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方1.5.2科学记数法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第1课时)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正确区分幂的底数与指数.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能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乘方的意义,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教学难点】理解一个负数的奇次幂和偶次幂的符号,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41~P4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一)乘方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2.在式子a n(n为正整数)中,a叫底数,n叫指数,a n叫幂.读作a的n次方或a的n 次幂.3.在94中,底数是9,指数是4,读作9的4次方,或9的4次幂.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的一次方.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4.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5.计算:(1)(-3)4;(2)-34;(3)⎝⎛⎭⎫-233; (5)(-1)2018. 解:(1)原式=81. (2)原式=-81. (3)原式=-827. (4)原式=1. (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计算:(1)(-2)100+(-2)101;(2)(-0.25)2017×42018.【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观察算式的特点,利用乘方的意义进行简算.【解答】(1)原式=(-2)100+(-2)×(-2)100=(1-2)×(-2)100=(-1)×2100=-2100.(2)原式=(-0.25)2017×4×42018=(-0.25×4)2017×4=(-1)2017×4=(-1)×4=-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灵活运用乘方的定义的逆应用,把底数相同的幂转化成指数也相同后,再逆应用运算律解答问题.【例2】计算:(1)-14+|3-5|-16÷(-2)×12; (2)6×⎝⎛⎭⎫13-12-32÷(-12).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解答】(1)原式=-1+2-16×⎝⎛⎭⎫-12×12=-1+2+4=5.(2)原式=6×13-6×12-9×⎝⎛⎭⎫-112 =2-3+34=-14.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一根长1 m 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剪后剩下的绳子长度为( C )A.⎝⎛⎭⎫123 mB .⎝⎛⎭⎫125 m C.⎝⎛⎭⎫126 mD .⎝⎛⎭⎫1212 m2.计算:(1)⎝⎛⎭⎫-172; (2)-1.52;(3)8+(-3)2×(-2);(4)-14-16×[2-(-3)2]; (5)-33+(-1)2018÷16+(-5)2; (6)(-0.125)2016×82018.解:(1)原式=149. (2)原式=-2.25. (3)原式=-10. (4)原式=16. (5)原式=4. (6)原式=64.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阅读下列材料:求1+2+22+23+...+22017的值,可令S =1+2+22+23+...+22017,则2S =2+22+23+24+ (22018)所以2S -S =22018-1,故S =22018-1.仿照以上推理,求1+5+52+53+…+52017的值.【互动探索】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设S =1+5+52+53+…+52017,用5S -S 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设S =1+5+52+53+ (52017)则5S =5+52+53+54+ (52018)所以5S -S =52018-1,故S =52018-14.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方,读懂题目提供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整体思想的利用.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的定义负数的奇、偶次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2 科学记数法(第2课时)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和特征,能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一些大数,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普遍存在以及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同时增强活动性和趣味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表现出一丝不苟的精神.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教学难点】掌握10n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n与数位的关系.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44~P4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把下面各数写成幂的形式.(1)100=102;(2)1000=103;(3)10000=104;(4)100000=105.2.一个大于10的数都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的取值范围是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n是正整数,用这种方法表示数叫做科学记数法.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时,整数的位数与10的指数的关系是整数位数-1=指数.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24 800 000;(2)-5 764.3;(3)361万.【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科学记数法中的n怎样确定?【解答】(1)24 800 000=2.48×107.(2)-5 764.3=-5.7643×103.(3)361万=3 610 000=3.61×106.【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对于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有理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a是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后的结果,n是比原数整数位数少1的正整数.【例2】将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1)1.2×105;(2)2.3×107;(3)3.6×108;(4)-4.2×106.【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怎样确定位数?【解答】(1)1.2×105=120 000.(2)2.3×107=23 000 000.(3)3.6×108=360 000 000.(4)-4.2×106=-4 200 00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绝对值大于10的有理数化成原数时,只需把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即可,不足的用零补充.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2017年,山西省接待入境游客95.71万人次,实现海外旅游创汇3.5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38%、10.32%;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338.6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49%、26.27%.实现旅游总收入约5360亿元,同比增长26.21%.数据536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B)A.0.536×1012元B.5.36×1011元C.53.6×1010元D.536×109元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下列各数.(1)30 060;(2)15 400 000;(3)123 000.解:(1)3.006×104.(2)1.54×107.(3)1.23×105.3.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1)2.01×104;(2)6.070×105;(3)-3×103.解:(1)20 100.(2)607 000.(3)-3000.活动3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1)-3.65×105与-1.02×106;(2)1.45×102017与9.8×102018.【互动探索】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对比比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方法.【解答】(1)|-3.65×105|=3.65×105,|-1.02×106|=1.02×106.因为1.02×106>3.65×105,所以-3.65×105>-1.02×106.(2)因为9.8×102018=98×102017,98>1.45,所以1.45×102017<9.8×102018.【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比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时,利用乘方的意义,把10的指数转化成相同的,然后比较a 的大小,若a 大,则原数就大;若a 小,则原数就小.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科学记数法⎩⎪⎨⎪⎧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还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比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3 近似数(第3课时)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过程与方法】在认识、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近似数的使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意义.【教学难点】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按给定的精确度或有效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45~P46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在现实生活与生产实践中,能准确地表示一些量的数,称为准确数;近似数是与实际的准确数非常接近的数.2.下列各个数据中,哪些数是准确数?哪些数是近似数?(1)小琳称得体重为38千克;(2)现在的气温是-2 ℃;(3)1 m等于100 cm;(4)教窒里有50张课桌;(5)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解:(1)小琳称得体重为38千克,是近似数.(2)现在的气温是-2 ℃,是近似数.(3)1 m等于100 cm,是准确数.(4)教室里有50张课桌,是准确数.(5)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是近似数.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按照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238(精确到0.001);(2)2.605(精确到0.1);(3)20 543(精确到百位).【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精确度?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解答】(1)0.0238(精确到0.001)≈0.024.(2)2.605(精确到0.1)≈2.6.(3)20 543(精确到百位)≈2.05×10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近似数一般是由四舍五入得到的,当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时,近似数的末位数字0不能省略.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近似数32与32.0的精确度相同B .近似数5万与近似数5000的精确度相同C .近似数0.0108有3个有效数字2.近似数1.02×105精确到了千位.3.把489 960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个有效数字是4.90×105.4.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按括号中的要求取近似数:(1)0.6328(精确到0.01);(2)7.9122(精确到个位);(3)130.96(精确到十分位);(4)46 021(精确到百位).解:(1)0.63. (2)8.(3)131.0. (4)4.60×104.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有理数x 的近似值是5.40,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互动探索】如果近似值5.40是“四舍”得到的,那么原数x 最大是5.4+0.004=5.404;如果近似值5.40是“五入”得到的,那么原数x 最小是5.40-0.005=5.395.原数x 的取值范围是5.395<x <5.404.【答案】5.395<x <5.40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考查了准确值的取值范围,如果近似值是“四舍”得到的,那么原数最大;如果近似值是“五入”得到的,那么原数最小.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近似数⎩⎪⎨⎪⎧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精确度、有效数已知近似数求原数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1.5.2科学记数法1.5.3近似数课堂练习知识点一:科学记数法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800000,56000000,-7400000.知识点二:由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转化为一般形式的数2.⑴4×107⑵7.04×105⑶-3.96×106知识点三:比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3.比较大小(填“>”、“=”、“<”)⑴3.872×103 3.872×104⑵4.8×1015 3.82×1015⑶2.46×109 8.7×108⑷-4.03×103-3.8×104知识点四:由精确度取近似值4.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⑴0.00356 (精确到万分位)⑵61.235 (精确到个位)⑶1.8935 (精确到0,001)⑷1.99635 (精确到0,01) 知识点五:精确度5.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1)56.8;(2)0.00108;(3)8.5万.当堂达标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2.亚运会火炬传递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进行,其传递总路程约为1370000千米,这个路程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 .B .C .D .3.若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647×105 ,则原数是().A.12647B. 126470C. 1264700D. 126470004.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4.007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精确到千分位B.精确到千位C.它精确到万位D.它精确到十位5.比较大小:____(用“>”、“<”或“=”填空).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光速为300000000米/秒;(2)截止2009年5月底,我国股市开户总数约95000000;(3)海洋表面积约为326000000平方千米;7.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0.0156(精确到千分位);(2)48020000(精确到十万位);(3)3.2583(精确到0.01);(4)0.0345(精确到0.001).课后作业1.下列语句中的数据,是近似数的是()A.某校有女生762人B.小明家今天支出42.8元C.今天最高温度是36℃D.语文书有182页.2.数据2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6×10n,则n 的值是().A. 2 B. 3 C. 4 D. 53.数23.0是由某数按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则下列各数中可能是这个数的是().A.22.85B.23.04C.22.948D.23.054.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中,精确到千位的是().A.2.5万B.35万C.2008D.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⑴1382000000=;⑵-100000=;⑶13亿=;⑷345×106=;6.写出以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⑴3.726×106=;⑵-3.058×107=7.近似数0.048精确到位,近似数13.5万,精确到___位.8.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内的要求对下列各数求近似值:⑴3.5952(精确到0.01) ;⑵23.45(精确到个位) ;⑶4.736×105(精确到千位) ;9.比较-5.64×109与-1.02×1010的大小.1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 自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至少有71920名大学生走进西部成为志愿者,支援西部建设;(2) 沈阳市计划从2016年到2018年新增林地面积2530000平方米.拓展探究1.如果规定:0.1==10-1,0.01==10-2,0.001==10-3,….(1)你能用幂的形式表示0.0001,0.00001吗?(2)你还能将0.000001768表示成a×10n的形式吗?(其中1≤a<10,n是负整数)1.5.2科学记数法1.5.3近似数参考答案课堂练习1.104;8×105;5.6×107;-7.4×1062.⑴40000000;⑵704000;-39600003.⑴<;>;>;>4.⑴0.0036;⑵61;⑶1.893;⑷2.005.(1)精确到十分位;(2)精确到十万分位;(3)精确到千位.当堂达标1. 2.D. 3.B. 4.D 5.<6.解:(1);(2);(3). 7.解:(1)0.016 ;(2);(3)3.26 ;(4)0.035.课后作业1.C 2.C 3.B 4.A.5.⑴1.382×109;⑵-105;⑶1.3×109⑷3.45×108 6.⑴3726000;⑵-30580000 7.千分;千.8.⑴3.60;⑵23;⑶4.74×1059.解:∵ 5.64×109<1.02×1010∴-5.64×109>-1.02×101010.解:(1);(2).拓展探究1.解:(1)10-4,10-5;(2)1.768×10-6.。
科学记数法
学习目标:
、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体会科学记数法的好处,会用科学记数表示绝对值大于的数;
、弄清科学记数法中的指数与这个数的整数位数的关系。
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的数;
难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一、自主学习:
、展示你收集的你认为非常大的数,与同学交流,你觉得记录这些数据方便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如太阳的半径、光速,日前世界人口等,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的困难,先看的乘方的特点:
210100= 3101000= 610= 910=
10=n …(在后面有 个)
对于一般的大数如何简单地表示出来?
3=× 83=×10
6961000 6.96==×× 56.9610=×
读作乘的次方(幂)
、科学记数法: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的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是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谨记三点:
()弄清×10n
中的的取值范围
()正确确定×10n 中的的值,当所记数大于时,是 且等于所记数的整数位数 。
()会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
提醒:符号与原数的符号相同,如:将37000-科学记数时,为 3.7-而不是3.7。
二、合作探究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 ; ; 2887.6-; 30900000-;
、第五次人口普查知山西省人口总数约为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多少人?
、太阳直径为61.39210×千米,其原数为多少米?
三、学以致用: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
、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原数分别是什么数?
、下列各数,属于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是。
、、、、
、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太原到北京的距离为㎝,将实际距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四、能力提升: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约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试比较这两个速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