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伴感染治疗药历共2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21
糖尿病足部感染诊疗指南5月22日,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在线发布了糖尿病足部感染(DFI)诊疗指南,旨在通过多学科(包括感染病专家、足部治疗医师、外科和整形外科医生)的正确治疗减少因糖尿病足部感染诊治不当而导致的截肢手术。
该指南是对2004年ISDA对糖尿病足部感染治疗方案的更新。
指南作者利普斯基(Lipsky)说,减少截肢手术对大多数患者非常重要,接受截肢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0%。
指南全文见《临床感染性疾病》(Clin Infect Dis)6月15日刊。
指南推荐要点DFI诊断依据•足部损伤出现感染的症状:炎症、脓肿和(或)以下的≥2种症状,包括红肿、发热、触痛、疼痛和水肿。
•糖尿病足部感染的高风险因素:骨穿刺试验(+)、有存在30天以上的溃疡、有足部溃疡复发史、足部外伤、患肢有外周血管疾病、接受过远端截肢术、感觉丧失、肾功能不全和(或)赤脚行走的历史。
DFI治疗推荐•对于未被感染的溃疡,不须应用抗生素。
•迅速、有效地治疗足部损伤的感染非常重要。
•所有患感染性溃疡的患者,均须接受有效的抗生素治疗:①近期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轻中度DFI患者,推荐针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的药物治疗;②对于严重感染患者,推荐开始采用广谱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等待培养结果和药敏数据。
•除抗生素治疗,对于感染性的足部损伤处理还应该包括坏死组织的外科清创术、正确的包扎、减少损伤部位的压力,促进感染区域的血液循环。
此外,清创术后的组织标本应送去进行细菌培养。
应进行血管重建手术治疗足部缺血。
•严重感染患者(伴全身性症状或代谢紊乱)须住院治疗。
DFI影像学评估•处理足部溃疡时,应当进行足部影像学检查以证实或是排除骨髓炎;损伤组织培养能够证实致病菌并决定使用哪种细菌敏感性抗生素。
•尽管X线检查已经足够,但是磁共振成像(MRI)更敏感,可以特异性地诊断骨髓炎。
诊断结果可通过骨培养和组织学检查证实。
糖尿病足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
其中,因感染而住院的患者占大多数。
同时,感染也是糖尿病足溃疡中导致溃疡难以愈合、截肢甚至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我院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糖尿病住院患者截肢/趾率达到15.4%[1]。
居高不下的细菌耐药率仍然形势严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糖尿病足感染(DFI)的治疗需要:血糖的良好控制,创口有效的手术及护理,以及抗菌药物准确的使用。
以下侧重于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介绍。
伤口的评估准确判断伤口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2012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和美国感染病学会,共同制定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诊断分级表(表1)。
■临床未感染的伤口应避免使用抗菌药。
病原微生物在得到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如能准确判断可能的致病菌,则可减少经验用药的盲目性。
在DFI的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SSA和MRSA)、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厌氧菌。
厌氧菌很少单独感染,往往合并需氧菌存在。
随着DFU病情加重、感染程度加重,病原菌谱发生了一系列转变。
■在DFU病情、感染逐级加重的过程中,菌谱由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转变为革兰阴性杆菌为主[2]。
DFI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参考美国传染病协会2012糖尿病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结合评估伤口分级和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将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列于下表2和表3[3]。
表2 经验性治疗轻度至中度糖尿病足感染的口服抗菌药物制剂单药治疗链球菌和MSSA头孢氨苄/双氯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林霉素两药联合治疗链球菌和MRSA克林霉素/头孢氨苄/双氯西林/青霉素V钾/利奈唑胺联合:TMP-SMZ/多西环素两药联合治疗链球菌、MRSA、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TMP-SMZ 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克林霉素联合: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成人使用剂量:头孢氨苄0.5g q6h双氯西林0.5g q6h克林霉素0.3-0.45g q6-8h利奈唑胺0.6g q12h青霉素V钾0.5g q6hTMP-SMZ(TMP160mg-SMZ60mg)2# q12h多西环素100mg q12h po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875/125mg q12h环丙沙星0.75g q12h左氧氟沙星0.75g q24h莫西沙星0.4g q24h■轻度感染可于门诊口服抗菌药物治疗[4]。
患者喻正柳,男,66岁。
一病例特点:1.主诉:右糖尿病足截趾术后一月伴感染。
2.现病史:患患者一月前因糖尿病足在南京454医院行截趾术,术后足面出现坏疽、清创后建议植皮,患者拒绝,术后在家休养,今右足红肿疼痛伴有异味来我院门诊就诊,并拟"右糖尿病足截趾术后伴感染"收住入院.病程中无呕血、黑便,无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
3.既往史: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1年余,高血压病史2年余,痛风病史15年余,一个月前在南京454医院行糖尿病足截趾术,否认疟疾史,否认肝炎史,否认结核史,否认心脏病史,否认精神疾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4.体格检查:T:37.0℃ P:63次/分 R:20次/分 BP:140/88mmHg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皮下结节、瘢痕,毛发分布正常,皮下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无畸形、压痛、包块,无眼睑水肿,结膜正常,无充血、水肿,眼球正常,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嗅觉嗅觉情况,口唇红润,口腔粘膜正常。
舌苔正常,伸舌居中,齿龈正常,咽部粘膜正常,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充盈,气管居中,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无肿大,无压痛、震颤、血管杂音。
胸廓对称,胸骨无压痛。
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正常,语颤正常。
叩诊清音,呼吸规则,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未见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率63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包块。
肠鸣音4次/分,肛门及生殖器未查。
脊柱无畸形。
右足第二、三、四、五趾缺如(截趾术后),足背创口皮肤缺失,大小约10cm×6cm,约占体表面积1%,皮下组织及肌肉外露,水肿,触之无出血、无疼痛(感觉迟钝),肌肉间隙见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下肢静脉曲张、杵状指(趾),关节无肿胀。
糖尿病足感染治疗指南解读糖尿病患者足感染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后果严重。
2007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the Diabetic Foot,IWGDF)公布了糖尿病足合并专家意见”和“糖尿病足感染干预的有效性系统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2011年制定了糖尿病足感染治疗的特别指南。
新的指南不仅更新了2007年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指南的内容,还扩展了其范围。
(特别说明:指南中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内容用宋体表示,意见则用楷体表示)关于糖尿病足感染方面指南推荐:首先,新指南增加了感染诊断的内容,强调对于任何有伤口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评估有无感染。
糖尿病足感染的诊断是基于炎症的临床表现,而不仅仅是培养的结果。
专家意见:虽然伤口细菌培养有助于大多数感染的诊断,但在仅有蜂窝织炎时难于获得培养。
同时指南指出,临床无感染的伤口没有必要行细菌培养。
指南推荐:就培养的方法,指南认为表浅试纸法获得的培养通常是寄居菌,而深部组织培养更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致病菌并有助于抗菌药物的选择,感染的严重程度应在去除胼胝和坏死组织后根据感染的深度和有无全身表现再进行评估。
专家意见:在住院指征方面,根据指南专家意见认为,所有严重糖尿病足感染的患者都需要住院治疗,大多数轻度或中度感染的患者可以门诊治疗。
不愿意或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以及需要外科手术或诊断措施的患者也应住院治疗。
指南推荐: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住院指征的把握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骨髓炎的诊断,指南中诊断骨髓炎的标准是无菌条件下获得骨组织样本后组织学发现炎症和微生物。
指南推荐的其它诊断骨髓炎的检查包括骨探针、红细胞沉降率、X片以及磁共振检查。
核医学扫描和CT意义不大。
指南指出所有存在全身表现的患者应评估有无坏死性筋膜炎、坏疽或深部脓肿,这些通常需要外科干预。
对中重度感染进行早期外科干预可以降低下肢截肢的风险。
专家意见:外科干预的适应证包括软组织受累、足丧失机械性功能,感染的骨组织威胁到肢体保存、缺血肢体血管重建或患者不希望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时。
糖尿病足感染治疗指南解读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状况,也给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糖尿病足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医生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成为了医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为了协助医生更好地治疗糖尿病足感染,中国医师协会糖尿病足病协作组制定了《糖尿病足感染治疗指南》,该指南系统地介绍了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该指南的内容。
首先,该指南介绍了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因以及临床表现。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不当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则会损害神经系统和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足部血流量下降,易感染等后果。
而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组织坏死和排脓等症状。
这些表现都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否则会给病人的身体带来进一步的损害。
其次,该指南介绍了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和局部抗菌药物、保持血糖的稳定等。
其中,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潮湿和污垢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和感染。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和局部抗菌药物也是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关键,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保持血糖的稳定也是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重要环节,因为高血糖不仅会损伤神经和血管,还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如果病人的血糖控制得不好,就需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者做出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最后,该指南还介绍了糖尿病足感染的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足部护理、积极控制血糖、戒烟戒酒等。
其中,加强足部护理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因为糖尿病足感染往往是由于足部损伤、溃疡等发生感染导致的。
因此,病人需要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疼痛或者伤口,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避免穿过紧或者不合适的鞋子。
糖尿病药历范文糖尿病指标前面的回答都没根性上解决问题,纯属做无用功,吃药更是如此!现代医学看病只处在精的层次,对于疾病只能起到镇压,或空投的作用,没办法根治。
其实疾病和不顺都是由我们内心的不平衡造成的,你看心态好的人哪有那么多病。
之所以糖尿病难治是因为不管是打针还是吃药都只是控制胰岛素水平,而不是治疗胰腺功能。
如果胰腺功能能正常,糖尿病就好了呀。
所以只是打针吃药是看不好的。
糖尿病在医学上被称为终生病,怎么治都是治不好的。
只能算是压制。
其实糖尿病是因为你父亲想要孩子好,但是孩子接受不到,憋着导致的。
在医学上要根治很难,而且不断打针吃药,消耗也贵。
但是在古中医里面,是有办法解决的,通过中医六艺(砭,针,灸,药,按跷,导引)来疏通经络,是可以起到治疗效果的,但是也有可能复发,但起码比打胰岛素好。
想要完全根治,那就得将想要让孩子好的劲释放。
如果在当地县级以下医院住院,住院去医院农合窗口登记,出院后直接可以报销。
如果是市级或异地医院住院,需要老家的当地医院出具转到外地XX医院的转院手续(证明本地治不了,需要去外地XX医院治疗);急诊的,住院三天内向老家当地合作医疗管理部门登记(各地政策不一样)。
报销时需要回老家报销。
报销时大概需要的手续有:1、住院病志复印件(有的地区只需要“出院小结”)2、费用总清单3、住院收据(原件)4、诊断书5、 ___、户口本6、合作医疗证(或医疗卡)7、转院手续或证明前四项,出院时找大夫要。
其他的,以当地政策为准。
供参考。
(仅供参考):每天主食5两(干的)指的是未煮熟的。
荤菜每餐2两(带骨)。
早餐:一袋牛奶,鸡每蛋一个,加点主食。
经常吃点粗粮,最好是燕麦、荞麦、麸皮.多食用苦瓜。
荤菜不要多吃,保证每天的摄入营养够就行,适当多吃点蔬菜可充饥。
加餐的话,在两餐之间,上午9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
可用黄瓜、蕃茄,(可当水果吃)无糖饼干或不加糖饼干。
吃蔬菜吃阔叶类比小叶类好,小叶类的蔬菜比茎块类的蔬菜好,薯类(如山芋)要少吃,吃的话要适当减少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