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二节 长江流域
- 格式:ppt
- 大小:7.48 MB
- 文档页数:26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考点一】江海交汇之地(一)位置与范围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2、范围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①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②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3、(简答)位置的重要性:位于江海交汇之地,(1)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2)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3)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二)自然环境1、长江三角洲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2)气候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2、(简答)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提供灌溉水源,利于发展农业;(2)提供便利的水路运输,利于对外联系;(3)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土壤肥沃;(4)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及水产品。
【考点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一)地位: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二)核心城市——上海特点:1、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2、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同城效应: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 同城效应”。
(三)文化特色1、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等;2、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3、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4、(简答)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流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及意义,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认识长江流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能提出主要的治理措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和数据资料,让学生在分析探究中学习并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不同地区间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和互利的意识;渗透正确的资源利用观念、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2、难点:结合地图、图表数据资料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资源、经济、环境问题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2009年7月23日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在我国观测日全食的最佳地区是哪里呢?(长江流域地区)(多媒体展示长江流域一些省区,如:四川、重庆、安徽等省区日全食的照片,让学生对长江流域的大致范围有个了解。
)(二)新课讲解:1、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PPT展示长江流域地区范围图)(1)长江的概况(复习):起止点、上中下游分段、流经省区、主要地形区、流域面积等教师总结:长江起于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以宜昌和湖口两地为上中下游分段。
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主要流经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江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计11个省级行政区,支流延伸至贵州省、甘肃省、陕西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8个省级行政区部分地区,流域覆盖19个省级行政区。
(2)水能资源:说出长江干支流主要水电站的名称。
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哪一河段?主要水电站有三峡、葛洲坝、隔河岩、丹江口、五强溪等水电站,主要集中在上游。
因为上游地势起伏大,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2节《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知识讲解第七章南方地区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要点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注】:根据国务院2019年12月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主要农作物水稻、棉花、油菜、甘蔗、茶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内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2)对外联系方便: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提供水产品,有利于丰富人们的饮食。
④提供充足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⑤长江沿岸地势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⑥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2)不利影响:长江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破坏。
方法总结1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要点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
1.主要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位于南京的中华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堡。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流域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某地,春季金黄色的油菜花令人心醉,夏季绿色的稻田一望无际,今年棉花又获得丰收,该地区是()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东南丘陵2.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是( )A. 上海B. 广州C. 南京D. 杭州3.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以上描述的是A. 四川盆地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华北平原D. 东北平原4.如图示意长江经济带,读图完成问题。
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成渝经济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B. 中游城市群大力发展畜牧业C. 长三角地区以水能开发为主D. 发展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5.读长江流域略图,回答问题。
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 为湿润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C. 江阔水深,河网密布,内河航运发达D. 湖泊众多,淡水渔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6.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工业废气不合理排放,造成的危害是()A. 土地沙漠化B. 洪涝危害C. 土壤盐碱化D. 酸雨7.梅雨、伏旱是下列哪个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A. 长江中下游地区B. 珠江流域C. 黄河中下游地区D. 海河流域8.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是()A. 灌溉便利B. 河湖密布C. 地势平坦D. 以上都是9.长江中下游平原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是()A. 水土流失B. 山体滑坡C. 洪涝D. 旱灾10.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的分布特点是()A. 多沿江河分布B. 多沿铁路线分布C. 多沿海岸线分布D. 多分布在山地边缘地带11.读长江流域以北、以南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以下描述,与如图相符的是()A.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水少地少B.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水多地多C.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多地少D.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少地多12.将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城市串联在一起的河流是()A. 湘江B. 珠江C. 赣江D. 长江13.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表现为()A. 沟壑纵横,气候湿润B. 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C. 有大面积热带雨林,动植物物种丰富D. 平原东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水运不便14.下列属于长江沿江地带特大城市的是()A. 郑州B. 天津C. 重庆D. 广州15.《古谣谚•湖广谚》:“谚日‘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东山学校李媚清第2课时教案发展。
提出问题:交流讨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8.汇总上海的职能:(1)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2)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重要的金融中心;(4)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5)最大的商业心;(6)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9.设置活动,读下列图文资料,感受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10.互动交流:产生“同城效应”的重要条件是什么?补充:沪杭高铁的开通,无论是在旅客运送,还是物流运输,都会有提升作用。
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沪杭高铁开通后,将与早先开通的沪宁高铁一起,形成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11.活动参与: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
张予墨1.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长江三角洲旅游吧!!2.展示交流——体验水乡情西塘古镇属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
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3. 涉足世界文化遗产出示杭州西湖资料: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每一处景观都是人间绝色———因为有了西湖,杭州成了一座让人百看不厌的城市。
西湖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
图为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杭州时主持修建的苏堤。
4. 欣赏特色文化,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1)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汉族说唱艺术。
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
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