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统计核算汇总表范例
- 格式:xls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4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度销售计划达成率≥80%年总裁办郑总不良质量成本率≤0.5%年总裁办刘帮水1、年度培训计划完成率100%月人资行政部李向向2、新员工入职培训达成率100%月人资行政部李向向3、招聘达成率≥80%月人资行政部李向向4、员工满意度≥80%年人资行政部李向向3M3体系监控过程审核不符合项及时关闭率100%年品保部刘帮水4S1文件化信息管理过程作废文件回收率100%月品保部刘帮水设备故障次数≤3次月工程部钟文华设备易损备件可得率≥80%月工程部钟文华设备保养完成率100%月工程部钟文华6S3监视与测量资源管理过程定期校准计划完成率100%月品保部刘帮水采购物料准时率≥95%月采购部张菊芳采购物料合格率≥96%月品保部刘帮水出货检验合格率100%月品保部刘帮水客诉批量不良次数0月品保部刘帮水9S6不合格品管理过程返工返修产品合格率100%月生产部朱军10S7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过程不符合项结案率100%月品保部刘帮水新产品开发达成率100%月研发部樊友耀交样准时率100%月研发部樊友耀12C2订单处理过程订单评审回复时间要求24H达成率≥90%月营销中心陆云飞生产计划达成率≥90%月计划部甘文兰制程物料损耗率≤3‰月生产部朱军制程检验不良率≤2%月生产部朱军14C4仓储管理过程在库准确率≥99%月仓管部张西龙客户投诉次数≤0次月品保部刘帮水客户满意度≥90分年营销中心陆云飞客户投诉处理率100%月品保部刘帮水审核:深圳市顺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统计部门过程指标目标值统计周期是否达成过程名称质量目标指标统计汇总表序号过程编号平均指标15人力资源管理过程M2经营计划M017产品放行管理过程S58产品生产过程备注2基础设施管理过程113产品先期策划过程C111制表:刘帮水客户服务过程C5S252018年S4100.00%负责人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管理过程C3。
质量成本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尽可能地减少质量损失,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过程、全部门的质量成本管理活动。
3.0术语和定义
3.1显见成本:企业实际支付或发生的,可通过会计核算在会计账户中归集和反映的质量成本。
3.2隐含成本:导致企业效益减少,但企业并没有或发生的费用,不属于会计核算范围,只能用统计方法收集的质量成本,如停工损失、产品降价损失等。
3.3质量成本目标指标:指在一定时期内质量成本总额及其明细项的增减值或增减率。
3.4质量成本相关指标:指质量成本与其有关经济指标比较所形成的比值关系。
4.0职责
4.1综合部负责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4.2各部门配合综合部质量成本控制工作。
5.0程序
6.0相关文件
6.1《经营计划控制程序》
6.2《统计报表管理规定》
6.3《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4《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5《持续改进活动方法》
7.0相关记录。
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2011。
7~2012。
6管理评审报告一、基本情况根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过程“5。
6。
2。
2 财务部门负责提供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和“8.4。
2 d)财务部门负责质量成本统计和质量经济性数据分析(按作业指导书《质量经济性统计和分析实施细则》)"的要求,财务部编制的质量经济性分析报告作为管理评审输入之一.为此,财务部采用了“质量成本法”,根据从质管部、经营部、生产部、经核室、工艺室等部门传递过来的质量、工艺工时、材料消耗等数据,结合本部门形成的生产经营财务数据,按照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及内、外部故障损失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生产经营财务数据分析了质量成本的变动状况,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支出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以便综合实施质量改进,不断提高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了真实地反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状况,财务部根据本公司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有关质量成本数据,从财务会计账簿中收集了有关财务信息,按照质量成本核算办法,进行了统计、核算、分析、汇总、报告,并从财务角度识别质量管理体系上的薄弱环节及其无效的管理活动活动,从提出完善质量体系的方向,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经济性。
二、综合分析现将2011。
7~2012。
6期间的质量经济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一)质量成本构成关系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质量总成本约为165。
13万元(详见下表)。
质量成本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比例最高的是鉴定成本,为70。
64%;最低的是外部损失成本,为0。
31%.各项质量成本的组成如下:1、预防成本费用34.46万元,占质量总成本的20.93%其中:2、鉴定成本费用116.65万元,占质量总成本的70。
64%其中:3、内部损失成本费用13。
质量成本统计核算汇总表成本外部质量保证1、到客户现场产生的拜访费用等2、因质量事故客户到现场审核产生的费用;553.00 1,137.00 1,690.00 669.50 194.00维修组修理三包机所领用的材料费用(同3)-小计4,834.03 7,465.16 7,856.03 20,155.23 17,342.67 13,800.25 5,804.92 5质量成本合计105,122.86 144,042.91 151,601.70 400,767.47 183,744.01 140,619.22 244,758.71 预防成本与质量成本比率- 0.00 0.05 0.02 0.24 0.03 0.18 鉴定成本与质量成本比率0.77 0.74 0.51 0.66 0.51 0.58 0.58 内部失效成本与质量成本比率0.19 0.21 0.40 0.27 0.15 0.29 0.22 外部失效成本与质量成本比率0.05 0.05 0.05 0.05 0.09 0.10 0.02 7产量27,637 32,716 44,454104,80744,938 31,718 68,359 8营业额1,574,953.79 972,795.19 #####################################1,595,031.43 ############9产值1,033,498.801,217,586.98#####################################1,218,068.15############10质量成本与产值比率10%12%14%12%14%12%17%11目标质量成本(3%*产值)31,004.9636,527.6131,970.8999,503.4740,099.6536,542.0441,960.0812实际与目标的比率339%394%474%403%458%385%583%4.外部质量保证措施费5.售后维修材料费外部失败成本6质量成本比率。
SC/QMS-05-B03 版本A质量成本分析报告财务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期间,为了配合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提供准确的质量成本信息,保证企业领导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我部门负责质量成本有关数据的收集、核算和汇总,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编制质量成本评价报告.收集、汇总内部损失相关数据。
财务处制定了质量成本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目的是通过对质量成本的计划、核算、分析及控制,及时提供质量成本信息,达到降低质量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的满意程度。
财务处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信息、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会同企业其他部门制定了企业的《2009年度经营计划》并通过了大家的评审,得到了总经理的批准。
据此,财务处在今年元月对企业年度质量成本总额进行预测,编制成《质量成本计划表》,报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质量成本总额预测的依据;企业以往实际质量成本数据;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同行质量成本信息;年度生产计划大纲,产品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要等质量成本科目设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质量成本数据收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企业相关人员在报销各种费用时,在报销凭证上注明质量费用发生原因,经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方能办理报销业务。
财务人员据此编制“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明细账,并记录在相应的费用项目栏中.各生产现场根据现场每天发生的不合格品,填写《车间——月份不良品损失统计表》并报检验处汇总,并于9月15日和10月15日前报财务处。
财务处每半年按检验处提供的《不良品损失统计表》根据《产品质量成本定额表》计算内部损失成本.当质量成本科目难以明确划分时,应按相应的比例进行分配,然后分别记入相应的科目中.财务处依据收集的质量成本数据进行核算,并编制了《质量成本月报表》。
财务处根据核算出的《质量成本月报表》对质量成本进行了分析评价,形成了《月份质量成本评价报告》,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总经理、检验处。
专 题 报 告公司某事业部质量损失分析报告1、 文章概要目前公司某产品品质非常脆弱,品质问题已成为制约该事业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
本文希望从如下方面揭示问题:1、 质量损失不仅包括显性损失,而且包含更大的隐性损失。
按照隐性损失ABC核算法保守估测,该产品03年隐性质量损失是显性损失的2倍左右,达 亿元;加上显性损失 亿,质量损失高达 亿元;2、 控制质量损失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经营意义,如果按照实现353规划既定质量目标保守推算,事业部因提升品质平均每年可获得收益 万元;3、 品质问题的解决宜从电控着手,以建立大品质体系与成本品质均衡的决策机制为手段,逐步摆脱品质“监控残缺”的尴尬局面,进入“全局掌控-重点突破-系统创新-全面收益”的良性循环阶段。
2、 质量损失的内涵1、质量损失的构成所谓质量损失,是指企业为确保或提高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以及由于未能达到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价值损失。
它不仅包括为提高质量而实际支出的费用,而且还包括因品质缺陷导致的价值流失。
根据可识别性质量损失分为显性质量损失和隐性质量损失,按照产生流程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损失成本(外部损失、内部损失)三部分(图1)。
图1:质量损失构成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外部损失 内部损失薪资、奖励费、工作、培训费、审核、认证费质量审核;检验测试费、检测设备折旧、管理费用外退返修、市场保修费、索赔、事故处理费返修损失、废品损失、事故停工损失显性损失客户流失客户流失价格流失价格流失供方成本转嫁供方成本转嫁生产率流失生产率流失隐性损失2、隐性质量损失的内涵由产品品质不良导致的价值链机会成本损失是隐性质量成本的本源,包括:顾客流失——老顾客流失和新顾客流失:老顾客流失——顾客因维修体验而在二次选购时放弃选择原品牌,导致企业损失原可获得的收益。
据麦肯锡对中国该产品市场的研究,未来几年老顾客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将由02年的 %上升至08年的 %。
新顾客流失——经口碑传播而建立某品牌不良品质形象的潜在选购者,当其中部分人作现实购买时放弃选择该品牌,导致该企业损失原可获得的收益。
质量管理表格大全目录第一章质量管理部职责描述 (6)(一)质量管理部的工作职责 (6)第二章质量管理部组织管理 (7)(一)质量管理工作计划表 (7)(二)质量目标达成计划表 (7)(三)质量教育年度计划表 (7)(四)竞争产品质量比较表 (8)(五)质量计划实施情况检查表 (8)第三章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管理 (9)(一)质量方针实施对策表 (9)(二)质量方针实施评审表 (9)(三)质量方针管理工作流程 (10)(四)部门(车间)质量目标展开表 (11)(五)质量目标管理统计月报表 (11)(六)质量目标分解实施评审表 (12)(七)质量目标管理工作流程 (13)第四章供应质量管理 (14)(一)质量检验委托单 (14)(二)进厂零件质量检验表 (14)(三)零件质量检验报告表 (14)(四)采购材料检验报告表 (15)(五)材料试用检验通知单 (15)(六)说明书质量检验报告 (15)(七)采购设备检验报告单 (16)(八)特采/让步使用申请单 (17)(九)进厂检验情况日报表 (17)(十)供应商基本资料表 (17)(十一)供应商质量评价表 (18)(十二)合格供应商考核表 (19)(十三)供应商综合评审表 (20)(十四)供应商质量管理检查表 (21)(十五)进料检验工作流程 (22)(十六)检验状态标识流程 (23)(十七)供应商管理工作流程 (24)第五章制程质量管理 (25)(一)制程作业检查表 (25)(二)生产条件通知单 (25)(三)生产事前检查表 (25)(四)生产过程记录卡 (26)(五)过程控制标准表 (26)(六)产品质量标准表 (27)(七)产品质量检验表 (27)(八)质量因素变动表 (27)(九)操作标准变更通知单 (28)(十)生产过程检验标准表 (28)(十一)产品质量抽查记录 (28)(十二)制程质量管理工作流程 (29)(十三)质量分析统计工作流程 (30)(十四)质量指标报告工作流程 (31)(十五)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工作流程 (32)(十六)工序质量分析表 (33)(十七)工序质量评定表 (33)(十八)工序质量跟踪卡 (34)(十九)工序控制点明细表 (34)(二十)工序质量审核记录表 (34)(二十一)检验工序作业指导书 (34)(二十二)工序质量检验评定表 (35)(二十三)工序操作标准通知单 (36)(二十四)工序质量异常报告表 (36)(二十五)工序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38)(二十六)工序质量检验工作流程 (39)第六章质量检验管理 (40)(一)试验委托单 (40)(二)试验报告单 (40)(三)检验通知单 (40)(四)产品抽查汇总表单 (41)(五)待出厂产品检验表 (41)(六)产品出厂检验表单 (41)(七)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42)(八)检验计划签审工作流程 (43)(九)成品抽样检验工作流程 (44)(十)成品入库送检工作流程 (45)(十一)产品样件检验工作流程 (46)(十二)工厂出货送检工作流程 (47)第七章质量控制管理 (48)(一)质量管理标准表 (48)(二)质量标准变动表 (48)(三)产品质量管理表 (48)(四)质量因素变动表 (49)(五)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流程 (50)(六)质量标准制定工作流程 (51)(七)质量记录控制工作流程 (52)(八)质量管理小组资料登记表 (53)(九)质量管理小组会议报告表 (54)(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计划表 (54)(十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表 (55)(十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报告表 (55)(十三)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表 (55)(十四)质量管理小组组织建立流程 (57)(十五)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组织流程 (58)(十六)清理和整理活动检查表 (59)(十七)清理和整理效果检查表 (60)(十八)清洁和保养活动检查表 (61)(十九)清洁和保养效果检查表 (62)(二十)素养活动检查表 (63)(二十一)素养效果检查表 (64)第八章不合格品管理 (66)(一)质量异常通知单 (66)(二)质量异常报告单 (66)(三)质量异常处理单 (66)(四)不合格品审理单 (67)(五)质量不良记录表 (67)(六)质量不良分析表 (68)(七)装配不良处理表 (68)(八)产品退货统计表 (68)(九)不良项目调查表 (69)(十)产品返修通知单 (69)(十一)不合格零件处理单 (69)(十二)不合格现象预防表 (70)(十三)不合格产品管理流程 (71)(十四)不合格现象分析流程 (72)(十五)报废品处理工作流程 (73)(十六)质量处罚工作流程 (74)(十七)预防措施工作流程 (75)第九章质量改进管理 (76)(一)产品质量改进记录表 (76)(二)产品质量改进分析表 (76)(三)质量改进评审记录表 (76)(四)质量改进结果记录表 (77)(五)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流程 (78)(六)质量问题解决工作流程 (79)第十章质量成本管理 (80)(一)质量预防费用统计表 (80)(二)质量鉴定费用统计表 (80)(三)质量内部故障统计表 (80)(四)质量外部故障统计表 (80)(五)质量成本统计报告表 (81)(六)质量成本损失估计表 (81)(七)质量改进费用汇总表 (82)(八)质量培训费用计算表 (82)(九)质量奖励费用计算表 (82)(十)质量停工损失报告表 (82)(十一)质量事故处理费用计算表 (83)(十二)产品降级/降价处理报告表 (83)(十三)车间质量管理费月报表 (83)(十四)车间质量损失费月报表 (84)(十五)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流程 (86)(十六)质量成本控制工作流程 (87)第十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及建立 (88)(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表 (88)(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88)(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表 (89)(四)质量文件评审记录表 (89)(五)质量文件发放回收表 (92)(六)质量文件更改申请表 (92)(七)质量文件销毁申请表 (93)(八)过程业绩评审报告表 (93)(九)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94)(十)质量文件记录清单 (94)(十一)不符合项报告表 (95)(十二)质量体系建立工作流程 (96)(十三)质量体系文件管理流程 (97)(十四)质量体系内审工作流程 (98)(十五)质量体系运行工作流程 (99)(十六)质量体系完善工作流程 (100)第一章质量管理部职责描述(一)质量管理部的工作职责质量管理部工作职责一览表第二章质量管理部组织管理(一)质量管理工作计划表编号:日期:年月(二)质量目标达成计划表编订人:审核人:发布时间:执行期限:(三)质量教育年度计划表填写日期:(四)竞争产品质量比较表产品名称:填写日期:(五)质量计划实施情况检查表填写日期:第三章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管理(一)质量方针实施对策表(二)质量方针实施评审表时间:年月日评审人:(三)质量方针管理工作流程(四)部门(车间)质量目标展开表(五)质量目标管理统计月报表单位:填写日期:单位负责人:制表人:(六)质量目标分解实施评审表部门:考核日期:年月日~年月日编制:审核:(七)质量目标管理工作流程第四章供应质量管理(一)质量检验委托单编号:填写日期:(二)进厂零件质量检验表零件编号:零件名称:号码:(三)零件质量检验报告表编号:填写日期:(四)采购材料检验报告表编号:填写日期:(五)材料试用检验通知单编号:填写日期:(六)说明书质量检验报告(七)采购设备检验报告单(八)特采/让步使用申请单编号:特采/让步使用类型:□原材料□成品填写日期:年月日(九)进厂检验情况日报表填写日期:页次:(十)供应商基本资料表(十一)供应商质量评价表(十二)合格供应商考核表编号:考核时间:从年月日至年月日制表:审核:批准:(十三)供应商综合评审表编号:填写日期:(十四)供应商质量管理检查表□协作厂商□试用厂商□原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厂商填写日期:检查员:(十五)进料检验工作流程(十六)检验状态标识流程(十七)供应商管理工作流程第五章制程质量管理(一)制程作业检查表注:使用记号:“√”妥善“×”故障“△”需改进(二)生产条件通知单编号:填写日期:(三)生产事前检查表(四)生产过程记录卡批号:规格:工令:用途:编号:经办:审核:(五)过程控制标准表(六)产品质量标准表(七)产品质量检验表审核:质量检验:(八)质量因素变动表编号:填写日期:(九)操作标准变更通知单编号:填写日期:审批:复核:(十)生产过程检验标准表产品名称:部门:页次:(十一)产品质量抽查记录机器名称:班别:抽查员:主管:(十四)质量指标报告工作流程(十五)制程质量异常处理工作流程(十七)工序质量评定表工程名称:编号:质检员签字:年月日(十九)工序控制点明细表(二十)工序质量审核记录表(二十一)检验工序作业指导书(二十二)工序质量检验评定表(二十三)工序操作标准通知单审核:填单人:(二十四)工序质量异常报告表(二十五)工序质量控制工作流程(二十六)工序质量检验工作流程第六章质量检验管理(一)试验委托单编号:填写日期:(二)试验报告单报告号码:(三)检验通知单编号:填写日期:主管:检验:(四)产品抽查汇总表单编号:填写日期:(五)待出厂产品检验表编号:填写日期:检验员:复检:(六)产品出厂检验表单编号:填写日期:(七)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编号:填写日期:主管:检验员:第七章质量控制管理(一)质量管理标准表产品名称:(二)质量标准变动表(三)产品质量管理表(四)质量因素变动表编号:填写日期:(五)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流程。
主营产品成本核算表模板以下是一个主营产品成本核算表的简单模板:
主营产品成本核算表
日期:___________
产品名称:___________
直接材料成本:
原材料:___________
直接材料总成本:___________
直接人工成本:
工人工资:___________
直接人工总成本:___________
制造费用:
制造设备折旧费:___________
制造设备维修费用:___________
制造费用总成本:___________
总成本:
直接材料总成本:___________
直接人工总成本:___________
制造费用总成本:___________
总成本:___________
以上所示为主营产品的成本核算表模板。
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你可以根据模板的结构和列名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你的业务需求。
1.目的:通过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以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并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正常进行.2.范围:适合全公司所有与品质成本有关的活动。
3.权责:品保部门必须负责推动全公司的品质成本管理活动.3。
1品保部:负责质量成本相关原始资料的收集和主导改善。
3.2财务部:负责质量成本的汇总核算。
3。
3各部门:负责关于质量成本方面信息的提供。
4。
0参考资料:5.0定义5.1质量成本:为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和由于质量失败所造成的损失费用的总和.5。
2预防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控制工序质量,预防潜在故障损失而采取措施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5.3评鉴成本:用于检验和试验,以评定产品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要求所支付的费用.5.4内部失败成本:交货前因产品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5.5外部失败成本:交货后产品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6.0作业内容:6。
1质量成本规划6。
1.1质量成本的归类如下:预防成本质量计划工作费设计评审费工序能力研究费质量审核费质量培训费质量奖直接质量成本评鉴成本进料检验费制程检验费成品检验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校准费试验材料费委外实验费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含返修)内部失败成本重检费停工损失费质量故障处理费用质量成本索赔费退货损失费外部失败成本抱怨处理损失逾期交货赔偿诉讼费顾客遭遇故障返修或挑选费间接质量成本顾客不满意信誉损失一、直接质量成本1、预防成本:(1)质量计划工作费:为制定质量政策、目标及质量计划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如:企业为推行TS16949管理体系而购置了相当数量的质量标语、宣传画及国内外各类标准、资料,并用镜框悬挂在各主要场所,编写发放质量手册和体系文件所发生的费用,这些都可列入质量计划工作费内。
(2)设计评审费:开发设计新产品,在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所进行的设计评审费用,以及为设计评审提供依据的产品实验和试验所支付的一切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