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一角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7
幼儿园中班美术《校园一角》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美丽的校园》,详细内容为“校园一角”。
通过描绘幼儿园中熟悉的一角,让孩子们感受美、表现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校园一角的基本构成,能运用线条、颜色等元素进行表现。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3.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描绘出校园一角的特点。
2. 教学重点:运用线条、颜色等元素进行创作,表现出校园一角的美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校园一角的照片、画纸、彩笔、蜡笔、画板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蜡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校园一角的照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讲述他们在校园中喜欢的一角,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校园一角的构成,如建筑物、植物、人物等。
(2)示范如何运用线条、颜色等元素描绘校园一角。
3. 创作实践(15分钟)(1)分发画纸、彩笔、蜡笔等材料。
(2)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校园一角的创作。
(3)鼓励孩子们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老师和同学们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讲解一道关于校园一角的绘画题目。
(2)孩子们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中班美术《校园一角》2. 内容:(1)校园一角的构成:建筑物、植物、人物等。
(2)绘画技巧:线条、颜色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画一幅关于校园一角的画。
2. 答案:(1)要求:运用线条、颜色等元素,描绘出校园一角的特点。
(2)评价标准:创意新颖,画面饱满,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校园一角,进行创作。
校园一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校园一角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观察和调查,提高学生对校园一角的认知和观察力。
3. 培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校园一角的观察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校园一角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校园中的不同角落,引发学生对校园一角的思考和兴趣。
2. 观察与调查(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心仪的校园一角进行观察和调查。
可以考虑校园中的花坛、树木、小河等不同场所。
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并记录下对该校园一角的看法、观察到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感受。
3. 分享与交流(15分钟)每组从中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调查的成果,并展示他们记录下来的资料。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概念解释与讲解(15分钟)通过PPT等方式,向学生详细解释校园一角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和认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同时,提醒学生在看待校园一角时要有正确的态度,尽量不对其进行破坏。
5. 创作与分享(2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选的校园一角进行创作。
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手绘等形式,表达他们对校园一角的思考和感受。
创作完成后,学生可以自愿向全班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与评价。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主持讨论一些问题,例如:- 你觉得校园一角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你将如何保护和爱护校园一角?- 你觉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校园一角更美好?四、教学评价1. 考察学生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得出对校园一角的描述和特点,展示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考察学生写作能力学生通过创作表达对校园一角的思考和感受,评价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同时鼓励学生相互分享和交流。
校园一角教学设计引言概述:在校园中,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教学的可能性。
校园一角教学设计是指利用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资源,开展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校园一角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和效果。
一、创设教学环境1.1 利用校园景观设计教学场所通过利用校园中的花坛、草地和树木等景观元素,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场所。
例如,在花坛中开展植物生长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并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1.2 利用室外空间进行实地考察将课堂延伸到室外,利用校园中的操场、篮球场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
例如,在操场上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物理原理。
1.3 利用校园建筑进行实景教学利用校园中的图书馆、实验室等建筑,进行实景教学。
例如,在图书馆中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二、打造互动学习氛围2.1 利用校园景点进行互动学习利用校园中的纪念碑、雕塑等景点,设计互动式学习活动。
例如,在纪念碑前开展历史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历史知识。
2.2 利用校园社区资源进行合作学习与校园周边的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与社区图书馆合作,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在与社区居民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3 利用校园社团组织进行实践活动利用校园中的社团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例如,与环保社团合作,开展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融入现代技术手段3.1 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利用校园中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进行多媒体教学。
例如,在教室中使用电子白板进行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利用学生自带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移动学习。
例如,通过使用学习应用程序进行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沉浸式学习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沉浸式学习。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作文指导:1.校园一角《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作文指导:校园一角》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校园中的一角,抓住其特点进行细致描写。
2、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写作的能力,使文章条理清晰。
3、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抓住校园一角的特点进行描写。
(2)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有条理地叙述。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2)如何启发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玩耍,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非常熟悉。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校园的一角,把我们眼中美丽、有趣或者特别的地方用文字记录下来。
(二)指导观察1、确定观察对象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想要描写校园的哪个角落,可以是操场、花园、图书馆、教学楼等。
2、引导观察方法(1)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比如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等。
(2)观察时要注意细节,比如景物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
(3)观察的同时,还要用心感受这个角落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三)讨论交流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己选择的校园一角,互相说一说观察到的内容和感受。
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四)写作指导1、开头(1)可以直接点明要写的校园一角是什么地方,比如“我们的校园有一个美丽的花园,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2)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比如“你知道我们校园里最热闹的地方是哪里吗?那就是操场。
”2、中间(1)按照观察的顺序,详细描写校园一角的景物。
比如写花园,可以先写花园的整体布局,再分别描写各种花卉的样子、颜色和香气;写操场,可以先写操场的大小和形状,再描写操场上的体育设施和同学们活动的场景。
(2)在描写景物的同时,适当地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让文章更加生动。
校园一角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发现并了解校园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角落。
通过对该角落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校园中一个特殊的角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意义。
- 掌握相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提高他们对环境的敏感度。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校园一角的选取:- 选择一个校园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角落,如校史展览馆、纪念碑、校园艺术品等。
- 介绍该角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意义。
2. 观察和思考:- 学生分组前往该角落进行观察和研究。
- 学生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思考该角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团队合作:-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结果,交流彼此的发现和想法。
- 学生合作设计一个展示该角落历史和文化的方式,如海报、PPT、小品等。
4. 创作和表达:-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相关创作和表达。
- 学生可以使用绘画、摄影、写作等方式,展示他们对该角落的理解和感受。
5. 展示和分享:-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和其他年级的学生。
-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展板、展览等形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
四、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教案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校园一角,并进行初步的观察和记录。
3. 学生小组讨论观察结果,交流彼此的发现和想法。
4.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展示方式,并进行相关创作和准备。
5.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
6.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和收获。
五、教学评估1. 学生观察记录和思考笔记。
校园一角作文教课方案【篇一:《校园一角》作文教课方案】《校园一角》作文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认真察看校园的一处光景的特色,并按必定的次序写下来。
2把光景的特色写详细,语句要通畅。
教课重难点:1能把察看到的光景按必定次序写下来。
2把光景的特色写详细,语句要通畅。
教课准备:收集相关描绘光景特色的词语和句子。
教课时间:2课时教课过程:一、明确写作要求,审题立意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漂亮的大花园,绿草如茵,五彩绚丽。
我们生活在这里,对它又熟习又和蔼,让我们把它的漂亮再回味一次吧 !2.同学们 ,回想一下我们的校园的每一处 ,此中哪一处光景最让你喜爱呢 ?3.生反应 ,师相机板书 .4.今日我们来学写作文《校园一角》。
5.先来看看习作要求 ,打开书 15 页,自己读读 ,找出本次习作要求 ,划出来。
. 6. 明确写作要求:选择校园的一处光景,认真察看按必定顺序把它的特色写下来。
内容要详细,语句要通畅。
二、指导察看校园景点1.那等一会 ,老师要请同学们走出教室 ,认真察看我们校园的一角。
你会选择哪一处光景呢?2.察看事物的时候,要按必定的次序才能条理清楚,有条有理,察看光景的次序有哪些?(先整体后部分,先远后近,先左后右,先外后内要看详细情况选择察看次序)3.大自然美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特色,那你所选择的光景有哪些特色呢?举例 : 漓江的水有三个特色,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桂林的山有三个特色,作者又是如何表达的呢?4.察看要求 :(1 )选一处光景( 2)按次序察看( 3)整体感知( 4)抓特色5.学生亲自察看6.校园到处是美景,请选择你喜爱的一处光景说一说,注意细察看,按次序,抓特色说详细,说生动。
(先小组内互说,后介绍代表说。
)7.学生评论代表们说得好吗?幸亏哪里?你听出了哪些不足之处?(可让代表自评,小组内评论,再指名学生评论。
)三、学生习作并改正1.方才同学们都按必定次序,抓住特色把你喜爱的校园一角说出来了,下边请同学们用你手中多彩的笔录录下来吗?2.小结把光景写详细的方法:(1)按次序看( 2)整体感知( 3)抓特色写( 4)抒发真情3.学生打底稿,老师巡视,随机指导点拨。
校园一角教案【校园一角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一个角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此教案,学生将学会用文字和图片详细描述一个校园一角的特点、功能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2. 引导学生用文字和图片详细描述一个校园一角的特点、功能以及对自己的影响;3. 提供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和描述能力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平面图或照片展示校园一角的全貌;2.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3. 学生笔记本或纸张;4. 彩色铅笔、彩色笔或其他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校园一角的平面图或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该角落的特点、功能以及对校园生活的影响。
可以提问如下:- 这个角落位于校园的哪个位置?- 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功能?- 它对校园生活有什么影响?2. 观察与描述(2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校园一角的细节,并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
学生可以使用彩色铅笔、彩色笔或其他绘画工具,将观察到的特点和功能绘制出来,并在旁边写下相应的描述。
鼓励学生用形象具体的语言来描述,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3. 分享与讨论(2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描述内容与同桌或小组成员分享,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不同细节和感受,以及对校园一角的理解和想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 你观察到的细节和描述与他人有何不同?- 这个校园一角对你有何特殊意义?- 你是否有什么改进建议或创意?4. 创作展示(20分钟)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观察和描述内容,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可以使用海报、PPT、手绘图等方式展示。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可以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改进建议。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到校园一角实地观察,并进行更加深入的描述和分析;2.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摄影等方式,将自己的观察和描述内容发表在校内刊物或学校网站上,与更多人分享。
校园一角教案【校园一角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发掘校园中的一个特定角落,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探索校园一角,学生将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一角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确定校园一角的选择,并收集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 设计课堂活动和教学资源。
-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
- 准备学生小组合作的任务指导书和评价表。
2. 学生准备:- 阅读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 准备笔记本、相机或手机等记录工具。
- 准备小组合作的任务指导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校园一角的选择背景和重要性。
-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校园一角的理解和感受。
2. 学习与探索(3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校园一角进行深入探索。
- 学生利用记录工具,观察、记录和拍摄校园一角的各个细节。
- 学生可以采访周围的人,了解更多关于校园一角的信息。
3. 分享与展示(20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整理并展示他们对校园一角的观察和发现。
-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评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总结与评价(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探索校园一角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给予其他小组的评价。
- 教师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校园一角的观察和发现,设计相关的艺术作品、写作或摄影作品。
2. 学生可以组织校园一角的参观活动,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的学生参与。
3. 学生可以将校园一角的观察和发现与其他学科进行关联,如历史、地理、文学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拍摄作品。
校园一角作文教案校园一角作文教案一角作文教案的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校园一角作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的特点,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2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重难点:1能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2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写作要求,审题立意1.导入:们,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
我们在这里,对它又熟悉又亲切,让我们把它的美丽再回味一次吧!2.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的校园的每一处,其中哪一处景物最让你喜欢呢?3.生反馈,师相机板书.4.今天我们来学写作文《校园一角》。
5.先来看看习作要求,翻开书15页,自己读读,找出本次习作要求,划出来。
.6.明确写作要求:选择校园的一处景物,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把它的特点写下来。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二、指导观察校园景点1.那等一会,老师要请同学们走出教室,仔细观察我们校园的一角。
你会选择哪一处景物呢?2.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观察景物的顺序有哪些?(先整体后部分,先远后近,先左后右,先外后内……要看具体情形选择观察顺序)3.大自然美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特点,那你所选择的景物有哪些特点呢?举例:漓江的水有三个特点,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桂林的山有三个特点,作者又是表达的呢?4.观察要求:(1)选一处景物(2)按顺序观察(3)整体感知(4)抓特征5.学生亲身观察6.校园处处是美景,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处景物说一说,注意细观察,按顺序,抓特点说具体,说生动。
(先小组内互说,后推荐代表说。
)7.学生评议代表们说得好吗?好在哪里?你听出了哪些不足之处?(可让代表自评,小组内评议,再指名学生评议。
)三、学生习作并修改1.刚才同学们都按一定顺序,抓住特征把你喜欢的校园一角说出来了,下面请同学们用你手中多彩的笔记录下来吗?2.小结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1)按顺序看(2)整体感知(3)抓特征写(4)抒发真情3.学生打草稿,老师巡视,随机指导点拨。
校园一角教案### 校园一角教案####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描述校园环境的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校园一角,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教学重点- 描述校园环境的词汇和句型。
- 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准确描述校园一角。
#### 教学准备- 校园一角的照片或视频。
- 描述校园环境的词汇卡片。
- 学生分组讨论用的小黑板或白板。
####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校园一角的照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校园的哪个角落?为什么?”词汇学习(10分钟)1. 展示描述校园环境的词汇卡片,如“操场”、“图书馆”、“花坛”等。
2. 学生跟读并记忆这些词汇。
3. 通过快速问答游戏,巩固学生对词汇的掌握。
观察与描述(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校园的一个角落进行观察。
2. 每组学生讨论并记录他们观察到的细节,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3.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用学到的词汇描述他们观察的角落。
小组合作(15分钟)1. 每组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共同创作一篇关于校园一角的小短文。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和构思内容。
展示与反馈(10分钟)1. 每组学生轮流上台展示他们的小短文。
2. 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5分钟)1. 总结学生在描述校园一角时使用的好词好句。
2. 强调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 作业布置- 学生回家后,选择自己家中的一个角落,写一篇小短文,下节课带来分享。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描述校园环境的词汇和句型,还能在实际观察和描述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校园一角》教学设计
廖炳芳
学习目标
1、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2、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3、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按一定顺序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写具体。
课前准备
收集图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人
同学们,我们在校园生活了三年多的时间了,学校的一草一木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你们有没有留心观察过校园每个季节的环境变化呢?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校园的春天吧,看看春天给我们的校园带来了那些变化。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校园风光,注意留心观察,欣赏后说说自己最喜欢校园的哪一处景物。
二、出示图片
学生欣赏后,回答:自己最喜欢哪一处景物。
师:同学们,那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写什么呢?这个课本里写得很
清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出示课本的习作内容及要求
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
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
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校园里发生的事。
生齐读后并说出习作内容及要求。
四、出示归纳的习作内容及要求
习作内容:
1.选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2、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
3、或者写校园里发生的事。
生齐读习作内容后。
师:现在,我们清楚本次习作的内容了吧,那么,本次习作的要求又是什么呢?
四、出示归纳的习作要求
作文要求:
1、选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2、仔细观察。
3、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突出景物的特点与美。
生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校园里的景物很多,我们应从哪里下笔呢,这个非常重要,因此,在写作前,我们必须确定写哪一处景物,确定自己的观察点,也就是自己站在哪个地方观察眼前的事物,写时从这个角度出发,抓住事物的特点会联想,有顺序地把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我们就要做到合理安排观察顺序。
五、指导观察顺序
1、出示观察顺序
合理安排写景顺序
1.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或早、中、晚)
2.空间顺序:
⑴按方位写(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中间到两旁等)
⑵按景物远近写(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
⑶按整体到局部写(先写全景再写局部或先写局部再写全景)
六、下面,老师以“小树林”为例,重点指导观察的顺序。
1、构思观察的顺序,老师采用从中间到两旁的顺序来观察。
2、出示构思结构图后并板书。
构思观察顺序:从中间到两旁、
小树林(中间):抓住树林的品种、树木的叶子、树木的花、树下的景物来写(详细写)
小树林北面:科学楼、草坪来写(略写)
小树林西面:羽毛球场来写(略写)
七、学生先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的观察顺序然后练习写出
观察顺序的简单构思图。
八、指导把景物写具体。
同学们,我们已经确定观察的顺序,那么,抓住有代表性景
物的特点很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做到细致观察,抓住特点
把握顺序,合理想象,具体描写,下面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观
察小树林吧。
九、出示:如何把景物写具体。
1.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展开想象,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借助想象的描述,显得更加形象生动。
十、出示观察“小树林”顺序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怎样把景物写具体。
如:出示小树林的图片,重点出示水葡萄树的叶子、花以及树下的景物,按观察顺序逐张出示,让学生说。
①抓住水葡萄树来观察,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
②抓住水葡萄树的叶子、花以及树下的景物。
③出示小树林北面的科学楼、草坪图,让学生把图说具体。
④出示小树林西面的羽毛球场图,让学生把图说具体。
十一、学生把图说具体后,师出示范文,指导习作结构并板书。
欣赏范文
校园一角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不少引人入胜的景色,而我今天要写的,不是五颜六色的花坛,而是那再平凡,再普通不过的小树林。
一走进校园,你就会看见在校园的东南角有一片小树林。
树林里种有水葡萄树和龙眼树。
唱主角的是水葡萄树。
你看,水葡萄树长出嫩红的叶子。
虽然没有夏天那么茂盛碧绿,却显得生机勃勃,把春的气息带到校园。
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在叶子上闪闪发光,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使小树林显得更加幽静、美丽。
走近一看,啊!更是一番美丽的景象,茂密的树枝上开着一朵朵浅黄色的小花。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露出浅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马上要破裂似的。
又香又美的花朵引来了彩色的蝴蝶和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玩耍、嬉戏。
风过时,像仙女撒花一样,花瓣纷纷落下,又像是下了一场花雨。
地上满是花瓣,好像给大地铺上一层浅黄色的地毯。
同时盛开的还有龙眼花,一簇簇的花朵争先恐后地盛开,打破了小树林的寂静。
树下有六张乒乓球台,课余或上体育课,同学们在这里打兵乓球,做游戏等,欢声笑语响彻云霄,在校园里回荡,小树林成了同学们欢乐的海洋。
小树林的北面是一座四层的科技楼,科技楼设备先进,有电脑室、实验室、会议室……给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科技楼前面有一片草坪,草坪上的小草像是个心灵手巧的纺织能手,它们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依靠集体的力量织成一块绿茵茵的地坪。
草坪真美,远远望去,平展展的。
小树林的西面是羽毛球场,虽然羽毛球场不大,但是给同学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上体育课、课余同学们在这里打羽毛球、做游戏,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这就是我们校园的小树林,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地方,有欢乐的地方。
板书:
习作结构:
开头:(总)直接点题或赞美校园
中间:(分)空间方位变化
或春夏秋冬变化
结尾:(总)抒发喜爱和赞美之情
十二、学生练习把一处景物说具体。
十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写景的文章,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吧,那么写景要注意合理安排顺序,做到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合理想象,运用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具体,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十四、质疑
现在你们弄清楚怎样把写景文章写具体了吗?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十五、作业:
完成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