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的确定
- 格式:pdf
- 大小:172.09 KB
- 文档页数:5
2020.21科学技术创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邓丽君(山东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000)1概述城市轨道交通因其运输量大、安全、准时、高效、环保等优势,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达6730.27公里[1]。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已由单一线路逐渐发展成为了纵横相互交错的轨道交通网络,轨道交通线路呈现出客流运输量大、网络结构复杂、突发事件影响大等特点[2]。
因而以往采用的单一交路、站站停车的列车运行方式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化的线路客流需求。
2列车开行方案研究列车开行方案包括列车交路计划和列车停站方案。
列车开行方案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决定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运营企业的效益。
2.1列车交路计划列车交路计划是指根据运营组织的要求及运营条件的变化,按列车运行图的规定或由行车调度员指挥列车按规定的区间运行、在指定的车站折返的列车运行方案[3]。
列车交路计划一般分为常规交路和特殊交路两种。
2.1.1常规交路常规交路又称为大交路或者长交路(如图1所示),是列车从始发站运行到终点站,在终点站折返,为全线各站提供运输服务。
长交路的优点为对中间站折返设备要求不高、行车组织方式和客运组织要求都比较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区段客流量不均衡的因素,如果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区段客流不均衡程度高,采用单一长交路会造成运能的浪费。
国内开通的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目前都采用这种交路运营模式。
图1长交路2.1.2特殊交路特殊交路又分为衔接交路、交错交路、混合交路和Y 型的交路。
衔接交路是两个以上的短交路组合而成(如图2所示),短交路(又称小交路)是列车在某一固定区段内运行,在具有条件的中间站折返,它专为某一区段乘客提供服务。
对于区段客流不均衡程度高的线路来说采用衔接交路比较经济,能满足不同区段的客流需求。
但衔接交路要求衔接的中间站要具有两个方向的折返设备,还要有方便的换乘条件。
轨道交通开行方案一、引言轨道交通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轨道交通开行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探讨轨道交通开行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线路规划、列车编组、运营频次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二、线路规划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是整个开行方案的基础,它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规划:线路规划需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满足城市不同区域的交通需求,包括繁华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园区等。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避免盲目扩建和重复建设。
2.交通流量分析:通过交通流量分析,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起止点、途经点以及运营方式。
分析交通流量可以结合城市人口分布、工作、学习、购物等流动情况,设计合理的线路。
3.环保因素:在线路规划中,需考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选择经过或贯穿繁华商业区、住宅区等地方时,要特别注意降噪、减振和防尘等措施的采用,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换乘方便性:设计线路时要考虑到与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方便性,使乘客在不同交通工具之间能够快速、便捷地换乘,提高出行效率。
三、列车编组轨道交通列车的编组是指列车的长度和每节车厢的功能布局。
在列车编组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车厢数量:根据运营需求和交通流量分析,确定列车的车厢数量。
车厢数量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乘客的乘坐体验。
2.车厢功能布局:根据乘客的需求,设置不同功能的车厢。
例如,设置空调车厢、无障碍车厢、婴儿车厢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乘车需求。
3.设施配置:确定列车内各种设施的配置,包括座椅布局、扶手、车门位置等。
这些设计要考虑到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4.列车长度:根据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需求和站台长度,确定列车的长度。
长度过长可能会导致站台容量不足;长度过短可能会导致乘客拥堵和站台运行效率低下。
四、运营频次轨道交通的运营频次是指列车在一定时间内的发车间隔时间。
运营频次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交通流量需求:根据交通流量分析和日常客流预测,确定不同时间段的运营频次。
列车开行计划编制(1)编制资料:某城市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计划年度某日的客流资料如下:1)地铁2号线早高峰小时(7:00~8:00)站间客流数据。
2)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分布比例如图1,比例数据自行测定。
3)列车编组为6辆,A型车辆定员为310人;4)线路断面满载率,早高峰时为110%,在其他运营时间为90%。
5)全线采用单一交路,首末站折返。
(2)编制步骤及要求1)编制全日行车计划:计算早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计算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计算营业时间内分时应开行的列车数;计算各时间段发车间隔时间。
2)最终确定全日行车计划:确定分时列车数及间隔时间;全天开行列车数;早高峰最大输送能力。
3)全线采用一个列车大交路,站站停模式,两端折返方式为站后折返,画图表示。
4)A-H上下行旅行时间均为802s,折返时间均为120s,计算列车全周转时间。
5)确定运用车辆数。
如果在修车按10%计,备用列车为2列,计算该线路车辆保有量。
图1.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分布比例断面客流量=上一断面客流+该站上车人数-下车人数如,上行方向BC断面客流量=18099+11432-2341=27190;其他计算方式相同根据图1,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分布比例一次取值为:0.19,0.42,1,0.74,0.48,0.5,0.64,0.58,0.54,0.56,0.68,0.84,0.61,0.42,0.3,0.25,0.22,0.15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最高单向断面客流量×分时最大断面客流分布比例。
由表2得,最高单向断面客流量为29543,5:00~6:00的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29543×0.19=5613(四舍五入取整),其他计算方法相同表4 分时开行列车数高峰小时列车定员=310×6×1.1=2046其他运营时间列车定员=310×6×0.9=1674开行列车数=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列车定员,如5:00~6:00开行列车数=5613÷1674=4(向上取整),其他计算方法相同表5全日行车计划行车间隔=60/列车对数,如5:00~6:00的行车间隔=60÷4=15min,其他计算方法相同表6. 最高峰小时运输能力。
城轨初期运营方案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城轨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正在逐步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轨初期运营方案,是指城市轨道交通在项目规划、建设完成后,开始初次运营的方案。
本文将围绕城轨初期运营方案展开详细阐述。
一、城轨初期运营目标城轨初期运营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轨道交通项目顺利投入商业运营,并且能够为城市交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确保运营安全、确保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乘客的出行需求。
二、城轨初期运营的主要内容1. 运营准备工作城轨初期运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运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乘务人员培训、设备设施调试、线路联调、运行图制定、票务系统建设等。
需要与施工单位、运营单位等各方密切合作,确保相关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运营方案的制定在城轨初期运营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运营方案,包括线路运行图、列车运行频次、站点管理等。
同时,需要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协商,确定相关的运行规则、票价标准、运营监管措施等。
3. 安全保障措施城轨初期运营时,安全保障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需要确保列车、站点、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关的演练。
同时,需要加强乘客教育,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
4. 服务质量提升城轨初期运营时,需要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包括列车内部整洁卫生、站点的舒适度、乘客服务态度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乘客意见的收集和反馈,及时解决乘客的问题和建议。
5. 运营监管措施城轨初期运营时,需要建立健全的运营监管体系,确保运营行为合规。
同时,还需要做好公众宣传和政策倡导工作,引导乘客文明出行,促进城轨交通的良性发展。
三、城轨初期运营方案实施过程1. 运营准备工作城轨初期运营前,各项准备工作需要提前进行,包括乘务人员培训、设备设施调试、线路联调、运行图制定、票务系统建设等。
需要成立专门的准备组织,在各项准备工作上做好协调和管理。
全日行车方案编制过程全日行车方案是指运营时间内各个小时开行的方案列车数,是编制列车运行图和确定车辆运用的根底资料。
编制依据主要有营业时间、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列车运载能力和车辆满载率。
1.编制资料〔1〕运营时间运营时间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是市民出行活动特点,方便乘客;另一方面是满足轨道交通各项设备检修施工需要。
世界上大多数运营时间为18~2021,个别时间为24小时〔如纽约、芝加哥等〕。
适当延长运营时间是轨道交通提高效劳水平的表达。
〔2〕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全日分时段最大断面客流量是指将单位时间定义为一小时,统计出一天内各个时间段内的最大断面客流量。
全日分时段最大断面客流量一般是不相等的,其中的峰值称为顶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在新线投入运营时,站间OD客流数据小时与全日站间OD客流预测数据。
〔3〕列车运载能力列车运载能力取决于车辆的尺寸、车辆内座位布置方式和车门设置数。
车辆长度尺寸越大载客越多,车厢内座位纵向布置较横向载客要多。
〔4〕线路断面满载率线路断面满载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特定断面上的车辆载客能力利用率。
在实际工作中,线路断面满载率通常是指早顶峰小时单向最大客流断面的车辆载客能力利用率。
既反映了列车在最大客流断面的满载程度,也反映了乘车的舒适度。
为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运营本钱,顶峰小时可适当超载。
2.编制步骤全日行车方案包括各小时列车开行数和全日列车开行数。
编制的过程是首先是通过小时客流量确定各小时列车开行数,再根据各小时列车开行数来确定全日列车开行数。
〔1〕小时列车开行数小时列车开行数是根据小时内最大客流方向的最大客流区间的客流量确定。
因为上下行列车是成对开行,列车开行只要能满足小时内最大客流方向的最大客流区间的客流量输需求,同时就能满足另一方向以及各区间的客流运输需求。
小时列车开行数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式〔3—3〕 ()max i i i n p p β=⨯列〔3—3〕式中,i n ——小时列车开行数,对;max i p ——小时最大区间断面客流量,人;p 列——列车定员,人,计算公式可表示为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