)15.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运用一些操纵性材料,这是(D数学教学)的理论的主要观点.16.课程视为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是(C课程即目标)17.把课程视为预先所涉及的一种活动计划的是(C课程即教学计划)18.不属于我国对幼儿园课程典型定义的是(D交互活动)19.关于广义的幼儿园课程的理解,错误的是(D它是指幼儿园的教学科目)8.(对)游戏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错)在设计高结构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时,活动设计者往往会采纳生成性目标取向或表现型目标取向.10.(对)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看成幼儿学习活动的取向,其关注点是幼儿做些什么.11.(错)维果斯基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观点同皮亚杰是一样的,都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统一过程”12.(错)“数学是知识的建构”的观点强调数学是系统化的训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学期的数学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识记掌握1-20的阿拉伯数字,并进行加减乘除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口算水平。
3.通过练习应用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调动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阿拉伯数字。
1.认识1-20的阿拉伯数字,把数字与数量联系起来。
2.学习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日期和年份等。
第二部分:数学运算。
1.加减法口算,如16+4=、17-4=等。
2.认识乘法和除法运算符号,进行乘除基本练习。
第三部分:综合应用。
1.用1-20的数字进行大小比较。
2.根据题意进行综合运算,如买苹果、插秧等。
三、教学方法:1.板书、讲解和练习相结合,注重实践和有效性。
2.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拓展和探究。
3.小组合作、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1-20的阿拉伯数字,并进行大小比较。
1.教师板书1-20的阿拉伯数字,让学生跟读学习。
2.布置习题,让学生做出大于、小于、等于的大小比较。
3.随机抽几个同学回答,对答案并让其他同学评判正确性。
第二步:加减法口算。
1.教师出示加减法口算题目,进行快速口算练习。
2.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口算,检查作业并布置下一题。
第三步:认识乘除法运算符号,进行基本练习。
1.教师出示乘除法符号,让学生进行认知与记忆。
2.布置乘除法的基本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耐心。
3.进行乘除法的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
第四步:综合应用练习。
1.出示综合应用题目,如小明买苹果、小红插秧等。
2.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问题解决方法并展示结果。
3.通过小组竞赛、总结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口算速度慢、记忆力较弱、应用能力不足等。
湘教版初一数学期末总复习——第一章至第三章一. 教学内容:期末总复习——第一章至第三章二. 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一章的概念的理解,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有理数运算《代数式》一章的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列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去括号法则、一类代数式的加减、《图形欣赏与操作》这一章的概念及运用、简单几何体的对称性、三视图的画法、七巧板的拼摆。
难点:科学记数法,两负数的大小的比较、有理数的乘方与混合运算、用字母表示规律列代数式、去括号法则的运用、画三视图或通过立体图的三视图再去画立体图、拼七巧板、光源与投影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知识要点:1.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网络的回忆①正数和负数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假如向东走5米记为+5米,则向西走4米记作-4米,其中“+5米”与“-4米”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正数比0大,如4,6,19,π,……负数比0小,前面有一个“-”号,如-3,-7,-π,……0在此表示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有理数分类⎪⎪⎪⎪⎪⎪⎩⎪⎪⎪⎪⎪⎪⎨⎧⎪⎪⎪⎩⎪⎪⎪⎨⎧⎪⎩⎪⎨⎧------⎪⎩⎪⎨⎧⎪⎩⎪⎨⎧--- 08.523.15.0117542152.90.015.0001184531791980700131.a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如),,,,正整数(如整数有理数注意:分数中包含可以化成分数的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不可化成分数,它不包含在分数内,如π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是分数,当然也不是整数,所以π不是有理数。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08.277.04110152007.71.0215421.b③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
所有有理数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不一定是有理数。
期末压轴题总复习(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1.用长方形硬纸板做长方体盒子,底面为正方形.(1)每个长方形盒子有________个侧面,有________个底面;(2)长方形硬纸板以如图两种方法裁剪.A方法:剪3个侧面;B方法:剪2个侧面和2个底面.现有35张硬纸板,裁剪时x张用A方法,其余用B方法.①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裁剪出的侧面和底面的个数;②若裁剪出的侧面和底面恰好全部用完,问能做多少个盒子?2.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8,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填空:①A、B两点间的距离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②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为.(2)求当t为何值时,PQ=12AB;(3)当点P运动到点B的右侧时,PA的中点为M,N为P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P点,求PM﹣34BN的值.3.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是6,﹣8,M、N、P为数轴上三个动点,点M从A点出发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N从点B出发速度为点M的3倍,点P从原点出发速度为每秒0.5个单位长度.(1)求A、B两点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2)若点M向右运动,同时点N向左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M与点N相距30个单位长度?(3)若点M、N同时向右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M、N相遇?并求出此时点N对应的数.(4)若点M、N、P同时都向右运动,当点M与点N相遇后,点M、P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右运动,点N改变运动方向,以原来的速度向左运动,求从开始运动后,经过多长时间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4.某超市第一次用3600元购进了甲、乙两种商品,其中甲种商品80件,乙种商品120件.已知乙种商品每件进价比甲种商品每件进价贵5元.甲种商品售价为20元/件,乙种商品售价为30元/件.(注:获利=售价﹣进价)(1)该超市第一次购进甲、乙两种商品每件各多少元?(2)该超市将第一次购进的甲、乙两种商品全部销售完后一共可获得多少利润?(3)该超市第二次又购进同样数量的甲、乙两种商品.其中甲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不变,乙种商品进价每件少3元;甲种商品按原售价提价a%销售,乙种商品按原售价降价a%销售,如果第二次两种商品都销售完以后获得的总利润比第一次获得的总利润多260元,那么a的值是多少?5.某省公布的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听证方案如下:第一档电量第二档电量第三档电量月用电量210度以下,每度价格0.52元月用电量210度至350度,每度比第一档提价0.05元月用电量350度以上,每度比第一档提价0.30元例:若某户月用电量400度,则需交电费为210×0.52+(350﹣210)×(0.52+0.05)+(400﹣350)×(0.52+0.30)=230(元)(1)以此方案请你回答:若小华家某月用电量是300度,则这个月的电费为元?(2)如果按此方案计算,小华家5月份的电费为138.84元,请你求出小华家5月份的用电量.6.某商场经销的甲、乙两种商品,甲种商品每件售价60元,利润率为50%;乙种商品每件进价50元,售价80元.(1)甲种商品每件进价为元,每件乙种商品利润率为.(2)若该商场同时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60件,恰好总进价为2800元,求购进甲种商品多少件?(3)在国庆期间,该商场只对甲乙两种商品进行如下的优惠促销活动:打折前一次性购物总金额优惠措施少于等于450元不优惠超过450元,但不超过600元按售价的九折其中600元部分八点二折优惠,超过600元超过600元的部分打三折优惠.按上述优惠条件,若小华一次性购买乙种商品实际付款504元,求小华在该商场购买乙种商品多少件?7.点A、B、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a、b、c满足2(3)|12|0++-=,且a是绝对值最小b c的有理数.(1)a的值为,b的值为,c的值为;(2)已知点P、点Q是数轴上的两个动点,点P从点B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从点C出发,速度为2个单位/秒.①若在点P出发的同时点Q向左运动,几秒后点P和点Q在数轴上相遇?②若点P运动到点A处,动点Q再出发也向右运动,则P运动几秒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8.现象感知如图1,在数轴上,线段AB的中点为E,点E表示的数与点A、点B表示的数关系存在:482+=6;线段CD的中点为F,点F表示的数与点C、点D表示的数的关系也存在:512-+=﹣2归纳性质如图2,在数轴上,线段GH的中点为P.(1)如图2,在数轴上,点G、H、P表示的数分别为a,b,c,请猜想a,b,c的等量关系,请写出一等量关系式.小宇同学为了说明a,b,c的等量关系是正确的,采用了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设PG=PH=m,从而表示出G、H两点的数(含c和m).请完成小宇的说理过程.拓展应用(2)如图,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3,1,9,它们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1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向左做匀速运动,设同时运动的时间为t秒.若A,B,C三点中,有一点恰为另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求t的值.9.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省试行阶段电价收费制,具体执行方案如表:档次每户每月用电量(度)执行电价(元/度)第一档小于等于2000.55第二档大于200小于4000.6第三档大于等于4000.85某户居民五、六月份共用电500度,缴电费290.5元.已知该用户六月份用电量大于五月份,且五、六月份的用电量均小于400度.问该户居民五、六月份各用电多少度?10.如图,一块长为5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一块长为4厘米,宽为1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与一块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纸板以及另外两块长方形纸板,(1)用含a的式子表示图形左上角长方形的长AG= 厘米,宽AE= 厘米.(2)用含a的式子表示大图形边AD= 厘米,边AB= 厘米,若恰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问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参考答案1.(1)4,2;(2)①侧面(x +70)个,底面(70-2x )个②21个. 【分析】(1)根据长方体的性质求得答案; (2)①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即可;②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每个长方形盒子有4个侧面,有2个底面; 故答案为:4,2;(2)①A 方法剪3x 个侧面,B 方法剪()235x -个侧面和()235x -个底面32(35)70x x x +-=+,()235702x x -=-∴共有侧面()70x +个,底面()702x -个②根据已知条件可得7070242x x+-= 解得14x =1470=214+∴答:裁剪出的侧面和底面恰好全部用完,能做21个盒子.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的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1(①10(3(②(2+3t(8(2t((2(t=1或3((3(5 【分析】(1((根据点A 表示的数为﹣2,点B 表示的数为8,即可得到A 、B 两点间的距离以及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依据点P ,Q 的运动速度以及方向,即可得到结论; (2)由t 秒后,点P 表示的数﹣2+3t ,点Q 表示的数为8﹣2t ,于是得到PQ=|((2+3t(((8(2t(|=|5t(10|,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依据PA 的中点为M ,N 为PB 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P 点,运用线段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得到PM ﹣34BN 的值.【详解】解:(1(①8(((2(=10((2+12×10=3(②由题可得,点P表示的数为﹣2+3t,点Q表示的数为8(2t((2(∵t秒后,点P表示的数﹣2+3t,点Q表示的数为8(2t(∴PQ=|((2+3t(((8(2t(|=|5t(10|(又PQ=12AB=12×10=5(∴|5t(10|=5(解得:t=1或3(∴当t=1或3时,PQ=12AB((3(∵PA的中点为M(N为P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P点,∴MP=12AP=12×3t=32t(BN=23BP=23(AP(AB(=23×(3t(10(=2t(203(∴PM(34BN=32t(34(2t(203(=5(【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和数轴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移动与点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3.(1)14;(2)4;(3)7秒,此时N点对应的数是13;(4)23秒或7秒或403秒【分析】(1)由题意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B两点的距离;(2)根据题意设经过x秒点M与点N相距30个单位,由点M从A点出发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N从点B出发速度为M点的3倍,得出x+3x+14=30求解即可;(3)由题意根据追及问题即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差求出点M、N相遇时间,进而代入时间得出点N对应的数;(4)根据题意设从开始运动后,相遇前经过t秒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或相遇后经过t秒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根据PM=PN列出方程,进而求解即可.【详解】解:(1)∵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是6,-8,∴A、B两点的距离为6-(-8)=14.故答案为:14;(2)设经过x秒点M与点N相距30个单位.依题意可列方程为:x+3x+14=30,解方程,得x=4.答:经过4秒点M与点N相距30个单位;;(3)点M与点N相遇的时间为14÷(3﹣1)=7秒,此时N点对应的数是﹣8 + 7×3=13;(4)点M与点N相遇的时间为14÷(3﹣1)=7秒,设从开始运动后,相遇前经过t秒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依题意可列方程为:0.5t-(-8+3t)=6+t-0.5t,解得t=23,设从开始运动后,相遇后经过t秒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依题意可列方程为:(t+6)-0.5t=0.5t-[13-3(t-7)],解得t=403.所以23秒或7秒或403秒,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以及数轴直观解决问题即可.4.(1)该超市第一次购进甲种商品每件15元,乙种商品每件20元;(2)该超市将第一次购进的甲、乙两种商品全部销售完后一共可获得1600元的利润;(3)a的值是5.【分析】(1)设该超市第一次购进甲种商品每件x元,乙种商品每件(x+5)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利润公式求出总利润即可.(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设该超市第一次购进甲种商品每件x元,乙种商品每件(x+5)元.由题意得80x+120(x+5)=3600,解得:x=15,x+5=15+5=20.答:该超市第一次购进甲种商品每件15元,乙种商品每件20元.(2)该超市将第一次购进的甲、乙两种商品全部销售完后一共可获得的利润=80×(20﹣15)+120×(30﹣20)=1600元.答:该超市将第一次购进的甲、乙两种商品全部销售完后一共可获得1600元的利润.(3)由题意得80×[20(1+a%)﹣15]+120×[30(1﹣a%)﹣(20﹣3)]=1600+260,解得:a=5.答:a的值是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销售问题,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1)160.5;(2)小华家5月份的用电量为262度.【分析】(1)根据300度在第二档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第二档的电费求法列方程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小华家8月用电量为300度,需交电费210×0.52+(300-210)×(0.52+0.05)=160.5(元).故需交电费160.5元;故答案为:160.5;(2)月用电量为210度时,需交电费210×0.52=109.2(元)月用电量为350度时,需交电费210×0.52+(350-210)×(0.52+0.05)=189(元),所以小华家5月份的用电量在第二档.设小华家5月份的用电量为x度,则210×0.52+(x-210)×(0.52+0.05)=138.84,解得x=262.答:小华家5月份的用电量为262度.【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读懂题目信息,理解阶梯电价的收费方法和电费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1)40,60%;(2)20件;(3)7件或8件【分析】(1)设甲的进价为x元/件,根据甲的利润率为50%,求出x的值;(2)设购进甲种商品x件,则购进乙种商品(500−x)件,再由总进价是280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打折前购物金额超过450元,但不超过600元,②打折前购物金额超过600元,分别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设甲的进价为x元/件,则(60−x)=50%x,解得:x=40.故甲的进价为40元/件;乙商品的利润率为(80−50)÷50=60%.故答案是:40;60%;(2)设购进甲种商品x件,则购进乙种商品(500−x)件,由题意得,40x+50(60-x)=2800,解得:x=20.即购进甲商品20件.(3)设小华打折前应付款为y元,(若打折前购物金额超过450元,但不超过600元,由题意得0.9y=504,解得:y=560,560÷80=7(件),(若打折前购物金额超过600元,600×0.82+(y-600)×0.3=504,解得:y=640,640÷80=8(件),综上可得小华在该商场购买乙种商品件7件或8件.【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找到等量关系,利用方程思想求解.7.(1)0,-3,12;(2)①3秒;②11或15秒【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求出bc 的值,根据a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即可求出a 的值; (2)①设t s 后P 和Q 相遇,根据两人相遇一共走的路程即为BC 的长,即可得到答案; ②分P 在追上Q 前和P 在超过Q 后两种情况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a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a =0,∵()23120b c ++-=,()230b +≥,120c -≥,∴30b +=,120c -=,∴3b =-,12c =;故答案为:0,-3,12;(2)(设t s 后P 和Q 相遇,由题意得(3+2)t =12-(-3),解得t =3,∴3秒后点P 和点Q 在数轴上相遇(设P 点运动ts ,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B 表示的数是-3,A 表示的数是0,(AB =3,∴P 运动到A 的时间为1s ,即Q 在P 出发1s 后再出发,若P 在追上Q 前:3t +2=2(t -1)+12-(-3),解得t =11,若P 在超过Q 后:3t -2=2(t -1)+12-(-3),解得t =15,∴P 运动11秒或15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的意义,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题意求出a 、b 、c 的值.8.(1)2a b c +=,见解析;(2)1秒或4秒或16秒 【分析】(1)用c m 、表示出点G H 、,然后求解即可;(2)分三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当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A 是线段BC 的中点时,分别求解即可.【详解】(1)2a b c +=;理由:H 点:b =c +m ,G 点:a =c -m , 2222a b c m c m c c +-++===,即2a b c +=. (2)运动t 秒后A 、B 、C 三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 :-3-2t ,B :1-t ,C :9-4t ①当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时:32941,12t t t t --+-=-= ②当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时:32194,42t t t t --+-=-= ③当点A 是线段BC 的中点时:94132,162t t t t -+-=--= 综上所述,t 的值为1秒或4秒或16秒.【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的有关应用,涉及了用数轴表示数,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中点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数轴的有关性质,正确求解.9.五月份用电190度,六月份用电310度.【分析】根据两个月份用电量共是500度,可知每个月用电量不可能都在第一档,根据题意用电量又都小于400度,且六月份用电量大于五月份用电量.分两种情况来讨论.(1)五月份用电量小于200度(2)五月份用电量大于200度,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五月份用电量为x ,则六月份用电量为500-x ,且500-x >x .(1)当五月份用电量x <200时,六月份用电量500-x 一定大于200.根据题意可列方程:0.55x +0.6(500-x )=290.5解得x =190,所以五月份用电量为190度.所以六月份用电量为500-190=310度.(2)当五月份用电量x >200,且六月份用电量为500-x >200.根据题意可列方程:0.6x +0.6(500-x )=290.5方程无解,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察了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总价=单价×数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1)(1+a),(5-a);(2)(9-a),(3+a),36平方厘米【分析】(1)根据图形可得AE=GH=NG-NH=BQ-NH=5-a,AG=EH=EF+FH=1+a;(2)根据图形可得AD=AE+ED=5-a+4=9-a,AB=AG+2=3+a,由AD=AB求出a的值,从而可得大正方形的面积.【详解】解:如图所示,∵四边形NMFH是正方形,∴NH=FH=a,又EF=1,∴AG=EH=EF+FH=1+a,AE=GH=NG-NH=BQ-NH=5-a,故答案为:(1+a),(5-a);(2)根据图形可得AD=AE+ED=5-a+4=9-a,AB=AG+2=3+a,∵AD=AB,∴9-a=3+a,解得,a=3,∴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是6×6=36(平方厘米),答:大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9-a),(3+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Ⅰ、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写单词1、Not e very interested in the movie.2、Lucy s eems a little unhappy just now.3、“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I often say to m yself .4、The TV show makes me feel very b ored.5、Good chances always hide s omewhere around us ,waiting for us to find them.6、Can you read aloud by y ourself.7、It s eems that they’re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8、I improve my English by keeping d iaries every day.9、There are many p igs and h ens on the farm.10、I need s omeone to help me.11、—Is e veryone here today ? —No, Wang Lin and Zhang Ping are both ill.12、Money is not e verything.13、—Do you have anything to say ? —No,I have n othing to say.14、—Would you likes something to eat? —Yes, please.15、The vegetables seem to be (be) quite expensive recently.Ⅱ单项选择( B )1、I don’t want to go to the party because I know people there.A.a fewB. fewC. littleD.a little( A )2、—Who can work out the problem?—Oh,the problem is too difficult, so only can do it.A.a fewB. fewC. littleD.a little(A)3、She has friends. She always plays by herself.A、few B. a few C. little D.a little(B)4、—Did you go to Central Park yesterday?—. I did my homework at home.A.Yes, I didB.No, I didn’tC.Yes, I wasD.No, I wasn’t(B)5、—Look, There is a talk show on TV now.—hmm... It interesting.A.seemB. seemsC.seem likeD.look like(B)6、—How do you like the movie?—I think it’s great , but my brother feels it is very .A.boredB. boringC.relaxedD.relaxing(D)7、—Help to some candies, children . —Thank you.A.YouB.yourC.yourselfD.yourselves( C )8、—Who teaches music?—Nobody, I teach .A.mine;myselfB.your;myselfC.you;myselfD.you;yourself (A)9、As a child, I would sit for hours by the river doing ,simply daydreaming.A.NothingB.Better notC.I’m afraid notD.Of course not (D)10、—Would you mind my turning up the TV?The New Year concert begun.—. Just go ahead .A.Please don’tB.Better notC.I’m afraid notD.Of course notⅢ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1、假期你去哪里了?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2、—你们上个月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吗?—是的,文明在哪里拍了相当多的照片。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1单元》必记知识点一、字词盘点1.难读的字:1.擦(cā)2.戚(qī)3.腻(nì)4.匙(chí)5.脉(mò)6.栖(qī)2.难写的字:1.眨:部首是“目”,右边是“乏”。
2.燃:左窄右宽,注意不要少写“然”右上角的点。
3.腻:左窄右宽,注意右边“贰”两短横在“弋”的下面。
4.褐:左窄右宽,部首是“衤”,不是“礻”。
5.盈:上边是“乃”+“又”,下边是“皿”。
二、课文内容理解1.《长江之歌》1.主题:赞颂长江的宏伟、壮观,抒发中华儿女对长江母亲的热爱、依恋之情。
2.诗歌中的“你”指长江,采用第二人称来写,使诗歌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3.中心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 这句话总结了全诗,深化了中心。
4.诗歌围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气势磅礴”、“奉献巨大”五个方面描写长江。
2.《北京的春节》1.主题:通过朴实无华而又充满京味儿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体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2.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详写,其余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写作技巧与手法1.《长江之歌》1.手法:反复。
作用:强化语言的节奏感,增强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的情感。
2.《北京的春节》1.语言特点:朴实无华而又充满京味儿。
四、拓展知识点1.描写长江的诗句: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描写长江的成语:1.气贯长河、万马奔腾、气吞山河、一泻千里。
3.我国的名山大川:1.长江、黄河、泰山、衡山、华山、嵩山。
4.长江与黄河:1.长江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