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钓于濮水》阅读答案庄子钓于濮水寓意

《庄子钓于濮水》阅读答案庄子钓于濮水寓意

《庄子钓于濮水》阅读答案庄子钓于濮

水寓意

庄子钓于濮水

一、文学常识:

二、解释加点的字:

1.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命令,派遣,支使

2.庄子持竿不顾回头看

3.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变为,成为

4.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活着,生存

三、翻译句子:

1.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

2.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活了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

3.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四、中心整理:

中心思想:庄子运用“神龟”的形象比喻,表现了他淡泊名利,不为官位所累,逍遥无为的处世态度。

五、练习举隅:

1.关于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庄子拿神龟的选择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行的高洁。

b.“庄子钓于濮水”是中国文人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典范,表现了中国文人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情操。

c.庄子的行为是荒唐的,偏激的。

d.庄子是一个其貌不扬但有大智慧、强内力、且能与时俱进的人。

2.有人说,“庄子钓于濮水之时面临着双重诱惑”。句中的“双重诱惑”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种是自由的、清闲自在的生活;一种是执掌重权、享受“威福”的生活

3.庄子为什么选择用神龟作比喻这种婉拒的方法?

因为对方是楚国的国君,如果马上回绝他的邀请,就太不礼貌了,也太不给国君面子了,而且弄不好会得罪国君,到时脑袋也保不住了,所以庄子用神龟的选择作比,比较委婉地推掉楚王的邀请.因为这神龟是楚国的,是楚王自己国家里的东西;而且这只神龟死后,楚王用锦缎和竹箱珍藏它,可见它的珍贵。所以庄子选用神龟来比喻自己。因为神龟虽然死后风风光光,但它宁愿选择拖着尾巴在泥里爬,这与庄子的追求是一致的。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9、短文作者庄子,名周,时期哲学家。(2分)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3分)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11、短文中,庄子对两位大臣诉说神龟的故事,其目的是

(3分)

参考答案:

9、战国(2分) 10、这只乌龟愿意死后骨头被供奉在庙堂之中而显示高贵,(还是)愿意活着在池塘中游曳呢?(3分) 11、以此为喻拒绝楚王要他出任官职的邀请(3分)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 濮水之人哀之,渔夫说:“吾已失吾竿矣。”《庄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不衰,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寓言故事,为人所喜闻乐见;而庄子本身就如同他笔下那条一般无二的大鱼一样,行走于河水之间,遨游于天地之内,自得于逍遥之外,能够悠然自在,畅游自己向往的生活环境里去了…… 人们常说鱼儿爱吃鱼饵,庄子难道也会?非也!庄子宁可做一个钓者来享受自己对世界万物观察、感悟后获取的知识,也不愿去选择追逐名利或被权贵所迫害,与污浊相伴。若是做一条草菅人命的臭鱼,才是他所厌恶的!正像在山野里看到青绿色植被在阳光照耀下随风摇曳的情景,会让它联想到天空飘逸自由的白云一样,这都是它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声啊!于是庄子就带上他最喜欢的两把鱼竿和两条大鱼开始出发了,到处周游列国。并以此与墨翟结交,与惠施谈论文艺理论,他觉得满足又快乐,他认为在天地之间任意翱翔比在朝廷里拿俸禄更幸福快乐,只有听从心灵召唤的方式,才算是高明的! 庄子是否真的只愿做一条游于濮水的鱼呢?当然不是!虽然与清流为伴,远离名利场所,但它仍然对社会抱有幻想和希冀,期盼着出现贤良之士辅佐治理天下,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摆脱乱世混乱的局面。经历磨难而百折不挠,心怀悲悯而积极入世,与老庄精神合拍共鸣的便是像孔子一样立志传播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文化的先驱者,而不是消沉遁世之徒。相反,先秦诸子却大多厌弃世俗偏激,争先恐后地逃避现实,以图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寄希望于没落的统治

阶级和黑暗腐朽的政治势力,为保持自身地位甚至想依靠敌国势力为自己建功立业提供可能性,以致背负千古骂名。也许真应该让我们这些21世纪的新青年重读一遍《庄子》,以求解惑释疑吧。当你遇到烦恼挫折时,捧起一本书翻阅,细细品味,体会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与古圣先贤庄周先生进行思想碰撞,能使你渐渐淡忘人世间的恩怨纠葛,找寻自我生命的价值与定位,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平静坦荡的境界!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庄子钓于濮水》教案 沪科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庄子钓于濮水》教案沪科 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疏通字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寓意及其作者的主要思想。 2.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了解庄子主要通过寓言故事表现其思想的写作手法,学习设喻的说理方法。 3.初步了解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庄子的主要思想、文学风格,体会庄子垂钓所表达的逍遥无为、胆魄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课文提示】 1.庄子,名周,他与老子并称“老庄”,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从整体思想体系和政治观点看,庄子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甘贫贱而肆其志;一方面又否定一切,齐万物,一死生,以求内心的调和、精神的胜利而自我麻醉。他的处世态度是玩世不恭,随俗浮沉,认为“无用之用”才是“大用”。但庄子放荡不羁,蔑视礼法和权贵,对统治者不合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主张道法自然(简而言之就是要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清静无为(过着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在仕途上无所作为)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庄子》的艺术在诸子散文中最突出,文学成就最高,有独特风格: ①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想象奇幻,富于浪漫主义。一切生物、无生物都会说话,且会辩论、讲道理使逻辑思维的理论文形象化。 ②善用譬喻。《庄子》“寓言十九”。 ③多用韵,声调铿锵,有和谐的节奏感。总之,汪洋恣肆,机趣横生,有浪漫主义风格。 【正音正字】 濮pú笥sì曳yè塗tú(“涂”的繁体字) 【虚词积累】 乃 副词;表承接关系;相当现代汉语:就、于是、才。 表转折关系;相当现代汉语:却。 表时间;相当现代汉语:竟(然)、反而、却。 用于判断句,表申明或确认,有判断语气,但不是判断句;相当现代:是、却。

《庄子》二则(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21课 《庄子》二则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钓于濮(pú)水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 i )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中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①愿以境内累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②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③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④宁:宁愿⑤涂:泥,泥巴 1.庄子,名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全.矣(____) (2)请循其本. (____) (3)楚王使.大夫(____) (4)持竿不顾. (____)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4.《庄子钓于濮水》一文中,庄子用什么办法拒绝楚王之请? 5.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分析庄子令人欣赏的原因是什么?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 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①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②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注释】①封:封赏。②贵:认为可贵。即:如果。 6.(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或谓惠子曰() ②非梧桐不止() ③是商贾之人也() ④递辞平原君而去() (2)下列句中的“而”与“遂辞平原君而去”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潭西南而望 C.乃记之而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7.(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鵷鵮发于南海 8.翻译下面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9.(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及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及原文 【题解】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 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共同组成。前一部分写下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形成本篇的主体。这个长长的对话根据所问所答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七个片断,至“不似 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就是第一个片断,写下河神的大却自以为小,对照海神的小却自以为大,说明了重新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观点。至“又何以言天地之不足以愁至大之域”就是第 二个片断,以知晓事物和认定其大小极其难于,表明心智常受到事物自身的不能定性和事 物总体的无穷性所影响。至“约分之至也”就是第三个片断,紧承前一对话,进一步表明 心智事物之难于,常常就是“言”无法“论”,“意”无法“察”。至“小大之家”就是 第四个片断,从事物的相对性启程,更深一步地表示大小贵贱都不是绝对的,因而最终就 是不该予以辨知的。至“夫固将自化”就是第五个片断,从“万物一齐”、“道并无卦辞”的观点启程,表示人们心智外物必将无所作为,就可以等候它们的“隐仙”。至“反要而 语极”就是第六个片断,借由为什么必须倚重“道”的谈话,表示懂了“道”就能够通晓 事理,就能够重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至“就是曰反华其真”就是第七个片断,即为河 神与海神谈话的最后一部分,明确提出了雅兴本真的主张,即不以人为吞噬天然,把“隐仙”的观点又大力推进了一步。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 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 离之嫌。 篇之特别强调了重新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为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心智过程的变异性,表示了心智之难于和精确推论的困难。但篇文过分特别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没能 阐明出来心智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很难导向不可知论,因而最终仍就可以顺 物自化,雅兴无为,这当然又就是消极的了。 【原文】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小(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于是矣河伯 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为天下在己(6)。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踪影 水端。于是矣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叹曰(8):“野语存有之曰(9),‘三顾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曰也。且夫我闻闻少仲尼之闻而重伯夷之义者(12),始 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编过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14),拘于虚也(15);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 时也(16);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18),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19);尾

八年级语文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疏通字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寓意及其作者的主要思想。 2.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了解庄子主要通过寓言故事表现其思想的写作手法,学习设喻的说理方法。 3.初步了解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庄子的主要思想、文学风格,体会庄子垂钓所表达的逍遥无为、胆魄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课文提示】 1.庄子,名周,他与老子并称“老庄”,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从整体思想体系和政治观点看,庄子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甘贫贱而肆其志;一方面又否定一切,齐万物,一死生,以求内心的调和、精神的胜利而自我麻醉。他的处世态度是玩世不恭,随俗浮沉,认为“无用之用”才是“大用”。但庄子放荡不羁,蔑视礼法和权贵,对统治者不合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主张道法自然(简而言之就是要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清静无为(过着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在仕途上无所作为)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庄子》的艺术在诸子散文中最突出,文学成就最高,有独特风格:

①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想象奇幻,富于浪漫主义。一切生物、无生物都会说话,且会辩论、讲道理使逻辑思维的理论文形象化。 ②善用譬喻。《庄子》“寓言十九”。 ③多用韵,声调铿锵,有和谐的节奏感。总之,汪洋恣肆,机趣横生,有浪漫主义风格。 【正音正字】 濮pú笥sì曳yè塗tú(“涂”的繁体字) 【虚词积累】 乃 副词;表承接关系;相当现代汉语:就、于是、才。 表转折关系;相当现代汉语:却。 表时间;相当现代汉语:竟(然)、反而、却。 用于判断句,表申明或确认,有判断语气,但不是判断句;相当现代:是、却。 表限制;相当现代汉语:只、反。 连词;用于后一分句之首,表衔接或转折;相当现代汉语:而、然而、于是、就是。 代词;用作领属性定语;相当现代汉语:你、你们。 起指代作用;相当现代汉语:他的、他们的、那。 虽 连词;表示既存状态;相当现代汉语:虽然。

《论语》选读课后文言练习参考答案

《论语》选读课后文言练习参考答案 一、《为政以德》第五题 译文:孔子说:"大道的实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不能看到,但能看到有关当时太平盛世的记载。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于自己的儿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尽其职务,女的各有其家庭。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既嫌恶有能力不肯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二、《克己复礼》第四题 1、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译文:礼是怎么来的?说: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有欲望却实现不了,就不能不想办法去索取,索取却没有度量分界,就不得不争执,争执就发生动乱,动乱导致贫穷。先王非常讨厌动乱,于是制定礼仪来作为度量分界,用来满足人们的欲望,给予人们的索取,使得欲望的满足不会因为物质的匮乏而终止,物质的给予不会过分的顺从于欲望,欲望和物质两者相辅相成,这是礼出现的原因! 2.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译文:鹦鹉能言,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也始终属于禽兽。现在作为人而不受礼的规范,即使能说话,不也合了禽兽的心态么?只是禽兽无礼,才会有父子共妻。所以,圣人兴起时,才制定礼教化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3.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比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责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1)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 (2)在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 【答案】(1)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示例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重义轻利;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 【示例2】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所以我不赞同。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语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坚守仁义,安贫乐道。根据材料二中句子“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以及庄子拒绝出仕的邀请可以看出庄子注重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2)先明确观点,是“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还是“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然后再具体阐述自己的看法。从材料一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可知,孔子式的快乐,在于内心是否充实,从材料二中庄子面对邀请的态度以及最后一句“吾将曳尾于涂中”可知,庄子鄙弃名利富贵,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明确了这些,自圆其说即可。 故答案为:⑴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⑵【示例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重义轻利;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 【示例2】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所以我不赞同。 【点评】⑴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要理解

庒子濮水垂钓(公开课资料)

庄子濮水垂钓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盛饭或盛衣物的方形竹器)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楚王派两大臣用厚金聘礼到濮水请他做宰相,濮水垂钓的庄子用“龟曳尾于涂”的比喻拒绝了大臣的请求。)

“濮水垂钓”细化示例: 宁静的濮水,缓缓地流淌在苍翠的青山之间;欲滴的青草之上,流过了燃烧的野花,垂翠的杨柳,拥抱着一切静谧的呼吸。这是一块绝尘之地。 巍巍高山之下,粼粼水波之上。 庄子,席地而坐,持竿垂钓。 风乍起,树影摇曳,清波泛起,水中的面容化作层层涟漪,向四方远远散去。濮水在摇晃中却多了两位衣冠楚楚的风尘大夫。他们身负楚王的重托,欲以高官之位来求拜庄子。 但庄子持竿不顾! 并问道:“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装裹着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中自由自在地活着?”二大夫答曰:“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濮水垂钓”粘连示例 宁静的濮水,缓缓地流淌在苍翠的青山之间;欲滴的青草之上,流过了燃烧的野花,垂翠的杨柳,拥抱着一切静谧的呼吸。这是一块绝尘之地。 巍巍高山之下,粼粼水波之上。 庄子,席地而坐,持竿垂钓。 风乍起,树影摇曳,清波泛起,水中的面容化作层层涟漪,向四方远远散去。濮水在摇晃中却多了两位衣冠楚楚的风尘大夫。他们身负楚王的重托,欲以高官之位来求拜庄子。 是呀,楚国的相位,曾使多少人垂涎三尺;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成为了多少人熊熊燃烧的欲望。这么好个飞黄腾达的机会,不见得,庄子就没有这样的一丁点儿欲念。二大夫微笑着。 但庄子持竿不顾! 庄子早已将欲望之火深埋在了濮水深处,只想用天蓝地绿、云淡风清来充实他的坦荡胸怀。 高官厚禄,庄子不顾;荣华富贵,庄子不屑。庄子只愿守候着濮水,守候着欲望,守候着一颗高洁宁静的心灵。 于是,庄子问道:“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中自由自在地活着?”二大夫答曰:“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是聪慧的,他熟知,欲望满足的背后,虽是无以言状的成就感,但欲望守候的背后,却是圣者般的宁静与祥和。

庄子钓于濮水的阅读答案

庄子钓于濮水的阅读答案 第一篇:庄子钓于濮水的阅读答案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 ①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②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③二大夫曰:“宁其生而曳尾涂中。” ④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问题】 13.对第①段画线句的翻译,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我想先生会认为国家的事务是劳累的。 B.我希望将国家的事务积累给先生啊! C.我想将国家的事务劳累你啊。 D.希望将国家的事劳累先生啊! 14.庄子将神龟的两种存在方式作了比较,从而拒绝了楚王。这两种存在方式是“【】”和“【】”(4分) 15.第②段庄子的话应该这样理解:在浅层次上,他委婉地拒绝了楚王对他的邀请;在深层次上,他表明了自己【】(2分)【参考答案】 13.C 14.藏之庙堂之上 曳尾于途中 15.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第二篇:庄子钓于濮水教案 《庄子钓于濮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古代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文学风格。 2、在诵读文句的基础上,说说概括出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寓意。【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文句,说说概括出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寓意。 2、难点:在疏通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简介庄子其人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有一天,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先前往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大王)希望请您去楚国从政!”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大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殿堂上。这只(神)龟,(他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呢?”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土中爬行。” 学生猜庄子到底去做官了吗?为什么? 三、出示《庄子钓于濮水》,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 2、对字词句先自我理解的展示,然后相互质疑,也可以询问老师。 3、扫除字词句障碍:重点字词:濮水pú,笥sì,曳yè,塗(“涂”的繁体字); 四、检查 1、正音 濮焉笥宁曳塗 2、重点句式:“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宁……乎”。 3、朗读寓言,注意停顿。 五、深入文本,品评寓意 1、齐读课文,结合刚才的学习思考:①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用意是什么?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 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八年级下册语文专 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 文言文阅读: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 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诽谤 C.愿王察之:观察 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结束 2.翻译句子: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4.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文言文阅读。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5.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 ⑵日月广明之道() 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 7.8.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9.10.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彗帚③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④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期末质量调研 八年级语文 温馨提示: 1.本试卷由“积累·运用”“阅读·感悟“表达·交流”三部分构成,共6页,26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用2B铅笔填涂,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和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运用(30分) 为激发同学们的审美创造能力,进一步营造积极健康、高雅文明的学习环境,学校决定联合举办2023年八年级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参与吧! 任务一:创美系列活动(12分) 1.美术小组临摹了罗中立的作品《父亲》并做了以下描述,请阅读完成以下任务。(8分) 画中“父亲”的脸占据了整幅画面,白而旧的头巾包裹着头部,yǒu黑发亮的脸庞.、苍白干燥的嘴唇、深刻的皱纹、粗cāo的双手,手中捧着破旧的瓷碗,碗 中的金黄的茶叶水与背景色相呼应。种种细节,描绘出一个A、历经磨难 的“父亲”形象,体现了农民身上的纯朴勤劳的品质以及象征中华民族B 的精神力量。画中的形象并非是狭义的父亲,而是中国数亿农民的父亲形 象,我们不禁回忆起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和经历磨难的人,给观者带 来视觉震撼、情感共鸣。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yǒu黑()粗cāo()脸庞.() (2)文中AB两处所缺的成语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饱经风霜自强不息 B.担惊受怕自强不息 C.担惊受怕不屈不挠 D.饱经风霜不屈不挠 (3)指出并修改文中画横线句的语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徽创意展:右图是八(3)班为自己的班级设计的一个 以“和而不同”为主题的班徽标,请你阐释设计意图。(4分) (备注:徽标上文字为“三生有幸美美与共XX中学2021 级3班”)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第5课五石之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

第5课 五石之瓠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庄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庄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学习庄子善于用设喻的方法,采用寓言的形式来说理的艺术手法。 准确把握《庄子》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的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庄子》 【作品知识】 《庄子》书分内、外、杂篇,目前所传三十三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贻(yí):赠送。 瓠(hù):葫芦。 石(dàn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呺(xiāo )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 为(wèi ):因为。 掊(pǒu ):砸破。 龟(jūn ):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 洴(píng ):浮。 澼(pì):在水中漂洗。 絖(kuàng ):丝絮。 鬻(yù):卖,出售。 说(shuì):劝说,游说。 将(jiàng ):统率部队。 2.弄懂词义。 一:同一,一样的。 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或:无定代词,这里指有的人。 以:凭借,其后省去宾语“不龟手之药”。 虑:考虑。一说通作“摅”,用绳络缀结。 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 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 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 重点梳理 【重点01】翻译文本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注释] 树:种植。 实:充满,填塞。 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掊:击破。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它,成熟后结成的葫芦很大,能容五石东西。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固程度却禁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剖开来做瓢,却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认为它没有用处,就把它打破了。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注释] 固:本来。 拙于用大: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 洴澼:漂洗。 絖:同“纩”,丝棉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