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4讲 沉淀溶解平衡 鲁科版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16
word
沉淀溶解平衡
1.对于溶解平衡:A m B n(s)mA n+(aq)+nB m-(aq),K sp(A m B n)=c m(A n+)·(B m-),K sp只与温度有关。
2.溶度积规则中的3个关系
Q c>K 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Q c=K sp: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
Q c<K sp:溶液未饱和,沉淀溶解
3.两个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2)沉淀的转化。
4.三个强化理解
(1)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分析时也同样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2)溶度积大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不一定大,只有组成相似的难溶电解质才有可比性。
(3)复分解反应总是向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若生成难溶电解质,则向着生成溶度积较小的难溶电解质的方向进行。
1 / 1。
第52讲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分析[复习目标] 1.能正确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图像。
2.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图像中离子浓度的关系、K sp的计算等。
(一)常考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类型1.沉淀溶解平衡移动中离子浓度关系曲线以BaSO4在不同条件下沉淀溶解平衡为例a→c 曲线上变化,增大c(SO2-4)b→c 加入1×10-5 mol·L-1 Na2SO4溶液(加水不行)d→c 加入BaCl2固体(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c→a 曲线上变化,增大c(Ba2+)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有沉淀生成;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2.沉淀溶解平衡移动中离子浓度对数关系曲线图像说明已知:pM=-lg c(M)(M:Mg2+、Ca2+、Mn2+),p(CO2-3)=-lg c(CO2-3)横坐标数值越大,c(CO2-3)越小纵坐标数值越大,c(M)越小曲线上方的点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点为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有沉淀生成曲线上任意一点,坐标数值越大,其对应的离子浓度越小3.沉淀滴定曲线沉淀滴定曲线是沉淀滴定过程中构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与滴定剂加入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用0.100 mol·L -1 AgNO 3溶液滴定50.0 mL 0.050 0 mol·L -1含Cl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 (AgCl)的数量级为________。
(2)滴定终点c 点为饱和AgCl 溶液,c (Ag +)______(填“>”“<”或“=”)c (Cl -)。
(3)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 0 mol·L -1 Cl -,反应终点c 向______方向移动。
(4)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 0 mol·L -1Br -,反应终点c 向____方向移动。
答案 (1)10-10(2)= (3)a (4)b解析 (1)由题图可知,当AgNO 3溶液的体积为50.0 mL 时,溶液中的c (Cl -)略小于10-8 mol· L -1,此时混合溶液中c (Ag +)=0.100 mol·L -1×50.0 mL -0.050 0 mol·L -1×50.0 mL100 mL=2.5×10-2 mol·L -1,故K sp (AgCl)=c (Ag +)·c (Cl -)≈2.5×10-2×10-8 mol 2·L -2=2.5×10-10 mol 2·L-2。
第51讲沉淀溶解平衡[复习目标] 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2.理解溶度积(K sp)的含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并能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考点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影响因素1.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0 ℃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溶解性存在如下关系:2.沉淀溶解平衡(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和溶解的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①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即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②外因: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建立动态平衡,改变温度和某离子浓度,会使沉淀溶解平衡发生移动。
以AgCl为例:AgCl(s)Ag+(aq)+Cl-(aq)ΔH>0完成下表。
外界条件移动方向c(Ag+)升高温度右移增大加水(固体有剩余) 右移不变加入少量AgNO3左移增大加入Na2S 右移减小通入HCl 左移减小通入NH3右移减小1.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沉淀和溶解即停止()2.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在NaCl溶液中的相同()3.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答案 1.× 2.× 3.×1.将足量BaCO3固体分别加入:①30 mL水;②10 mL 0.2 mol·L-1Na2CO3溶液;③50 mL 0.01 mol·L-1 BaCl2溶液;④100 mL0.01 mol·L-1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所得溶液中c(Ba2+)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④>①>②2.已知溶液中存在平衡:Ca(OH)2(s)Ca2+(aq)+2OH-(aq)ΔH<0,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钠粉末能增大钙离子的浓度③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钙离子,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④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⑤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⑥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⑦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A.①⑥B.①⑥⑦C.②③④⑥D.①②⑥⑦答案 A解析加入碳酸钠粉末会生成CaCO3,使Ca2+浓度减小,②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使平衡左移,有Ca(OH)2沉淀生成,但Ca(OH)2的溶度积较大,要除去Ca2+,应把Ca2+转化为更难溶的CaCO3,③错;恒温下K sp不变,加入CaO后,溶液仍为Ca(OH)2的饱和溶液,pH 不变,④错;加热,Ca(OH)2的溶解度减小,溶液的pH降低,⑤错;加入Na2CO3溶液,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a(OH)2固体转化为CaCO3固体,固体质量增加,⑥正确;加入NaOH 固体,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a(OH)2固体质量增加,⑦错。
课时4 沉淀溶解平衡(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由于K sp(ZnS)>K sp(CuS),所以ZnS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 sp不变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越小的电解质,其溶解度一定越小解析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外界温度有关,故A、C正确。
由于K sp(ZnS)>K sp(CuS),所以ZnS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B正确。
同类型的难溶物(如AgCl、AgBr、AgI),K sp越小,溶解度越小,而不同类型的难溶物(如Ag2SO4和AgI),K sp小的溶解度不一定小,需要进行换算,故D错误。
答案 D2.某酸性化工废水中含有Ag+、Pb2+等重金属离子。
有关数据如下:难溶电AgI Ag2S PbI2Pb(OH)2PbS 解质K sp8.3×10-12 6.3×10-507.1×10-9 1.2×10-15 3.4×10-26()。
A.氢氧化钠B.硫化钠C.碘化钾D.氢氧化钙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知,硫化银和硫化铅的溶度积很小,加入硫化钠能完全除去这两种金属离子。
答案 B3.(2014·烟台一轮质量检测)已知AgCl的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溶液中Ag+加盐酸盐比硫酸盐好B.加入H2O,溶解平衡不移动C.用NaCl溶液代替蒸馏水洗涤AgCl,可以减少沉淀损失D.反应2AgCl(s)+Na2S Ag2S(s)+2NaCl说明溶解度:AgCl>Ag2S解析加水能促进AgCl的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B错误;A项,AgCl难溶,Ag2SO4微溶,正确;C项,NaCl溶液洗涤AgCl沉淀,可抑制AgCl的溶解,正确。